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遇見貓狗的男人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我每天回到家時,愛貓小皮不管在睡覺與否,都會懶洋洋地走到門邊迎接我,只差沒十足像隻小狗搖尾巴。每當我準備出門,小皮還會衝到玄關門邊阻擋,我只能用零食誘拐牠到客廳享用,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逃離現場,有時候還不見得有效。還住在舊家時也是,我才走到樓下街道,牠就已經認出我的腳步聲,開始在門邊大聲喵喵叫了。如果我把牠關在房門外,牠的叫聲更像是啼哭的小嬰兒。
小皮是黏人精,天天都要摸摸牠,否則就會生氣地喵喵叫,還用前腳輕摸我的臉提醒。牠在家中和我形影不離,幾乎是我走到哪裡就跟到哪裡;牠同時也是人來瘋,只要有人來家裡,牠一定會不停磨蹭、翻滾、跳上跳下地展示牠的存在感,如果不理牠就會拚命搗蛋。但是牠的玩伴小白,在家時不僅不太理會我,一有陌生人來,就會躲到床底或沙發下害怕地發抖。小皮很愛和小白玩耍打架,儘管小白體型較大,可是從不認輸的小皮一旦打輸就會生氣地吼叫,小白也不得不讓牠幾分。
貓狗真的是很有個性的伴侶動物,難怪養了貓狗的人類幾乎都會把牠們當作小孩看待。畢竟牠們除了不會說話,行為上和人類小孩有何差異?雖然人類不曉得貓狗聽不聽得懂,但仍不停地對牠們說話。我有時候會思考,人類和伴侶動物之間算是怎樣的友誼?而牠們對人類又懷抱著怎樣的感情?身為生物學家,又該如何以專業的視角來看待自己和伴侶動物之間的關係呢?
科普經典《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Er redete mit dem Vieh, den Vogeln und den Fischen)作者——動物行為學的開山祖師、一九七三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超愛飼養動物,在奧地利家中養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也有不少貓狗寵物。他在這本《和動物說話的男人》(So kam der Mensch auf den Hund)以多篇散文揭示了他和貓狗之間的感情與故事。
勞倫茲和家人飼養了多隻愛犬和愛貓,他在書中暢談牠們的大小事蹟,用這些真情流露的故事闡述動物行為的不同面向。就像人類的頑皮小孩一樣,貓狗帶給人們的生活真是多彩多姿,好的壞的都有。勞倫茲和家中愛犬之間的關係和情感也是五味雜陳,帶有各種喜怒哀樂,有些令人捧腹大笑,有些則令人不勝唏噓。這位動物行為學大師在觀察貓狗和彼此的互動過程中,對牠們充滿無窮的好奇心,並思索出許多科學的道理。他描述人類和貓狗的初次邂逅,並討論貓狗的忠誠、個性、情感,以及許多有趣的行為及互動交流,同時也給予飼主訓練上的諸多建議等等,真是一本寓教於樂的好書。只要養過貓狗等伴侶動物的人,讀這本書時一定會有超多共鳴及感動。
近年科學上對貓狗,尤其是家犬的心理學、動物行為學及神經科學的研究汗牛充棟,讓我們對牠們的行為愈來愈了解;人們也同時意識到,我們和這些「動物」的分野並沒有過去以為的那麼大,其間的差異並非出於本質上,而是程度上。換句話說,是量變而非質變,人類不過就是在智能上更發達的動物,而其他動物只是某些程度上還不如我們而已,甚至我們在某些心智技能上也有可能不如一些「低等」動物。儘管勞倫茲在世時,可能還沒有這些先進研究技術,但他貼身動物的觀察,迄今仍讓學術界受用無窮。
另外,近年利用新興的基因體學,加上考古發現,對家犬、家貓的起源有了愈來愈多的新發現,然而謎團卻也愈來愈多,無論是起源地、馴化的次數,以及時間等等仍有爭議。我們人類和這些伴侶動物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還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看來人類和其他動物建立友誼是性情使然,古今中外皆如此。勞倫茲也在書中提到,即使其他動物之間的友誼關係可能是存疑的,人類和動物之間無疑是雙向情感交流的真友誼。讓我們在《和動物說話的男人》中見證這些真摯的友誼吧!
