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生活在巴黎的臺灣女生。二○○五年開始陸續降落巴黎,各自懷抱著夢想,在巴黎讀書、工作、生活,或曾離開一段時間又再回來,巴黎好像成了她們第二個家,也代表她們的青春。
二○一一年創立One Day in Paris部落格,藉由在地生活經驗,輪流分享巴黎的資訊,讓大家捨棄走馬看花式的旅遊行程,而以一種更完整的角度去看巴黎、遊巴黎、體會巴黎,讓讀者更貼近流動在巴黎的無形美。
她們想為「巴黎迷」寫一本可以慢慢咀嚼的地圖。這本書或許沒包含最多的景點,或最知名的必吃必買資訊,卻寫下踏實而雋永的巴黎,還有巴黎人在細節上的用心。期待讀者有機會踏入巴黎時,能放慢腳步按圖索驥,走進景點和時尚背後的巴黎,讓那些漫長的故事和頃刻的感動,帶你重新認識自己。
作者簡介:
巴黎迷首推人氣粉絲團 One Day In Paris 作者群:
張淳絪Chunyin Chang
2005/8/13 抵達巴黎,法航弄丟了所有行李,一週後取回。
現任美妝集團總部品牌專案經理。
洪麗婷Liting Hung
2005/9/6 抵達巴黎,一手拿著鑰匙,一手拿著跟手臂一樣長的棍子麵包。
現任現代油畫鑑價及專業藝術經紀人。
賴怡秋Grace Lai
2007/9/1 抵達巴黎,因為在兩大箱行李中夾帶的玩偶貓,被海關攔下。
現任法國頂級餐飾精品客戶銷售、
法式生活佈置品牌Mixew創辦人。
黃湘玲Irene Huang
2009 /08 / 18 抵達巴黎,公婆來接機,見面禮是一隻沙皮狗娃娃。
現任美妝集團總部亞太區專案經理。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從One Day In Paris走在巴黎街頭那些歷史故事裡,我確認了在我身上有未被發現的巴黎魂,也將我的期待放在這本書上。
知名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吳建恆 專文推薦
聽從自己內心熱情的「慢旅行」,會讓原本平凡無奇的人,在過程中灌注世界的能量,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至少,我是這麼相信的,我想這四個臺灣女孩也這麼相信著。
國際NGO工作者/作家褚士瑩 專文推薦
作家/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誠摯推薦
名人推薦:從One Day In Paris走在巴黎街頭那些歷史故事裡,我確認了在我身上有未被發現的巴黎魂,也將我的期待放在這本書上。
知名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吳建恆 專文推薦
聽從自己內心熱情的「慢旅行」,會讓原本平凡無奇的人,在過程中灌注世界的能量,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至少,我是這麼相信的,我想這四個臺灣女孩也這麼相信著。
國際NGO工作者/作家褚士瑩 專文推薦
作家/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誠摯推薦
章節試閱
永遠的美好年代
