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還在滿足於現狀嗎?
永遠等待的人,只會躲避,只會偷懶,他們停滯不前,最終無疑將被困難吞噬,被生活遠遠拋在後面;而積極進取的人努力拚搏,激流勇進,自己為自己負責,自己為自己開創新的天地。正是對待工作的心態不同,導致他們的人生也迥然不同。
等待和沉淪是人生的毒藥
絕大多數人習慣於消極等待,因為他們不願意花費力氣主動去尋找自己前進的道路,只把希望寄託在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上,或者希望別人伸出援助之手,這種消極等待的心態釀成了很多失敗的悲劇。
對於總是消極等待的人來說,他們既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去認識環境,更沒有足夠強的能力去駕馭環境的變化。他們不善於培養自己發現「身邊的機遇」的習慣,總以為機遇在遙不可及的地方,總是消極等待機遇的出現,那麼談何抓住機遇、掌握命運呢?更有甚者,即使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砸到了頭上,他都還沒有知覺,白白的錯過了機遇,那麼留給他們的,則是無法挽回的損失和無窮的悔意。
「中美洲」號失事之後,有一位船長講述了自己曾經提出過援助但卻未果的故事。
「那天晚上,我們碰到了不幸的『中美洲』號。天正在漸漸地黑了下來,海上風很大,波浪滔天,一浪比一浪高。我給那艘破舊的汽船發了個信號打招呼,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忙。」
「情況正變得越來越糟糕。」亨頓船長朝我們喊道。
「那你要不要把所有的乘客先轉到我的船上來呢?」我大聲地問他。
「現在不要緊,你明天早上再來幫我好不好?」他回答道。
「好吧,我盡力而為,試一試吧。可是你現在先把乘客轉到我的船上不是更好嗎?」我回答他。
「你還是明天早上再來幫我吧,現在還不用!」他依舊堅持道。
後來當亨頓船長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想要向救生船靠近以轉移乘客的時候,卻由於晚上天黑浪大,怎麼也無法固定位置了。就在亨頓船長與他對話後的一個半小時後,「中美洲」號連同船上的那些乘客就永遠地沉入了大海。
生存的希望或者可貴的機遇往往就那麼一閃而過,如果不及時抓住,哪怕只是片刻的猶豫,都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令人追悔莫及。亨頓船長面臨著可貴的生存機遇,卻沒有及時抓住,等到災難發生的時候,才意識到這個機會的價值。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自責沒有用,悔恨也不能解決問題,他的盲目樂觀與優柔寡斷使得多少乘客成為了犧牲品!
雖然我們生活中可能沒有這麼驚險的事情發生,但是仔細想想,確實有不少像亨頓船長一樣的人,他們與其說缺乏做好事情的能力,不如說缺乏敏銳的眼光和決斷的能力。多少可貴的機遇就在他們的優柔寡斷中溜走了,只有在經歷過痛苦之後,他們才幡然悔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
這種人總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時機,要麼太早,要麼太晚。在孩童時期,他們就總是遲到,做事情總是比別人拖沓,就這樣慢慢養成了「慢半拍」的習慣。到了需要他們承擔責任的時候,他們才開始後悔。可是這種後悔又讓他們陷入了無止境的自責之中,他們悔恨於曾經白白浪費了多少可以賺錢的機會,或是白白放過了多少可以彌補這些損失的機會。然而,當他們沉浸在過去的悲傷或者將來的憧憬時,他們更看不到此時此刻的機遇,因為他們被過去的傷痛遮住了眼睛。他們的優柔寡斷使他們永遠不能用快速的行動去抓住眼前的機會,而他們的無盡悔恨又使得他們錯失了未來的機遇。
等待只會讓人慢慢消耗完青春,沉淪只能讓人慢慢磨滅了意志。相反,如果你能做一個積極進取的有心人,不甘於等待和沉淪的話,你甚至可以從逆境中走出來,開創自己的人生。
