推薦語
在浩瀚的思想大海中,要擷取影響深遠的關鍵觀念,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要針對這些進行深入的解說,更是艱難的挑戰。但這兩件工作,這本書都做到了。
方永泉(台師大教育系教授)
推薦文一
哲學是科學的根,開啟智慧的工具
哲學在未開發和開發中國家一向不被重視,因為人們認為它飢不能食、寒不能衣,在基本生活需求未滿足前,無力去顧到精神層面,所以哲學通常只在物質充沛的國家中蓬勃發展。
很可惜的是,台灣現在雖已擠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了,但是我們對哲學的重視和理解還是很不足,把它當成可有可無的通識選修課程,而不是開啟智慧、學習思考必要的工具。
哲學是一切科學的根本,常有理工學院的學生忿忿不平的說,明明我拿到的是理工科的博士,為什麼頒給我的卻是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Ph. D.)的文憑?他不了解理工和人文是哲學這個根所長出的二枝,它們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唇齒相依,互為表裡的。台灣因為功利主義掛帥,不注意哲學的素養,導致我們國民的邏輯思考能力很差,常看到在立法院,辯不過別人時,就動拳頭,實在是非常不文明的表現。
這本書淺顯易懂,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論領域,都應該要看的哲學入門書。這本書會讓孩子看到哲學跟魏晉南北朝士大夫的清談很不同,它其實是入世的,西洋科技的進步跟他們學者對問題追根究底的求真知的哲學精神有關。
很多人不了解理工學院為什麼會開數理邏輯的課?這是因為人是靠語言來表達思維。因為每種語言對時間、空間的著重點不同(曾有外國人問:中文動詞沒有過去式,怎麼知道這個行為做完了沒有?)當需要做精確表達時,語言易混淆,但是換成符號,只要符號的定義清晰,表達便沒有問題。所以數學很多觀念便用符號來表達,使不同語言文字的人都可以了解同一個意思。畢氏定理的發明人,畢達哥拉斯就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哲學本來就是科學的根。
這本書可以幫助年輕學子了解哲學在生活上的意義和用途,我推薦它。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暨創所所長)
推薦文二
相見恨晚的哲學課
我與哲學的緣份開始得很晚,但是現在的我,卻會毫不猶豫的說,我把哲學當成生命當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在閱讀英國版的《哲學百科》這本書中譯本的校稿時,我人正在北京的法國領事館,協助我的哲學老師,來自巴黎的奧斯卡柏尼菲先生,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哲學顧問,在中國五個城市進行哲學課程的巡迴。
「我的老師是蘇格拉底。」這是他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因為問太多問題被人毒死的,看來遲早這也會是我的命運。」他或許是開玩笑的,也或許不是。因為他確實將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獻給思考,而且義無反顧。因為他對於思考這件事毫不退讓,所以這個世界上喜歡他的人並不多,實際上,他上一回應邀到北京的時候,主辦單位最後氣到要他自己付車錢跟旅館錢,但他還是吊兒啷噹,一臉毫不在乎的樣子。
這次北京的哲學「發問的藝術」工作坊,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途中有好幾個自負的年輕人途中憤而離席,這樣劍拔弩張的情景我在他法國的工作坊也時常見到,所以並不特別。
我負責在旁邊連續專注翻譯了兩個半鐘頭,從本體論到史賓諾沙,從倫理學到尼采,本來就不怎麼聰明的腦子,瀕臨爆炸的邊緣。結束後,空氣當中還有著殘存的憤怒跟困惑。這時,一位在網路上有一百萬粉絲的書評家三川玲和她的丈夫,滿面笑容地走過來,握著我的手說:「我真的好開心 。」她說,「我從來沒有想到有生之年,竟然會有機會,活生生的見識到蘇格拉底式的對話和辯論。原本我以為那只是存在書本裡的紀錄而已,這幾個小時竟然可以身在其中,覺得自己好幸福。」
那一刻,我突然也覺得喉頭有些哽咽,因為我辨識出那種真心對於哲學與知識的愛。大學時把哲學當作痛苦必修課的我,一點都不愛哲學。當時雖然也去哲學系的課堂旁聽後現代主義思想,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不過是裝模作樣而已。
