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人的一生,痛苦無可避免,但是從志工媽媽碧秋的身上,我們更堅信:只要夠努力,一定能絕處逢生;只要轉個彎,人生必能柳暗花明。引用作家吳淡如的一句話:「沒有一種幸福的背後,不站著一個曾經咬緊牙根的堅定靈魂。」這正是志工媽媽碧秋最貼切的寫照。
「大愛鳳山、幸福城市」一直是智傑為市民服務的最大願景,社會多一個好人,人間就多一分善業;期望從志工媽媽碧秋正面、積極的人生故事中,讓生活周遭激起更多的亮點;每一個人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學習用愛與熱誠,做自己的貴人,也是成就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高雄市鳳山區區長 許智傑
推薦序2
碧秋之所以能在逆境中成長、認真過活,完全在於她能坦然面對自己的人生,實在是孩子們學習的好榜樣。聖嚴法師自在語裡邊提到:『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的確,有了珍惜、知足、感恩之心與行動,就擁有了生命的光彩,天天會有很棒的事發生在你的身上!對於這一點,碧秋可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實踐者。但願碧秋未來的人生,因為坦然、付出,能走出自己更加順遂的人生,幫助更多逆境中成長的孩子,讓這些孩子跟碧秋一樣,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成為別人的太陽。
高雄市鳳山區新甲國民小學 朱金祥
推薦序3
碧秋不只在新甲服務,後來更到鳳山五甲社福中心,擔任社區為弱勢家庭開辦孩子的課後輔導班課輔媽媽,碧秋的愛慢慢擴大到社區。
如今碧秋要出書,將自己的成長故事寫出來與人分享,要我為序,讓我有機會預先拜讀,書中她呈現了自己自卑的童年、家庭的包袱、求學的困苦、小學徒的生涯。研讀內容時,我才發現碧秋的熱情志工生涯之動力來源:「執著於一件工作,久而久之必有所成就」,所謂「把吃苦當吃補」,相信碧秋就是這種人了。
小學徒的生涯中,服務於五福國中孫淑瑜老師的來信,是她向上力量的精神支柱,「繼續學業吧,老師可以幫助妳。」、「碧秋不要放棄自己」教友身分的孫老師鼓勵之詞語如冬陽般溫暖了她的小小心靈、如明燈般照亮她的學徒生涯,讓她感受到「我是被重視的孩子」、「我是不被放棄的孩子」的堅定信念,支撐了她的學徒生涯及後來的人生旅途;碧秋在向新甲學生演講分享輔導理念時,更邀請孫老師成為座上貴賓;她視孫老師為人生的貴人。
碧秋這些人生際遇,是目前的學子所無法想像的,相信這些困苦經歷將能提醒學子的心靈、指引學子的學習生涯;也期待現代的父母多給孩子吃苦體驗的機會,不要將孩子保護成溫室中的草莓。
高雄市鳳山區誠正國民小學校長 林秀湖
作者序
母親的話
「阿秋,妳會不會怨嘆我們把妳送給別人啊……」聲音羸弱的她,躺在病榻前,幾乎不能喘息,卻還是不斷地重複這句話,數十年來沒有一次間斷。
我握著生母的手,心熱得發燙。
在病榻旁,我沒有多說話,只希望母親多休息,調養身體。登裕陪在我的身旁,看著錶,提醒我時間差不多該離開了;我告別親生母親以及老家的親戚,偕丈夫走出醫院大門,心裡百感交集,卻是沉默不語。
其實這個問題,長久以來積在我的心裡,卻一直沒一個正面的答案。
如果是年幼的我,那個童年自卑、飽受嘲笑的小女孩,被親生母親問到這個問題,一定會緊握著小拳頭,生氣地大聲回應:「會!」
經過一段時日,國中後離家,到台南當學徒的那個充滿夢想的年輕少女,雖然涉世未深,卻也初嚐人情冷暖和孤獨的痛楚。若是當時問少女時期的我這個問題,想必也會默默地說,「我會。」
結婚後,自己也驚喜地當了母親,有了女兒好像擁有了全世界般的安定;我漸漸能體會,原來天底下沒有母親願意骨肉分離。每次當我回到親生父母親那裡,不管是童年的我,少女時期的我,或是婚後抱著孩子的我,親生父母親總是以憐惜的眼神和口吻問著我的近況,尤其是母親。
「妳好不好?工作順利否?孩子還乖嗎?」親生母親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卻是欲言又止地不敢一次道盡。「阿母妳不要擔心,我很好!」我會這樣告訴她,然後在襁褓中的女兒也會啞啞地對奶奶笑著。
時間如河流,綿延漫長,彷彿能將所有憤怒的驚濤駭浪撫平,像母親溫柔而充滿細紋的雙手,不管任何時刻都能將哭鬧的孩子撫慰至恬然安睡。
直到今天,母親已經無法下病床,每次我去看她,她仍深感歉意地問我相同的問題。親愛的阿母,我是真的不埋怨;我曾想過當你們子女會是多麼幸福,擁有多美好的童年;你們如果沒有把我送給別人,我不會知道你們有多愛我,我也不會知道骨肉分離是多麼痛苦而更愛自己的孩子。我可能不會學習裁縫,不會年少離家,不會遇到這麼愛我的丈夫,也不會因此遇到這麼多愛我的人而有如此精彩的人生。
「阿母,阿母,我不□怨嘆!」我握著母親的手,看著她,此刻感到自己已放下長年在身上的重擔,心中感到無比滾燙。
我知道,那種輕盈的溫暖,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