約翰․威爾遜先生的事業在經濟衰退期曾經經歷過不小的衝擊,當時他已經到了要宣告破產的地步,不但身負巨債,更有許多債權人威脅著要打官司。事實上,已經有很多債權人將他告上了民事法庭。在這種走投無路山窮水盡的情況下,破產對約翰來說是遲早的事情。
在這期間,約翰整個人變得意志消沉,憔悴萎靡,每天的上班對他來說已經成為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只要一踏入公司,討債的電話便蜂擁而至,刺痛他全身的每個細胞。
有一天,他在下班搭乘地鐵的途中,讀到了一本雜誌。其中一則記載某位人士買下一家即將倒閉的公司並將之重新整頓的報導深深地吸引了他。
「他都能夠挽回破產倒閉的命運,為什麼我就不能呢?我應該也可以做得到。」
約翰的心底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他開始從「辦得到」、「做下去」的觀點來重新衡量事物。
他仍然會以委靡不振的樣子出現在公司嗎?不,完全相反。第二天一大早,他匆匆忙忙乘坐地鐵,一進公司便要求經理將所有債權人的電話都整理出來。
然後他開始打電話給每一位債權人:「能不能請你再寬限一段時間,只要再過幾個月,我一定會將欠你的錢連本帶利一起還給你……」他用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誠懇態度來請求對方。
憑著真誠自信的語氣,約翰竟然使得所有債權人都答應了他的要求。負債的壓力一消失,他便集中全部精力在公司的業務上,由於他的信心和勇氣,這家公司又順利接下許多訂單,不久,他公司帳簿上的赤字逐漸消失,開始轉虧為盈。
就這樣,約翰用他的勇氣使公司起死回生,終於擺脫了困境,走向了成功。而與約翰處於同一境地的許多人,都在等待中相繼破產,過著潦倒的日子。
後記:
從約翰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處在困境中,如果你甘心忍受困境的擺佈,什麼都不去做的話,那麼等待你的就必然是更大的失敗和挫折。反正事情不可能比現在更壞,為什麼不乾脆放手一搏呢?如果你主動去做些什麼,事情反而可能會有轉機。
不要讓自己陷入絕望中
生活中,如何承受打擊和挫折對我們來說是人生最大的挑戰。
亞瑟․米勒有一本劇作《推銷員之死》,書中的男主角沒有辦法承受生活的打擊,理想的喪失使他絕望,徹底地摧毀了他。
在你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事情沒有成功,或沒有朝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甚至完全背離;你沒有辦法獲取你所期望的東西,或者你覺得某件事情你根本沒有能力辦到。當這些事情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時候,你的挫折感和失望感將會使你走向極端—絕望。
傑克自從進入公司以後,一直期望有一個升職的機會。他工作非常勤奮,每天都在公司加班到很晚,當然,他的辛苦並沒有白費,他的上司墨菲對他這一點非常讚賞。於是有一天,墨菲拍著他的肩膀對他說:「夥計,好好幹,在這個部門裡,你是最有可能被提升的!」
這句話給傑克帶來了無限的希望,他開始設想新的職位可能帶來的變化:工作更加輕鬆、有趣,薪金也會增加,他可以住進更好的房子。
不幸的是,在預期提升的前兩個月,墨菲被調職了,傑克升職一事被擱置。而更糟糕的是,兩個月後,傑克發現,他一直渴望的職位被另一個人頂替了,與升職有關的所有計劃、期望和目標都化為泡影。
他為此深感憤怒,繼而陷入絕望之中。他告訴自己,事情從來都不會對他有利,再努力也是白費。他反覆考慮這件事的不公平性,卻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於是他開始埋怨:我早應該料到這一點,我應當有信心去找另一份工作,但我沒有。他們只是在利用我,這不公平,他們應當意識到,墨菲已經答應提升我了,他們在最後關頭奪走了我的機會。我無法面對這一切,什麼也改變不了,我的前途被毀了!傑克開始陷入絕望之中,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辛勤工作獲得升職不再是他的目標,他開始墮落的一天到晚泡在酒吧裡,之後,他的絕望毀了他,他接到了公司的解聘信。
