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Just Want a Beautiful Life!
猖狂的求知欲,像一團火在我尾巴燒,讓我坐立難安,如果此刻不在學習,失落感就找來斯。
「您會不會用棒針打毛衣?可不可以教我?」我問遍了左右鄰居所有的阿姨,兩根棒針在我手上顯得孤單又無助,不大的一團線球在一旁無奈地不敢作聲,我只能在心裡嘀咕:「為什麼媽媽不會打毛衣?而且又沒有人可以教我?」小時候台灣人的社區,會打毛衣的人家似乎不多,這心願一直等到我上了大專,搬到板橋,才有了鄰居阮媽媽收我做徒弟,完成我這個學習的夢想。
「妳有病啊?怎麼一天到晚在上課?」朋友對我抱怨著。趕往參加朋友的聚會遲到了,「剛下課」顯然不是一個好理由,而我真的很無奈。因為一直覺得自己懂得太少,總是充滿疑慮,不管是工作上或是日常生活,總是不斷摸索找尋課程再進修。當藥品業務跑市場時,更因為自己是舞蹈系畢業,卻處在這個非本科系又專業的領域而覺得自卑。直到在藥業的第八年,有天一位藥學碩士同事告訴我:「妳在藥業八年,那是等於兩個大學畢業耶!」我這才開始改變思維,不再妄自菲薄。相信那些定期的藥品知識訓練,以及在市場上不斷累積與醫生討論他們的治療經驗,確實已經讓我從一個以運作運動神經為主的舞者,轉換成可以略懂小病處方箋的業務員。
浩瀚的醫學知識,滿足我無止境的學習欲望,無數的醫藥專業客戶讓我見識和學習到不斷閱讀與研究的重要性,原來腦袋裡有用不完的腦神經,而且會越用越發達,這也讓我開始更肆無忌憚地挑戰「學習」這件事。
如果十年才可造就一份專業,我的前兩樣工作剛好各經營了十年。由於經常同時擁有兩份工作,以及不斷上課求學的忙碌生活,我原本覺得走入婚姻可能是個很遙遠的奢望。而且我總是「不務正業」,當舞者教跳舞時還兼開舶來品店,一轉行卻到需要非常專業的醫藥領域去當治療用藥的行銷專員,經常埋頭苦讀醫學報告,那是最痛苦的開始也是最快樂的過程。從只需肢體語言,完全不需紙筆的工作,到讀懂完全是英文的醫學研究報告,那不只是陣痛,更是日積月累的苦讀,最快樂的是挑戰自我極限後的成就感。
接著呢?當藥品行銷專員,卻同時又投資開餐廳,我到底最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常常有人說我舞跳得好,應該在這一行繼續經營。但是看起來像大女人的我其實有的只是非常小女人的心願,就是可以擁有一身好廚藝。從小就非常好吃而且愛做菜,夢想嫁給麵包師傅或是大餐廳的主廚,但我不是來自講究美食的富裕家庭,可以從小耳濡目染地懂美食;可是疼愛我們的父親只要發現什麼沒吃過的一定買回來讓我們品嘗;做業務工作而有機會跟一堆老饕在外饗宴並且品嘗好酒,我總是勤作筆記,希求自己可以對各家餐廳料理如數家珍、對葡萄酒可以略懂一二,因為這也是做好業務工作的必備課程之一。
我終於結婚了,從香水、高跟鞋的業務成為每天料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庭主婦。同時跟隨夫婿移民到一個世界大熔爐的舊金山灣區,也是全美葡萄酒最重要的產區。我住的同一條街上除了美國超市、華人超市,附近還有專賣英國、印度、地中海、墨西哥、日本、韓國的大小市場。再也不願做一個只懂得說一口好菜的半瓶水,為了訓練自己做菜品酒,所有的東西都盡量自己做、每日用餐必定以酒相佐。
猖狂的求知欲,讓我不僅想了解自己動手的奧妙,也希望進一步了解食物背後吸引人的文化背景,尤其我所居住的這一個特殊的飲食環境,正是世界各國的人把各地特殊食材一起帶過來所造就,每一種食材與菜肴都帶著不同的移民者個人記憶中無可取代的媽媽的味道。回想學習做菜的過程,往圖書館的書架前一站,各國的食譜像列隊排等候點閱,讓我這個新移民感到萬分興奮。當我發現一個食材,開始找尋答案,它的營養成分有多少?通常是跟什麼搭配食用?都拿來做什麼菜?閱讀臨床試驗報告習慣使然,出處不夠有力的文章不值參考,數據沒有經過合理比較的也一概不信,找尋一個小小的疑問往往耗費個半天。我充滿熱情想要學會做這些菜,但仔細研讀卻發現,中外食譜書普遍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食譜作者看似有心寫食譜,卻無心讓人能按食譜步驟做出菜來。食譜中讓我迷惑的過程,也讓我回想起小時候對棒針的無助及線球的無奈,當時多希望有人可以為我解說,或是書中資料能列得更詳細一點。
