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陳柔縉 專文推薦
百年前的戰火浮生相 陳柔縉
「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幾個字,在我探索日本時代臺灣生活史中,反覆出現,是一個很鮮明的時代切分線。跨過此線,舊式遠去,新物撲來,文明大步奔向現代。
尤其,一戰可說是全球現代女性的原點。男人上了戰場,女性替補了角色遺缺,千年不變的附屬身分地位開始翻轉。開戰第二年,在臺灣就可以看見報紙指出,女性助戰,始於英國,陸軍部召用了三百名女職員辦理事務。女性也當起醫生、護士、郵差、公車車掌,甚至女記者。百業中,當時似乎只有獸醫無法攻陷,因為獸醫學校不收女生。報紙還說,才二十年前的光景,愛丁堡女生上學,會被丟臭雞蛋,現在沒有人敢再如此輕浮戲弄了。
一戰於一九一八年底結束,一九二二年,艋舺就有位叫蔡嬌的十七歲女生,跑去警察局請求發駕照,說她要開車。二○年代的臺灣女性也開始「改頭換面」,頭髮剪短,脖子和前臂露出,小腿不再藏在長裙裡,挺胸穿起絲襪和高跟鞋。
一戰對臺灣來說,也是景氣的等義詞。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與日本經濟息息相關;一戰到了第三年,報紙喜孜孜說,日本經濟好,雖然沒有美國那麼「大好況」,但是,「亦有意外之幸福」。臺灣經濟發展曲線到了戰中,如加了燃料的火箭,線型都是向上衝。
臺灣經濟怎麼好呢?譬如說,一戰當時,飛機處於幼稚階段,飛行員還露在外,沒有所謂的機艙,輪船仍挑運輸的大梁。交戰國大量向外借船,甚至借到臺灣來。租金行情好到不行,據報載,租出去一個禮拜,跟跑臺灣航線一年的收益一樣。又譬如說,臺灣最高學府「總督府國語學校」應屆畢業生還沒離開校門,就被商家全部預約走了,多數學生還是進了板橋林家的林本源第一房;報紙又喜形於色了,說這是「唱賣一聲。便得盡售。可喜之現象也」。
一戰帶來的繁榮,還有極誇張的一景。當年板橋林家一位高層主管的兒子曾回憶說,經濟好到生意人賺了錢,跑到風月場所「藝旦間」,用一圓紙鈔當菸點。臺灣人在小學當老師的月薪才十幾圓,那時候的一圓絕對大過現在的一千元。
然而,然而,臺灣所感受到一戰,只是狂潮末端再末端的變形漣漪,並不是真正的一戰。真實炮火下的歐洲戰場,必須用腥風血雨、滿目瘡痍、慘絕人寰才足以形容。歐洲各國最終雖有勝敗之分,生靈塗炭,並無不同。
真實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什麼?
整整一百年前的夏天,奧匈帝國的皇太子到了隔壁新併吞的波士尼亞,被另一個鄰國塞爾維亞的年輕學生槍殺。歐洲這條街坊的鄰居,過去數年或數十年積累滋生的宿怨細菌,這下全被挑起來,一大堆人衝出來揮拳喊打。
接下來幾個月的情勢,我喜歡梁啟超簡練的描述,「忽然而奧塞戰,忽然而奧俄戰,忽然而俄德戰,忽然而法英比日土門皆戰」(按,門指「門的內哥」王國,即今巴爾幹半島小國蒙特內哥羅),不到一行字,已可嗅知這是一場大混戰。
最後,歹戲拖棚,打了四年多。
而且,更多國家加入戰局。
而且,造成四大帝國滅亡,其中包括戰敗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以及站在戰勝一邊的俄國;沙皇在戰爭中就被推翻了,俄國蛻變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國家。
而且,國際勢力因此消長。美國戰前欠歐洲一卡車的錢,戰後反轉為歐洲的債主。戰敗的德國則被狠狠痛扁,所有過去搶來的海外殖民地,現在換另一批豺狼就地分食了。
更嚴重的,德國深受恥辱,二十九歲的希特勒忿恨難消,決定成為政治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從這裡開始發芽。
以上的描述,偏向一戰的國際政治史,若選搭兩張世界地圖,一張一戰前後歐洲領土的變化,一張列強在世界的勢力分布,最是恰當。
另一種描繪一戰的角度是切入軍事。一戰在軍事上確實有許多特徵,值得探究。戰士們在歐洲大地挖出一條一條的壕溝,架起層層鐵絲網,後來發現難攻也難守,彼此就躲在戰壕裡閒耗。戰事僵局打不開,坦克被開發出來,號稱壕溝的剋星。
一戰的新武器還有飛機。一九○三年底,萊特兄弟造了人類第一架飛機,十幾年後,飛機改良進化成國家級的打架工具。不過,那時的飛機不往前「射」出飛彈,而是像下蛋一樣,負責從腹部丟炮彈直落敵營。