藝術橋和新橋以南,直到蒙帕拿斯大樓這個區域,就是充滿活潑人文風情的聖哲曼區。雖然這一帶咖啡館很多,最有名的卻不是左岸咖啡,而是二十世紀初美好年代各大文學、藝術、哲學家薈萃於此的夢想。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 第三共和時代),強盛的國力帶動了文藝發展,尤其是 一九○○年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更一舉為巴黎冠上世界中心(Centre du Monde)的美名,開啟近二十年的文藝輝煌時期。當時不只科技、交通建設、哲學、文學、藝術快速演進,人們更視巴黎為追夢的城市。至今許多巴黎人、巴黎迷心中的美好巴黎形象,都源自於這個年代。不只是現在的我們喜愛美好年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就有許多懷念美好年代的人來到巴黎追夢。當時戰爭對經濟和社會的破壞,讓人們感到心靈空虛,各國文藝圈的人不約而同跑到歐洲現代主義的中心--巴黎,想尋找可以將人心從單調幻滅中解放出來的文化。這些人就是電影《午夜巴黎》中那些傲氣十足的大人物-作家兼文藝評論家葛楚德史坦、作家費茲傑羅夫婦、海明威、藝術家畢卡索、法國詩人兼電影導演尚考克多……這些人以蒙帕拿斯車站為中心,在周圍許多餐廳、咖啡館裡高談論闊,從美好年代汲取靈感,相互激盪著新思想。
讓我們由南往北,循著他們的腳印追尋美好年代的夢想吧。在這條路上,如果體力不足或時間不夠的話,可以在造訪蒙帕拿斯墓園後,從地鐵蒙帕納斯站搭4號線,直接跳到在地鐵聖敘爾皮斯站,再繼續步行。
[1] 地鐵蒙帕納斯站
當年懷舊的文藝青年們散去後,巴黎進入高速追求現代化的年代。在龐畢度總統大力推行下, 一九七三年蒙帕拿斯車站大樓就在舊車站原址上建立起來。然而就跟龐畢度現代藝術中心一樣,兩棟建築當年都引起很大的審美爭議。這五十六層的黑色大樓突兀地劃破洋溢古典風情的巴黎天空,至今仍被巴黎人嫌棄為「災難」建築,許多人甚至把它看作一個歷史教訓。完工後兩年,巴黎市政府就立法禁止建築超過九層的大樓,巴黎因此成了世界各大首都中,少數沒有摩天大樓的城市。直到二○一四年初的巴黎市長選舉,拆與不拆蒙帕拿斯大樓仍是各候選人的熱門辯論議題。即使它這麼礙眼,頂樓的餐廳兼酒吧仍是每年法國國慶時的最佳觀景點,煙花朵朵綻放在巴黎閃亮的夜景之上,從高空俯瞰綻放著煙火,沉浸在節慶歡樂氣氛的巴黎,這景象美得讓人屏息,更偷走許多攝影人的心。
大樓對面,留有一家美好年代的經典餐廳--Le Montparnasse 1900--開設於十九世紀中,但是一九○六年大幅整修過,至今完整保留二十世紀初新裝飾藝術的風格,有華麗的彩繪玻璃天花板、紋滿雕花的燈飾和鏡牆, 在這裡喝杯咖啡或簡單吃一餐,各桌的談話聲在木質的雕刻花紋之間迴盪,彷彿海明威等人的聚會就在身邊。這裡提供不少法式餐館的標準菜色,分量還蠻多的,推薦大家嚐嚐煎干貝,每一顆直徑約達兩公分,表面煎得香酥,咬下去的瞬間,干貝一絲絲順著彈牙的口感散開,釋放出鮮甜的風味。不過,如果只想參觀此處美麗的新裝飾主義裝潢,可以跟著巴黎人點杯咖啡,坐下來聊聊天就好。
[2] 蒙帕拿斯墓園
喧囂車站不遠處,是一大片靜靜的綠地--蒙帕拿斯墓園。這裡是美好年代以來,許多名人長眠的地方,如詩人波特萊爾、作家莫泊桑等。從愛德加.基內大道上的主要入口進入後立刻右轉,就能找到存在主義大師沙特與女性主義先驅波娃的合葬之墓。這對相伴一生卻未曾婚嫁的伴侶,堪稱二十世紀巴黎最美的世紀之戀。
當有一天,女人能夠用她的力量去愛,而不是用她的脆弱去愛;
不是自我逃避,而是自我發現;
不是自我捨棄,而是自我肯定;
到那時候,愛對於她就跟對於男人一樣,將成為生命的泉源,而非致命的危險。
這一段話出現在波娃一九四九年的《第二性》書中。這本書使當時的巴黎左岸為之沸騰。除了充滿批判精神的論述,更能看到波娃對女性角色的期許。
一九八○年,沙特過世後,波娃出版了《告別儀式》,裡面寫著:
他的死亡把我們分離了。我的死亡也不會將我們重聚。
然而,我們的生命能夠交融一起那麼久,就已經很美了。
六年後,波娃與沙特合葬,永遠相伴。他們挑戰思想、質疑社會的精神,至今仍透過文字著作留存在許多人心中。在這座合葬的墓上,可以見到許多傾慕者留下的小紙條。
