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詩。
詩人張素妹的第一本詩集中,我們看到詩人心思敏銳又能誠實面對自己,她可以在泥淖深陷裡捕獲輕巧的靈感,在滿山新綠中發現詩的語彙,在人事糾葛裡表達某種圓融,在哀愁之前勒馬迴轉,找到自我安頓之所,在生活上設想周到,避免把話框住,給世界也給自己一個有夢的轉圜空間。
詩集共分為七卷,展現了詩人對從小熟悉的山形水影的省思、對周遭環境與時推移變化的觀察,以及對社會各階層人物懷抱的同理心和生命關照。從四季的交替中感受大自然與人親密連結的無限魅力,並描繪時空對愛與色彩的探索。卷七更是收錄她的「臺語詩」創作,展現她對土地的親暱深情。
透過張素妹獨特的視角,看見她如何在大屯山上空以鷹隼之姿鳥瞰世間的紛雜,而以沉醉的情感醞釀詩的意象,帶領讀者一同「從心愛上詩」。
作者簡介:
張素妹
高中以前大屯山邊是我的生活道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在國小擔任教師三十年,師生一起營造童詩生活,埋下詩的種子在彼此心中。認為詩是最快速進入生命核心觀照與轉化的魔幻過程。2019年秋在淡水社會大學修習現代詩,感謝林盛彬老師啟發指引;陳秀珍老師教導鼓勵。近年來持續投稿於《臺灣現代詩》與《笠詩刊》,從未間斷。2024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大屯微醺》,站在家鄉土地上,反映真實生活,一種恣意馳騁又療癒身心的美妙旋律。
章節試閱
〈走路去讀詩〉
走著走著
路不見了
詩走來打招呼
讀著讀著
詩跳動我的心臟
牽引我的眉毛跳舞
舞著舞著
整個教室充滿詩的磁波
來回振盪
時間熄了燈
詩仍在我腦中尋找一條路
走回家
-----------------------------------------------
〈小滿〉
你看那極品金萱
裝得太滿只能溢出
燙了手還摔破茶壺
最美
花開八分
留二分期待
月圓九分
留一分想像
給詩
生活小小盈滿
為自己的愛
留一段夢
-----------------------------------------------
〈灰〉
謎樣的身世
諸色都可能是你的前生
為了和諧
奔跑於黑白兩道之間
比白沉穩 比黑低調
比銀憂傷 比藍冷寂
為了包容
跋涉於無常悲喜之中
彩色列車不斷在日落前趕路
調配自己最亮麗的顏料
為了成全
你甘心選擇當背景
-----------------------------------------------
〈墨〉
一瓶墨汁
倒入一桶水
黑
倒入池塘
灰
倒入大海
海
仍是海
倒入虛空?
-----------------------------------------------
〈走路去讀詩〉
走著走著
路不見了
詩走來打招呼
讀著讀著
詩跳動我的心臟
牽引我的眉毛跳舞
舞著舞著
整個教室充滿詩的磁波
來回振盪
時間熄了燈
詩仍在我腦中尋找一條路
走回家
-----------------------------------------------
〈小滿〉
你看那極品金萱
裝得太滿只能溢出
燙了手還摔破茶壺
最美
花開八分
留二分期待
月圓九分
留一分想像
給詩
生活小小盈滿
為自己的愛
留一段夢
-----------------------------------------------
〈灰〉
謎樣的身世
諸色都可能是你的前生
為了和諧
奔...
推薦序
推薦序 無需開花卻能夢想的樹/林盛彬
素妹終生的教育生涯,帶領小學生在童詩裡自我澆灌,終至於在詩的路上重新發現自己。這是她的第一本詩集,是她從淡水國小退休後重新遇見詩的結晶,是一欉晚翠的枇杷,粒粒鮮美。她在準備出版的一年中修改了五次,可以想像她所懷的既欣喜若狂又戒慎恐懼的心情,畢竟這是她的心靈結晶。這部詩集分為七卷,每卷有各自的關懷主題,從整體之中可看見詩人觸角的多元與敏銳。最後一卷呈現的是「母語詩」,她的意思已經很清楚,臺語就是母親的語言。這一卷是她思考後加進去的,原本以為她會以臺語詩作為她的第二本詩集,既然已先將她最早的幾首臺語詩,先加入她的人生第一本詩集,也符合第一的意義。儘管這一卷在語言用字上的實驗性質較高,素妹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的背景,在以漢字書寫臺語的語意上,雖然不一定完全貼切,應該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這裡無意涉入臺語用詞上的考究,謹留給各方臺語詩人先進日後去討論。
