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廖玟潔的圖書 |
|
全書以圖譜呈現
《最新彩色解剖學圖譜(Atlas of Anatomy, 3E)》此新版內容除了提供複雜的人體解剖構造,內含超過1,900張精心繪製的彩圖,從骨骼架構開始循序介紹肌肉、器官、血管和神經,最後將各部位整合以全景式繪圖總結,並在各部位皆「全新」置入切面與放射解剖圖像,有助於讀者銜接解剖室觀察人體結構與臨床操作間的關聯,且各部位的繪圖均有明確標示和說明,進而將關鍵的解剖資訊,以表格摘要方式呈現,尤其在肌肉實況單元則詳細列出每條肌肉的起始點、終止點、神經支配與動作功能,讓您輕鬆掌握解剖構造中細微的環節。另外,書中特意設計的臨床應用專欄,是將解剖學的基礎與臨床應用相呼應;在編排上更創新以左、右兩頁完整呈現主題單元,並在每單元末置放新的斷面解剖圖,採2D方式呈現解剖部位,提增學習熟悉度。這是一本書有別於一般解剖圖譜,其特色在於,能讓學生從學習基礎的解剖學到臨床上的應用,兼具雙向功用是極具閱讀價值的解剖學工具書!
序言(Preface)
在充滿自豪與謙遜的心情下,我們很高興推出了《Atlas of Anatomy》的第三版。與前兩版相同的是,我們盡全力去回應來自讀者的諸多要求、建議與批評。雖然此版不再有來自我們的好友兼編輯-Lawrence Ross博士的協助(Ross博士已於西元 2015年逝世),但我們仍盡力保留Ross博士在前幾版所協助建立的對本書之高品質與清晰詳實的要求。
在這最新的版本中,特別著力於三個主要的工作。第一個是清楚反應了對於解剖學是個與時俱進的科學的了解。我們的讀者都認同解剖學是臨床醫學的分支,而解剖學本身也不斷地隨著時代而改變。有些解剖學的觀念或術語經常出現變化,而我們深信我們有責任將這些最正確的觀念或術語詳實傳遞給大家。
另外,第二個主要工作在於添加了許多切面與放射解剖學影像,這些影像將有助於學生將大體解剖所習得的構造與相對關係,與臨床智識結合起來。雖然放射線學科是臨床上高度專業化的次專科,需要有專門的放射線科醫師協助診斷與治療(因此這部分將不會是本書的重點),然而了解放射線影像中相關結構的分布與位置,確有助於加深對解剖學的記憶與了解。緣此,我們將先前散見於各單元的放射線影像集合起來,並添加許多新影像,置入每個解剖區域的後方,單獨成一個「切面與放射解剖學」單元。
最後的主要工作在於大幅擴增了書本內容。我們在書末新增了「腦與神經系統」單元,取代原本的「神經解剖學」單元。在此新單元中,讀者將會發現我們大幅度探討腦與周邊神經系統的結構,並巨幅增加自主神經系統的說明。除此之外,在「骨盆與會陰」單元中,作者將部分的圖移除,並新增許多精美的圖片來輔助說明該區域複雜的結構特徵。
最終還是要感謝眾多讀者、同事與學生對本書前幾版的建議,並提供我們修改的方向。
本書之所以能誕生,並有機會置於您的桌前,我們的努力只是其中的過程之一,整個 Thieme 出版團隊的大力協助,才是第三版能夠順利完成的重要推手。在這裡要特別感謝發展部編輯 Julie O'Meara, 助理編輯 Tony Paese,編輯主任 Anne M Sydor 博士,教育產品部 Barbara Chernow 博士與產品經理 Carol Pierson,你們每個人都提供了超級棒的專業協助,並對我們有能力齊心完成這本高品質的圖譜深具信心!
