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創業篇
放下面子,創業沒有門檻
雖然說:唯商是奸。其實,真正的商人是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也都會理直氣壯地說:一切是為了賺錢!中國威力打火機有限公司老闆徐勇水被問到「你創業成功的動力是什麼」時,他的回答是:「就是為了賺錢,過上好日子。」
成功的商人正是因為臉皮「厚」,才能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他們認為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加上他們敢於冒險嘗試的膽識,決定了他們敢四處闖蕩,獨占了一般人不屑一顧的領域,因而白手起家。
當年在街上擺攤,靠著擦鞋度日的小擦鞋匠,如今已成為臺灣鞋業的領導品牌之一「阿瘦皮鞋」的創始人兼董事長,他就是羅水木。 他笑著回憶:「年輕時我長得瘦小,體重不到五十公斤,街坊都叫我『阿瘦』,既親切又貼切。」
二十世紀五○年代還是一個很多人穿不起皮鞋的年代,擦鞋可謂「金字塔頂端的五星級服務」。但是在臺北市延平北路二段「東雲閣」大酒家樓下已形成了一條「人龍」,在「金融一條街」工作的上班族,正排隊等候名聲響亮的「阿瘦仔」擦鞋,儘管「阿瘦仔」擦一雙鞋的價格比吃一頓正餐還貴。只見在「人龍」的最前端,身手俐落的「阿瘦仔」拿著豬毛刷和擦布,飛快地替客人的皮鞋上油、擦亮、磨光,同樣的作法毫不馬虎地堅持三輪,才算大功告成。
「阿瘦仔」擦鞋攤附近, 擦鞋攤、擦鞋店林立, 但要想找到「擦三遍,亮三天」的擦鞋師傅,除了「阿瘦仔」之外,可說是「別無分號」。
「擦鞋找阿瘦」的口號不脛而走。
「我絕對不會因為客人多, 為了搶時間而減少一道工序。」羅水木驕傲地說,「客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能騙得了一時,客人終究會發現。」從十歲起就輟學的他,頭腦中有一種模糊的「品牌觀念」,即「阿瘦仔」的招牌,沾不得一點灰塵。
創業路上不乏艱難險阻, 即使是擦皮鞋, 羅水木也全心投入, 終於獲得顧客的信任,從臺灣街頭一個不起眼的小擦鞋攤,到年營業額超過三十億元的「產業龍頭」。
在成功商人看來,面子不值幾個錢,能賺大錢才算有面子,這是成功商人獨特的「面子觀」。在他們的觀念中,如果你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就要放下身段和面子,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
放下面子更易獲得成功,因為捨棄面子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將是他的本錢;捨棄面子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沒有面子的顧慮。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對於那些寧願當「啃老族」,也要愛面子而不願屈就低階職務、努力打拼賺錢的人,這是成功商人最瞧不起的。
你可能會說, 成功商人剛出道時不也一貧如洗嗎? 但他們能丟掉面子,從基層或學徒做起,努力賺錢。「天助自助」,成功商人能賺錢而且賺得到錢,其中的道理就在這裡。
職場篇
投入工作,進得去也要出得來
「一頭栽下去」,是很多人戀愛時都要經歷的過程。但是你可知道,很多事情都能和愛情一樣讓你深深陷進去,譬如,工作就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在這個以工作為導向的社會裡,製造了無數對工作狂熱的人。他們沒日沒夜地工作,整日把自己壓縮在高度的緊張狀態中。每天只要張開眼睛,就有一大堆工作等著他。
你如果要判定這個人是不是「工作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假。因為,有很多工作狂最討厭節日,尤其是放長假,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只要一閒下來,他們就會悶得發慌,恨不得趕緊逃回辦公室裡。
其實,工作狂不單單指做事的狀態,也是一種心理的狀態。據心理研究人員分析,具有工作狂特質的人大都是目標導向的完善主義者。一切以原則掛帥,他們企圖從工作中獲得主宰權、成就感與滿足感,任由生活完全受工作支配。他們相信只有工作才是一切意義的所在,活動、人際關係對他來講都是無關緊要的。
當走進社會, 從第一天工作開始, 某跨國企業大中華區經理泰德心裡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希望自己在三十歲的時候能獲得一個好的位置。
由於急於求表現,他幾乎是拼了命工作。別人要求一百分,他非要做到一百二十分不可,總是超過別人的預期。
那段時間,泰德整個心思完全放在工作上,不論吃飯、走路、睡覺,幾乎都在想工作,其他的事一概不過問。對他而言,下班回家,只不過是轉換另一個工作場所而已。
拼命工作的結果不僅使他與家庭產生了距離,與員工更是形成對立的局面。而他自己,其實過得也並不快樂,常常感覺處在心力交瘁的狀態。
當時,泰德不認為自己有錯,覺得自己做得理所當然;反而責怪別人不知體諒,不肯全力配合。不過,慢慢地他也發現,縱然自己使勁了全力,為什麼卻總是追不到自己想要的?
三十五歲以後,泰德才開始領悟,過去的態度有很大的偏差。處處以工作成就為第一,沒有想到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雖然,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別人,但其實是為了掩蓋自己追求虛榮的藉口。
泰德不否認「人應該努力工作」。但是,在追求個人成就的同時,不應該捨棄均衡的生活;否則,就稱不上「完整」的人生。泰德的領悟是這樣的:工作既要進得來,還要出得去。只有進得來才能把工作做好,而只有出得去才能均衡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更有意義。
重新調整腳步之後,泰德發現比較喜歡現在的自己,愛家、愛小孩,
還有自己熱衷的嗜好。他沒想到這些過去自己所不屑、認為是浪費時間的事,現在卻讓他得到非常大的滿足。對於工作,他還是很努力,至於結果,一切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