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II,與本書所收錄的三類第三部門組織,都是在台灣社會用心營運、認真追求組織成長達至少15年以上的本土公民社會組織。更是見證了台灣六十多年來社會變遷的不同階段性特色,也分別以服務求善、倡議求變和社區培力三大訴求,促成台灣社會和政治品質的求全。
這三類第三部門組織分別是倡議型(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慈林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服務型(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台灣世界展望會、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和社區型(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大二結文化基金會、八頭里仁協會)。
台灣奇蹟不只是台灣經濟得到發展和政治獲得民主,更是社會達到多元平衡,第三部門就是這背後的功臣,《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前後三本書所訴說的40個故事,就是歷史見證。
作者簡介:
蕭新煌
1971年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1976年和1979年分別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社會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財團法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研究專長:公民社會與亞洲新民主、亞太中產階級、環境運動、地方永續發展以及客家族群比較研究。
陸宛蘋
1976年實踐家專第一屆社會工作科畢業,2006年同時獲得國立政治大學EMBA非營利組碩士學位、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畢業後即從事基層社會工作,歷經政府社會工作及督導、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祕書長、海棠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工作,現任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副教授、輔仁大學非營利管理學程兼任副教授、海棠文教基金會顧問、見賢思琪社會福利慈善公益基金會董事。研究專長:非營利組織管理、第三部門友善環境、災害服務等。
王俊秀
1974年輔大社會學系畢業,1979年和1987年分獲日本筑波大學環境科學碩士與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環境管理與設計博士,現任清華大學榮譽教授、人社中心客座研究員兼永續長、台灣社造學會常務理事、通識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台灣第三部門學會常務理事、台灣 SD4SD 學校校長、民間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集人。研究專長:近年來致力於SD4SD(為共善型永續發展而社會設計)的論述與實踐。
蕭新煌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財團法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陸宛蘋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副教授、輔仁大學非營利管理學程
兼任副教授、海棠文教基金會顧問、見賢思琪社會福利慈善公益基金會董事
王俊秀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人社中心客座研究員兼永續長、台灣社造學會常務理事、通識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台灣第三部門學會常務理事、台灣 SD4SD 學校校長、民間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集人
張宏林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廣播與網路節目主持人、政治評論員、大學兼任講師
張卉君
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海上鯨豚解說員
李根政
財團法人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邱花妹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陳景寧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
張筱嬋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
蘇國禎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董事及創辦人
楊琇雁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
羅淑霞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
顏鴻吉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
胡玉芳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公益行銷部總監
