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個歷史評價非常複雜的人物,他戰黃巾,討董卓,剿滅呂布、袁術、公孫瓚,擊敗袁紹,收降劉琮、張綉等,結束了東漢末年黃河流域軍閥紛爭的局面。他實行屯田政策,抑制豪強勢力,給百姓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生活環境。他為人通脫,唯才是用,揚棄虛偽、陳腐的價值觀念;他熱愛創作,吟詩作文,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發展,等等。以上這些具有積極的意義,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的品性又有殘忍、猜忌、狡詐的方面,有着“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價值觀,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當代,這些都是應該被批判的。
本書為非虛構歷史人物傳記,作者在嚴謹的歷史考訂基礎上,詳細敘述了曹操傳奇的一生,展現了他的成長與變化,分析了他在重大決策中的思考及其歷史作用,同時,作者還以專題的方式,集中剖析了曹操的政治思想、軍事理論、家庭觀念、文學成就以及歷代對他的褒貶評論等內容。因此,這是一本較為全面、客觀、豐富且翔實的曹操傳記。
張亞新,1966年畢業於貴州大學中文系,曾任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主任、教授等。著有《曹操大傳》《漢魏六朝詩:走向很好之路》《六朝樂府詩選》《古典文學綜論》等,古籍整理有《嵇康集詳校詳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