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叢林中的生活與修行
蓮花象徵內在世界,以及內在的進步和開展;城市的塵囂和紛亂,則象徵了外在世界。但是蓮花與城市,實際上是彼此不可分離的。
我們如何在城市的塵囂中,找到心靈的蓮花(精神的終極悟道)?
蓮花象徵內在世界,以及內在的進步和開展;城市的塵囂和紛亂,則象徵了外在世界。但是蓮花與城市,實際上是彼此不可分離的;蓮花也象徵個人帶給城市的創造力和美,城市象徵供給蓮花養分的土壤。更深入來說,蓮花象徵了靈魂,而城市象徵現實的自我;他們的結合象徵精神和現實共同運作,因為其實最終蓮花和城市是一體的兩面。這正是凡事最終都是一個創造性整體的一部分,是深入教誨的具體化表現。
既然心理和精神的成長是攜手並進的,那麼尋找蓮花,其實就是尋求解決我們心理困難及個人優缺點的方法,也是尋求步上精神之旅的方法。精神的成長,也就是心理的成長,去了解自我的每一部分(包括身體),如何被帶領到尋求完整的過程中。所以本書是關於心理,也是關於精神,同時也說明這兩者是相關,而非分離的(或甚至相對立)兩個方向。
在城市中修行,是指知道如何認真工作,也知道如何放鬆和玩;要知道,靈性的生活不是指在教堂或寺廟,進行短暫的靜思冥想,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關係到我們的家庭、工作和朋友,是一種清淡而明亮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和自我實現的人,並不是指那些只在特定場合修練的人;也不是指讓偽裝的信仰充斥靈性生活的人;更不是那些總是指摘與自己不同的人,或是傳揚毀滅陰暗思想,且對別人的幽默玩笑皺眉不悅的那些人。我們指的是那些過著自然開放生活、不做作的人;那些關心人性多於教條的人;那些出發點不是要成為聖人,而是要追求完全真實自我的人。
作者簡介:
David Fontana 為一心理學家,執教於英國加地夫的威爾斯大學及葡萄牙明荷大學。他所寫的十六本著作,已被翻譯成九種文字。多年來他一直從事演講和研習會等活動,並且在國家廣播電視台也有豐富的經驗。
章節試閱
悟道之旅
讓我們從一個真實故事開始。這個故事採自十六世紀的中國禪師憨山大師的自傳。憨山大師自幼年起,就經常追問有關生與死的問題,十九歲就皈依禪宗,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編注:《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云:「專意參究『禪』一事,未得其要,乃專心念佛,日夜不斷。」「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的覺者,其國土是西方極樂淨土,是悟道的捷徑,一心不亂,持誦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彼處。憨山大師一心一意專注的修鍊,因而得以親見阿彌陀佛及他的兩位隨從菩薩,也就等於得到來生的保證)。
大部分的初修者會滿足於這樣的體驗,然後專心繼續信奉阿彌陀佛,但憨山大師要在今生獲得完全的證悟,體驗萬物發源的根本唯一。所以他收拾了簡單的行裝,出發尋求得道禪師的教誨。有位禪師教他觀想「空」(禪宗中,似乎無法以言語說明的問題),經過三個月不斷的觀想「空」,憨山體驗到心的特性,心只依存於本身,所有的差異在心中此都消失了。但憨山還是不滿足,而在二十六歲時,前往北方參訪笑巖禪師,禪師問他:「記得來時路否?」提醒了他空間的虛幻性,因為事實上心不存於任何地方。
兩年後,憨山大師仍繼續尋找答案,在京師附近山中,與一不語僧同在一山洞修行。一天晚上,當憨山大師外出散步時,他的腦門像被雷聲所震撼,他的心和身體,周圍的一切都從意念中消失了,他變得沒有重量,全身充滿了無可言喻的至高喜悅。當他回到山洞,複述他的體驗時,隱士打破了沈默,警告他說:「這仍是色境的顯現,如果執著於此,只會阻礙你探求最終的真理。」