從詩集標題《大屯微醺》,也可猜想,微醺的不是山,而是詩人在面對從小熟悉的山形水影時的感動,觀察環境的改變與在現實中努力的社會各階層人物時的同理心,這些都是詩人敏銳心思的靈感來源。底下僅例舉個人所見,略述素妹如何在大屯山上空以鷹鶽之姿鳥瞰世間的紛雜,而以沉醉的情感醞釀詩的意象。
一、詩是用愛生出來的
第一卷以詩為中心,從這卷的標題:「沒有詩,生活只剩一球咖啡渣」,詩人就已經把「詩」的位階高舉。明顯地,生活減去詩就等於一球咖啡渣。雖然詩中並沒有這詩句,但在〈咖啡-3〉詩中婉轉地宣稱:「不喝咖啡/生活就剩一團渣」,而不能不喝咖啡的原因,正是詩人對詩的癡迷。反過來說,生活加上詩等於無限的喜悅和價值。如〈孕味正濃〉所說:
「有風 無風
心中都有個詩的胚胎在成長
一粒種子舞成波斯菊
整片草地鮮豔微笑
有花 無花
眼睛迷上一瓣瓣詩的形影
雨後桂花滴露
滿山新綠拈來潔淨話語
有雨 無雨
詩的胎動輕輕翻轉
我懷著你的幽香
讓新生命一字字一句句茁壯
如百花沐清泉
孕味正濃」
詩人表明詩的胚胎在她心中的成長是自然而然的事,像波斯菊種子一樣,落土就會有生命奇蹟。當然,這也有賴於詩人自身敏銳的心思,可以在雨後桂花上捕獲輕巧的靈感,在滿山新綠中發現詩的意象和語彙。在這首詩的最後以自身的懷胎經驗,表達詩的醞釀過程。對素妹來說,詩無所不在,與美的邂逅就是生活的內容。讓詩人無怨無悔的,正是她在〈咖啡-0〉所說的:
「什麼樣的信念
讓咖啡豆
甘願
在生命最紅潤時刻
被投進火中烘 焙
無懼肉身被研磨
任沸湯灌頂
只為釋放一滴香醇
純粹是
愛」
生活中少了這種愛與情趣,生活真的就只是一球咖啡渣。
二、詩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詩
卷一的重心在於詩,如同她在〈生活-2〉提到「垂釣/苦花或塑膠袋都可能/成為詩」,或許對她來說,詩不是溺於純美的想像,而是感於真實生活的萬象。卷二的標題是「靜坐 如荷」,事實上這一卷呈現的是對染疫以及各類工作者生活現實的觀察。詩人在確診隔離十四天之後,仍未轉陰,〈第十五天〉這首詩於焉誕生:
「都第十五天了
你仍在我身體裡面
病毒自肺葉點煙放火
燃燒聲帶
腫脹喉嚨
塞住鼻腔連睡眠都被上鎖
我無門可進
戰場就在自己體內
不准投降
吞食物灌水
視訊看診服藥企盼
長出武器抵抗屠殺
讀詩吧
腦霧層層
針
痛刺腦髓
詩遣來一匹駿馬
承載我確診的靈魂奔逃
都第十五天了
快篩仍是兩條不變的陽
難道病毒也愛詩
賴上我不走?」
詩的開頭交代確診隔離後的景況,接著用點菸放火描述病毒的惡行惡狀:從聲帶、喉嚨、鼻腔到睡眠,都被病毒占領,詩人像被敵軍圍城,無路可通。第三段展現詩人的意志力,進食、喝水、服藥,企盼得到體力、抗力的武器,堅不投降。第四段以讀詩的方式得到精神與靈魂的自由。最後,幽默地質疑第十五天仍是陽性檢測:莫非病毒也愛上了詩。詩人把詩變成生命的重心,染疫的詩人輕鬆描述自己的染疫過程,詩就是最好的良方,連病毒都為之流連忘返。詩人的感性沒有脫離現實,就像她在觀察底層勞工的情形一樣,在〈流浪漢〉詩中,「雙手交疊於胸前/清空的腦袋枕上一隻塑膠鞋/另一隻拖著地/拖著青春走過大半輩子」(〈流浪漢〉);揹著嬰兒的街頭藝人,「胸腹貼著媽媽的背/嬰兒四肢隨媽媽的肺活量/升降//……她們一起忘記嬰兒背架/把體重換成雲朵/把同情換成驚喜/讓路人懷疑自己 為何不開心/不會換氣?」(〈街頭藝人-1〉);搭建鐵皮屋的工人「用專業/鎖住鋼鐵裡難免痠疼的筋骨/重建紅塵中難免殘破的日子」(〈踩踏雲端的鐵工〉)。所有的悲情失落都被詩情轉化,不是詩人避談辛苦的人生,刻意美化苦難,而是從悲傷的窗口看見窗外寬闊世界的另一種生活態度。而確診、被隔離的詩人就是那朵悠然靜坐的荷花,於腐敗了千萬年的汙泥裡,卻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她與詩與美的親密關係。
三、留一個給人轉圜的空間
素妹的詩,也隱含人生的哲理,她不屬於狂狷孤傲、憤世嫉俗類型,至少在她的詩裡看不到那種影子,更多的是含蓄包容。或許跟她的知識背景有關,她的詩在人事糾葛裡表達某種圓融。譬如〈小滿〉:
「你看那極品金萱
裝得太滿只能溢出
燙了手還摔破茶壺
最美
花開八分
留二分期待
月圓九分
留一分想像
給詩
生活小小盈滿
為自己的愛
留一段夢」
她在生活上的設想周到,避免把話說死。詩的第一段,她先對「太滿」的負面結果,用一種警惕惋惜的口吻,沒有恐嚇,也不是斥責。這不只是飲茶泡茶的哲理,也是生活的美學。其次的三段,等於是詩人為她的「美」、「圓」概念做解釋、下定義:花開八分為美,另兩分留給人一些盼望;留給人一分想像空間的月最理想;給自己所愛留一段夢,生活才臻於小滿。她給卷三的標題是「松尖的心事沾醒了沉默」,這是〈霜降晨思〉裡的一句詩。且回到詩的脈絡,了解其背後深意。
「霜降日晨起
與老松樹相視
葉尖
停留一滴露珠
那是昨日蒸騰後的
寧靜
松尖的心事沾醒了沉默
在晨曦中發亮成一個小世界
然後
隨風消逝
飛不走的孤獨就住進年輪裡
每日增長」
起因於葉尖上的露珠,那是一日忙亂之後所留下的寧靜空間,那也是帶來生命亮光的契機。然而,那樣的美夢總是在日常瑣事中隨風飄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種生命的孤獨感,在時間裡用一切衰老的記號在人的身心上,肆無忌憚地隨處張貼。這樣的生活,不就是一團皺巴巴的咖啡渣!這是詩人霜降之晨的沉思。我們是否每天還是像大搖大擺闖入初秋的芒花,「爭論/第一個叫醒秋天的是誰?/吵到滿山橙黃楓紅/枯乾的嘴仍在問/是誰 把秋天弄丟?」(〈秋 芒了-2〉)依詩人之意,何不活得「沸騰時是/一片唇/枯萎時是/一首詩」(〈楓-3〉),給世界也給自己一個有夢的轉圜空間。
四、綠野詩蹤(爬上樹梢的軟鈴鐺)
素妹在三芝、淡水地區成長、教書、退休,習慣於與自然融合的生活,在這一卷的詩,主題大多為動植物,或是愛好自然者的郊遊健行之地。她的知識背景不只是中國古典文學,對臺灣動植物的識別度很高,對自然景點也很熟習。譬如在〈特富野古道上喜見耶穌光〉:
「鐵道 枕木 舊吊橋
苔蘚從古綠到今
山椒魚 臺灣檫樹
走過冰河時期
歷史在古道特寫悠遠
風和 鳥鳴 溪流唱
白耳畫眉含著鮮紅果實
大吹口哨 報佳音
回回回-幽 回回回-幽
快快看-呦 快快看-呦
耶穌舉起光
穿透柳杉林層層迷霧
亮醒整座森林」
特富野古道在南投與嘉義交接處的山區,詩人親歷其境,從鐵道、枕木、舊吊橋這些引領方向的人文設施,進入苔蘚、山椒魚、臺灣檫樹的遠古時間,在山道中領受視覺裡的無限時空。接著,是風、鳥、溪流構成的天籟。高潮處是引人抬頭的白耳畫眉,在一串報佳音似的擬聲詞之後,赫然看見陽光透射過濛霧杉林的驚喜。詩裡使用耶穌舉起光,如《聖經》所記:「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12),可以是一種崇高感或聖化的感動。
這種感動以及從動植物得到靈思,一方面與詩人的感性和豐富的想像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是詩人對大自然事物的喜愛與觀察的習慣有關。譬如,「一朵白蓮立於枯木/在空氣中等待/從泥沼間透出的/靜謐/是我失蹤多日的自己」(〈白鷺鷥-2〉),從觀看一隻棲在河岸的白鷺鷥,聯想到自己在繁雜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尋求的靜謐時間與空間。從這裡來看這一卷出自〈無花果-2〉詩句的標題「爬上樹梢的軟鈴鐺」,就更能體會詩人纖細的心思:「爬上樹梢的軟鈴鐺/圓滿身材/深藏紫紅色喜悅/叮叮噹噹/搖動初夏的/寧靜」,如王籍〈入若耶溪〉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那軟鈴鐺似的無花果,響動的不是金鳴,而是寧靜。有聲,是感受;無聲,是一種心境。往往,那種心境,就是詩人的情感的自況,無意中的自然流露。譬如〈野薑花〉:
「身邊總是雜草不斷
整片莽原昏晦
妳一生潔淨
白豔豔花瓣
撩撥
幽靜山林
每一條寂寞心弦
當落日灑滿金暉
妳一身優雅
自溪邊緩緩升起如雲霞
但誰 能握得住一朵雲
一朵純情的雲?」