Anne M. Gilroy
Worcester, Massachusetts
Brian R. MacPherson
Lexington, Kentucky
2015年,12月
致謝 xi
前言 xii
序言 xiii
1. 表面解剖
表面解剖 2
2. 骨骼、韌帶與關節
脊柱:整體觀 4
脊柱:組成架構 6
頸椎 8
胸椎與腰椎 10
薦椎與尾椎 12
椎間盤 14
脊柱關節:整體觀 16
脊柱關節:顱椎交界區 18
脊柱韌帶:整體觀與頸椎區 20
脊柱韌帶:胸腰區 22
3. 肌肉
背部肌肉:整體觀 24
頸椎區的內部肌群 26
背部的內部肌群 28
肌肉實況(I) 30
肌肉實況(II) 32
肌肉實況(III) 34
4. 神經血管
背部動脈與靜脈 36
背部神經 38
脊髓 40
脊髓分節與神經 42
脊髓動脈與靜脈 44
背部神經血管局部解剖學 46
5. 切面與放射解剖學
背部的放射解剖學(I) 48
背部的放射解剖學(II) 50
6. 表面解剖
表面解剖 54
7. 胸壁
胸部骨骼 56
胸骨和肋骨 58
胸廓關節 60
胸壁肌肉實況 62
橫膈 64
橫膈神經血管 66
胸壁動脈和靜脈 68
胸壁的神經 70
胸壁的神經血管局部解剖學 72
女性乳房 74
女性乳房淋巴管 76
8. 胸腔
胸腔分區 78
胸腔動脈 80
胸腔靜脈 82
胸腔淋巴管 84
胸腔神經 86
9. 縱隔
縱隔:整體觀 88
縱隔:組成構造 90
心臟:功能關係 92
心包 94
心臟:表面和腔室 96
心臟:瓣膜 98
心臟動脈和靜脈 100
心臟傳導和神經支配 102
出生前、後血流循環 104
食道 106
食道神經血管 108
縱隔淋巴管 110
10. 胸膜腔
胸膜腔 112
胸膜:次分區、隱窩和神經支配 114
肺臟 116
肺臟支氣管肺節 118
氣管和支氣管樹 120
呼吸動力學 122
肺動脈和靜脈 124
氣管支氣管樹的神經血管 126
胸膜腔淋巴管 128
11. 切面與放射解剖學
胸部的切面解剖學 130
胸部的放射解剖學(I) 132
胸部的放射解剖學(II) 134
胸部的放射解剖學(III) 136
12. 表面解剖
表面解剖 140
13. 腹壁
腹壁的骨架 142
前外側腹壁的肌肉 144
後腹壁的肌肉和橫膈 146
腹壁肌肉的實況 148
腹股溝區和腹股溝管 150
精索、陰囊和睪丸 152
前腹壁和腹股溝疝氣 154
14. 腹腔和空間
腹盆腔的分區 156
腹膜腔和大囊 158
網膜囊或小囊 160
腸繫膜和後腹壁 162
15. 內部器官
胃 164
十二指腸 166
空腸和迴腸 168
盲腸、闌尾和結腸 170
肝:整體觀 172
肝:葉和分段 174
膽囊和膽管 176
胰和脾 178
腎和腎上腺(I) 180
腎和腎上腺(II) 182
16. 神經脈管構造
腹部的動脈 184
腹主動脈和腎動脈 186
腹腔動脈幹 188
腸繫膜上和下動脈 190
腹部的靜脈 192
下腔靜脈和腎靜脈 194
肝門靜脈 196
腸繫膜上和下靜脈 198
腹部器官的淋巴管 200
後腹壁的淋巴結 202
結腸上器官的淋巴結 204
結腸下器官的淋巴結 206
腹壁的神經 208
自主神經支配:整體觀 210
自主神經叢 212
腹部器官的神經支配 214
腸的神經支配 216
17. 切面與放射解剖學
腹部的切面解剖 218
腹部的放射解剖學(I) 220
腹部的放射解剖學(II) 222
18. 表面解剖
表面解剖 226
19. 骨、韌帶和肌肉
盆肢帶 228
女性和男性骨盆 230
女性和男性骨盆測量 232
骨盆的韌帶 234
骨盆底和會陰的肌肉 236
骨盆底和會陰肌肉的實況 238
20. 空間
骨盆的內容物 240
腹膜的相關性 242
骨盆和會陰 244
