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做個讓愛周轉出去的人
《艾麗絲夢遊奇境記》的作者 Lewis Carrol 曾說過:「說故事是一種送禮的行為。」
來美多年,能有這點些微的成就,我一直非常感謝我的父母親。我的父母親都不識字,一介平民,沒有任何的社經地位,但是我們六個孩子都受到父母來自山東日照原鄉人特有的刻苦耐勞純樸身教的影響,吃苦奮進,以讀書作為貧窮孩子翻身的進階石。
二○○四年底父親車禍意外喪生,在返台奔喪的機上,不斷的思念著父親對我的愛和我對他由衷的感恩情懷,內心忽然湧起一股聲音,要將父親如何辛苦為兒女不求回報付出的點滴,用文字書寫出來,作為感謝父母親浩大親恩的回饋與思念,這是我最早想寫書的初衷。然而,總是在等機會成熟,再提筆寫的託辭下,讓寫書的念頭在朝思夢想的空轉下,終將無法付諸實行過。
二○一一年搭機返台參加母親的喪禮,接著結縭三十多年的妻子罹癌,和她一塊抗癌,可惜妻子在飽受三個多月的病痛折磨後,也撒手人寰。短短七年間,我三位親密關係的親人,竟然相繼悄然消亡,這才讓我驚覺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奈,我竟然連對他們表達真摯愛意的機會,都將隨著他們的故世,化為烏有。
名作家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曾說:「故事是整理經驗的典式。每個人都帶著故事來到這個世界,……認真把自己的故事說給別人聽,或認真聽人家說故事,都是對人最大的尊重。」
為了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我決定將我生命中影響我最深的祖母、父母親走過的顛沛流離的年代,和發生在我求學讀書時影響我人生方向的師長、同學及和我一塊相互扶持的妻子等周遭充滿愛的故事寫出來。
多年來我美國、台灣、大陸參加過多次中美環境科技論壇會議,串起海峽兩岸環境保護唇齒相依的觀念,路過山東多次,幾乎從未想過要返鄉探看祖母、父母親的原生故鄉。
然而,為了寫此書,我決定先從父母親的原鄉日照開始尋根。這才發現日照原鄉和我居住的北卡 GREENSBORO 市,竟然是在同一緯度上,在東半球的日照,位於北緯三十四度、東經一一四度,而西半球的北卡則是位於北緯三三‧五至三六‧三五度,東經七五‧二八至八四‧一 九度;兩地氣候相同,都在靠海之濱,同屬海洋型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兩地東西方相遇,或許是巧合亦或許是那份故鄉緣分的牽引吧!
從原鄉親人口中,回顧祖母和父母親在家鄉的苦難生活,刻劃出中國人那個螻蟻偷生的無奈年代;從基隆「懷魯新村」聯誼會同鄉們的指引口述中,沿著一九四九年前後祖母和父母親從日照、上海、舟山群島、基隆逃難的路徑,有如親眼目睹這一群由日照家鄉扶老攜幼逃難來台的鄉人,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平民百姓,他們在大江大海歷史的長流中,一樁樁悲歡離合的人生故事,在精采的敘述中,雖然每一家顛沛流離的故事不同,但是可確定的這些都是鄉人們用血淚換來的切膚之痛吧!
從他們詼諧言談中含著淚水的瑣細生活中的故事裡,我深深體會出父母親和日照鄉親真實地建構出,山東人頂天立地吃苦的耐操生活原貌;也讓我發現到那個年代裡特有的奮鬥力爭上游的生活感覺,及鄉親們共患難相扶持的感人面貌。
雖是普通平民的大江大海故事,但是卻是最真實的,「懷魯新村」的故事,在主流國府的逃難故事中,這群人完全是平民百姓,是被摒棄無法上岸的,但是其中的曲折離奇故事,是在寫此書中最大的收穫。
有人常說:「人親土親一家親」我何其有幸?三重埔,這個充滿包容力,全台最多移民的城市,成為我和父母親的第二故鄉。父母親從一九五三年在此地居住一直到他們終老故去,一共住了六十多年,比他們出生的山東日照,還要長久。而我從五歲搬來這裡一直到我出國,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期二十多年的成長歲月,都和三重有著息息相關的緣分。
雖然我居住的三重埔泉州街可以稱得上是陋巷,但是住在這裏的人,有閩南人、原住民、客家人和一大票在一九四九年從大陸播遷來台的各省分人士,可以稱之為東西南北人共居的地方。儘管語言不同,生活習俗不一,但不分台灣人、外省人,我們都能在彼此的協調融合中,找到各自安身立命共通處。
在我的憶舊遊中,讓大家感受到五○年代這個全省最大移民小鎮上的生活風貌及其相互間的包容力,更體現出唐朝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此外,在那個尚屬於反共抗俄的年代,青年人愛國愛家的心情寫照,及當年逃難來台的優秀師長,對學子諄諄善誘教誨的師生關係。在那個遠邈的時代,「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可貴價值觀,所造就出來的人才,讓今天我所有同學都能成為社會國家的頂尖人才,師生間愛的情誼,令人動容。
至於,書中所敘述的妻子罹癌,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但是妻子在面對死亡的勇敢,和她堅強的求生意志力;及在安寧病房中,和她共同與死神的拔河賽中,她一路的坦然從容,令人佩服。看見她在病危中,始終對家庭、兒女、親人、朋友盡心的關懷與不捨,及在病中唯一的小小願望,希望能有機會坐起來,全家一起共餐,然而至死她都無法達成。我想對很多面臨親人病痛摧折,共同抗癌的家庭來說:可以引起一點共鳴。
在我的生命故事中,有幸能擁有許多人愛的鼓勵,讓我在一個拉三輪車伕之子的家庭背景下成長,能夠不卑不亢,不氣餒。雖然人生有高高低低,但我憑藉著這份愛,勇敢的面對挫折,面對貧困,面對不公不義的一切。因為這份愛,我學會寬容,學會盡其所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藉著此書,傳述一份無私的愛,讓更多的人能找回一顆赤子之心,珍惜你所愛的。
當科技發達到無遠弗屆的此時,身為人的那份愛的良知,才是最為可貴的。當冰冷的科技登峰造極之至時,如果缺少對人的愛,這世界還有甚麼事是值得我們付出的呢?
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當愛來時,要即時說謝謝。」莫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近年,每當讀到王維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經歷過生離死別之痛的感覺就格外深刻。
而此詩中,所提到的茱萸花,和北卡羅來納州州花── Dogwood,竟然是同一科別,在美國此花直譯為「狗木」或稱四照花、花水木。此花樹的特點是樹形妖嬌婀娜,盛開時花朵繁密,遠遠望去,只見花來不見樹。尤其在初春一片蕭索中,蔚藍的晴空下,習習涼風吹來,一株株粉紅色、白色盛開的 Dogwood 花樹,以超炫奪目的花影,在街道兩旁迎風挺立,彷彿向世間人敘述著:「春天將來,大地充滿一片希望生機。」大有見花如見故鄉人來的欣慰。
從父親的踩踏三輪車的人生裡,我學習到他一步一腳印的執著;從他對子女不擅言詞的愛的表現中,我看到愛需要學習、需要傳揚。
雪白成串的茱萸花開了,代表著一縷縷思親的季候來了,那個訊息告訴大家,請即時擁抱你身邊所愛的人,並請大家在感動之餘,將這份可貴的愛周轉出去吧!
張守玉於北卡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