詩以外在環境和野薑花的關係開頭,相對於周邊雜草不斷蔓生的昏晦莽原,野薑花是一生潔淨。但潔白的花瓣卻撥動了幽靜山林的孤寂感。這裡的幽靜山林固然相對於野薑花,成為花的背景,也可以是自身內在原本幽靜的山林。如果這樣解讀,則第一段的莽原雜草也就是內心的雜念。詩人有意識地感受自身在金色餘暉中如溪邊飄起的雲彩,白色的純淨中披著金黃的孤高卓絕之感。只是,這樣一株野薑花,一朵純情的雲霞,誰能了解呢?詩人借自然景物抒發真情,不落哀怨,更添想像空間。
五、灰與黑
雖然在卷五中,詩的主題很廣,但如同這卷的標題:「彩色列車不斷在日落前趕路」,與色彩有關的詩成了這卷的焦點。譬如〈愛?-1〉:「牙刷委屈的對牙齒哭訴:/難道我還不夠用力嗎?/萎縮的牙齦 顫抖/滲出紅色的淚!」這首短詩以牙刷和牙齦的關係暗喻人與人之間彼此對待的方式,意思清楚易懂。但是,紅色的淚讓那種缺少溫柔、甚至強制性的愛,被強烈地凸顯。而〈愛?-2〉:「用一生的精力掙錢/買一座黃金打造的鳥籠/送給最愛的金絲雀」,金色是這首只有三行的短詩重心。原本用黃金打造的器物都是珍貴而有價值的。但金絲雀在社會文化意涵上,帶有感情外遇的意味,這樣的鳥籠,如此的愛,詩人雖然沒有批判,但在愛上加個問號,也是一種不信任的控訴。特別的是這卷開頭,有兩首完全以色為題的詩:〈灰〉與〈墨〉。
〈灰〉
「謎樣的身世
諸色都可能是你的前生
為了和諧
奔跑於黑白兩道之間
比白沉穩 比黑低調
比銀憂傷 比藍冷寂
為了包容
跋涉於無常悲喜之中
彩色列車不斷在日落前趕路
調配自己最亮麗的顏料
為了成全
你甘心選擇當背景」
灰在這裡不同於平常我們常聽到的「灰色人生」、「灰色思想」的灰,而是從另一種生命情境去思考它的諸多可能性。所以第一段以「謎樣的身世」為灰色下了無法定義的定義,因為各種其他顏色可能都跟它的成性有關。這種原本可能為了生存的「和諧」而委曲求全於紛雜人間、失去自我個性的角色,並不可取。但是詩人卻在第二段一轉,在與白、黑、銀、藍的對比中,發現灰的特性,不是為了自身的苟全,而是利他的包容,而跋涉於無常悲喜之中。末段提醒了讀者,這樣的角色不是不得不的無奈,而是一種自願性的選擇。這可以是對於灰的一種憐憫、同理心的理解。另一首〈墨〉,則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人生的顏色:
「一瓶墨汁
倒入一桶水
黑
倒入池塘
灰
倒入大海
海
仍是海
倒入虛空?」
簡單的一首詩就成了一個有關生命的大哉問!一個水桶、一池水塘,可以暗喻每個人的生命情境,同樣一瓶墨水,對一桶水來說,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把那一桶黑水倒入池塘,它的嚴重性被稀釋了,而對大海來說,其實無傷大雅,海仍是海。在有限的生命過後,那一瓶墨汁又算得了什麼!詩沒有說理,卻可以讓人聯想一切的理。
六、嵌入時光崁裡的聲音
從這一卷的標題並不難嗅出懷舊的味道。這標題從〈嵌入時光崁裡的拼圖〉這首詩而來。卷名是聽覺的,詩名卻是視覺的。讓人聯想到的是:拼圖在詩中所見的是一些破碎或片段的老記憶,聲音可以是詩人在詩中的獨白或與逝去時光和空間的對話。我們先從這首〈嵌入時光崁裡的拼圖〉詩來看:
「誰在乎兩百年前的歷史?
重建街的記憶如何重建?
在時光坎裡的拼圖
接一塊落一塊的
淡水絲路
只有上上下下的石階
高高低低的買賣?
山產魚獲
像祖產
被攤在九坎店嘶吼拍賣
山城的第一條老街
在木板門與電動門之間開開闔闔
似乎離觀音的月亮
河海的夕陽越來越遠
雖然祖先叮嚀
絕對不能讓怪手挖走
靈魂」
這是詩人對淡水重建街的沒落與前景所發出的反思。之前,縣政府有意將這條老街拓寬重建,方便遊覽車可以長驅直入淡水河岸,帶來觀光人潮。後因地方人士抗議及其他因素而暫停。此詩雖然沒有提到相關的社會與現實問題,但開頭兩行已把重點突出。接下來五行,詩人面對沒落的街景,所見的不只是商業利益的問題,就像隨後三行所提到的。但山產漁獲只是整個淡水的代喻,「觀音的月亮」和「河海的夕陽」也一樣是淡水靈魂的例舉;淡水之美不是擠得水洩不通的觀光人潮和商機,而是祖先叮嚀與珍視的「靈魂」。素妹的詩溫婉,沒有批評、抗議、反諷、道德勸說的文字,卻讓人產生一種歷史叮嚀的感動。詩中的視覺素材雖然很多,但祖先的叮嚀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句振聾發饋的提醒聲音。
這卷中還出現兩首題為〈無念〉的短詩,只是另一首加了一個問號,一正一負之間,詩人想傳達的訊息是什麼?