[3] 涵恩路
從蒙帕拿斯車站出發,沿著涵恩路往北走,就會抵達以聖哲曼教堂為中心的左岸河畔。
一路上可以欣賞十九世紀中第二帝國時期典型的奧斯曼式街景,到了接近地鐵聖敘爾皮斯站的路段開始,就能看到各大精品櫥窗和各大連鎖服飾店,兩旁延伸的小路裡還有許多小店和餐廳,因為逛街和交通都非常方便,這裡成為巴黎上班族週末常出沒的逛街地點。
在這一帶最方便的就是買鞋了! 幾乎所有中高價位的鞋店都集中在此,價位約在150~170歐元之間 。另外在地鐵聖敘爾皮斯站附近的涵恩路103號, 是一家色彩繽紛的小店Plastiques,法文店名就是「塑膠」的意思,顧名思義店裡主要是塑膠製商品,不貴且多樣化,共同點就是色彩鮮豔和比較誇張大膽的設計。在這裡,我們總能在五分鐘之內找到一個符合預算又有創意的生活用品。 更特別的是還賣塑膠製布,可以依所需尺寸購買,無論是居家布置、野餐都非常方便噢。
[4] 聖敘爾皮斯教堂
沿著這條十九世紀大道,在地鐵聖敘爾皮斯站附近右轉到老鴿舍路,繼續前行就是巴黎最大的教堂-聖敘爾皮斯教堂。這座紀念敘爾皮斯主教的教堂建於十三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重建,因此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影子。這裡有全歐洲最富盛名的管風琴,到現在都還能天天聽到悠揚的琴聲,門口廣場上還有一個十八世紀的日晷,依然紀錄著流逝的時光。
許多電影迷都知道,這裡是《達文西密碼》的重要場景,這裡還是大文豪雨果結婚的教堂。
走累了嗎?不妨到教堂斜對面的甜點店--皮耶艾美買個馬卡紅(macaron),坐在廣場上甜甜嘴、歇歇腳。二十世紀初的美好年代期間,巴黎甜點龍頭--拉杜蕾研發了創新的夾心造型馬卡紅,風靡一時,從此以後「巴黎版」的馬卡紅就從單調的圓餅造型,變成色彩繽紛、外酥內軟的夾心模樣了。
二○○一年,甜點新秀皮耶艾美幫這種甜點辦了一場「時尚大秀」,小圓餅風潮一舉衝上高峰!皮耶艾美讓模特兒們煞有其事地捧著馬卡紅走秀,「主秀口味」是罕見的榛果白松露。稀有、做作、擺譜,果然讓時尚界的三個願望一次滿足。皮耶艾美對馬卡紅的行銷努力還不只如此,至今每年三月二十日都是他們推廣的馬卡紅日(jour du macaron), 當天大家到店裡就能獲得免費馬卡紅,部分當日營收則捐給慈善機構。每年巴黎人都衝得像在比賽一樣,在各分店門口大排長龍! 地址是Pierre Hermé 72 Rue Bonaparte,75006 Paris。
[5] 詩人韓波 (Arthur Rimbaud)的醉舟
聖敘爾皮斯教堂廣場南邊,有一條延續著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風格的飛胡路,仔細找找會發現一座牆上刻著韓波的〈醉舟〉。
韓波是十九世紀末一位非常有才華的法國文學家,雨果還曾稱他為小莎士比亞,只可惜因病英年早逝。他曾在這附近的一家咖啡館向朋友們發表了牆上刻的這首百行詩〈醉舟〉。有別於一般左翻的法文書,這本詩集是右翻的,當書翻開時,人們得先唸右邊,之後才唸左邊, 非常怪異而且不符合法文語序。傳說這是因為他創作時,在這家咖啡廳前的路上,風從左邊往右邊吹,他的書本也隨著風向往右邊翻頁,於是就藉這靈感寫出了第一本右翻詩集,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大創舉。仔細看看這面牆,忠實地反應了韓波的創意,第一段也在最右邊。想像一下,確實有風過書翻的意境。
但真的,我已哭得太多! 晨曦是如此哀傷。
整個月亮都殘酷,整個太陽都苦澀:辛辣的愛將我滿醉而麻木。
噢,就讓我龍骨斷裂! 就讓我葬身大海!