要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很有可能遇到像傑克一樣的事情,原來所設想的最後沒有實現,這或多或少會讓人感覺不愉快,但就算我們再不愉快,這樣的事情也已經發生了,與其讓這些無可挽回的事實破壞我們的情緒,摧毀我們的前程,還不如坦然接受和適應它們。假如你像傑克一樣將自己陷入絕望中,不停地暗示自己是個失敗者,那麼,你就會真的成為一個失敗者,所以,千萬別讓自己陷入絕望中,要知道,這種自我暗示會讓你的想法變成事實。
我們最大的力量,往往是從我們的內心開始產生的,正如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一樣。消極絕望的自我暗示,往往可以將人帶向毀滅。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試驗。他們找來一個被判處死刑的囚犯,告訴他,他將被用刀割破靜脈,讓血慢慢流乾而死。在徵得他的同意後,罪犯被綁起來,並被蒙住雙眼。然後,醫生明確告訴他,現在開始用刀割開他的靜脈。但實際上,醫生只是用刀背在他的手腕上劃了一下,在他的身邊放了一個滴水的裝置,讓罪犯以為是他的血在滴落。開始的時候,聽到水滴落的聲音,罪犯不停地掙扎,表情很痛苦。慢慢地,隨著醫生故意將水滴落的速度減慢,造成犯人的血快流乾的假象,犯人也逐漸由掙扎變成痙攣,並在水快要滴乾的時候真的死去了。
看,假如你一直陷入絕望之中,一直對自己說:「我再也沒有希望了!」那麼你就真的沒有希望了。而假如你能夠讓自己從絕望中走出來,那麼在你的面前仍然會有一條充滿希望的路。
五年前,一直勤奮工作的老職員湯尼死於心臟病。他的伴侶桑德拉悲慟欲絕,自此以後,她便和成千上萬的人一樣,陷入了孤獨與痛苦之中。
「我該做些什麼呢?」在湯尼離開她一個月之後的一天晚上,她跑到牧師那裡求助,「我將住到何處?我還有幸福的日子嗎?」
牧師告訴她,她的焦慮是因為自己身處不幸的遭遇之中,才五十多歲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侶,自然令人悲痛萬分。但時間一久,這些傷疤和憂慮就會慢慢減緩消失,她也會開始新的生活,從痛苦的灰燼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絕望地說,「我不相信自己還會有什麼幸福的日子。我已經不再年輕,孩子也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我還有什麼地方可去呢?」可憐的女人得了嚴重的憂鬱症,而且不知道該如何治療這種疾病。她為自己的命運自怨自艾。
後來,她覺得孩子們應該為她的幸福負責,因此便搬去與一個結了婚的女兒同住。但事情的結果並不如意,她和女兒都面臨到一些痛苦的問題,甚至惡化到大家翻臉。她後來又搬去與兒子同住,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後來,孩子們共同買了一間公寓讓她獨住。
她又來向牧師哭訴說所有的家人都棄她而去,沒有人要她這個老媽媽了。
牧師對她說:「我想你並不是想引起別人的同情或憐憫,無論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結交新的朋友,培養新的興趣,千萬不要沉溺在舊的回憶裡。」
她終於聽從了牧師的勸告。她開始擦乾眼淚,換上笑容,開始忙著學習畫畫。她也抽時間拜訪親朋好友,盡量製造歡樂的氣氛,卻絕不久留。沒多久,她開始成為大家歡迎的對象,不但時有朋友邀請她吃晚餐,或參加各式各樣的聚會,並且還在社區的會所裡舉辦畫展,處處都給人留下美好印象。她的子女也與她和好如初。
後來,她參加了「地中海之旅」。在整個旅程當中,她一直是大家最喜歡接近的目標。她對每一個人都十分友善。在旅程結束的前一個晚上,她的房間是全船最熱鬧的地方。她那自然而不造作的風格,讓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願意與她為友。
從那時起,這位婦人又參加了許多類似這樣的旅遊。她知道自己必須勇敢地走進生命之流,才能夠擺脫絕望。她成功了,她的所到之處都留下了愉快的氣氛,人人都樂意與她接近,而她也在其中得到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