〈無念〉
「把念想拋入山谷
層疊起伏是蝶
寂靜的
是雲
把櫻花飄進人間
繽紛歌詠是詩
完整的
是傷
生命
開始到結束
最美的姿態是
無念」
〈無念?〉
「當我要『放下』
雙手卻先向上舉
當我身體『不再愛你』
心又多愛了你一次
當我下定決心對你『無念』
念頭已在無中升起」
肯定的〈無念〉分三段,首段的「念想」可以是「我執」的心思意念,斷然拋開的結果,不管是動態的蝶,還是靜態的雲,都是一種自由與釋然。次段的櫻花飄落,是詩意或感傷,都無可替代。所以,末段總結的說,人生最美的姿態竟是「無念」,或近於莊子的心齋坐忘。另一首,則是對「無念」可能性的質疑,因為身心總是處於藕斷絲連的狀態,類似老子的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之意。素妹從不同角度、相反立場看人情事物之理,這也是她這詩集詩作的特色之一。
七、結語
詩人親近大自然的心,不必然是以自我悠悠閒賞的心情面對,很多時候是以落花之於眾人的感受思考。她在這卷中的詩情,從濛霧森林看見耶穌之光,到秋葉飄零的心,都是對大自然的謙卑誠實態度和對人對物的憐憫疼惜詩心。
她以簡單的文字,勾勒沉思的心境,情融於景,景烘托出深情:「小小一片/嘆息 掉落湖心//……//唉!/誰能比落葉更深入秋光?」(〈秋在風裡落成葉〉)。的確,誰能比耶穌更能閃亮真光,誰能比落葉更深入秋光!
詩人誠實面對自己,含蓄有餘,沒有粉飾或隱藏。借詩集中的〈無伴奏樂章〉作結,詩人在這詩裡難免流露內心的無可奈何,但她知道如何在哀愁之前勒馬迴轉,找到自我安頓之所。
「一把琴
無夢無眠
任梅雨觸動心弦
絲絲酸澀
沖刷不去的思緒黏膩
誰在乎
一滴雨
暗夜獨行
睡進樂器裡
傾聽
自己
勝過無明整季滴滴答答」
詩人的心也是情感形塑的,雨夜中油然而生孤獨感並不特別。但詩人沒有也無意讓這種情緒繼續渲染,而是在樂器裡找到安頓;不是借樂器聊解無奈之情,是意識到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一行詩勝過漫長酸澀的梅雨季。其中處處都可看到這樣的自覺與自信。換句話說,她在人生的後半場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價值再生的對象;詩,就是詩人諸般情感寄託的最深情對象,而且只是「想複製/一棵無需開花卻能夢想的樹」(〈無花果-3〉)。
----------------------------------------------------------------------------------------------
推薦序 詩人──推薦詩人張素妹詩集《大屯微醺》/陳秀珍
一、
瀑布必定匯成溪流
溪流必定投奔大海
詩人為了遇見繆思來到人間
詩人的眼睛為了讀詩
詩人的手為了寫詩
詩人的鼻子為了沐浴詩香
詩人的耳朵不僅僅為了濤聲
也為了傾聽貝殼
二、
一雙清澈
如公司甜溪
照見詩故鄉的豐美
在大屯山與觀音山之間
從日出男人山到日落金色水岸
詩人走過五崗
一步一步
都化成詩的腳印
三、
一雙悲憫
看見人間疾苦
在喧囂的捷運站在熱戀的公園
流浪漢睡覺以美夢覆蓋軀體
在毒日下在寒霜中
外送員奔馳在馬路與時間賽跑
避開人生的層層路障
街頭女藝人背負嬰兒
在金色水岸用一把烏克麗麗
彈唱希望
四、
白鷺鷥、彩色列車、夕陽
森林、城堡、花香……
詩人以字為磚構築迷宮
一個立體
自足的世界
用意象導航
五、
我閱讀詩人的眼
看見自己的淚
我閱讀詩人的心
聽見自己的心跳
我閱讀詩人的唇
發現我們的共同母語是
詩
在深淵之前
詩人尋找到靈魂的伴侶
----------------------------------------------------------------------------------------------
推薦序 讀張素妹詩選有感/蘇振明
民國六十至六十三年,我在淡水水源國小教書。那時候我剛從臺南師專畢業到臺北教書,擔任水源國小農家學生的老師。印象中我最高興看這群男孩有說有笑的洗廁所,因為老師說洗完廁所,就可以到水溝邊抓螃蟹和蝸牛,接著我們在教室裡逗著蝸牛賽跑,還寫了蝸牛的詩。星期日,是我們師生快樂的日子,因為這群學生會跑來我宿舍,邀我去沿著水溝爬大屯山,在爬山的過程中,這群孩子變成了我的登山老師,可是隔週一的第一堂課,我的桌上卻出現了很多登山的童詩和童畫。
