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指引下,北京確立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標,並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打造國際活動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業總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和諧宜居之都。2010年北京公共服務正朝著世界城市的目標邁進,基本公共服務趨向均衡,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2010年科技創新政策有突破,出台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實驗區行動計劃,推動稅收優惠等多項試點工作,實施促進企業做大做強的“十千百工程”,狠抓“三個一批帶動工程”,制定了《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啟動中關村海歸人才特區相關政策的研究與制定。基礎教育彌補幼教不足,上半年完成公辦幼兒園改造建設30所,增加入園名額近萬個。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55%,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標準進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全面提速。基礎設施投資進一步向薄弱地區傾斜,通州國際新城、首鋼地區、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規劃建設步伐加快,城南行動計劃全面開展,城鄉結合部50個重點村規劃編制完成,唐家嶺等30個村搬遷工作順利實施。環境治理力度加大,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試點,上半年空氣質量好于二級天數累計達到140天。公共安全事故總量下降,上半年刑事案立案數下降10.8%,沒有發生涉校安全事件。
北京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雖然初步建立,但與世界城市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在科學技術領域,惠及民生的自主創新成果還不多,遠郊區縣的科技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基礎教育領域,公辦幼兒園的缺口還很大,未來5年,北京還需要投人50億元新建擴建600所幼兒園才能滿足需要。在社會保障方面,城鄉之間的差距還很大,流動人口的醫療和養老保險跨地區轉移和接續還沒有實現。在人口控制方面,北京還存在人口增長與資源短缺之間的巨大矛盾,特別需要加大對流動人口的有序管理。在城市運行方面,北京核心區的交通擁堵越來越嚴重,需要下大力氣進行綜合治理。在環境保護方面,綠色低碳的理念需要大力普及。在公共安全方面,食品、藥品安全的監管需要加大科技含量和政策措施,需要覆蓋廣大農村地區。總之,實現公共服務城鄉一體的格局任重道遠。
2011年全球經濟將步入一個高通脹時代,同時,北京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也將步入快車道,這就意味著政府不僅要安排更多的財政資金來完善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更需要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到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來,因此,民間資本將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