憨山大師進而又潛心鑽研佛經,從而體會到「萬物無來亦無去」的道理。對他來說,即使是被風吹落的樹葉也不再有任何感情,流動的水一如靜止,他對生與死的疑惑也都消失了。
但一位禪師警告他,仍應該繼續往前,「超越心、智慧、意識,超越神聖與世俗」。數月獨自的禪修,引領他達到新的悟境——他的身體和四周被一道從天而降的光芒所圍繞,圓滿明亮如大圓鏡,山河大地映照其中(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憨山大師引用了《楞伽經》來形容這段經驗:
靜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憨山大師四十一歲時,經過更深入的參究和禪修,終於完全開悟了,而說偈曰:
海湛空澄雪月光,
此中凡聖絕行藏,
金剛眼突空華落,
大地都歸寂滅場。
上述中,我們看到憨山大師由早期有形的體驗,到之後的無思想,心無所在,再到心與身的空無,進而了解萬物虛空的本質,最後終於體驗出言語道斷的本質。
古老的佛教高僧們曾說,有十八種大覺悟,和無數的小覺悟,如同憨山大師的經驗所顯示,這些覺悟都是漸進的,必須一層一層隨著幻影剝落才得以顯現。但是西方人在心靈探索的道路上所提出的質疑是:在工作和家庭的負擔下,他們不能像憨山大師一樣遠離塵世,也有可能體驗到這十八種大覺悟嗎?會不會高僧們和憨山大師都搞錯了?也許他們把事情都複雜化了,也許這十八種覺悟,不過是同一件事的不同面,如果我們達到第一個覺悟,其他的就會自己出現嗎?
本書無法解答這個問題,事實上沒有任何書可以做到。艾德溫‧阿諾(Edwin Arnold)曾在《亞洲之光》(The Light of Asia)書中描述覺悟:
覺悟的心性,
無法以言語點出或透露,
覺悟實無可得,
真悟者不說他已了悟。
覺悟是體驗而非口說。即使是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如基督和佛陀,不是以譬論和象徵的方式說明覺悟(如救世主、天國)就是根本不去談。退而求其次,他們指出信仰和修行的路,教我們相信自身之中有一種東西(佛心、靈魂,或其他你想要的稱呼),可以超越外在有形的物質世界,而藉由修行可以引領我們了解它。信仰和修行並不是盲目的(佛陀曾清楚地指出這一點),而是經過努力尋求,便可獲得生命的意義;也不是散漫的修鍊,而是無時無刻都精進努力,學習與他人和自己的相處之道。
旅程是人類追求悟道的古老的象徵,帶領我們深入自我,而此精神之旅常以外在的形式出現,就像十六世紀時的憨山大師,以遊放四海尋求悟道。每當我們靜坐冥想,思索心靈;每當我們閱讀或研究有益的事;每當我們想提起勇氣和信念過日子,我們就走向精神之路。誰知道這已花了我們多少時間,一輩子,還是已經好幾世?誰知道我們已經轉生輪迴了幾次?一次?還是很多次?誰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到達旅途的終點?佛教中常常提到「無始」,如果時間連起點都沒有,那怎麼會有終點呢?
城市及旅程的起點
讓我們假設,無論我們已經旅行了多久的時間,在這個喧鬧繁亂的城市中,一定虛擲了不少光陰。矛盾的是,這些光陰都是虛擲在一些看來很有意義的事情上——建立一番事業、玩樂、滿足朋友和家人的需要等,但卻讓我們沒時間傾聽自己內心發出的微細聲音。但是現在時機到了,我們應該挑選好自己的行裝(愈少愈好),重新出發。但是,從那裡出發呢?離開城市的路可能艱辛而危險,而且一路上一定很寂寞。為什麼不待在自己熟悉安全又舒服的地方呢?因為所有的旅行都有風險,我們不可能不冒任何危險。
那為何不待在城市裡,盡情享受一切樂趣和舒適呢?幹嘛那麼麻煩,去尋找一些自我內在之類的模糊概念呢?