這些有趣的國小教學經驗,經常引發隔壁女生班的好奇和交談,其中有一個很安靜的女學生,她的名字就是張素妹。十一年後的她也成為國小教師,也教孩子寫兒童詩,退休後她學攝影、寫現代詩。
因應五十年前的童詩教學回憶,特選素妹下列五首詩來與讀者品味。這件事情讓我既意外,又高興,因為我不僅是教兒童寫詩的大頑童,也成為分享詩畫的幸運者。
張素妹老師從國小退休,可是她寫詩的興趣,不可能退休。因此,我經常收到她寄來的詩作,特別摘選五首詩─跟讀者分享筆者的觀點和心得。
「水聲濤濤
訴說十二條大石板的傳奇故事
安頓溪水氾濫的恐慌
先民肩挑茶葉片片甘醇
哼唱母親的搖籃曲搖過三板橋」
〈三板橋〉詩作中,描寫了淡水山丘茶園觀覽,這也是作者童年家鄉景象,作品中不僅描寫勞動者的形影,同時也顯露作者懷念母親哼唱搖籃曲的情懷。
「站上1120公尺的七星山頂
我雙手如翼
與硫磺撲鼻的白煙一起遨翔
東北季風狠狠劈開我亂髮
就像撲倒整座山的白背芒」
〈展翼〉,描寫的是作者從自家後院攀爬上七星山的體驗。作品中的白煙與白背芒是秋冬山野的景象,襯托著被強風吹亂頭髮的少女,邁開腳步迎風往山崗前行。
「一串驚喜自野地蹦出
一半粉紫一半金黃
在朝陽薰暖下
飛起陣陣的濃香」
〈薑黃花開〉,描寫出鄉下田野的菜園景象。對於農夫而言,播種薑黃是為了經濟利益勞動,然而作者卻以詩人的情懷,被近似劍蘭和野薑的薑黃花吸引著,不僅目光被召喚,連嗅覺也被深深扣引著。
「雙手交疊於胸前
清空的腦袋枕上一隻塑膠鞋
另一隻拖著地
拖著青春走過大半輩子」
〈流浪漢〉詩作中,嶄露作者的視他人如己的憐憫情懷。流浪漢對於常民而言,不是避開,就是假裝沒看到。然而女詩人因具有人道情懷,而追隨著流浪漢的形影,此時她心中並不是看熱鬧,反而是想著這是誰家的父母啊?
「他睜開手機的眼睛
世界才開始呼吸
彷彿給出生命的是手機
而不是他」
〈手機三首〉詩作反映當代人與科技產品不可分離的景象,人與手機的關係取代了傳統的親情和友情,原本只是服務人的機器,卻變成了支配現代人的主宰者,一如作者的另一首手機詩作〈我的生命是一串串密碼的組合〉。
詩是人生之眼,可觀、可遊、可嘆。正因為詩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所以可以因觀察人生,旅遊人間,而讓生命經驗多彩和興嘆。張素妹的詩作,反映的正是這三種詩作的情懷。這也就是筆者在六十年代教兒童寫詩的起心動念,因為在那個「反攻抗俄、解救大陸同胞」的戒嚴時代,我這位國小教師沒辦法跟孩童講述成人間的黨國認同矛盾,教孩子們體察大自然、並歡樂生活,進而將喜怒哀樂寫成詩作,這是安度人生的美育法寶。
----------------------------------------------------------------------------------------------
自序 站上淡水五崗,我的詩生活路線
「只是一顆火紅的夕陽就把整個天空占滿了
占滿整座觀音山整條淡水河
占滿你的心
你的腳趾頭滿是捨不得」
淡水是詩的故鄉!我家住在鼻頭崙(第五崗)的坡地上,坐落在淡水河出海口的北岸,西倚大屯山群,隔水與觀音山相望。我喜歡漫步經過典雅的鄞山寺,走到殼牌倉庫的社區大學學習各類生活課程,尤其是林盛彬老師(二○一九春開始)指導的現代詩賞析與創作,這是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與淡水社大合作的首創課程,自二○二二秋由陳秀珍老師接棒,主旨在培養淡水的在地詩人。在百年洋行倉庫裡,閱讀討論與創作,讓我沉迷。二○一六年國際詩歌節由世界詩人運動組織與淡水文化基金會聯合舉辦,國寶級詩人李魁賢老師策畫,將淡水詩美推向國際舞臺與世界交流。每年秋天透過捷運詩展,把詩送到眾人眼前,讓讀者在美景對照中自然與詩相認共鳴,讓詩的DNA在體內醞釀。更在大田寮(第四崗)的文錙藝術中心舉辦詩文創作與藝術展演,結合五虎崗文學在地生根飄香。我享受在山水間與家人散步到文錙在釁崗遠眺,讓藝文陶冶身心。
「落日
煮沸一條淡水河
燃燒
整座黃昏
直奔臺灣海峽」
淡水最紅的名產是落日!跟隨落日,沿金色水岸走到烏啾埔(第一崗),驚喜於淡水區公所二○二二年初完工的和平公園滬尾藝文步道,精選和淡水有關的詩畫名家作品,運用自然景觀拾階而上的特色,讓民眾徜徉於山海美景之中也能欣賞大師級的創作。隨著路寒袖……〈拉不住的夕陽〉走在詩路小徑上,享受與詩共振的暢快淋漓!輕唱葉俊麟〈淡水暮色〉重新找回迷失的感動。回程爬上有九面國旗飄揚的紅毛城,想起老人家口中的紅毛土(水泥)和荷蘭豆(豌豆)的名稱由來,發現生活中的異國情調。來到砲臺埔(第二崗):
