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客家研究的尺度,
看見發展的軌跡並置身事內,開展在地到國際的研究實踐。
本書聚焦東亞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現況,以及臺灣推動客家族群文化及語言教學與研究的過程。透過此書,讀者可以理解各國學術機構形成知識領域及區域特色的國際與在地背景,在覺察其間的異同之時,也體認到全球客家作為一個社會人群與文化範疇中的多樣性。
全球客家研究,涉及時間、空間尺度的運用以及視野轉換,而全球客家作為一個研究範圍,甚至作為一個分析單位,除了方法論的問題需要克服外,更重要的是全球各地客家研究的實踐要如何落實。要對這個內涵豐富的全球客家進行研究,不僅需要各國在地學者投入,更要建構一個全球客家研究社群,方能成事。
致力於推動國際性的客家研究學術合作的「全球客家研究聯盟」,便是由國內外十所大學共同組成的跨國客家研究學術聯盟,為各國在地學者投入、建構的一個全球客家研究社群。本書收錄聯盟各成員機構所發表及評述自各國家或研究機構推動客家研究的現況,期許藉由本書的研究成果,加速在地客家研究的進行,以及全球客家研究進一步以地方、國家或區域,乃至於以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進程。
【本書特色】
1.以各地客家研究為基礎進行比較分析,並走向以地方、國家到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
2.築基於多層次空間與時間的對話,且作者群涵蓋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等不同專業領域。
3.全書收錄一篇導論及十個篇章,完整介紹六個國家及國內四所大學院所發展現況,足以提供給有興趣瞭解全球客家研究學界發展的學者作為詳細參考。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張維安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學術興趣為社會學理論、經濟社會學、資訊社會學與客家研究。
簡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文化學院副院長,曾任科技部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學門召集人、國立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副院長、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系主任等職。學術興趣為西南中國苗族研究、華南與臺灣客家研究 、臺灣南島阿美族研究。文化人類學、親屬、情感、性別、身體經驗研究、歷史民族誌、語言人類學、醫療人類學。
作者簡介
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簡美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文化學院副院長
黃賢強/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Danny Wong Tze Ken/Professor and Dean,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laya, Malaysia.
李秀珍/印尼佩特拉基督教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河合洋尚/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全球現象研究部副教授
Jonathan H. X. Lee/Professor, Asian American Studies Department, College of Ethnic Studies,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U.S.A
黃麗萍/泰國瑪希敦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研究學院助理教授
周錦宏/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兼客家學院院長
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林本炫/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教授兼客家研究學院院長
洪馨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序
導論
客家研究的尺度
張維安、簡美玲
八○年代以來,臺灣與中國大陸各地的客家研究有明顯復甦的現象,尤其是相關客家研究機構的設立,客家研究從個別或少數學者的學術興趣,發展成機構式、跨領域的學術領域。與此差不多同一時間,海外各地也有明顯的客家研究成果產出,尤其是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與泰國等地特別明顯。很自然地帶動了客家學術研究的交流以及進一步的發展。