21. 內部器官
直腸和肛管 246
輸尿管 248
膀胱和尿道 250
生殖器官的整體觀 252
子宮和卵巢 254
骨盆深層的韌帶和筋膜 256
陰道 258
女性外生殖器 260
陰莖、睪丸和附睪 262
男性的附屬性腺 264
22. 神經脈管構造
骨盆的動脈和靜脈 266
直腸和生殖器的動脈和靜脈 268
腹部和骨盆的淋巴結 270
生殖器的淋巴結 272
骨盆的自主神經叢 274
自主神經支配:泌尿、生殖器官與直腸 276
女性會陰和生殖器的神經脈管構造 278
男性會陰和生殖器的神經脈管構造 280
23. 切面與放射解剖學
骨盆和會陰的切面解剖 282
女性骨盆的放射解剖學 284
男性骨盆的放射解剖學 286
24. 表面解剖
表面解剖 290
25. 肩和上臂
上肢骨骼 292
鎖骨和肩胛骨 294
肱骨 296
肩部關節 298
肩部關節:盂肱關節 300
肩峰下間隙和滑液囊 302
肩部和上臂前方肌肉(I) 304
肩部和上臂前方肌肉(II) 306
肩部和上臂後方肌肉(I) 308
肩部和上臂後方肌肉(II) 310
肌肉實況(I) 312
肌肉實況(II) 314
肌肉實況(III) 316
肌肉實況(IV) 318
26. 手肘和前臂
橈骨和尺骨 320
肘關節 322
肘關節韌帶 324
橈尺關節 326
前臂肌肉:前區 328
前臂肌肉:後區 330
肌肉實況(I) 332
肌肉實況(II) 334
肌肉實況(III) 336
27. 手腕和手部
手腕和手部骨骼 338
腕骨 340
手腕和手部關節 342
手部韌帶 344
手腕的韌帶和區間 346
手指韌帶 348
手部肌肉:淺層和中層 350
手部肌肉:中層和深層 352
手背 354
肌肉實況(I) 356
肌肉實況(II) 358
28. 神經血管
上肢動脈 360
上肢靜脈和淋巴管 362
上肢神經:臂神經叢 364
鎖骨上分支和後索 366
後索:腋神經和橈神經 368
內側索和外側索 370
正中神經和尺神經 372
上肢淺層靜脈和神經 374
後方肩部和腋區 376
前方肩部 378
腋區 380
上臂和肘區 382
前臂前方及後方 384
腕區 386
手掌 388
手背 390
29. 切面與放射解剖學
上肢的切面解剖學 392
上肢的放射解剖學(I) 394
上肢的放射解剖學(II) 396
上肢的放射解剖學(III) 398
30. 表面解剖
表面解剖 402
31. 髖部與大腿
下肢骨 404
股骨 406
髖關節:整體觀 408
髖關節:韌帶與關節囊 410
髖部、大腿與臀區前方肌肉(I) 412
髖部、大腿與臀區前方肌肉(II) 414
髖部、大腿與臀區後方肌肉(I) 416
髖部、大腿與臀區後方肌肉(II) 418
肌肉實況(I) 420
肌肉實況(II) 422
肌肉實況(III) 424
32. 膝蓋與小腿
脛骨與腓骨 426
膝關節:整體觀 428
膝關節:關節囊、韌帶與滑液囊 430
膝關節:韌帶與半月板 432
十字韌帶 434
膝關節腔 436
小腿肌肉:前隔間與外側隔間 438
小腿肌肉:後隔間 440
肌肉實況(I) 442
肌肉實況(II) 444
33. 腳踝與足部
足部骨骼 446
足部關節(I) 448
足部關節(II) 450
足部關節(III) 452
腳踝和足部韌帶 454
足底拱頂和足弓 456
足底肌肉 458
足部肌肉與腱鞘 460
肌肉實況(I) 462
肌肉實況(II) 464
34. 神經血管
下肢動脈 466
下肢靜脈和淋巴管 468
腰薦神經叢 470
腰神經叢神經 472
腰神經叢神經:閉孔和股神經 474
薦神經叢神經 476
薦神經叢神經:坐骨神經 478
下肢淺層神經和血管 480
腹股溝區局部解剖學 482