推薦序
歡迎來到勞倫茲的趣味科學講堂
林子軒(貓行為諮詢專科醫師)
為什麼人類會喜歡貓,甚至甘願淪為「貓奴」?以功能性來說,相較於狗兒,貓對人類幾乎不具有特別的意義。貓那股神祕的魅力究竟來自何處?康拉德・勞倫茲在書中〈貓的愛情〉一章當中寫道:
貓的心性非常微妙,至今仍維持著野生時的狀態,牠們對於那些強迫推銷愛的人並不領情。貓並不是群居動物,牠們雖然感謝並樂於接納人類的照顧或「疼愛」,性格卻一點也不孩子氣。貓是不倚賴人類的野生小型豹,而且始終維持這種個性,無奈許多熱心的貓奴卻完全無法理解貓對獨立的企望。
現代人對於貓的社交生活型態,較傾向將牠們定義為「兼性社會動物」(Facultatively Social Animal),也就是說,牠們既可群居,也可獨居。貓在人類的住所不需狩獵就有食物可吃,但牠們仍保留了狩獵遊戲的行為;貓在人類的住所幾乎沒有被其他動物捕食的風險,但牠們仍保留了喜愛躲藏和爬高的行為。我常說貓是居住在人類家庭的野生動物,牠們樂於待在人類活動的範圍內,並與人類共享環境中的資源。然而,人類從未真正占有牠們,反倒是有些貓會透過氣味標記的方式,將親近的人類納入自己掌管的群體內。這樣若即若離的行為表現,充滿了曖昧與矛盾。我想,或許這就是貓的魅力來源。
在本書當中,勞倫茲以輕鬆詼諧宛如聊天的方式,來講述他對於動物行為科學的觀察和研究,並衍生出許多他個人的哲學及價值觀。透過閱讀,讓讀者彷彿跨越時空參與了傑出學者勞倫茲博士的講堂,令人如沐春風。我非常享受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推薦給同樣喜愛動物的您。
前言
無法想像沒有貓和狗的生活
今天的早餐吃了炸麵包和香腸。炸麵包和香腸使用的豬油都拜豬所賜,但一想到小豬的可愛模樣,罪惡感便油然而生。當這個念頭消失,良心糾葛才稍稍釋懷,我決定避免對豬多生聯想。
如果必須親手殺生,我可能只敢吃魚或青蛙之類的生物。這種逃避殺生道德責任的心態與做法,其實是偽善的。人類對於飼養的食用動物,多多少少抱持著矛盾的態度;以遵循傳統的農民為例,他們和動物之間的互動完全依照慣例行事,毋須背負道德責任和內心苛責,所以一切被視為理所當然。
但是,鑽研動物心靈的學者深入研究探討後發現,全然不是那麼回事。學者認為,屠宰家畜比娛樂性質的狩獵行為更來得卑劣;因為,獵人對於每個狩獵對象並非都瞭如指掌,至少不像農民和家畜一樣親密,而且被獵殺的動物通常也能察知危險。若從道德層面來看,勒緊你親手養大並對人信賴有加的鴨子脖子,比起投注萬般耐心才捕獲野雁的狩獵行為,罪孽可以說更加深重。畢竟對野雁來說,在被捕獲之前,牠不但清楚自己的危險處境,也大有機會避開獵人的追捕。
然而,相較於完全不知死期將至、突然被宰殺食用的家畜而言,人類在對待幫助人類生活的經濟動物和其他功能性動物的態度上,更顯得格外卑劣。例如馬、牛隨著時間流逝逐漸步上任人宰割的命運,光想就讓人感到悲涼;而人類屠殺小牛時的冷酷,以及流盡了最後一滴奶後再也償不起「奶債」的母牛,這些都是人和家畜共同生活的陰暗面。
只有超越個體、從全體物種考量,亦即以宏大的生物學觀點來看,人與動物的關係才可能被視為相互依存,或所謂的「共生」。
牛、馬、羊等物種的祖先無法在文明持續發展的地域生存,甚至更讓人遺憾地在許久之前已然絕跡。然而這些動物能成為豢養的家畜,就某種程度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可喜之事。
此外,人類的罪刑可稍獲寬赦的另一理由是:人類並沒有和受俘虜動物簽訂契約,明定人類不得敵對以待。早在紀元前,連文明高度發展種族對待所擄獲動物,也較家畜輕慢;北美印第安人把擄獲的動物視為祭品,大洋洲巴布亞族人至今仍捕獵動物大快朵頤,而絲毫沒有我在早餐吃香腸時的罪惡感。
事實上,有兩種動物並非以俘虜的身分進入人類家庭。牠們不像其他動物只是人類的奴隸,而是以得天獨厚的身分成為家庭的一分子──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貓和狗。
貓和狗有兩個共通性:牠們吃肉,且同時具有獵捕的能力。但在這兩個共通性之外,貓和狗的其他天性,尤其是和人類的互動關係卻有天壤之別。
沒有一種動物的生活方式,即感興趣的事物,能像狗一樣改變得那麼徹底;也沒有一種動物比狗更適合用「馴養」的字眼來形容。相反地,沒有一種動物像貓一樣,和人類相處達數千年之久卻毫無改變。除了波斯、暹羅等品種貓之外,有不少人認為貓根本就是野生動物而非寵物──這種說法的確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性。
貓,一方面維持一貫的獨立自主,同時又在人類的住屋內外落腳,可能的理由是,家屋內外的老鼠比其他地方多。狗的魅力,在於牠們的深厚情誼,以及和人類之間強烈的精神聯繫。
然而,貓的動人之處,卻是牠們和人類所保持的距離,即使是在廚房或倉庫抓老鼠時,也始終像虎或豹一樣,維持不妥協的獨立性格。就算是優雅貼近主人的腳邊,或在暖爐前心滿意足地發出呼嚕聲響時,貓帶給人們的感覺依舊神祕而遙遠。
對我來說,喉嚨發出呼嚕聲的貓,是爐邊小憩和悠然安歇的一種象徵。我無法想像家中沒有貓蜷縮在角落,就像我也無法想像沒有狗跟隨著奔跑過街道或原野的生活。
我從小開始養貓和狗,希望透過這本書,向讀者好好介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一位務實的朋友曾勸我把貓和狗分成兩本書撰寫,因為很多喜歡狗的人不喜歡貓,喜歡貓的人又可能討厭狗。不過我想,如果能用心細膩地看待、認識牠們各自的優點,同時撰寫這兩種動物,反而是理解貓和狗,以及人類的愛的一種絕佳嘗試。
謹把這本書獻給既愛貓又愛狗,既了解貓也了解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