「小白宮在舉辦婚禮啊
成排的半圓拱門集體紅妝
優雅迴廊著白紗
百年緬梔正好合
含香
捧妳在心口
秋陽穿透橘紅屋頂
灑下美麗誓言」
對比詩人周夢蝶曾經住過的海景第一排白色小屋以及年輕學生約會於失戀橋的場景,此時從山崗至高處眺望淡江嚥日,真有莊周夢蝶恍若置身畫境之感。
若嚮往淡水絲路,就往崎仔頂(第三崗):
「想起阿祖的扁擔
挑著山產在九坎店交換漁獲
生活的滋味 上街
下街
古銅色
嵌入時光階坎裡」
走在重建街,數著七段坡度的階梯,你隨時要注意時間與空間的縫隙,隨地要準備跨越今古。這裡的貓自在而神祕,彷彿從明清歷史走出來。見證嵌入時光坎裡的許順記紅色木板門,一塊塊拼接著淡水第一老街的叫賣聲。石階高高低低迴響著,祖先的叮嚀:絕對不能讓怪手挖走靈魂。隨著香味走進滿臉綠紋的迴廊和亭仔腳,聞著十六種香草的茶歷史,來!香草街屋喝杯熱騰騰的香草茶,佩服先人空間設計的智慧。庇蔭子孫栽種香草,傳承這份熱愛釀造人間好滋味,讓溫潤回甘的香草茶帶你回味戀愛巷,當重建街的才子王昶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的作者〉,戀上清水街的佳人:
「拱梯的紅磚悄悄轉
玫瑰色
他們牽手
打開九坎仔街心內的門窗
共譜愛情歌詩
代代傳唱
古街道五彩的春光」
走到米市仔邊再看一眼老甕,想起阿嬤醃製的醬缸味:
「蹲坐米市仔頂
守著
一根根百年歷史撐起的老屋
傷口般滿腹無聲的故事
老甕腹中醃釀的記憶
還留有芳醇的味道?
舀一匙愛
敷上歷史的瘡」
從上街逛到下街,聽見李炳輝的那卡西《流浪到淡水》(陳明章作詞)在清水街的菜市場,演唱鄉愁,充滿人情味的傳統市場總是讓我流連忘返。
假日的話,老淡水人會習慣性地禮讓給上班族或外地人來避開人潮。就從聖本篤修道院的鼻頭崙,往北四走三空泉或滬尾櫻花大道,再接北三往我終生無數次的回娘家路線,也是我與家人的成長步道。在大屯山腳下的山仔邊回到詩的原鄉,從容做自己,悠閒像隻白鷺鷥:
「一隻腳站上水田
像朵浮雲
倒影
悲和喜
都從胸坎振翅
變成遠方的樹林
林梢上
一串白淨的音符彈出。」
二○一七年國際詩人在李魁賢老師的家鄉忠寮桂花樹巷,栽種以各國詩人自己為名的桂花樹,期待每年回到臺灣以詩香辨識。二○二二年秋天完成陶板詩路,在綠竹筍林成蔭的牆面上,鑲嵌在地原生植物姑婆芋葉片造型的陶板,讓詩人拿起毛筆書寫自己的詩。水聲濤濤,詩的語言如竹亮潔如筍鮮甜,如公司田溪源源不絕,灌溉詩的田野,與萬物相融相生。
「在忠寮,我是桂花樹
身體長著愛
心裡想著詩
桂花香
搭乘詩的護照
飄進國際詩人夢境
大屯山的夜是觀音山的月
在淡水,詩會自動找你
因為愛得夠深。」
----------------------------------------------------------------------------------------------
序詩 詩生活公約
在潮溼多雨的淡水,有一個喜愛詩的班級。
以下是他們的「詩生活公約」:
一、春天用雨水漱口,譜出滿園鮮綠;中午潔牙之後,用詩漱口,吐出芳香豐美的生活。
二、打掃完畢一定要把心裡的垃圾倒乾淨,好裝些詩回家。
三、平日為自己遨遊詩海,假日為家人現烤一條鮮詩。
四、當你因溼氣太重而發霉倒楣時,趕快拿詩出來除溼。
五、身體有疾病找醫生治療,心裡有苦悶要找詩自療,想發怒打架無聊者,請先三詩而後行。
六、動如醒獅,靜若吟詩;動靜得宜,才能文武雙全。
七、不論生活如何失意挫敗,都要詩意滿載。
八、萬一生活著了涼,打噴嚏、流鼻水,請服用「詩詩」膠囊,預防生命重感冒。
推薦序 無需開花卻能夢想的樹/林盛彬
素妹終生的教育生涯,帶領小學生在童詩裡自我澆灌,終至於在詩的路上重新發現自己。這是她的第一本詩集,是她從淡水國小退休後重新遇見詩的結晶,是一欉晚翠的枇杷,粒粒鮮美。她在準備出版的一年中修改了五次,可以想像她所懷的既欣喜若狂又戒慎恐懼的心情,畢竟這是她的心靈結晶。這部詩集分為七卷,每卷有各自的關懷主題,從整體之中可看見詩人觸角的多元與敏銳。最後一卷呈現的是「母語詩」,她的意思已經很清楚,臺語就是母親的語言。這一卷是她思考後加進去的,原本以為她會以臺語詩作...
