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長生不老,但有人能長壽健康。一個有關百歲老人的研究,以理論、數據、例證,解答「健康長壽」之迷。
沒有人能長生不老,但有人能長壽健康
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人生七十古來稀」已不鮮見,而耄耋及百歲老人更為普遍。自2001年,香港男性的平均壽命開始超越日本男性,2016年更達到了81.3歲;香港女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自2013年也開始超越日本女性,2016年達到87.3歲,成為全球之冠。預測到2066年大部分香港的女性在97歲左右才會面臨死亡。同時根據據,香港統計處數字,在過去的35年間,香港85歲及以上的長者由1981年的1.5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17.3萬人,預計到2066年將會達77萬人,且每3位65歲及以上長者中約有1位為85歲及以上。香港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到2066年也將增至5.11萬人,且每10萬65歲及以上長者中約有2000人達到百歲及以上。
僅僅延長生命而不增加生活質素是沒有意義的。「健康長壽」才是人類追求的目標。那麼現在這些活着的百歲老人的身體如何,心態狀況如何,現在尚且年輕的我們晚年時該如何維持高質量生活?相信翻開本書會給您一個答案。
作者簡介:
張筱蘭博士(Dr. Karen Siu-Lan CHEUNG) ,於1998 年在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獲碩士學位(中國研究) ,2000 及2001 年兩次成為「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獎學金」得主,以及2001-2002 年被授予「最佳教學助理協調員」。2003 年,她獲博士學位(Ph.D.)(社會科學),主修人口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流行病學轉型、疾病負擔、死亡數學模型、生命表、壓縮死亡率、人口老化、健康預期壽命、人類壽命極限、百歲老人、健康長壽、成功老齡化及認知障礙症照顧等。
2003-2006 年期間她曾於國外多間著名學府及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如意大利“La Sapienza” 羅馬大學的人口科學學系、法國國立衛生與醫學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é et de laRecherche Médicale, INSERM)、瑞士洛桑大學的社會和預防醫學研究所、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Demographic Research, MPIDR)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人口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等。回港後她受聘於HKUST及2009-2012年受聘於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於2013 年,她在HKU 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成立「 HKU COA JMK認知障礙症照顧研究獎學金」 以支持研究生對認知障礙症照顧的研究。2016 年,她與王建平博士創立匯智研究中心。她曾發表超過100多篇會議論文、書籍,以及在國際知名科學學術期刊中刊登過英文研究論文,如 Demography, Population Studies, Demographic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Dementia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s,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等。
作者序
「祝您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這是不少人喜歡用的祝福語句,不過將來可能要改口,因為全球人均壽命正不斷延長,過百歲已不是罕見,而香港人更是全球最長壽的地方之一,女性平均年齡達到87.5歲,男性平均82.1歲。
長壽可能是不少人的願望,但我認為有質素的長壽更重要,即是年過百歲,仍然行得、跑得、瞓得又食得,長壽地活得健康、活得快樂,那就最理想,當然要做到並不容易,那究竟如何可以做到 ? 閱畢此書可能你會找到答案。
一看《健康長壽:香港實證研究》此書名已相當吸引,內容更是豐富多元,由過百歲老人分享健康長壽座右銘,以至最佳營養膳食、生活習慣、高齡長者政策,以及本地及外國長壽人口國家的調查及數據等等,也有篇幅詳細說明,確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籍,祝願選閱這書的讀者,都有所得,長壽健康。
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
高永文醫生GBS, BBS, JP
序
