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中國北方陷入群雄逐鹿的爭奪旋渦。中原戰亂,漢人南遷,地處王朝權力邊緣的南方,由此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彼時,來自南方前線的富春孫氏,從一個小小的縣尉出發,經孫堅、孫策、孫權接續經營,成長為江南地方的中堅。在近乎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南方的將軍們不僅建立了吳國的偉業,還為西晉末年衣冠南渡奠定了基業。在文學演繹的加持下,孫吳的成就與漢朝的失落輝煌、魏國的璀璨奪目和蜀漢的傲骨錚錚相比,或許略為遜色;但這一有限的成功而不是徹底的失敗,是現實政治層面的一大勝利。
張磊夫(Rafe de Crespigny),澳大利亞著名漢學家、歷史學家。生於1936年,先後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現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終身講座教授,是當代澳大利亞史學界研究中國東漢及三國史的先驅,《劍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220—589)》作者之一,國際漢學研究領域儒蓮獎獲得者。著有《南方的將軍:孫權傳》《國之梟雄:曹操傳》《洛陽大火:公元23—220年的後漢史》等。
徐緬,1997年生於江蘇南京。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歷史學與國際關係學學士、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學碩士,曾在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進修,目前聖安德魯斯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在讀。研究方向為外交史、政治思想史、國際關係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