臀區局部解剖學 484
大腿前、內與後側局部解剖學 486
小腿與足部後隔間局部解剖學 488
小腿與足背部外與前隔間局部解剖學 490
足底局部解剖學 492
35. 切面與放射解剖學
下肢的切面解剖學 494
下肢的放射解剖學(I) 496
下肢的放射解剖學(II) 498
下肢的放射解剖學(III) 500
36. 表面解剖
表面解剖 504
37. 頭部骨骼
前側與外側顱骨 506
後側頭骨與顱蓋骨 508
顱骨底部 510
神經血管進出顱腔的路徑 512
篩骨與蝶骨 514
38. 顱骨與顏面肌肉
顏面表情與咀嚼肌 516
肌肉的起源點與終止端 518
肌肉實況(I) 520
肌肉實況(II) 522
39. 顱神經
顱神經:整體觀 524
第一與第二對顱神經:嗅與視神經 526
第三、四與六對顱神經:動眼神經、滑車
神經與外旋神經 528
第五對顱神經:三叉神經 530
第七對顱神經:顏面神經 532
第八對顱神經:前庭耳蝸神經 534
第九對顱神經:舌咽神經 536
第十對顱神經:迷走神經 538
第十一與十二對顱神經:副神經與舌下神經 540
自主神經系統支配區 542
40. 頭部與顏面的神經血管
顏面部的神經支配 544
頭與頸的動脈 546
頸外動脈:前、中、後分支 548
頸外動脈:末梢分支 550
頭與頸部靜脈 552
腦膜 554
硬腦膜竇 556
顏面淺層局部解剖學 558
腮腺區與顳窩的局部解剖學 560
顳下窩的局部解剖學 562
翼窩的局部解剖學 564
41. 眼眶與眼睛
眼眶的骨骼 566
眼球的肌肉 568
眼眶的神經血管 570
眼眶的局部解剖圖 572
眼眶與眼瞼 574
眼球 576
角膜、虹膜與水晶體 578
42. 鼻腔與鼻部
鼻腔的骨骼 580
副鼻竇 582
鼻腔的神經血管 584
43. 顳骨與耳朵
顳骨 586
外耳與耳道 588
中耳:鼓室 590
中耳:聽小骨鏈與鼓膜 592
中耳的動脈 594
內耳 596
44. 口腔與咽部
口腔的骨骼 598
顳顎關節 600
牙齒 602
口腔肌肉實況 604
口腔的神經支配 606
舌頭 608
口腔與唾液腺局部解剖 610
扁桃體與咽 612
咽部肌肉 614
咽部的神經血管 616
45. 頸部
肌肉實況(I) 618
肌肉實況(II) 620
肌肉實況(III) 622
頸部的動脈與靜脈 624
頸部的淋巴路徑 626
頸部的神經支配 628
喉:軟骨與結構 630
喉:各層肌肉 632
喉、甲狀腺與副甲狀腺的神經血管 634
頸部的局部解剖:分區與筋膜 636
前頸區的局部解剖 638
前與外側頸部區域的局部解剖 640
頸外側區的局部解剖 642
頸後區的局部解剖 644
46. 切面與放射解剖學
頭頸部的切面解剖學(I) 646
頭頸部的切面解剖學(II) 648
頭頸部的切面解剖學(III) 650
頭頸部的切面解剖學(IV) 652
頭頸部的切面解剖學(V) 654
頭頸部的放射解剖學(I) 656
頭頸部的放射解剖學(II) 658
頭頸部的放射解剖學(III) 660
47. 腦
神經系統:整體觀 664
腦、巨觀結構 666
間腦 668
腦幹與小腦 670
腦室與腦脊髓液腔 672
48. 腦部血管
靜脈與靜脈竇 674
腦部動脈 676
49. 功能系統
脊髓的解剖與架構 678
感覺與運動路徑 680
50. 自主神經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I):整體觀 682
自主神經系統(II) 684
51. 切面與放射解剖學
神經系統的切面解剖學 686
神經系統的放射解剖學 688
索引 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