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書是在筆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結項成果「新疆多維益貧式增長判斷及路徑選擇」(項目批准號: 13XJJC790001) 的基礎上形成的。本書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疆經濟增長、多維貧困和不平等的現狀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利用GIC 曲線從收入、健康、教育維度測度了2002 年至2014 年新疆經濟增長的益貧性,並參考亞洲國家益貧式增長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實現新疆多維益貧式增長的路徑。分析結果表明,物價上漲尤其是食品類消費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對城鄉尤其是農村收入貧困人口的負面影響遠高於非貧困人口;在新疆農村不同收入群體之間,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過程中不斷向高收入群體傾斜,不利於中低收入群體增加收入;農村收入增長不具有益貧性,但是教育和健康增長具有較強的益貧性;城鎮收入增長具有較強的益貧性,但健康增長的益貧性較弱,教育則不具有益貧性;新疆城鄉經濟增長的減貧效果和反應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數存在高度相關性,這表明經濟增長並非一定有利於多維貧困的減少;貧困人口的收入增長並不一定帶來其非收入福利方面的改善;新疆經濟增長必須以更加益貧為目標,通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降低收入分配、獲得醫療和教育的機會等方面的不平等程度,確保貧困人口的人均收入和福利等得到改善;新疆未來實施益貧式增長發展戰略,必須考慮效率和公平之間的關係問題。新階段新疆益貧式增長路徑應是經濟增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多維貧困治理三位一體,通過提高貧困人口的勞動參與率、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拓寬貧困治理思路、完善社會最低保障制度等多元化路徑來實現。這些建議是基於課題組成員近年來對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審慎思考而提出來的,富有啓發性和借鑑價值。
儘管課題組取得的成果是豐碩的,但是我們也意識到,由於數據的局限和研究視角的關係,還有許多與新疆多維益貧式增長相關的重要議題尚未深入涉及。如新疆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增長對不同民族的多維貧困有不同影響,在未來的進一步研究中可以考慮不同民族多維益貧式增長的情況;此外,新疆貧困除了收入、健康、教育維度外,還有其他維度,未來研究可以結合新疆實際情況,進一步將多維益貧式增長擴展到其他重要維度,等等。這些遺憾只能留待日後時機成熟時再彌補。
這一課題所取得的重要進展,離不開課題組成員的辛勤努力和智力投入。新疆財經大學張慶紅副教授提出研究思路並擬定大綱,並與各位成員詳細討論研究細節;課題組主要成員———新疆農業大學夏咏教授、新疆財經大學阿迪力努爾教授、新疆財經大學陳小昆教授以及新疆財經大學青年教師張雄參與了課題前期研究、調研、討論或後期成果整理。在課題研究的三年(2014—2016 年) 期間裡,課題組共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參加了一系列的國內學術討論。最後,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由張慶紅和夏咏進一步完善整理並形成專著。書稿完成後,由張慶紅統一修訂完善。
張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