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綜述,並探討中國外語專業的發展現狀。第二部分探討外語專業本科生應該具備的多元能力結構。第三部分研究多元能力適用的各種理論模式。第四部分探討外語專業本科生多元能力總體的培養模式與選擇程式。第五部分介紹教學實踐,並對全書進行總結。本書理論架構紮實,指導性強,對高校外語教師、外語教學研究者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張德祿的圖書 |
![]() |
$ 360 電子書 | 多模態理論與外語教學中的多元能力培養 (電子書)
作者:張德祿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16 語言:簡體中文 規格:普通級 ![]() ![]() |
|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綜述,並探討中國外語專業的發展現狀。第二部分探討外語專業本科生應該具備的多元能力結構。第三部分研究多元能力適用的各種理論模式。第四部分探討外語專業本科生多元能力總體的培養模式與選擇程式。第五部分介紹教學實踐,並對全書進行總結。本書理論架構紮實,指導性強,對高校外語教師、外語教學研究者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譚載喜,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講席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us)。本科畢業於湖南師大,碩士、博士畢業於英國埃克塞特(Exeter)大學,曾任香港浸會大學教授、翻譯、傳譯及跨文化研究系(原名翻譯學課程)主任、香港浸會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香港教育局語文(英文)能力要求豁免事宜申訴委員會委員、香港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特聘中英翻譯培訓官、公務員考試(英文)試卷特聘審核官。曾兼任北京語言大學、中山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義大利奈達翻譯學院2009年度講座教授。“第八屆亞太翻譯論壇”聯合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2016–2019)。
張德祿,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共在國內外重要刊物和論文集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100餘篇發表在國內外語類核心期刊上,如國際SSCI刊物TEXT、《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當代語言學》等。他在國內外重要和權威出版社,如Springer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專著、譯著、教材、辭書等26部。完成各類專案10多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專案2項,共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科研成果獎勵10多項,包括第八屆高等學校科研成果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1項。主要研究領域:系統功能語言學、文體學、符號學、外語教學。
劉睿,井岡山大學副教授,博士。在《中國外語》、《中國外語教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參編大學英語專業教材1部;主持省社科專案2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專案2項,參與國家社科專案1項。主要研究領域:多模態、語言測試。雷茜,西安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現代外語》、《外語教學》、《外語電化教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當代外語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參編學術專著1部,英語專業教材1部;主持國家社科專案1項,省社科專案1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1項,省教育廳科研計畫研究專案1項,參與國家社科專案多項。主要研究領域:系統功能語言學、文體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