我四十歲以前的人生,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哲學的。但當我在緬甸的NGO組織做著和平工作多年以後,有一天,我突然卡住了。因為那一天,某個少數民族的武裝部隊的將領突然在我們的和平工作坊中打斷我:「為什麼要和平?為什麼要遵守停戰協議?」他一臉認真的說,「我從比槍桿子還矮的時候,就開始拿槍打仗了。打仗是我唯一知道的生活方式。」
那一刻,我發現我只知道技術性上的答案,要如何提升談判技巧,增加談判籌碼,討論難民營的難民去留,戰後重建的方法,因為我以為這就是和平。但是他的問題,讓我意識到,我其實一點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和平?」這個問題在哲學上的答案,甚至,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對一個只知道戰爭的士兵來說,「衝突」才是熟悉的舒適圈,和平是「未知」的恐懼領域,為什麼要踏出舒適圈選擇未知的和平呢?和平為什麼比較好?和平意味著武裝部隊的失業、失去權力、失去生活規律、失去生命的價值。
他是對的。而我說不出話來。
於是我離開緬甸北方的內戰衝突地區,搭上前往巴黎的飛機,按下法國哲學踐行學院的電鈴,開始去上哲學課。而這個用自己的生命來讚頌蘇格拉底,用思考當作信仰的討人厭怪老頭奧斯卡柏尼菲,就成了我的哲學導師,在我離開學校生活將近二十年以後,人生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於思考的學習歷程。
這個非常私人的小故事,說明了我與哲學的相見恨晚。但是只要生命還沒有到盡頭,就不算太晚。而這個哲學帶給生命的奇妙變化,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褚士瑩(資深國際NGO 工作者)
前言
在大眾的眼中,哲學是一片唯有聰慧而又古怪的思想家方能開墾的土地,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當人類擺脫了日常瑣事的煩惱,獲得思索生活和宇宙真諦的契機時,我們實際上正漫步於哲學的天地。人類天生具有好奇心,總會不由自主地對世界及自己在世界中所處的位置產生好奇。與此同時,人類又是極其聰慧的,這使得人類能夠在產生興趣之餘還能做出辯證推理。而推理的實質其實就是哲學思考,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可能並未察覺到這一點。
「好奇是哲學家的情感,哲學的起源正在於此。」─柏拉圖
哲學的真諦不在於發現關鍵問題的答案,也並非不假思索地接受普遍觀點或傳統權威,而在於運用理性推理尋找答案的過程。由於不滿足於宗教和權威所給予的既定解釋,希臘和中國的先哲開始試圖探索更為合理的答案,他們便成為歷史上第一批哲學家。正如我們會跟朋友和同事交流看法一般,這些先哲互相探討觀點,建立各種不同的「學派」,以傳授其參透到的結論和悟道方式。這些先哲鼓勵弟子反對和批判那些可能束縛思想的觀點,透過自己的思索尋求嶄新、不同的答案。很多人認為哲學家都是在與世隔絕的環境裡參悟出哲學思想,這是極大的誤會,事實上這種情況鮮少發生。新思想是透過討論、檢驗、分析以及批判他人的思維而產生。
辯論和交流
此派哲學家的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他沒有任何書面著作傳世,甚至沒有留下一條總結其偉大思想的觀點。蘇格拉底確實將自己視作最有智慧的人類,因為他清楚地了解自己有多麼無知。蘇格拉底的學說札根於他所建立的哲學辯論和交流實踐中,透過質疑他人的設想,明確並擴大對基本真理的深層理解。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的著作也幾乎全部是以對話形式組成,蘇格拉底在這些對話中則扮演主要角色。之後的許多哲學家同樣採用對話形式,透過提出論點和反論點的形式而非簡單陳述其推理和結論,來呈現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任何將自己的看法公諸於世的哲學家,所遭遇的都絕不會是被大眾完全接受,而是受到「是的,但是⋯⋯」或「如果⋯⋯」這樣的質疑。事實上,哲學家之間在哲學的各領域內皆持有強烈的分歧意見。例如,柏拉圖和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在哲學的基本問題上就持完全相悖的意見,從那時起二人的不同觀點便成為其他哲學家理論思想的分水嶺,激發了越來越多的討論,也催生了更多更新的思想。
然而,為什麼這些先哲的觀點直到如今仍受到我們的探討和辯論?為什麼哲學家還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幾千年來一直困擾著哲學家的「基本問題」究竟是什麼?
