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指稱和意義在傳統上是哲學語義學的三大核心概念。作者在這三個基本概念上與一般語言哲學對話,強調將整體史學文本與陳述性語言加以區分,獲得對歷史表現本質的恰當把握,充分認識史學介於藝術與科學之間的特殊性。他相信以蘭克、洪堡為代表的歷史主義基本上是正確的,並由此深入探討了經驗和主觀性的概念,以及政治史的核心地位問題。對史學語言的分析不僅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歷史,並且可以讓語言哲學家看到此前思維的盲點,為哲學發展提供新思路。
弗蘭克·安克斯密特(Frarlklin Rudolf Ankermit,1945—),荷蘭人,格羅寧根大學思想史與史學理論榮休教授,當代最著名的歷史哲學家之一。主要研究領域是美學、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著述多種並被翻譯為十幾種語言。主要著作有:《敘述的邏輯》(1983)、《歷史與轉義》(1994)、《美學的政治學》(1997)、《歷史表現》(2001)、《政治表現》(2001)、《崇高歷史經驗》(2005)。
周建漳,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歷史及其理解和解釋》,合著《現代性與后現代性》,主編《科學與宗教的對話》,譯有《敘述與認識》(丹托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