人類一直追求實現健康長壽,甚至渴望延遲衰老及迴避死亡,這一觀念一直存在於人類歷史、神話、文學中。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也曾求取“長生不老藥”,卻始終沒有結果。在工業化社會之前,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增加較緩慢,但自進入工業化社會,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迅速增加。時至今日,日本、北歐國家、意大利、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等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女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已經超過85歲,個別國家或地區男性的平均壽命也超過了80歲。自2001年,香港男性的平均壽命開始超越日本男性,2016年更達到了81.3歲,比日本男性高0.3歲;而香港女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自2013年也開始超越日本女性,2016年達到87.3歲,比日本女性87.1歲的平均壽命高0.2歲,成為全球之冠。
平均壽命是根據一個國家或地區哪一年或哪幾年的各年齡實際死亡數據計算出來的,即是指就全體出生者平均而言,計算出生時預期未來壽命長短。它是按現有分年齡死亡率和生命表中的人口年齡構成計算的。最常用的測量方法是自出生時起算,也常以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去計算某個年齡的人平均預期還可以活多少年。又或者統計百歲老人及極端長壽老人的人數及比較全球認證壽命最長壽的老人,如法國珍妮•卡爾芒(Jeanne Calment)在1997年逝世時為122歲164日。人類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的增加,歸因於各年齡死亡率的下降。以往主要歸因於嬰兒及兒童死亡率的不斷下降,但最近二三十年主要歸因於老年人死亡率的下降。在大部分發達國家或地區,越來越多的人能活到90歲或100歲,甚至成為超級百歲老人,即110歲或以上。
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所反映人口預期未來生命時間的長短,並不能全面地表達生活的質量、長度和廣度。換句話說,從生命表的死亡數據分佈(the Distribution of Deaths,dx)中計算出最多死亡人數的年齡,更能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大部人真正可存活的長度。而這一數字已從過往的80多歲,推遲到現在的90多歲,預測到2066年大部分香港的女性在97歲左右才會面臨死亡。故此,當大家在準備晚年生活的開支及計劃如何維持高生活質量時,必須注意有很大的概率人們會比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存活多6~8年的時間。
僅僅延長生命而不增加生活質素是沒有意義的。健康長壽才是人類追求的目標,這一點已成為共識。健康長壽就是指在壽命延長同時亦延長健康期,或者在增加壽命的同時也使健康期相應增加甚至健康期增加更多。壽命延長和人口老齡化是影響每個人、每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普遍性全球現象,將對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產生重大的影響。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齡化。世界上數量增長最快的年齡組是百歲以上老人和80歲及以上的高齡長者。目前高齡長者佔老年人口總量的1/10左右。據預測,高齡長者將以每年平均3.8%的速度增長,由2020年的1.45億人增至2050年的4.26億人,增加3倍之多。到21世紀中葉,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中將有約1/5為80歲及以上的高齡長者,百歲老人的增長更甚。人口學家發現,在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等發達國家或地區中,年過百歲的老人的數量每10年翻一番,這一發現引發了更多關於百歲老人的系統性科學研究。
從1990年開始,聯合國人口部門(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UNPD)開始監測全球百歲老人的數量,1990年第一次估計時約為9.2萬人,2015年這數字增至45.1萬人,2020年增至57.3萬人,預計到2100年全球百歲老人將超過1900萬人,這一幅度增長是2015年百歲老人數量的40多倍。
根據香港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統計數據,在過去的35年間,85歲及以上的長者由1981年的1.5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17.3萬人,預計到2066年將會達77萬人。高齡化系數,即85歲及以上長者在65歲及以上長者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反映了長者的高齡化水平。圖1顯示了香港8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數及高齡化系數,1981~2016年高齡長者佔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由5%升到15%,預測到2066年高齡化系數會增至30%,即每3位65歲及以上長者中約有1位為85歲及以上。
除香港人口高齡化的趨勢異常顯著,長壽水平的提高也十分迅速。長壽水平,即每10萬65歲及以上長者中百歲老年人的數量。圖2顯示了香港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及長壽水平,1981~2016年,香港百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數量由289人增至3645人,35年間增多近12倍。根據香港統計處預測,香港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到2066年將增至5.11萬人。長壽水平也由1981年的每10萬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89人上升到了2016年的313人,預計到2066年長壽水平會增至1972人,即每10萬65歲及以上長者中約有2000人達到百歲及以上。