存在與知識
大約2500年前,古希臘出現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而他們周圍的世界則成了喚醒其哲學好奇的契機:他們關注地球及所有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各種生命形態,也關注太陽、月亮、恆星和行星,以及包括天氣、地震、蝕相等各種自然現象。他們為以上事物的存在尋找非宗教學說中有關上帝創造世界這類的神話傳說,而是真正能滿足這些哲學家的好奇和智慧的解釋。先哲們關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宇宙由什麼組成?」,這一問題隨即被擴展成「存在的本質為何?」
這一問題構成了哲學的一個分支,我們現在稱其為形上學,又稱玄學。雖然早期的哲學問題現在大都得到科學上的解釋,然而相關的形上學問題,如「為什麼有物質存在而非一片虛無?」卻一直無法得到解答。
由於人類亦生存於宇宙中,因此,形上學同樣研究人類存在的本質,以及人類作為有意識的存在,是意味著什麼?如何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物質是否能獨立於人類思維的客觀存在?大腦和肉體的關係為何?不朽的靈魂是否存在?形上學中關注存在、本體的領域龐大而寬泛,是大多數西方哲學流派的理論基礎。
一旦哲學家將獲取的知識放諸於理智的檢驗之下,另一個基礎性的問題也浮出水面:「我們如何認知?」而對知識本質及其局限性的研究則成為哲學第二個主要分支─認識論。
認識論的核心在於了解人類如何獲得知識、理解知識的途徑。人類是否生而具備部分(乃至全部)知識,還是說經驗才是學習的途徑?人類能透過單純的推理理解事物嗎?這些問題對哲學思考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人類需要依靠自身的知識來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也需要決定知識的範圍和界限。否則,我們將會對之前所了解的一切產生懷疑,認為已知的一切不過是因為受到了感官的欺騙而盲目跟從而已。
邏輯和語言
推理建立在論述的真實性之上,一旦建立,人類就能夠運用理性推理構建一系列思想,最終得出結論。這一點對所有人而言似乎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這也正是「建立一種合理論述」,此想法將哲學與第一批哲學家出現前的迷信和宗教學說區分開來。先哲們必須找到一條證實其思想合理性的途徑,他們想到了邏輯學,一種隨時間流逝不斷打磨精緻的推理技巧。邏輯最初不過是用於判斷某一觀點是否站得住腳的得力工具,然而在運用的過程中,這一工具使規則和習俗不斷向前發展演變,邏輯學最終成為哲學衍生學科中的又一分支。
「迷信使整個世界受火焰炙烤;唯有哲學可降下甘霖。」─伏爾泰
如同哲學的大多數分支一樣,邏輯學與科學,尤其是數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提出假設是邏輯學論證的基本結構,然後透過一系列步驟得出結論,這與數學證明的過程完全一致。因此,哲學家經常藉助數學為那些顯而易見的、無可爭議的真理進行證明;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同時也是成就斐然的數學家,例如畢達哥拉斯到勒內.笛卡兒,再到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等,這絲毫不令人驚訝。
雖然邏輯學似乎是哲學所有分支中最精確、也是最「科學」的一支,但邏輯學的領域裡只存在對與錯。倘若我們深入研究哲學,就會發現事實絶非如此簡單。19世紀數學領域的發展使人們開始質疑亞里斯多德所建立的邏輯學規則,即便是在遠古時期,埃利亞的芝諾著名的芝諾悖論,也是從很多明顯錯誤的論點中得出荒謬的結論。
問題的主要癥結在於哲學的邏輯不同於數學,是用語言而非數字或符號表達,因而需要承受語言所固有的含糊與精妙的考驗。建立一條經得起推敲的論點需要精確嚴謹地運用語言查核言論和觀點,以確保該論點如實傳達出我們的想法;而在研究他人觀點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分析他人觀點的邏輯思維過程,還需要分析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以判斷其結論是否站得住腳。在此過程中又產生了在20世紀中繁榮發展的另一哲學分支─語言哲學,旨在檢驗哲學言論中的詞彙及其含義。