王韋中
台灣世界展望會傳播部組長
邱靖惠
財團法人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研發組督導
賴惠珍
大同大學及台北海洋大學兼任講師、台灣婦女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暨社工督導、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
張明真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講師、台灣台北及新北地方法院勞動調解員、《領導護理》雜誌執行編輯、台灣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座(2022-2023)
顏瓊玉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前公共溝通部主任
楊蔚齡
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祕書長
曾昭雄
屏東縣屏北社區大學講師、國立屏北高中原住民專班講師、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長、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屏東縣
屏北社區大學內埔分班主任、屏東縣政府客庄導覽解說課程講師、屏東縣樂齡、長青課程講師
周克任
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
柳詩盈
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祕書長
廖嘉展
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財團法人大二結文化基金會
吳哲生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副理事長、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祕書長、財團法人中華企業研究院學術教育基金會董事暨執行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監事會召集人、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常務監事、中華奉元學會理事、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理事
章節試閱
導論: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Ⅲ
一、前言
一如《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II,與本書所收錄的三類第三部門組織(或稱非政府組織NGO,非營利組織NPO)都是在台灣社會用心營運、認真追求組織成長達至少15 年以上的本土公民社會組織。本書再次收集15 個台灣第三部門的發展實錄。
這三類第三部門組織分別是倡議型、服務型和社區型。用最淺顯的話來說,倡議型組織是勇於挑戰不當既有社會體制,尋找理想的改變目標;服務型組織是發揮慈善心,修補不完善的社會體制,促成良善的穩定社會目的;社區型組織則是善用在地和開發資源,以改變或修補社區現有體質,期以此培力社區改造力量。
二、倡議型第三部門
本書共收錄的倡議型第三部門組織共5 個,分別是以監督國會為主旨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以保衛海洋生態為標的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以捍衛台灣環保生態保育而成立的地球公民基金會;以培養公民民主意識為宗旨的慈林教育基金會;以及聯合家庭照顧者自助而集結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號稱是匯集社運好漢力量催生出來的國會監督團體,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簡稱公督盟)的確是一個典型因不滿國會惡質生態而起而行的集體抗爭和行動的組織。成立於2007 年,迄今16 年的公督盟可說是台灣唯一現存也最有規模的國會監督專職公民團體聯盟組織。
在經費年年有困難、年年能幸賴有識之士捐助解圍的狀況下,公督盟的監督國會機制從消極的立委問政分析到積極的立委評鑑是一大步進展。此外,激進的「落選立委運動」,發行第一本監督國會專刊,成功推動立法院即時播放的國會頻道,深入校園和社區推廣公民教育,成立12個地方縣市議會監督組織,倡議相關陽光法案,培訓NGO國會聯絡人等。以上這些制度性的努力,無非是要改變台灣的立法院生態,使它成為「文明」、「效率」、「公益」、「陽光」的國會。
以溫暖、清澈、堅定守望海洋為宗旨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88 年,源於東海岸的鯨豚調查記錄和保護。它也是第一個民間自發的台灣尋鯨團體。目前它是台灣設於花蓮唯一的海洋生態環境關懷財團法人,主事者一半是相關領域的學界人士,一半則是在地的文化生態關懷人士,草根性很強。推廣海洋生態保護的生活體驗教育是黑潮的一項主要倡議作法,它也很努力地出版相關科普書籍,增加全民有關海洋的知識瞭解。此外,它對海洋廢棄物問題和海哺動物圈養議題,倡議相關法條的修正。黑潮在台灣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圈的確有它很獨特的角色。
地球公民基金會則是號召從南方出發守護台灣環境生態的第三部門組織,它在2010 年從2007 年的「地球公民協會」脫胎轉變為一個基金會。目前它有高雄、台北和花蓮3 個辦公室,可見它關心的環境課題可說是包括北、東、南3 個區域。它也強調以「專業化」去倡議和推廣環境生態的保護,包括反公害、反核、能源轉型、森林、水資源、海洋景觀、農地、濕地等。它可以說是一個全方位的台灣環境倡議團體。