這首長詩唸起來真的讓人體會到酒後的傷感,彷彿跟著他爛醉在小船上,搖搖晃晃,情緒爆發,隨時會不小心掉進水裡,但因為戀情苦澀,他也不在乎了……韓波發表這首詩時才十七歲噢!
大家或許沒想到, 這面牆其實是屬於法國國稅局的建築! 這樣的設計,或許是法國人想在面對稅務的現實中,點綴一點文學的柔情吧。
[6] 聖哲曼德佩教堂Eglise Saint-Germain-des-Prés
離開聖敘爾皮斯教堂,沿著波拿帕路往北走,就會抵達聖哲曼德佩教堂。它的前身是巴黎最古老的羅馬式修道院,建於六世紀。站在現代聖哲曼區最熱鬧的十字路口,實在讓人難以想像它歷經了多少滄桑,中世紀歐洲黑暗時期蠻族入侵,它曾被維京人破壞過;法國大革命動亂時曾被迫關閉;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後,這裡才又成為人文重鎮。
不妨注意教堂的塔樓,半圓形拱頂和厚實墩柱都是羅馬式建築的特徵,跟十二世紀之後華麗的歌德式建築(如聖母院)相比,顯得樸實敦厚許多,因為窗戶較小,連室內都顯得更神祕莊嚴。「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先生,正長眠於此。
[7] 雙叟咖啡館、花神咖啡館
聖哲曼教堂對面,有兩間著名的咖啡館,比較靠近教堂的雙叟咖啡館,因店裡兩尊十九世紀中國清朝老先生雕像而得名。二十世紀初,畢卡索、沙特、波娃等人經常聚集在此,這裡更是海明威最喜歡的地方。如今文人少了,卻塞滿遊客,兩尊雕像簡直像財神爺一般,笑看絡繹不絕的遊客。
在隔壁的花神咖啡館裡,沙特和卡繆完成了「存在主義」,連徐志摩也曾到訪。花神的文藝浪漫中,最著名的就是沙特與波娃的戀愛故事。
我們完全把自己黏在這裡了:從早上九點到中午,我們在這裡寫作,
我們去吃午飯,下午兩點又回來跟在這裡遇到的朋友們聊到晚上八點。
晚餐之後,我們在這接待約好的人們。這可能有點詭異,但我們簡直把花神當自己家了。
沙特的這段文字,不但讓我們看見他與波娃如何度過相伴的時光,也很生動地寫出了當時咖啡館裡的文藝情景。
昔日孕育文藝思想的地方,如今變身人聲鼎沸的觀光咖啡館,但大家若仔細看,餐巾紙上仍印著沙特對它的暱稱—通往自由的道路,精神思想的自由就是他心目中真正的自由。或許昔人不再、物換星移,美好年代的精神仍悄悄藏在花神的小細節裡。
花神咖啡廳至今仍是巴黎名流喜愛出沒的場所,我們曾見過影星吉爾萊勞奇與製片討論新劇本, 也曾遇到聖羅蘭的前伴侶皮耶貝爾傑坐在結賬櫃檯前,和一位長得像聖羅蘭的年輕男子聊天。其實花神裡的座位都是有玄機的,那些愛出風頭、希望被人認出來的名人,會坐在聖傑爾曼大道那一大排的位置。抽煙、抽雪茄的人則愛窩在聖班諾路這一小塊區域。老顧客與服務生早有心照不宣的默契,有時只要說聲「跟往常一樣」(Comme d’habitude)就夠了。而且這些老顧客都有自己喝咖啡的「撇步」,像是將咖啡杯底盤蓋住咖啡壺,讓咖啡在寒冷的天氣裡保溫。
沿著熱鬧的聖哲曼大道往東,一直延伸到地鐵瑪畢永站,附 近的市場和商店是巴黎最具年輕活力的區域之一。這一帶有不少巴黎年輕人熱愛的美式早午餐店,每到週末必定排隊爆滿。
其實法國人並沒有正式吃早餐的習慣,通常都是一杯咖啡或巧克力牛奶,搭一個可頌或巧克力麵包,比較認真一點的就是棍子麵包切片,塗上奶油果醬的「塔丁」,再來一杯果汁就算很豪華了。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從歐洲其他國家嫁來法國的王后們帶來各種「含奶油的甜麵包」,早上吃麵包沾牛奶的餐飲形式才出現。
即便如此, 還是一直等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才開始流傳早餐很重要的營養觀念。其實「早餐」這個法文的字面意義,就是「小午餐」,可見它多沒有 自己的正式地位了吧! 而且如今法國最常見的早餐內容:咖啡、可頌、巧克力牛奶,三樣都是文藝復興以後的外來物哩!