由於不同的歷史脈絡,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各地專注的客家研究議題及運用的方法相對多元。特別是所使用的尺度,牽涉到觀點、理論及研究成果。就歷史學家來說,時間是一個尺度,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新史學興起,歷史研究從以政治史為主發展到以經濟社會史為重點,所使用的時間尺度相對拉長。因應社會經濟史關心的議題,時間尺度從事件史的長度轉向一個世紀或更長的尺度。當然時間作為一個尺度除了長短不同之外,選擇研究的「時期」(時代)也會影響研究、觀察的結果。面對客家族群議題的討論,例如客家族群意識的形成、客家文化的特色、客家經濟的特質,甚至是客家人口的數量,我們需要怎樣的時間尺度?或應該研究哪一個時期?問題也許可以反過來發問,以尺度為方法,用什麼樣的尺度我們將看到了什麼樣的議題?考察哪一個時期可能會彰顯出什麼樣的特質?更明白的說,我們用什麼樣的尺度,將會看見什麼樣的客家。
就地理學家來說,空間是一種尺度,相同的,我們用怎樣的空間尺度,將會看見怎樣的客家。以小範圍的空間尺度研究客家村落,可以了解該客家村落的文化與實作。許多客家村落的研究之間可以互相比較,也可以綜合了解客家文化的特質,不過如果以整個國家或更大區域的空間尺度作為考察的範圍,將會看見不同的客家。全球客家的考察,除了具體時空下的客家社群外,客家社群網絡猶如網路世界的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如果說虛擬社群是人們通過網際網路或其他協作網絡,分享共同興趣、想法和感受的社區(Howard Rheingold ,1994)。客家社群,尤其是以全球為範圍的客家社群,則是通過實際的人際網絡,或通過社交媒體建構出來的虛擬網絡,「網絡作為一種分析單位」穿透以地理為範圍的社群。在社區、國家或區域的空間尺度之外,客家社群網絡提供了另外一種考察的視角。
全球客家研究涉及時間、空間尺度的運用以及視野的轉換。全球客家研究需要有以各地客家研究為基礎的比較分析,也需要有以地方、國家或區域乃至於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全球客家人口究竟有多少,無法精確算出,但可確定世界各大洲都有客家人居住。根據羅英群(1994)的《飄洋過海的客家人》資料,河合洋尚、張維安(2020:3)整理出表一(各國客家/華人的比例〔人數〕),客家人占華人人口比例超過2.5%的有22個國家,除了東南亞幾個國家外,大部分的客家研究都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因為住居國的地理環境、文化信仰、政治經濟的差異,尤其是與周邊人群的互動,造成原鄉與移民國之間的差異,而移民國之間的差異更是明顯。因此,要對這個內涵豐富的全球客家進行研究,需要各地的在地學者投入,建構一個全球客家研究社群,方能成事。
國立交通大學從設立客家學院以來,即設有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從事海外客家研究。2013年起創辦《全球客家研究》學術期刊,舉辦國際客家研討會,通過客家委員會所支持的天弓(客家話稱彩虹為天弓)計畫、致遠(取同行致遠之意)計畫積極從事海外客家研究;在臺灣聯合大學系統的支持下執行「揚帆計畫」積極將研究人員推到海外從事客家研究,帶領學生進行「移地教學」,與海外相關大學簽訂師生交流、交換備忘錄,建立多層次客家研究網絡,進一步從更大的格局與視野,更大的客家研究尺度來了解客家。全球客家作為一個研究範圍,甚至作為一個分析單位,除了方法論的問題需要克服外,更重要的是全球各地客家研究的實踐要如何落實。客家研究聯盟的提出,就是希望通過學術網絡的建立,推動各地的客家研究。全球各地都有客家研究,比較分析才有可能,以地方、國家或區域乃至於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才有其經驗研究的基礎。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中,交大客家研究的國際合作漸次展開,例如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臺灣客家文化館與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簽訂為期六年的三方交流合作,已進行到第四年;在客家委員會支持下由交大客家學院執行的「全球客家研究聯盟」經歷多年籌備後,也在2019年12月成立,除了定期發行全英文的電子報之外,還有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與以客家田野考察為基礎的青年客家學者工作坊,期能加速合作大學在地客家研究的進行,以及全球客家研究進一步以地方、國家或區域,乃至於以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進程。
2018年「全球客家研究聯盟」籌備之時,為了了解各機構成員所在國的客家研究現象,或各機構成員本身的客家研究特色,各機構成員代表曾在會議中進行報告,這些報告的內容即是本書的前身。
本書共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為全球客家概況,包含有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日本,與美國。第二部分介紹臺灣四個客家院所(中央大學、交通大學、聯合大學三個客家文化學院,與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及其推動之客家研究概況與特色。換言之,本書在區域上,相對聚焦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現況的介紹,以及臺灣政府通過客家文化學院的建置,推動客家族群文化及語言教學與研究的過程及與現況。
第一部共有六篇文章。第一章〈反思與轉變: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與前瞻〉以反思與轉變為主軸,闡述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與前瞻性。相對於其他地區的客家研究,本章作者張維安指出,臺灣客家研究的機構化建置數量之大,是最大的特色。他認為這是源於臺灣本土認同的熱情。未來隨著這個熱情趨於穩定,臺灣的客家研究數量會略為下降,然後趨於穩定。張維安也是積極的實踐者,多年來親力親為,投入大學院校的客家研究並積極推動研究團隊的組成,開拓新的客家研究契機。本章是作者對耕耘過後的深切反思。