比較不為人知的社會影響力當中,地球公民基金會曾結合網路科技,迫使政府整頓農地違章工廠,揭露礦業黑洞,推動礦業改革,也在過去15 年來處理過140 件個案、法令或政策。
標榜以慈悲、希望為愛作為倡導、淨化和推動台灣民主教育,陶冶人心,保存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培訓政治社運工作者的慈林教育基金會,由台灣民主運動者林義雄在1991 年設立。30 年來,慈林,尤其是林義雄感動了為數不少的年輕社運和政治工作者,這也是慈林基金會較不為人知的社會影響力。慈林基金會下設社會運動史料中心、台灣民主運動館、和社會發展學院。它辦了以下重要的研修班和活動:政治家研修班、社會發展研修班、國際青年台灣文化營、青少年民主教育營隊、慈林講座、慈林音樂會、兒童音樂夏令營和各項獎學金等。它可以說是一個「硬軟兼施」的社會文化改造運動團體,猶如日治時代台灣文化協會心繫台灣社會民生改造的當代版。
相對於前述4 個以整體宏觀改革為職志的國會監督、海洋保護、全島環保和民主教育,第五個倡議公民社會組織則是「家庭照顧者」的自我支持和自我聯盟團體。它倡議以女性為大宗的家庭照顧者,應受到社會和政府的制度性支持和相關政策的保護,力主「照顧是選擇,不是義務」。成立於1990 年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以社運工作者、立法委員和專家學者為組織分子,宗旨就定為「爭取家庭照顧者權益」,主張有8項「家庭照顧者權利」,也在成立10週年時提出10項對政策改革的要求。家總是全亞洲第一個為家庭照顧者權益發聲的民間組織,而台灣也是全亞洲第一個以法律保障家庭照顧者權益,並提供支持性服務的國家。家總帶領風氣之先,功不可沒。
歷經奠基期(1996-2007)、發展期(2008-2017)和轉型期(2017迄今)的家總,為了政府推出的「長照2.0」設計了幫助有需要的民眾瞭解政府補助項目,也設計「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家總讓台灣社會和政府終於看到家庭照顧者的「政策地位」,建立政策主體性論述,也讓家庭照顧者權益與服務入法,建置家庭照顧者支持網絡,更讓政府在推動「長照2.0」良善政策時,獲得民間力量的「照顧共力圈」和助力。家總的願景是打造一個免於長照恐懼的「友善照顧環境」,在社會人口老化日益「嚴重」的台灣,更顯得重要。
三、服務型第三部門
本書收錄了服務型的第三部門6 個組織的事蹟,包括以商業模式實踐社會目標的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倡議與服務並行的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和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服務跨國於柬埔寨、越南等地的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和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以及源自國際組織世界展望會的台灣世界展望會,如今已是世界展望會重要的夥伴之一。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於1995 年,至今「喜憨兒」已成為身心障礙者的服務品牌,基金會一直期許身心障礙者能在社區中獨立、自主、自在的生活,因此基金會以「終生教育、終生照顧」為願景,「創造心智障礙者生命的尊嚴與喜悅」為使命,並且以「身心障礙者用自力更生的方式來創造價值」作為服務的目標,是台灣少數首創以商業模式實踐社會目標的非營利組織之一。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成立至今已30年,從初始推動早產防治,一路以來為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出院後社區照顧服務到出院後追蹤檢查服務,建立全方位的早產兒健康保護網而努力;除此之外,基金會也從督責及合作的角度,期待政府能在醫療政策及制度上以宏觀的角度全盤評估與改善,期盼民眾可以提升對於早產問題的重視,齊心守護小腳ㄚ跨出大人生。
世界展望會成立於1950 年,台灣世界展望會成立於1964年,迄今已有近60 年的服務歷程,一路陪伴台灣走過戰後的篳路藍縷、經濟起飛,直到如今的社會繁榮。服務內容從最初的捐助支持育幼院、兒童之家、痲瘋病院、山地醫療診所等機構開始,再到以社區化服務模式關懷台灣弱勢兒童及其家庭的需要,進而到如今以個案服務為主、社區工作為輔的工作模式,在不同階段全方面關懷弱勢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所可能遭遇的各項缺乏或家庭與社會問題。90 年代以後,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兒童資助計畫」等各項國際救援工作及倡導行動,從救援1985 年的非洲飢荒開始,已是世界展望會重要的夥伴之一。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是一位德國籍越南裔的出家人善山師父,1994年來到台灣學習中文,並借道台灣返回越南,遇見了悲涼之地──廣治省,位於越南中部,是越戰主戰場,大量的橘劑(戴奧辛)摧毀了土地,數以萬計的孩子一出生就是畸形兒,加上年年氾濫的洪水沖走了人們的作物,不留一丁點生命的氣息。1995 年,一群來自各國、各界的至善創會成員設立了「中華至善社會服務協會」,展開行動向國內民眾募款,透過與越南當地佛教寺院合作,排除萬難,跨海捐助藥品、物資給越南的孤兒院、收容機構。今年至善28 歲了,歷經了一段長達二十餘年的「重生之旅」,中間歷經改制為基金會,大小挑戰不少,如今年服務經費大約1億元,其中約8 成收入來自民間小額捐款,海內外四地員工約80-85 人。整體來講,至善是一個體質健全的中型非營利組織。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兒盟)於1980年代從一個行動聯盟「兒童福利聯盟」,致力於推動台灣兒少法律與制度,完成階段性修法任務後,各方均認為應成立一永久性組織,以長期致力於兒童福利工作推展,兒盟於1991 年12 月誕生。成立至今兒盟秉持倡議與服務並行,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單一育兒價值顯然已不合時宜發展預防性家庭服務。累積多年倡議與實務服務經驗的兒盟,期許未來更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擬定未來倡議的願景──「建構跨專業服務模式」、「發展社區化服務」、「增進兒少參與」。