香港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異常顯著,高齡長者人口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老年人口的整體增長速度。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越高,老年人口高齡化的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同樣,在人口迅速老齡化和高齡化的同時,香港人口的長壽水平也快速提高,其增長速度更遠高於人口高齡化和老齡化的速度。
近十年來,香港的人口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人生七十古來稀”已不鮮見,而耄耋及百歲老人更為普遍。一方面,長壽不單被視為人類社會的成就,如“長壽紅利”;另一方面,長壽也被視為社會的財政負擔或威脅,如“長壽危機”。以往百歲老人也經常被視為體弱衰老的群體,我們很少從他們身上學習有關健康長壽的知識,甚至覺得他們的想法及生活方式與時代脫節,這些誤區導致在進行健康長壽及百歲老人科學研究時遇到很多阻礙。雖然這群百歲老人或多或少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老年健康問題,但他們絕不是“長壽危機”所描述的體弱衰老的形象。
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一般隨年齡增加而惡化,因此老年人數量的迅速增加意味著對長期照料需求的增多。高齡長者人口中包含不同年齡層的老年人,如耄耋老人(八九十歲老人)、長壽老人(90歲及以上老人)、準百歲老人(95~99歲的老人)和百歲老人,甚至超級百歲老人(11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各方面的需要多受到認知功能、身心健康及自我照顧能力的影響。百歲老人與其他年齡組的老年人一樣具多樣性。生理年齡並非決定健康狀況的單一因素,因此,準百歲或百歲老人並不一定比80~84歲長者的身體更差。
目前,世界上還生存著一群健康長壽的百歲老人,他們的認知能力、身心健康狀況、自我照料能力及生活質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展,他們幾乎同年輕人一樣反應機敏、態度積極樂觀、對生命尊重、有節制地約束自我、幽默平和、行為自主,保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狀態。
香港的長者也不例外,可惜香港在百歲老人數據的收集上仍然非常落後,也缺乏系統的、全方位的健康長壽的計劃。大部分財政資源分配或研究資金,仍偏向於疾病及藥物治療和醫學科技的研發。近期,社會上甚至多次討論過度醫療的話題,這一課題其實在十多年前已有論及,因過度診斷、化驗和治療,令原本沒病的人被診斷為患病,需要接受藥物及其他方法的治療;或在濫用低價值醫療服務的情況下,對患者產生的潛在傷害,這些潛在的傷害比能夠獲得的好處更加明顯20。而這群健康長壽的百歲老人則很少使用醫療服務,他們好像掌握了挑戰癌症、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等可怕疾病的基因和環境線索,相反這些疾病過於迅速地奪去了其他一些人的生命。
「祝您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這是不少人喜歡用的祝福語句,不過將來可能要改口,因為全球人均壽命正不斷延長,過百歲已不是罕見,而香港人更是全球最長壽的地方之一,女性平均年齡達到87.5歲,男性平均82.1歲。
長壽可能是不少人的願望,但我認為有質素的長壽更重要,即是年過百歲,仍然行得、跑得、瞓得又食得,長壽地活得健康、活得快樂,那就最理想,當然要做到並不容易,那究竟如何可以做到 ? 閱畢此書可能你會找到答案。
一看《健康長壽:香港實證研究》此書名已相當吸引,內容更是豐富多元,由過百歲老人分享健康長壽座右銘,以至最佳...
目錄
序一(高永文醫生) 1
序二(陳麗雲太平紳士) 2
序三(常霖法師) 4
前言 8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全球百歲老人研究回顧和進展 38
第二章 百歲老人和健康老齡化研究模式 61
第三章 各地百歲老人的湧現:人口統計分析 73
第四章 健康長壽與醫療服務需要:香港百歲老人試點調查 88
第五章 積極及健康長壽的政策及前瞻性研究 106
第二部分
第六章 香港百歲老人定量研究 120
第七章 香港百歲老人身心健康定性研究 140
第八章 多角度及跨學科界定成功老齡化 156
第九章 香港百歲老人和衰弱研究 185
第三部分
第十章 健康長壽萬靈丹藥:基因與環境 208
第十一章 生活方式和健康長壽的祕訣 236
第十二章 香港百歲老人與藍區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 273
結語 322
後記 「從死看生」燃亮「希望之光」 350
序一(高永文醫生) 1
序二(陳麗雲太平紳士) 2
序三(常霖法師) 4
前言 8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全球百歲老人研究回顧和進展 38
第二章 百歲老人和健康老齡化研究模式 61
第三章 各地百歲老人的湧現:人口統計分析 73
第四章 健康長壽與醫療服務需要:香港百歲老人試點調查 88
第五章 積極及健康長壽的政策及前瞻性研究 106
第二部分
第六章 香港百歲老人定量研究 120
第七章 香港百歲老人身心健康定性研究 140
第八章 多角度及跨學科界定成功老齡化 156
第九章 香港百歲老人和衰弱研究 185
第三部分
第十章 健康長壽萬靈丹藥:基因與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