很多人到法國旅行,都會驚愕地發現,愈道地的民宿或小旅館,早餐似乎就愈寒酸? 其實大家印象中,那種一大桌麵包片、炒蛋、培根、香腸、火腿的豐盛早餐,都是德式或英式的。正因為如此,巴黎人瘋「美式早午餐」的楓糖煎餅、班尼迪克蛋、培果、奶昔,讓人覺得特別奇妙。
現代的日常生活法語夾雜了許多英文,除了直接引用(例如 internet), 還有很多被法國人硬把它「法式動詞化」的英文名詞—bruncher 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將英文的 brunch 加上法文動詞字尾 er ,「Alors on va bruncher ! 我們去吃早午餐吧!」多適合週末的一句話呀!
體驗聖哲曼就要入境隨俗,跟著巴黎年輕人、小家庭在週末來這裡吃個懶洋洋的早午餐。在本書末,我們整理了一些自己愛吃餐廳的口袋名單,供大家參考。
[10] 藝廊街區
聖哲曼、瑪畢永兩個地鐵站以北,直到塞納河之間,是巴黎著名的藝廊街區之一,主要分布在波拿帕路和塞納路之間 的小巷弄。
藝術不一定都在博物館裡,來這裡走走總能發現驚喜。在法國,不只是上流社會的富人,不少中產菁英階級也都有「談錢流俗」的想法,與其做錢滾錢的金融投資,更喜歡「把錢存在牆上」,也就是購買藝術收藏品。巴黎的藝術市場因此非常蓬勃,交易流量大,不但有許多知名博物館、世界級的拍賣中心,還有許多專精各種收藏品路線的藝廊。有些藝廊鑽研古董、有些收藏古典名畫、有些挖掘新銳藝術家。若路過有興趣的藝廊,千萬別害羞,大方地進去看看,藝廊是博物館之外,最貼近藝術潮流的第一現場。
永遠的美好年代
藝術橋和新橋以南,直到蒙帕拿斯大樓這個區域,就是充滿活潑人文風情的聖哲曼區。雖然這一帶咖啡館很多,最有名的卻不是左岸咖啡,而是二十世紀初美好年代各大文學、藝術、哲學家薈萃於此的夢想。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 第三共和時代),強盛的國力帶動了文藝發展,尤其是 一九○○年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更一舉為巴黎冠上世界中心(Centre du Monde)的美名,開啟近二十年的文藝輝煌時期。當時不只科技、交通建設、哲學、文學、藝術快速演進,人們更視巴黎為追夢的城市。至今許多巴黎人、巴黎迷心中的美好巴黎形象,都...