第一個理由是:城市充滿種種誘惑,並不是個讓人愉快的地方。佛教有個詞彙 dhukka,通常翻譯為「受苦」,但或許翻成「不滿足」會比較好。通常城市會讓人無法滿足。有太多高樓大廈阻隔了陽光,也擋住了遠方的地平線;日夜不停的交通繁忙;灰塵和煙霧汙染的空氣;到處都是吵鬧瘋狂;我們聽不到鳥鳴聲,綠地和花、樹少得可憐;冬天時太冷,夏天又太熱。商店充斥著標價過高的商品,看起來很吸引人,可是買回家後就不再覺得快樂。在街上與你擦身而過的人們,看起來疲憊而失落。不,城市絕對不是一個讓人愉快的地方,它需要一番改造,注入新生命和新希望,與廣闊鄉村相隔的障礙都該移開。城市太假、太人工化、太遠離我們的根所深植的大自然。
第二個理由是:我們生來就擁有一種叫做想像力的奇怪又麻煩的東西,我們可以想像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城市,一個有著大片草地斜向著銀波蕩漾流水的城市;一個暖風撫過帶著野花香味的城市;一個有著可以眺望高山林谷,和通往遠方山丘白色小徑的城市;一個將萬物擁抱在懷中的城市。想像力永遠隨行,不時迷惑干擾我們。眾生之中,大概只有人擁有想像力,它建構我們的夢想,暗示著無盡的可能性。但現實的城市卻破壞夢想和限制可能性,所以只要追隨著想像,終有一天,雖然知道路途將充滿了寂寞和不確定,仍將重新出發,穿越佈滿塵煙噪音的城市,去尋找一些神奇的力量,把城市改造成我們想像中的樣子。
城市暗喻著外在世界,但也可以暗喻我們自己的意識。我們的意識已經被城市的噪音、迷惑所侵犯和改變,所以外在世界的嘈雜不安,不過是反應出我們內心的思想、情感、記憶、希望、懊悔和焦慮。活在城市裡的人們也就是我們自己人格的表現,他們和我們一樣,尋找快樂和充實。
找出時間修行
有些人告訴我,他們實在沒有時間修行,很想做一天卻只有二十四小時。確實,現代人的生活繁忙,所擔負的責任愈多,自我的時間就愈少。常常剛開始修行,如每天禪坐,就有別的事情干擾,最後還可能拿這段時間,去處理別人的需要。
面對這點,我們該怎麼辦?其實並沒有嚴格規定每天應花多少時間修行,最好從短時間開始,再慢慢逐漸增加,而不要一開始就訂一些實際上根本不可能繼續的偉大的計畫。本書提供了一些修鍊法(如禪坐、反省、夢的解析等)而不管我們採用那一種方法,都必須安靜地做到自我省察和自我發現的工作。
1.找個可以保持安靜的地方,很少人能為此而專設房間,所以臥室是最可能的選擇。選出一個合適的地方,每次固定不變。
2.有規律,在同一時間,列你靜修的地方,有人喜歡在早晨,有人則喜歡在晚上,兩者都可以。
3.設定一個最短時間,堅持不去,一開始每天五分鐘就足夠了,但要做到每一秒都很確實,時間會不知不覺地增加,很快你就能達到每天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或更久的目標。
4.這三個要點:安靜、規律、最短時間,對心靈的訓練非常重要,做不到這三點,不可能有很大的追步。還有第四個要點,就是要把你的修鍊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在安靜的時刻,你的心能夠很快地從昏沉轉入禪定(第六章);觀想和專注(第七章)就能取代紛亂的思想;可以更具社會意識和社會關懷,而不再把目光局限於自我。
要養成習慣需要一段時間,不妨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做起。譬如說在搭火車、巴士上班途中冥想;或者每天下午不管有多忙,固定花兩、三分鐘自我觀察;在開會時或和一個非常難纏的熟人或同事碰面時,觀想他的感受。要有耐心並且要堅持到底,耐心和恆心是你修行道路上最好的朋友。
城市的街道是我們生命中走的道路,常常帶我們回到過去的時光,回到同樣的地方,和同樣的不確定。城市的地下道和黑暗,是我們在心中逃避和刻意壓制的角落,因為這些角落超出我們的了解和控制,而感到恐懼和驚慌。那些充滿貨物的商店,是我們畢生積聚的財物,在將它們堆上舊物架之前,都曾短暫吸引過我們的目光。
佛陀曾說,人心的問題源於三方面:
1.貪婪和渴望,凡事想要占為已有的欲望。我們總想否定無常的定律,想把 所有的一切都維持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2.避開或自己不喜歡的事的欲望。
