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依納爵神恩的理想──與天主親密的結合
在教會歷史、甚至人類歷史中,依納爵(Ignatius of Loyola)的重要性不只是他創立了耶穌會,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一條通往天主的坦途(〈會典綱要〉1號),和教導我們如何在這條坦途上與天主建立關係。這個與天主的特殊關係在《耶穌會會憲》第九編723號,論及總會長所應具有的優點中,有清楚的描述:「在所有的優點中,第一是在祈禱及一切行為中,同天主我們的主極親密的結合(union and familiarity with God)。」依納爵的這番描述,表達了他對總會長及其他所有會士的期許,同時也傳達他靈修的精髓,那就是:「與天主極親密的結合」。
初期的會士們都認為,依納爵在這裡所論及的理想總會長的圖像,事實上就是他的自畫像。鞏路易(Luis Gonc+,alves da Camara;《自述小傳》記錄者,請參閱《聖依納爵自述小傳.心靈日記》,光啟文化事業,1991年3月初版)就作證說:「我常常偷偷地觀察會祖的行為,他的整個生命都很嚴謹地遵守了《神操》和《會憲》所有的規則,特別是《會憲》中有關總會長的部分。」其他會士也曾說,會祖能夠很容易地在任何情況下轉向天主。納道爾(Nadal)神父(人稱之為「依納爵的心」)對此則是一針見血地說:「依納爵是行動中的默觀者。」
依納爵希望「與天主極親密的結合」成為耶穌會士的標記,並且成為一切行動力量的泉源。他認為評估會士的標準不在於外在的成就,而在於他們內在的意向和態度。因此,耶穌會士不是人們所想像的毫不知疲倦的工作者、勇敢的拓荒者,或是很有學問的專家;耶穌會士首先是天主的人,也就是說,天主就是他生命的一切。依納爵認為,是與天主親密的關係使我們的使徒工作更有效率,而不是別人眼中的聲望:「使工具與天主聯繫,並準備它好好地讓天主的手引領的方法,比準備它和人聯繫的方法更為有效」(《會憲》813號)。
依納爵認為,要派給一個人使命以前,需要使他充滿基督的精神,因此他才能宣揚「全知全善的造物主天主」(《會憲》134號),他的生命才能成為「愈顯主榮」。
依納爵與天主有極親密的關係,他也希望將這樣的經驗與其他人分享,而這也就成為他的終身使命。《神操》是他這終身使命中的一部分。《神操》的寫成,就是為了幫助別人能夠達到與天主之間親密的關係。「《神操》 ……乃是將在他的心靈中認為有用的事,看來也能為他人有益,於是將它們寫出來」(《小傳》99號)。因此《神操》是一個工具,幫助人經驗到依納爵曾經體驗到的與天主親密的關係,同時《神操》也是一種方式,使人在體驗到這親密的關係之後,會向其他的人傳達這樣的恩寵。
因此,這個與天主親密的聯繫將會帶領人去傳播福音,而在傳播福音的同時,又會使人更深地經驗到這關係。因此,納道爾描述一個耶穌會士的祈禱是:將祈禱和默觀延伸到神聖的使徒工作中,在這些工作中,一個人會在內在的專注、平安和寧靜中發現天主,並有深深的喜樂和滿足。更重要的是,他會發現自己深深地被愛,即使是在非常平凡的工作中。因此,當人與天主有很親密的關係時,默觀和行動就不是兩件分開的事了,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成了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