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成立至今已經將近30年,秉持「教育扶貧、文化播種」信念,自1993 年於柬埔寨展開華裔助學方案,並長期於泰柬邊境的荒涼村落,協助貧童就學、偏鄉興學、急難救助、開鑿水井,環保並維護生命尊嚴等人道救助項目,服務地區涵蓋了柬埔寨的17個省分。充滿了艱難的過程與感人故事,志工與團隊的共同協力,知風草執行的,是一種真實、與身處苦痛、折磨的人為伴的服務。有時,最難的不是不救助,而是救不了;最苦的不是救多少,而是明知救不了卻還執意要救。雖然,志工與團隊從工作中接觸到的,都是貧病、困苦、麻煩、瑣碎的人和事,卻因為彼此相處,更加深刻理解人性美善的珍貴。
四、社區型第三部門
第三部門的社區型組織是以特定空間為對象,且遇到危機,而號召居民起而進行各種抗議(反對運動)、倡議及培力等環境、文化、生活等社造行動。本書收錄了4 個社區型組織的故事。
大二結文化基金會(前身為大二結文教促進會)由社團法人到財團法人,而組織定位上為非政府組織(NGO)。大二結社區遇二結王公廟拆除之危機而集結在地社會力,萌發社區公共事務的意識。因此由千人移廟到二結圳生活步道、二結圳保存、王公盃籃球賽、老穀倉新生命(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再生紙文化(大二結紙文化館)、傳習傳統藝術、祈冬慶典、搶救興中國中、排除政治條款等豐富的社造故事。而基金會正透過各種社會設計,企圖創造一個「當代的傳統」給下一代,例如將二結王公廟的過火儀式,轉變成社區成年禮。
八頭里仁協會為社團法人,組織定位上為非政府組織(NGO)。其行動空間為八頭(平埔族語PATAUW):北投地區,其社區志業之目標則為「里仁為美」。協會成立的緣起來自一群國小學童寫陳情信爭取保留「北投公共浴場」(現溫泉博物館,協會共同經營),一路走來,推動EQ教育、鄉土教育、社區安全家庭整合、設置「植穗營」關愛弱勢學童、「女巫劇團」啟動流轉生命故事、發行《北投社》雜誌、抗議北投纜車、迎回新北投車站等社區行動,並繼續進行北投水道、三石合一等倡議行動,正努力成為社區志業的典範。
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為社團法人,組織定位上為非政府組織(NGO)。其行動空間為東港溪流域,雖號稱屏東的母親河,當年卻是滿布垃圾的大水溝。面對母親河的污染危機,該協會決定以改善東港溪水質、恢復清澈為目標。曾和反美濃水庫聯盟結盟,成為守護山林水資源的社會運動對抗舞台。除了反對運動如反美濃水庫、反瑪家水庫、反隘寮堰越域引水、反南橫國道、反濱南工業區、反對砍伐平地森林改種太陽能外,也進行治本的倡議行動如地下水補注區、打造公私協力平台等。最後並以社區服務:水資源保護、自然農法、觀光發展硬軟體等打造或增能培訓等,致力於居民培力,例如培力全國第一代森林解說志工、萬巒客家夥房活化等。而流域管理型的社區營造乃成為其特色。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為財團法人,組織定位為先非政府組織(NGO)、後非營利組織(NPO):社會企業,行動空間為埔里地區(號稱全國NGO/NPO 首都),九二一地震後,基金會參與南投縣諸多社區重建工作,並協助桃米村邁向生態村重建之路,2005 年並成立「社區見學中心」,促成紙教堂園區的設置,成為觀光與見學景點,並培力44家桃米民宿。接著啟動「再現埔里蝴蝶王國」(埔里生態城鎮)的跨域社造行動,包括成立Butterfly 交響樂團、推動在地的音樂教育(「蛹之聲」計畫)、發展「埔里生活生態博物館網絡」。基金會正透過社區、組織與社會三合一的典範轉移機制進行質變,除了經濟資本外,更是生態、生計與生活資本的共同體現。
五、結語
本書的15個第三部門組織,分別見證台灣六十多年來社會變遷的不同階段性特色,也分別以服務求善、倡議求變和社區培力三大訴求,促成台灣社會和政治品質的求全。一如前面兩本《書寫第三部門史》所呈現的,本書也再次驗證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等第三部門既是制衡、改變第一部門的政府和第二部門的企業的另一組織力量,也是追求三部門相互平衡的一個標竿力量。我們無法想像,沒有第三部門的台灣,將會是一個怎麼樣失衡和不完美的社會政治經濟體質。
台灣奇蹟不只是台灣經濟得到發展和政治獲得民主,更是社會達到多元平衡,第三部門就是這背後的功臣。《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前後三本書所訴說的40 個故事,就是歷史見證。
導論: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Ⅲ
一、前言
一如《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II,與本書所收錄的三類第三部門組織(或稱非政府組織NGO,非營利組織NPO)都是在台灣社會用心營運、認真追求組織成長達至少15 年以上的本土公民社會組織。本書再次收集15 個台灣第三部門的發展實錄。
這三類第三部門組織分別是倡議型、服務型和社區型。用最淺顯的話來說,倡議型組織是勇於挑戰不當既有社會體制,尋找理想的改變目標;服務型組織是發揮慈善心,修補不完善的社會體制,促成良善的穩定社會目的;社區型組織則是善用在地和開發資源,以改變或修補社區...
