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1
致謝1
導言1
第一部分 編纂方志的動力
第一章 官方修志的動因17
方志的出現22
地方政府的修志動因48
邊地修志的動因:瞭解帝國與文化轉型51
結論62
第二章 地方修志的動因64
關於方志和宗譜66
修志的政治70
忠於史實的主張76
影響修志的途徑77
作為共同體建設的族譜88
安定89
作為大族公共族譜的《新昌縣誌》94
方志條目中的壟斷現象99
明代對《新昌縣誌》的閱讀情況102
莫旦與黃氏家族102
結論109
第二部分 方志生產的過程
第三章 修志過程119
作為流動文本的方志123
私撰方志和官修方志129
修志人員132
修志人員的報酬143
編修方志的場所147
資料的來源149
編排資料157
編纂與刊印方志的個案研究:1537年版《衡州府志》161
結論168
第四章 方志出版171
刊印本方志的規範174
刊印技術185
工匠187
生產場所189
刊印工匠及其工作區域198
結論220
第五章 方志的資金問題222
開支類型與籌款方法224
生產成本的具體資料238
結論260
第三部分 閱讀與使用方志
第六章 方志的目標受眾及傳播265
目標受眾概述266
傳播272
二手方志市場298
結論300
第七章 閱讀和使用方志302
旅居者們的方志閱讀305
地方誌與旅行者317
為了訴訟依據而閱讀方志327
方志收集者341
其他文人在創作中使用方志的情況350
家譜研究與世系重構中的方志使用354
總結356
結語359
參考書目361
方志361
其他原始資料373
二手資料380
索引394
譯後記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