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OSI和TCP/IP
介紹協定和協定分層的概念,同時對兩種常見的分層模型進行比較,介紹各層所定義的功能。
第2章 TCP/IP協定
介紹包括TCP、IP、UDP、ICMP、ARP等重要的協定
第3章 乙太網路
乙太網路相關內容的概述,包括乙太網路速率、雙工模式、纜線、乙太網路資料訊框結構和MAC位址等。
第4章 路由器和交換器的功用
本章將網路設備套用在第1章介紹的分層模型中,方便讀者理解資料是如何進行點對點傳輸,在閱讀本章之前,應該複習本書的第1章而不是第3章。
第5章 IP編址
介紹IP編址方式,包括打破傳統IP位址分類的VLSM和CIDR這兩項技術。
第6章 Cisco IOS設備操作與設定
本章的內容是一切實作的起點,內容包括路由器和交換器的外觀及構造,如何利用Console纜線對它們進行管理,以及設備作業系統(Cisco IOS)的幾種常見的設定模式,本章不僅展示如何對設備進行管理,還提及設備的啟動過程,及操作一些簡單的設定和查看內容。
第7章 管理網路設備
進一步介紹Cisco設備的一些使用方式,包括CDP協定的使用,如何使用Telnet協定進行遠端系統管理,如何利用修改暫存器的值來變更設備的啟動行為等,既然本章的操作管理與暫存器的值有關,因此升級IOS和恢復密碼的方法必然會在本章說明。
第8章 路由基礎與靜態路由
從說明路由表開始,漸漸對路由紀錄的參數逐一進行說明,再延伸到靜態路由的理論、設定方法及一些高階應用,在CCNA階段,讀者務必完全掌握與靜態路由有關的知識,這不僅是因為在此後的學習中不會再涉及靜態路由的知識,更因為理解靜態路由有助於讀者對比理解動態路由式的通訊協定。
第9章 動態路由基礎與RIP協定
將帶領讀者進入長達三章的動態路由漫漫征途,為了讓讀者理解動態路由的使用方法,本章一反常態,採用先行後知的做法,從RIP協定的設定方法切入,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瞭解動態路由式通訊協定的概念,繼而引出RIP的理論及更細部的設定方式,RIP的兩大版本及特性在本章均有涉及。
第10章 EIGRP協定
對這款協定的演算法、原理進行相當詳細的說明,並利用案例介紹EIGRP協定的使用方法,在本章最後,藉著介紹no auto-summary命令的大好東風,對不連續子網段的概念進行補充說明。
第11章 鏈路狀態協定概述與OSPF協定
首先說明距離向量型路由式通訊協定的缺陷,由此導入鏈路狀態路由式通訊協定的概念,進而引出本章的重點--OSPF協定,鑑於本書的目標讀者僅有CCNA階段的水準,因此無論是理論還是設定,我們對OSPF協定的介紹只能算作基礎鋪墊水準,本章最後會對第8章中所提的路徑成本和管理距離的概念進行補充說明。
第12章 網路位址轉譯
介紹一種為了因應IP位址快速耗竭而產生的位址轉換技術,本章對NAT這種看似簡單但實則容易讓人暈頭轉向的技術,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並以實際案例展示設定方式。
第13章 廣域網路
介紹大量與廣域網路有關的技術,包括HDLC、PPP、框架中繼,這些技術均有自己的特點,設定方式也大異其趣,值得花時間閱讀掌握,本章最後將介紹新版CCNA新增的PPPoE原理和設定方法。
第14章 存取控制清單
從ACL的應用場合說起,談到設備處理這類清單的順序和原則,接著介紹存取控制清單的幾種常用的類型,在本章最後,一如往常地提供了設定存取控制清單的方法和相關案例。
第15章 IPv6
對新版IP協定進行概要介紹,在本章開始,我們將比較IPv6資料封包表頭與第2章中出現過的IPv4資料封包表頭,說明IPv6對於原本IPv4協定所作的改變,之後對IPv6位址的表示形式及分類進行詳細介紹,最後利用簡單的需求說明IPv6的設定方法。
第16章 二層交換技術
本章把讀者帶回網路的資料連接層。本章從交換器對資料訊框進行交換的方法,說到冗餘鏈路在理論上有可能會對網路造成的影響,並由此引出網路交換最重要部分,也就是生成樹協定(STP)。
第17章 VLAN技術
介紹虛擬區域網路及相關的概念和協定,除了本章的主旨VLAN技術之外,我們還介紹了Trunk、VTP協定,以及VLAN間通訊的實作方式,最後對新版CCNA大綱中出現的SPAN和RSPAN技術進行摘要講解。
第18章 設定STP
對PVST和用來將多條線路組合成一條網路的乙太網路通道(EtherChannel)技術進行介紹,如何設定STP相關參數更是本章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