第二章〈新加坡客家:近年研究和出版綜述〉將2007年至2019年新加坡客家的研究與出版,進行多元與豐厚的綜述。本章作者黃賢強指出,不同於臺灣的客家研究,有政府的支持與高等院校之學術機構的建置。新加坡的客家研究教學與華文的出版品,主要由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和民間的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來支持。在如此的結構下,新加坡客家研究近幾年推展的積極性,與書寫出版的能量,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本章作者黃賢強,在這波新加坡客家研究與出版的風潮裡,扮演重要的領頭羊角色,值得關注。
第三章〈Hakka Studies in Malaysia:Recent Development〉由 Danny Wong Tze Ken (黃子堅),以英文撰述馬來西亞客家研究的當代發展。本章的重要性在於作者一方面通過文獻,爬梳馬來西亞客家研究及其相關出版著作,所凸顯的馬來西亞客家研究特性。那是由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研究,進而逐漸開展為描述與探索客家特性的族群與文化研究。作者通過細密的文獻回顧,指出在馬來西亞的人文學術脈絡裡,客家研究成為一個可見度逐漸清晰的次領域,是一段漫長過程。而此過程與臺灣的本土化運動、文化政治、客家研究的國家與學術機構的建制化,以及臺灣與馬來西亞學術社群,在客家與族群認同文化及地方社會研究的綿密交流,有著不可輕忽的重要性與意義。
第四章〈尚待開採的礦藏:印尼客家研究概況〉作者李秀珍對印尼客家研究的現況,做了基本介紹。相較於前述臺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印尼的客家研究,主要仍將重點放在早期移民史、語音與文化的描寫。而客家文化在印尼多元的族群文化、宗教信仰、生態地理、歷史與全球化、自由經濟主義等等屬於印尼當地的獨特脈絡中,所構成之客家族群文化的在地化與當代性等,還擁有充裕的探索空間。
在介紹臺灣與東南亞的客家研究實踐與發展之後,本書第五章〈日本客家研究的軌跡與現在:人類學與民族學方向〉轉入東亞的日本。作者河合洋尚以歷史軌跡為意象,展現日本人類學與民族學界自1930-1940年代開始至今,所形成之客家研究的經驗與成果。銜接作者河合洋尚在2013年發表的文章,本文以2013年起至2019年,日本人類學與民族學界對客家研究的理論觀點,並開始加入公眾人類學的角度,來再現與討論客家族群文化的行動參與。其中也包含作者在大阪民族學博物館,所推動的客家文物、文化典藏與展演。和臺灣的人類學與民族學界,對於客家研究的區域關懷相近,日本人類學與民族學界,也跨越中國大陸、臺灣南北,以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通過田野與文獻的爬梳,探討客家文化在不同地區,含蘊其在地化與全球化的構成經驗與歷程。
有別於前面五章所描述與討論的臺灣、東南亞與東亞學術界,客家研究的實踐、發展與反思——這在意象上有如描繪一幅亞洲南方與全球客家研究的圖譜,第六章〈Research Notes: Discovering and Reclaiming Hakka History in Monterey Bay, California〉的書寫,較特別的是,作者Jonathan H. X. Lee(李順化),以英文研究紀要的書寫形式,闡述其結合歷史學者、考古學者的著述,以及對華裔美人的訪談,探索2007年出土的加州蒙特利灣區百年老漁村遺址,與客家華人之家族社群特性,及拓展史的關聯。本章由個案的微觀分析,開展早期加州客家華人移民的族群經驗,提供我們想像說客語的華人祖先,在廣大海域的移動經驗。作者 Jonathan H. X. Lee 在本章的開始,以自省式的語言,說自己並不是一個做客家研究的專家學者,是以族群批判研究為理論專長。這引發我們反思,當開展一個以具體時空為尺度,來進行族群研究時,作為研究者,也許無法自如地說,什麼才能稱為客家研究。但無論如何,深刻嚴謹地進行獨特時空尺度下的族群研究本身,就有其對於人類社群之經驗歷程的探索價值與意義。
最後,翻開全球客家研究之現代版圖,近二十年來臺灣的客家研究能量,堪稱獨特。這股至今仍源源不絕的實踐力道,對於族群研究的學史與理論的推動,以及培養大學生族群與多元文化的素養,可預期有實質貢獻與影響力。當前臺灣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重要且突出的一點,即是高等教育之相關學術機構的建立與開展。
本書第二部共有四篇文章,是關於臺灣四個客家研究院所及其特色的描寫與闡述。第七章〈跨域整合: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跨領域研究〉的作者周錦宏點出,跨領域研究是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多年來持續實踐客家研究的重點。而在這樣的耕耘成果與歷程裡,作者也反思不同學科彼此間交集或共通知識論與方法論的脈絡,是有一定難度的。這也是跨領域客家研究亟待思考的問題。第八章〈置身事內: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客家研究的實踐性格〉的作者羅烈師,開宗明義闡述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多年來,以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傳播學及文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傳統學科領域知識為主軸,參與臺灣客家知識體系之建構。