目錄
「含笑詩叢」總序/李魁賢
推薦序 無需開花卻能夢想的樹/林盛彬
推薦序 詩人─推薦詩人張素妹詩集《大屯微醺》/陳秀珍
推薦序 讀張素妹詩選有感/蘇振明
自序 站上淡水五崗,我的詩生活路線
序詩 詩生活公約
◆卷一 沒有詩,生活只剩一球咖啡渣
咖啡
咖啡館組曲
生活
活著
為詩撐把傘
走路去讀詩
詩呀!
無眠
孕味正濃
書桌
詩展
雨天讀詩
再生
過渡
Feeling Heady——For Carlos
忠寮路上姑婆芋見詩
除非
蝴蝶效應
◆卷二 靜坐 如荷
口罩
第十五天
第十三回
悠然靜坐 如荷
後瘟疫時期
流浪狗
只是一隻浪犬
流浪漢
呼吸就好
奔馳只為等待
街頭藝人
踩踏雲端的鐵工
舉牌工
路邊按摩小棧
手機三首
橡皮擦
駕訓班
進行式
善惡之間
煙火與砲彈——回應李魁賢老師的詩〈晚霞〉
◆卷三 松尖的心事沾醒了沉默
臺灣百合
蒜香藤
客家桐花三行詩
油桐花
無伴奏樂章
海拔一千公尺
小滿
蟬
電風扇
大暑
暑熱可逃?
秋 芒了
秋在風裡落成葉
霜降晨思
寒露
楓
楓梢上的紅酒
落羽松
冬舞
大雪無雪
大寒晨起
◆卷四 爬上樹梢的軟鈴鐺
無花果
萬年青——記林明珊畫作〈船中植物〉
薜荔
臺灣欒樹
薑黃花開
曇花
野薑花
軟枝黃蟬
小花蔓澤蘭
朝顏
夕顏
相思樹
水筆仔
綠林雅士
一棵樟樹
午後
妝點——記翁素梅畫作〈用彩霞妝點〉
占滿
特富野古道上喜見耶穌光
展翼
諾氏鷸
丹頂鶴
白鷺鷥
雙心石滬
◆卷五 彩色列車不斷在日落前趕路
灰
白
紅
墨
滋味
鄉愁
天元宮
錶
洗澡
醇
愛?
我告訴過你
棉被
桂花
乳
午餐
角落的手推車
離合器
跳舞的石頭——題盧蘇偉老師的石頭彩繪〈跳拉丁舞的萌貓〉
誰是侵略者?
微笑 險降坡
量
放手
回家
短歌
妳是誰?
◆卷六 嵌入時光崁裡的聲音
一口老甕
一個古早碗
三板橋
洛神花
嵌入時光崁裡的拼圖
殼牌倉庫
靜靜地等待——記翁素梅畫作〈殼牌倉庫一隅〉
無念
無念?
牧童-
一葉悠哉——觀郭炎煌老師水墨畫展有感
獨白——觀郭炎煌老師水墨畫展有感
交換睡眠
個性
釣翁
◆卷七 母親的聲音(臺語詩)
都市的夢
五月節淡水讀詩
種一欉夢
想妳
咱
記持
鄉音
縛粽
鐵馬
牧童-
種菜
阮嘛是水源囡仔——寫予杜守正老師佮水源的囡仔
弓開——向國寶級詩人李魁賢老師致敬
「含笑詩叢」總序/李魁賢
推薦序 無需開花卻能夢想的樹/林盛彬
推薦序 詩人─推薦詩人張素妹詩集《大屯微醺》/陳秀珍
推薦序 讀張素妹詩選有感/蘇振明
自序 站上淡水五崗,我的詩生活路線
序詩 詩生活公約
◆卷一 沒有詩,生活只剩一球咖啡渣
咖啡
咖啡館組曲
生活
活著
為詩撐把傘
走路去讀詩
詩呀!
無眠
孕味正濃
書桌
詩展
雨天讀詩
再生
過渡
Feeling Heady——For Carlos
忠寮路上姑婆芋見詩
除非
蝴蝶效應
◆卷二 靜坐 如荷
口罩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