除了武器,戰史必談幾個關鍵會戰、幾個偉大將領元帥的奇襲,這樣的一戰史,掛在我們面前的應該是戰役地圖,標示了何謂「西線」,並布滿各色的箭頭。
現在,我手上這本《美麗與哀愁》談的也是一戰歷史,卻完全顛覆我對戰史的印象;它不是國際利益爭奪之書,也不是戰役將領英勇之書,皇帝、英雄、戰役、武器、講和,退為配角與背景,小兵、護士、保險員、家庭教師、探險家、飛行員、戰俘,登上舞臺最中央。主角群排成一列,面向讀者,一起站在一百年前的戰爭原點,一起重新踏上征途,為一百年後的我們朗讀當年的日記、書信,以及其中暗藏心底的最真實聲音。
作者像導演一樣布置一切,每位主角以相同的速度往前走在共同的時間軸上,鏡頭不斷在主角間跳動轉換,停留時間長短不一。每位主角不是依序登場,也不會一次說完自己的故事。臨死的阿兵哥,神父都來給他的眉毛塗了油,修女也跪在床沿了,但他不想死,他的魂飛出去,看見自己的軀殼躺在病床上。這時,作者的鏡頭跳開了。稍後幾節,鏡頭再度對準阿兵哥,上演了振奮人心的大復活。鏡頭隨即又跳開,是否回來,並不知道。又讀了好一段,果然有續集,劇情卻出乎意外轉折。結局如何,請讀者留心一九一六年的內容,便可見識作者奇絕的手法。
各個主角往前走的路上,並非枯嗓唱著獨角戲。作者是專業史家,加入巨量而綿密紮實的大環境歷史資料,兩相交織,織出有形、有骨、有血、有肉、有淚的戰火浮生相。而單純幾個人喃喃自說著自己的故事,那種可能產生的瑣碎、斷裂、單調、輕薄,則完全避開了。
我們會看見巴黎妓院生意鼎沸,士兵故意找染性病的妓女,貴婦高高興興把五隻雞養在氣派的書房。還有,倫敦普通無聞的保險員因上戰場殺敵,國王就站在面前幫他掛勛章,人生意外衝上輝煌的高點。我們也會聞到一個單一國家的士兵一天可以死兩萬七千人的戰場必然飄出的惡臭,也聞到士兵大抽香菸,吞雲吐霧,企圖蓋過。德軍用了三十萬隻傳書鴿,牠們比電話還便捷可靠。囚牢竟然比戰場安全,戰俘被善待,九成的人存活下來。紅肉走下德國人的餐桌,只剩蔬菜。巴黎歌劇院坐無虛席,寡婦湧入,流洩她們的淚水……閱讀愈到後來,愈能嚼出作者的匠心,以及書中的厚重與深味。
百年前爆發的那場戰爭,所有國家和人民都為愛國而戰,但所有國家都愛國,碰撞出來的卻不是更多倍的愛國,而是相互殘殺。除了為此荒謬發出嘆息,在那場戰亂中逝去的千萬靈魂,他們的犧牲換得人類社會的成長,雖然只有一點點的成長,但成長路如此不易,我們,回望百年蒼茫,仍心存敬重與感謝。
媒體推薦:
他們稱自己為失落的一代,但你會在這裡面找到自己的故事。
──《紐約郵報》
一戰的書經常是傾向一邊的,而非全面的歷史,像是福塞爾的《大戰與現代記憶》,或是雷馬克的小說《西線無戰事》。英格朗的這本書呈現了非傳統的萬神殿……這些人的生活既可怕又激動人心,全活在英格朗用一個個小時刻所堆疊的細節裡。本書的驚人結局令人難忘。──《紐約時報》
數百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怪誕、感人、難以承受且驚人的事件,這本不凡的書就像偉大的小說,將美麗和哀愁呈現得既普遍又具體。英格朗將原本隱匿在歷史和地理中的個體經驗釋放出來……將細節營造得像交響樂……
──英國《週日郵報》
研究戰爭四十年來,我從來沒有讀過像這樣一本了不起的書。
──德格魯特(Gerard J. DeGroot)《華盛頓郵報》
強大且具說服力。在眾多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書籍中,其原創性令人注目。英格朗的書,幾乎每一頁都新鮮且具啟發。
──英國《每日快報》
英格朗的作品很細緻。做為一位歷史學家,他有著令人驚嘆的技能。但另一面的英格朗,是一位業餘散文作家,精心細緻,貼近人心,是位厲害的說書人。
──西班牙《必讀》(Qué Leer)
讀完之後仍會在腦海中久久縈繞不去。衝擊力極強。
──《倫敦大轟炸》(The Blitz)作者嘉迪納(Juliet Gardiner)
一次又一次,他僅藉著少數幾個簡單鮮明的字眼,就能夠召喚出當下的氛圍。我熱愛所有的細節……令人深感振奮。
──《達芙妮》(Daphn edu Maurier)作者福斯特(Margaret Forster)
當代描寫戰術與戰爭心理最傑出的一位作家。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