目錄
Route1核心路線:從巴黎零點出發……
巴黎零點→聖母院→拉丁區→聖米歇爾廣場→歐德翁→盧森堡公園→萬神殿→聖艾蒂安杜蒙教堂→孟櫸廣場
巴黎愛情故事1:沙特與波娃
Route2經典文化路線:永遠的美好年代
地鐵蒙帕納斯站→蒙帕拿斯墓園→涵恩路→聖敘爾皮斯教→詩人韓波的〈醉舟〉→聖哲曼德佩教堂→雙叟咖啡館+花神咖啡館→藝廊街區→藝術橋
巴黎愛情故事2:塞吉.甘斯布的激情〈我愛你,我也不愛你〉
Route3歷史探索路線:法蘭西的驕傲
共和廣場→巴士底市集→市政廳→夏特勒廣場→羅浮宮→皇家宮殿→杜樂麗花園→協和廣場→眾議院→奧塞美術館→榮軍院→亞歷山大三世橋、大小皇宮→凱旋門
巴黎愛情故事3:弗朗索瓦‧吉哈的〈邱比特與賽姬〉
Route4時尚觀察路線:穿越時光的長廊
茱佛華走廊→維爾多走廊→全景走廊→薇薇安拱廊街→科爾伯特拱廊街→梭叟走廊
巴黎愛情故事4:羅伯特.杜瓦諾的〈市政廳前的吻〉
Route5生活美學路線:世代傳承的工藝
凡爾賽宮→百卡拉水晶博物館→尼辛德卡蒙多博物館→皇家路→哈維蘭瓷器→聖路易→昆庭銀器→加尼葉歌劇院→裝飾藝術博物館→古董銀器店銀礦坑→銀塔餐廳
巴黎愛情故事5:亞蘭浮尼葉與伊雯
Route6當代藝術路線:流轉不息的新生命力
孚日廣場→瑪黑區→娃娃博物館→龐畢度藝術中心→奧布里屠夫路→無辜者噴泉→鐵匠街→磊阿勒→聖厄斯塔許教堂→文化部大樓的鐵網外牆→羅浮宮古董商大樓的「大波浪」→皇家宮殿花園中的柱子「雙盤」→科萊特廣場前的「夢遊潛水艇」→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巴黎愛情故事6:新橋戀人
Route7流行慢活路線:過一個巴黎人的週末
貝西村→貝西公園→西蒙波娃橋→密特朗國家圖書館→MK2電影院→約瑟芬.貝克游泳池→貝西巨蛋
巴黎愛情故事7:愛在日落巴黎時
Route8傳統生活路線:十六區的正宗巴黎人
比爾哈肯姆橋→帕西路→帕西村遮頂市集→巧克力名店R?gis→漢拉格公園→奧特伊的沙龍聚會→馬莫同‧莫內博物館→小腰帶舊鐵道→車站餐廳→巴爾札克故居→艾菲爾鐵塔
巴黎愛情故事8:莫內與卡蜜兒
Route9私房路線:還會記得我嗎?蒙馬特
聖喬治廣場→殉道者路→皮加勒→雷諾瓦工作室→阿貝思廣場+我愛你之牆→濯衣船+畢卡索故居→集水塔遺跡→諾方路+帖特廣場→蒙馬特聖彼得教堂→聖心堂→水塔→粉紅房屋+葡萄園 +狡兔之家→喬爾勒塔克廣場→拉馬克路+科朗庫路→朱諾大道+蕾昂德小徑+蘇姍-比松公園→煎餅磨坊→梵谷故居→露臺旅館→雙磨坊咖啡→紅磨坊
巴黎愛情故事9:公園的一瞬
附錄1:美食口袋名單
附錄2:暢遊巴黎交通攻略
Route1核心路線:從巴黎零點出發……
巴黎零點→聖母院→拉丁區→聖米歇爾廣場→歐德翁→盧森堡公園→萬神殿→聖艾蒂安杜蒙教堂→孟櫸廣場
巴黎愛情故事1:沙特與波娃
Route2經典文化路線:永遠的美好年代
地鐵蒙帕納斯站→蒙帕拿斯墓園→涵恩路→聖敘爾皮斯教→詩人韓波的〈醉舟〉→聖哲曼德佩教堂→雙叟咖啡館+花神咖啡館→藝廊街區→藝術橋
巴黎愛情故事2:塞吉.甘斯布的激情〈我愛你,我也不愛你〉
Route3歷史探索路線:法蘭西的驕傲
共和廣場→巴士底市集→市政廳→夏特勒廣場→羅浮宮→皇家宮殿→杜樂麗花園→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