並且所構成的是具有高度實踐性格的知識體系。作者認為這並非單指學術應用或科學普及而已,更是在認識論與方法論上,置身事內的客家研究。亦即研究者藉由研究參與的社會行動,同時也引起社會文化的變遷。第九章〈開疆拓土: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的新領域〉作者林本炫也指出,聯合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強調以跨領域的新興學科推動客家研究。多年來著力於客家語言與傳播、經濟與社會研究、資訊與社會研究。作者認為這樣的跨領域思維,兼具不斷拓疆新領域的意味。
第十章〈身在此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在地性與實踐性客家研究〉作者洪馨蘭以作為「有地方的」學術機構為推動方向,探討高雄師範大學深具在地性與實踐性的客家研究。作者指出六堆不僅是其推動學術研究的研究範圍,也是以六堆客家研究作為重點的學術建制。為回應六堆地區的社會變遷與客家文化及語言流失的困境,該所也有意識地發揮六堆學的潛在能量,以作為具備地方學理論與意義的推廣者。
本書的完成與出版,築基於多層次空間與時間的對話。每一個全球客家的研究與紀錄,都同時是在地的,是對於地方歷史的書寫,也是跨越實際地理界線的想像社群與族群研究。如本文前面所提及,「用怎樣的空間尺度,將會看見怎樣的客家」——這是全球客家研究之實踐場域裡,充滿活力的研究態度,同時也是一個具備包容力的學術胸懷。始於2018年11月的學術聚會,既是跨越臺灣、東亞、東南亞與北美等不同區域的客家研究成果的回顧,也是對客家族群研究學術機構,在臺灣建置之歷程的回溯與展望。
我們也在此說明,本書參與的每位作者,在學術的專業上,有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等不同專業領域。是故本書在編輯過程中,保留作者所用的學術書寫格式的差異。最後本書能順利出版,我們感謝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深耕計畫,與客家委員會的經費支持。最後要特別感謝劉瑞超、陳明惠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編輯程惠芳與陳建安等人的許多重要協助。你們是讓此書最終可以付梓的重要夥伴。
導論
客家研究的尺度
張維安、簡美玲
八○年代以來,臺灣與中國大陸各地的客家研究有明顯復甦的現象,尤其是相關客家研究機構的設立,客家研究從個別或少數學者的學術興趣,發展成機構式、跨領域的學術領域。與此差不多同一時間,海外各地也有明顯的客家研究成果產出,尤其是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與泰國等地特別明顯。很自然地帶動了客家學術研究的交流以及進一步的發展。
由於不同的歷史脈絡,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各地專注的客家研究議題及運用的方法相對多元。特別是所使用的尺度,牽涉到觀點、理論及研究成果。就歷史學家...
目錄
導論客家研究的尺度/張維安、簡美玲
【第一部 全球客家研究概況】
第一章 反思與轉變: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與前瞻/張維安
第二章 新加坡客家:近年研究和出版綜述(2007-2019) /黃賢強
第三章 Hakka Studies in Malaysia:Recent Development/Danny Wong Tze Ken
第四章 尚待開採的礦藏:印尼客家研究概況/李秀珍
第五章 日本客家研究的軌跡與現在:人類學與民族學方向/河合洋尚
第六章 Research Notes:Discovering and Reclaiming Hakka History in Monterey Bay, California/Jonathan H. X. Lee
【第二部 臺灣客家研究院所的特色】
第七章 跨域整合: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跨領域研究/周錦宏
第八章 置身事內: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客家研究的實踐性格/羅烈師
第九章 開疆拓土: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的新領域/林本炫
第十章 身在此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在地性與實踐性客家研究/洪馨蘭
作者簡介
圖片來源
導論客家研究的尺度/張維安、簡美玲
【第一部 全球客家研究概況】
第一章 反思與轉變: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與前瞻/張維安
第二章 新加坡客家:近年研究和出版綜述(2007-2019) /黃賢強
第三章 Hakka Studies in Malaysia:Recent Development/Danny Wong Tze Ken
第四章 尚待開採的礦藏:印尼客家研究概況/李秀珍
第五章 日本客家研究的軌跡與現在:人類學與民族學方向/河合洋尚
第六章 Research Notes:Discovering and Reclaiming Hakka History in Monterey Bay, California/Jonathan H. X. Lee
【第二部 臺灣客家研究院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