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金在19世紀上半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都具有高度的影響力。之後經歷一段影響力下滑的時間後,到1960年代,在許多羅斯金學術作品的出版和研究後,他的影響力又重新建立。羅斯金的著作第一次受到重視是因為Modern Painters (1843)第一卷的出版,在此出版中羅斯金認為特納的藝術宗旨為「自然的真實」。從1850年代起,他推崇受受他思想深厚影響的前拉斐爾學派藝術。從「致後來人」(Unto this Last, 1860, 1862) 開始,他將注意力放到政治和社會焦點。從186年開始,他在牛津大學成為了第一位Slade Professor of Fine Art也在牛津成立了羅斯金繪圖學校(Ruskin School of Drawing)。在1871 年,他開始了名為Fors Clavigera(1871-1884)的寫作。這部極度個人化和複雜的作品,他稱之為「寫給英國工人的信」,羅斯金建構了他理想社會的原理原則,最後,羅斯金建立了關心藝術、和鄉村經濟生活的聖喬治公會(the Guild of St. George),該基金會今日仍運作中。 約翰·拉斯金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建築的七盞明燈:淺談羅斯金的建築思維
十九世紀初應工業革命而生的「美術與工藝運動」是建築史上邁向現代化過程裡的一股關鍵影響力量,此運動的懷舊傾向與浪漫精神,為當時尚輪廓未明的「現代性」勾勒形貌並填充內涵。而這股浪潮的精神導師─約翰‧羅斯金 (John Ruskin 1819-1900) 的思想可謂美術與工藝運動之底蘊與大成,尤以其作《建築七燈》(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為其建築批評方面之實踐。其中:〈奉獻之燈〉為建築重新定義,〈真實之燈〉指陳現代建築中的欺騙,〈力量之燈〉論述形式之操作以及傳統美學裡的「崇高論」,〈美麗之燈〉強調自然為形式的發源與導師,〈生活之燈〉正視經濟結構與生產系統,〈記憶之燈〉關注建築的歷史使命與對待歷史建築的正確態度,〈順服之燈〉鼓勵人們從歷史式樣裡去發現建築的真理與法則。從今日的眼光來看這七項議題,猶未過時,且意義豐饒。 本書本著與歷史對話之誠摯,企能在前人的思想精華裡汲取屬於我們當代的發現。
John Ruskin是英國非常重要的藝評家與藝術史學者,在英國美術工藝運動蔚為風潮的時候,William Morris曾深深受到他的影響,無論在追求中古世紀的建築精神或是反對工業化所帶來的醜陋生活品質而言,John Ruskin都曾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John Ruskin的著作豐富,其相關著作之文學造詣往往非一般非藝術史學領域者所能透徹,在華人社會的出版品中尚無人能將《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譯成中文版,但本書作者卻能夠在熟讀其相關理論著作之後,出版此書其實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之事,同時也是建築、文學與藝術領域讀者之一大福音。
John Ruskin在《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一書中所指涉的七種建築之燈,其實在暗指當時建築環境的變異,尤其在針對「建築」(Architecture)與「建築物」(Building)的差別時,更直接道出「建築」必須是一項神聖的工作,反觀台灣現在的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充斥著太多的「建築物」,而少了太多建築師應該用心、用奉獻的態度所建造的「建築」。此外,John Ruskin在《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所指的「Truth」更直接將建築的欺騙(Architectural Deceits)分為結構的欺騙(Structural Deceits)、表面的欺騙(Surface Deceits)、操作的欺騙(Operative Deceits)。這觀念恰巧與William Morris於1877年所創立的SPAB(The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強調對待古蹟的維護(conservation)觀念,應取代修復(restoration)的觀念,只因為太多的非真實性改變了過去先人所遺留下來珍貴的文化遺產,此觀點亦可延伸到現在世界遺產所強調的真實性(authenticity)。
總結此書的內容與引用資料都甚為豐富,作者本身的論點也客觀的詮釋了John Ruskin的精神,實為五顆星的優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