道德、藝術和政治
由於語言具有不準確性,因此哲學家嘗試在解答哲學問題時透過詳細闡明的方式克服這一弊端。蘇格拉底對雅典民眾的提問就試圖直擊其傳統觀念的根本,他提出了一些看上去簡單明瞭的問題,例如:「公正是什麼?」、「何為美麗?」,目的不只為引出問題的答案,更在於引導民眾自己探索答案。在討論此類問題時,蘇格拉底勇敢地挑戰我們固有的生活方式及傳統價值觀。
過上「好」日子是什麼意思,公正和幸福究竟意味著什麼、如何收穫、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這些問題組成了倫理學(或道德哲學)這一哲學分支的根本;而由「美和藝術由什麼組成」這一問題衍生的相關分支則發展為現在的美學。
對個人道德品質問題的思考會自然而然地引導我們進一步探索社會─如何治理社會、公民權利與責任等。政治哲學作為哲學的最後一個主要分支,便是研究上述問題。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卡爾.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制度,政治哲學家已找到他們認定的社會形態模式。
「喔,哲學,你是人生的指南、美德的追隨者、惡俗的驅魔人!沒有你,人類會變成什麼樣!」─西塞羅
東方宗教與西方宗教
哲學諸多分支間不僅相互關聯,還在很大程度上相互重疊,有時甚至很難界定某一理論究竟歸屬於哪一分支。與此同時,哲學的觸角還深入到包括科學、歷史及藝術在內,諸多截然不同的領域中。由於起源於對宗教和神學教條的質疑,哲學也會檢視宗教領域,尤其會對以下問題產生質疑,如「上帝真的存在嗎?」、「不朽的靈魂是否存在?」上述問題根植於形上學領域,又與倫理學有所牽扯。例如,有些哲學家曾問過這樣的問題:人類的道德感是由上帝賦予的,還是與生俱來的?這一問題隨後引發了人類是否具備自由意志的大討論。
產生自中國和印度的東方哲學體系(尤其是中國的道教及印度的佛教),哲學和宗教的界限比較含混,至少與西方思維方式比較起來是如此,這也成為區分中、西方哲學體系的最重要特徵之一。雖然東方哲學並非完全是神啟或宗教教條的產物,但這些東方哲學理念卻經常與我們所認定的宗教信仰錯綜交織。即使哲學推理經常被用於為猶太─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信仰辯護,信仰與信念仍然成為東方哲學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這種現象在西方哲學中是不存在的。此外,東西方哲學還在起源問題上有所區別。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哲學家的形上學問題,而第一批中國先哲則認為這些問題已在宗教信仰中得到充分解決,轉而關注更多道德和政治方面的哲學問題。
「世上之事物本無善惡之分,唯思想使然。」─莎士比亞
追隨理性推理
哲學在歷史上為人類提供了很多重要且影響深遠的觀念,本書為各位讀者呈現的便是諸多知名哲學家觀點和理念的集合,並附上他們的名言及哲學理念的精髓總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這句話位列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被大多數人視為哲學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正是這句話帶領著人類走向現代新紀元。然而,這句話本身所具有的意義並沒有這麼厚重,不過是對一系列有關確定性本質論點的總結,唯有當我們審視其思維推理產生過程時才能夠言之成理。唯有當我們關注笛卡兒運用這一觀念的領域,即這一結論會產生什麼影響時,我們才會發現這句話的重要性。
本書中許多觀點初看可能會令您迷惑不解,其中有些看起來不言而喻,而有些則相互矛盾,甚至挑戰人類常識。有些觀點看起來甚至像是在為伯特蘭.羅素對哲學的無禮評論─「哲學的意義在於把某些不值一提的簡單事物,變成沒有人會相信的複雜難辨事物」提供依據。那麼,這些觀點的重要性在哪?