有一回為了尋找一種打蛋白時可以增加穩定度的材料── Cream of Tartar,我跑了好幾家超市找遍了放滿各種乳製品Cream 類的食材架子,硬著頭皮不想開口問卻就是找不著,足足找了一星期,最後才在放香料及蛋糕材料的架上找到。這一瓶叫Cream of Tartar 的東西其實是用香料罐裝的白色粉末,中文翻譯成塔塔粉,因為沒見過,所以我一直把它想像成液態乳製品並裝在瓶子或紙盒裡。
終於按捺不住求知欲焚身的痛苦,一定要找專業來解答對美食的所有疑慮,我先到坊間一家頗負盛名的私立家廚學校,上完一系列的烹飪技巧課仍覺得不滿足,再一頭栽進舊金山廚藝學院,即法國藍帶這個百年歷史名校的分院,甚至為了增加辨酒能力,數次返校重修不同科系老師教的葡萄酒課。如果一個家庭主婦只為了給家人做一桌豐盛的晚餐,沒有必要如此耗費巨資,但不只是猖狂的求知欲引領我來到這個境地,也因為我曾經投資過葡萄酒餐廳,知道西廚難找。
我的結論及感想是,那設計給家廚的學校所教授的技巧已足夠應付家用,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專業的烹飪學校是針對營利的大量餐飲所設,專業廚藝學校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成為餐飲業的佼佼者,所以學習內容不只是如何煮出世界各國料理和令人垂涎的甜點,還有營養學、食物化學、如何品酒、電腦精算食譜利潤,如何評估以及如何書寫開一家餐廳的完整計畫。如果不是有意入行,面對這些琳琅滿目的課程,選課時得要三思。
即使如此,學校所學的仍只是基礎,名廚的養成要經過不斷的自我訓練及閱讀研究,而家廚如果不斷練習改進自己喜歡的菜,也可以成為業餘的廚藝專家。對於想多用功而不想去上課的家廚,網路上有各種部落格分享無數的食譜及美食,真是大家的福音啊!儘管這些分享有對有錯,而且網路上一道菜的做法,選擇之多,有時足以讓人無所適從,但是大家都是非常用心地寫,我看得是佩服不已。
儘管如此,好多人的願望還是:「到法國學廚藝!」基於現實,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像我一樣,占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去實現這樣一個夢想。但我所看到的真實故事告訴我,一個家庭主廚只要肯努力,專業訓練的廚師也不一定勝得過你。面對同樣的家人,家廚一年365 天都要面對如何變出不同菜色的挑戰,和廚師們幾乎天天面對不同客戶,每天可能煮同一道菜,其挑戰實猶有過之。
這兩者當然有很大的不同,所謂熟能生巧,一年做幾次生日蛋糕擠幾個奶油蛋糕花,如何與專業蛋糕師傅一天擠的蛋糕花數量相比,但家廚絕不要妄自菲薄,你的夢可以藉由專門設計給家廚的烹飪課,以及不斷練習試做新食譜,同時透過經常自我舉辦宴會的磨練,來加以實現。
美國最熱門的美食電視節目「食品網(Food Network)」,有一回新秀選星,他們先挑選十位候選人,再經過數星期不同場合及菜色的做菜比賽,最後冠軍者可以在「食品網」開一個教做菜的新節目,這十位候選人當中有很多是專業大廚、也有非專業的家庭主婦,最後是由家庭主婦Melissa d’Arabian 以多種菜色的變化,打敗所有參賽者成為新秀,因此她現在自己有個教做菜的節目。
一本書、一堂烹飪課、一次宴會、一趟品酒行、一個食譜和每一次的試做,都是為自己打開另一扇窗,為生活注入四溢香味的美好時光。尤其是每一次的歡宴後,都讓家人和朋友們回味好久,不但添加許多樂趣,家宴也讓家人及朋友更凝聚在一起。感謝一些來找我尋求及學習準備宴會細節的學生及朋友們,許多跟我一樣愛家宴的朋友,面對無所適從的邀約,既期待又怕無法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朋友,這本為你們而寫的書就如此誕生了。
本書中所提起的那些奇葩異類的朋友,造就我精采的生活,讓我用美食搭起橋梁貫穿東西。因為學習到世界多種不同的文化,讓我知道生活可以有很多的選擇,不需困在從小非得遵守的不合理習俗中。我選擇持續創造與家人朋友一起吃喝的歡樂健康人生,我也選擇不斷學習新知挑戰自己、讓腦神經沒空老化的勞碌生活。我在烹煮與品酒的世界獲得知識洋溢滿足,也決定把它們寫出來分享給你,希望你也把它分享給你的家人及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