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另類橋梁書 張子樟(前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在一切事物均可圖像化的現實社會裡,有志力挽狂瀾的教師及家長想盡辦法要學子回到抽象文字的世界,於是出現文字增多、圖像減少的橋梁書。弔詭的是,許多成人在幼年時期沒讀過繪本,也從未見過橋梁書,在學習過程中就直接進入抽象文字的世界,學習效果也相當不錯。我們承認,繪本與橋梁書有其學習價值,但也只是教學工具之一而已。所有的學子最後都得回到抽象文字的世界,才能進入學習的另一空間。
除了學習材料的選擇外,什麼內容適合當今的青少年是另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從前的專家學者總是認為,只有內容向上的、光明的作品才適合教養兒童少年;最好避開黑暗的。但當今的兒童少年早已被電子媒體汙染到某種程度,對於所謂的「黑暗」面也早有了抗體,根本不用擔心孩子會被文字的黑暗刻畫所影響。如果用上述兩種看法來檢視鄭宗弦的《快樂植物人》,可以發現台灣目前橋梁書的一種進展現象。
《快樂植物人》這本書的重心並非在於強調文學性與藝術性,而是在於其實用性與教育性。這並不是說這本作品欠缺文學性與藝術性,而是在對照之下,它的實用性與教育性比較顯著。誠如作者所說的,作品要有獨特的閱讀趣味,內容必須要有錯愕、幽默、機智的片段。這方面作者並沒令我們失望,他沒過度強調騎機車戴安全帽的重要,他只是藉著帶故事中的女主角小如到「植物人安養院」當義工這個故事的主軸,間接點出這個社會的某一些悲慘的角落,告訴女主角,人生並不是只有喜樂,許多不幸的人需要我們伸出援手。
作者安排小如進入安養院的目的在於要小如「認識世界」。我們都知道,一般人的童稚世界總是歡樂多於悲苦。但人無法拒絕成長,總得嘗試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然而認識的結果卻往往是種不愉快的經驗,小如被嚇暈了,讓她發覺這世界的真相與她期盼的並不一致,自己的力量又非常薄弱,對真相世界極可能是既無奈又無能為力的。她在這段當義工的時間裡,可以在挫折中認識部分真實世界,在酸楚中蛻變成長,當然是種「啟蒙」(initiation),因為她在很短的期間內,遇到一個重大的生命上的抉擇、存在的危機,使得她在事後,對自己、對人生、對世界,有一份新的認知、頓悟。
《快樂植物人》同時也是一種「成長故事」(growing-up or rite-of-passage stories)。過去人們相信童年是天真純潔、無憂無慮的,兒童文學也就被認為是洋溢著真善美的文學。但實際上,童年的經驗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兒童遲早必須成長,變成大人。童年是無法停頓的,它只是人生中一個必經的過程。小如亦是如此,她的生命永遠不斷成長、不斷發展、不斷走向成熟,這種現象在她的青少年時期更為明顯。
作者最成功的地方在於突顯了女主角小如的同理心、同情心和憐憫心。小如進出安養院的次數愈多,愈能提昇她的同理心、同情心和憐憫心。這種藉實際參與某種救護工作,體驗了人生的喜怒哀樂,是種真正的「生命教育」。我們可以說,這類故事雖是橋梁書的模式,但它的訴求對象似乎可以延伸出國小高年級及國中一二年級。
作者序
快樂植物人,真的很快樂喔!
什麼?快樂植物人?
談到植物人,難免心情沉重,相信您也會質疑:「開什麼玩笑,植物人整天躺在床上昏睡,不能說,不能動,這世上怎麼會有快樂的植物人呢?」
不過,只要您翻開這本書,耐心讀下去,您便會恍然驚喜。耶!確實是有的,這世上不但有快樂植物人,還有「小小的」快樂植物人。他們不但會帶給您歡笑,也會帶給您感動。
十年前,我曾經帶領一班高年級的小朋友到「創世基金會」參訪,藉以宣導「騎機車戴安全帽以保護頭部」的觀念。
即使我事先給小朋友心理建設了,但許多人突然間看見植物人那變形的軀體,還是受到極度的驚嚇。有幾個同學臉色發白,說不出話,還有人昏倒,直接被扶到空的病床上躺臥。不過家長很支持這個活動,理由是:「嚇嚇他們也好,以後就不敢去飆車了。」我聽了,覺得滿有趣。
當然,並不是每個「腦死」的植物人都是因為「飆車」造成的,有可能是其他意外,也有可能是生病引起的。但因為「腦部」主宰了生命的一切,它受了傷,軀體空有呼吸心跳,終生躺在床上,精神禁錮,如盆栽裡的植物,失去自主自由,處境十分可憐。
活動過後,我的腦中湧現許多問題,不只是「保護頭部」而已,安養院裡頭的植物人、家屬、醫護人員、義工,甚至忙著到處募款的創辦人,他們的背後必定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基金會的參訪,不應該只著眼在「保護頭部」一個小範圍,它可以擴大層面,探討「生命關懷」的諸多議題。
民國八十九年,當時省政府舉辦一個「小人物的大故事」徵文活動,我以此為題材,寫了一篇兩千字的散文「快樂植物人」參賽,榮獲優選,並轉載於《聯合報》上。
文中的「植物人」是雙關語,一指腦部受傷的植物人,另一個意思,是大學裡植物系師生對自己的「暱稱」,說的是植物系的學生到安養院擔任義工,照顧真正的植物人的故事。因為雙關語,增加了不少錯愕、幽默、機智的片段,使得一篇普通的「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文章,有了獨特的閱讀趣味。
但是這樣還不夠啊!兩千字所能表達的意涵有限,如果它能擴展為一本書,並且是能帶給小朋友啟發的童書,相信能往下紮根,發揮更大的鼓舞作用。
這個想法就這樣懸著,好久好久,直到淑敏主編找上我,終於讓我一償夙願。實在非常感謝東方出版社,給我這個實現理想的機會。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愛漂亮的小女孩,因為犯錯遭受處罰,後來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植物人,最後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小的「快樂植物人」。
您也許會覺得:「天啊!一個小女孩變成植物人?聽起來好可怕喔!」
其實沒有的!這個小女孩到最後不但四肢健全,頭腦發達,而且還能影響同學,號召大家一起來做善事呢!
這本書的情節幽默風趣,但含意深遠,能讓您在歡笑的同時,深入思考許多生命的問題。
而那些軀體變形,精神禁錮的植物人,您會發現,他們非但不可怕還很值得尊重,因為他們正用他們所受的苦,來開啟我們的悲憫心,使我們懂得知福惜福,也懂得學習如何去關懷別人。
快樂植物人。他們真的很快樂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