思想體系
本書會為您呈現思想史上某些流派的始祖理論,雖然這些理論現在看來是不言而喻、平淡無奇,可回想起來,它們的出現對當時而言絕對是既新奇又令人震驚的。儘管簡單,這些思想卻很可能會引導我們重新審視那些看上去理所當然的東西。本書所記錄的各種哲學理論看上去或許複雜、與一般語感相悖,卻能真正令我們開始質疑和思考各種對自身和世界的假設,同時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書中的某些思想會引出許多哲學家至今還在思索的問題;某些觀點可能與同一哲學家背道而馳的思想理論相關聯,或是源自對另一哲學家理論成果的分析或批判。這幾種觀念組成了推理流派的一部分,其影響力橫跨幾代甚至是幾世紀,或稱為某一特定哲學「學派」的核心思想。
許多偉大的哲學家以其相互關聯的哲學理念組成了完整的哲學「體系」。例如,人類如何獲得知識的觀點激發了有關宇宙以及人類靈魂的特定形上學觀,這一形上學觀隨即向我們展現了哲學家心中的人類生活模式,以及理想的社會形勢。然後,這一整套思想體系又成為哲學後輩的哲思之始。
我們需謹記,這些哲學思想永遠都不會過時,即使這些哲思的結論已由哲學後輩或是科學家證實為錯誤的,仍可對現今的我們有所啟迪。事實上,許多幾百年來都為人所誤解的思想最終卻被後人證實是極具先見之明的,如古希臘的原子論。更重要的是,這些思想家建立起了哲學、思考方式以及如何將各種想法組織起來的實踐過程。我們必須謹記,這些思想不過是某位哲學家龐大思想體系的冰山一角而已,它們通常是其冗長推理過程的結論。
科學和社會
哲學的影響已超越了哲學領域本身,有些思想已引發主流科學、政治及藝術領域的運動。科學和哲學之間的關係往往是循環往復的,一種領域內的思想會觸動另一領域的思想,已經存在一個固定的研究科學方法以及科學實踐背後哲思的哲學分支。邏輯思考的發展影響了數學的發展,並成為依靠對世_界的系統觀察,以解釋世界的科學方法的思想基礎。有關本我和意識實質的思想,發展成了心理科學。
「懷疑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德尼.狄德羅
哲學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所有倫理道德觀都能在歷代政治領袖身上找到縮影,它們塑造了我們如今生存的社會,甚至能促進社會變革。所有職業領域所做的倫理決定,都受偉大哲學家道德標準的影響。
思想理論的背後
本書所傳遞的思想來自於各種社會和文化中的人,並受到各種社會和文化的影響與塑造。我們在審視這些觀念時,會對特定民族或宗教特色,以及這些哲學家所生活的時代風情,有大致的了解。
書中所記載的哲學家都有其鮮明的個性特質:有些天性樂觀,有些悲觀;有些謹慎勤勉,有些思想深遠;有些會用清晰、精準的語言闡述思想,有些則詩意無限,更多的是使用縝密又抽象的語言,讓人不得不花時間理解其真正內涵。如果能閱讀並記載這些思想的原文,那你將不只會肯定或否定這些思想,追隨這些哲學家的邏輯推理過程,更會對這些思想背後所體現出來的哲學家特質有所了解。例如你可能會喜歡詼諧而又極富魅力的休謨,欣賞其清晰美麗的散文式語言,卻不會對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完全贊同;你可能一方面認為叔本華的語言富於雄辯,令人樂於閱讀,另一方面卻又清楚地感覺到他應該不是個討人喜歡的人。
上面提到的思想家是非常詼諧,非常具有啟發性的(時至今日仍是如此)。最偉大的思想家同時也是偉大的作家,閱讀他們的著作能夠像閱讀文學作品一樣讓人收穫良多;我們不僅能欣賞其文學風格,更能品評其哲學風格及其呈現論點的方式。哲學不僅激發思考,也像偉大的藝術一樣令人振奮,像數學推導一樣優雅高貴,像餐後演講者一樣詼諧幽默。
哲學所關注的不僅是思想─哲學是一種思考的方式。哲學領域中的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哲學家對問題的探索往往會走向完全不同的解答,這些問題是科學以及宗教所無法解釋的。
享受哲學
如果好奇是人類的天性,那麼由探索發現帶來的樂趣以及戰慄也只屬於人類。人類可以從哲學中獲得如同參與體育活動時的快感,及欣賞藝術作品時的快樂,畢竟我們從實現信仰中所獲得的滿足感並非來自社會、教師、宗教甚至是哲學家,而是來自於我們個人的判斷推理。
「思考始於分歧―不止是與他人的分歧,還有與自身的分歧。」─艾力.賀佛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