作者序
編者序
長期觀察和研究台灣的社會運動及其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運作的我們,一直很想有系統地讀到不同類型NPO、NGO 或統稱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歷史。只是苦苦等不到一本充實的第三部門史,確實有點失望。
於是,在三位主編之一的蕭新煌創立和擔任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理事長(2009)以後,就很想以學會的力量去推動編寫台灣第三部門史的計畫。終於在2012 年的學年會上以「書寫台灣第三部門歷史」為主題召開一個圓桌討論會,接著又在當年底正式執行編著相關專書的出版計畫。
本書為第三冊,身為主編,我們首先要感謝這十五章的作者群,沒有他們的熱心響應和支持,本書不可能在第一冊和第二冊出版八年後問世。其次我們要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參與出版策劃,並慷慨贊助本書稿費和部分印刷費;沒有該基金會的支助,本書恐怕也不容易順利竟其功。最後,我們也要謝謝顏寗小姐和黃伊婷小姐,因為她們協助了催稿、校稿和部分編輯的工作,對本書的出版確有貢獻。
本書得以列為巨流與台灣第三部門學會共同策劃出版的台灣第三部門叢書第13 號,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心配合也是功不可沒。
最後,我們誠心期待本書的出版可以有助於各界讀者多認識台灣第三部門組織的精采歷史,從而能多支持臺灣第三部門的未來發展。
編者序
長期觀察和研究台灣的社會運動及其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運作的我們,一直很想有系統地讀到不同類型NPO、NGO 或統稱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歷史。只是苦苦等不到一本充實的第三部門史,確實有點失望。
於是,在三位主編之一的蕭新煌創立和擔任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理事長(2009)以後,就很想以學會的力量去推動編寫台灣第三部門史的計畫。終於在2012 年的學年會上以「書寫台灣第三部門歷史」為主題召開一個圓桌討論會,接著又在當年底正式執行編著相關專書的出版計畫。
本書為第三冊,身為主編,我們首先要感謝這十五章的作者群,沒有他們...
目錄
導論:書寫台灣第三部門Ⅲ/蕭新煌、陸宛蘋、王俊秀
倡議型
1 人民越監督,台灣越民主: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張宏林
2 溫暖、清澈、堅定守望海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張卉君
3 從南方出發守護台灣環境:地球公民基金會
/李根政編寫、邱花妹引言
4 慈悲、希望、愛:慈林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5 家庭照顧者權利運動在台灣: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陳景寧、張筱嬋
服務型
6 化不可能為可能: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蘇國禎、楊琇雁、羅淑霞、顏鴻吉、胡玉芳
7 愛,是唯一的理由:台灣世界展望會
/王韋中
8 與孩子共創更好的世界: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邱靖惠
9 巴掌仙子守護者:台灣早產兒基金會
/賴惠珍、張明真
10 走過三十載培力陪伴之路: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顏瓊玉
11 柬埔寨戰火孤雛的守護者: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
/楊蔚齡
社區型
12 光復東港溪.禮川運動實踐者: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曾昭雄、周克任、柳詩盈
13 青蛙蝴蝶夢: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廖嘉展
14 大二結社造的軌跡:大二結文化基金會
/財團法人大二結文化基金會
15 開創社區志業的元宇宙: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
/吳哲生
導論:書寫台灣第三部門Ⅲ/蕭新煌、陸宛蘋、王俊秀
倡議型
1 人民越監督,台灣越民主: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張宏林
2 溫暖、清澈、堅定守望海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張卉君
3 從南方出發守護台灣環境:地球公民基金會
/李根政編寫、邱花妹引言
4 慈悲、希望、愛:慈林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5 家庭照顧者權利運動在台灣: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陳景寧、張筱嬋
服務型
6 化不可能為可能: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蘇國禎、楊琇雁、羅淑霞、顏鴻吉、胡玉芳
7 愛,是唯一的理由:台灣世界展望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