3.「無明」使我們無法了解(或是無法嘗試去了解)事物的本質。
佛陀指出這三種根源分別是:貪、瞋、癡。因為貪、瞋、癡,我們很容易因內、外在因素犯下的種種錯誤而受傷。
這又把我們帶回憨山大師的故事,為了走向正道,必須經過多麼辛苦的追尋。憨山大師就像許多偉大的心靈大師們(本書中,不論提列男性或女性,我都用這個詞)終其一生追尋悟道。對憨山大師來說,他不用去辦公室,不必繳貸款,不必供家裡衣食,不用繳稅、盡公民義務。他的食物是乞討來的,而且可能常常挨餓;他的衣衫單薄,當冷得受不了時,他就移往南方。他的唯一目標就是悟道,去追尋生死背後的意義。而當他四十一歲時,終於徹悟萬物的本質後,就終生傳法佈道。
如果我們想要證悟存在的真相,就必須效法憨山大師,不要道聽塗說,而要超越懷疑和不確定,深刻地活在自身的經驗裡。有人在卡爾‧強(Carl Jung)去世前問他是否相信上帝,他回答:「不,我不相信。」過了一會,他又說:「我知道要怎樣才能達到覺悟的境界,要活在真理中,而不只是相信它的真實。」
卡爾‧強如同憨山大師一樣,終生追尋真理,旅行至遠方和心靈深處。本書中,我要特別提到卡爾‧強,因為他是當代西方思想家中,探觸到人類心靈最深層的大師。他是佛洛依德早年的合作者之一,後來因為佛洛依德過分強調性在人格發展過程中的角色,所以分道揚鑣。他同時是精神病學家、學者、作家、禪學大師和神祕主義家,卡爾‧強在八十七歲去世前,都一直過著忙碌的專業生活。他必須扶養妻兒、維持生活,有一幢房子要付貸款(還有另一幢準備退休後住),還有病人需要他治療幫助,另外還要寫書和學術論文、演講,和參加研討會。如同憨山大師一樣,卡爾‧強改造了城市,注意到環繞四周的廣闊鄉村,他建造了一座比人為建築出來的城市還美好的心靈城市。他去世的前幾天曾對朋友說:
現在,我幾乎已經了悟真理,除了一小部分仍在迷霧中。若連這一小部分
也能明白,我便死而無憾了。
本書是關於我們在追隨憨山大師和卡爾‧強的路途上所經歷的種種掙扎。就像卡爾‧強一樣,在繁忙的生活和種種的義務中繼續往前行。雖然大部分的人,在這旅程中可能無法走太遠,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出發了。某些東方哲學教義說,我們現正處於人類歷史中所謂的「鐵器時代」,比起以前的「黃金時代」、「銀器時代」和「銅器時代」更難達成悟道。或許,除非我們是另一個憨山大師或卡爾‧強,否則,我們這個改造城市的目標很難達成,如果真是如此,就快點上路吧!至少我們做了嘗試,嘗試改變我們生命的重心。
內在的改變不像中世紀的煉金術一樣,若要點銅為金,還得要加入一些其他的金屬,我們要做的,只是把本性中的黃金還原出來而已。
悟道之旅
讓我們從一個真實故事開始。這個故事採自十六世紀的中國禪師憨山大師的自傳。憨山大師自幼年起,就經常追問有關生與死的問題,十九歲就皈依禪宗,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編注:《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云:「專意參究『禪』一事,未得其要,乃專心念佛,日夜不斷。」「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的覺者,其國土是西方極樂淨土,是悟道的捷徑,一心不亂,持誦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彼處。憨山大師一心一意專注的修鍊,因而得以親見阿彌陀佛及他的兩位隨從菩薩,也就等於得到來生的保證)。
大部分的初修者會滿足於這樣的體驗,...
作者序
新世紀的觀念顯示,很多人希望過一種「精神」的生活(雖然並不一定和宗教有關),他們想要發掘內在,想要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想要體驗與自然界的和諧,最終想要找到人類生存的意義與目的。
幫助他們開展內在的方法不虞匱乏,從東方的宗教到西方的神祕傳統;從基督教到心理分析;從瑜伽到太極;從武術到密教;從人道主義和人格轉換心理學,到再生的理論、基本治療法、催眠治療法、前世治療法、自我訓練,以及各種禪修和視覺練習,充斥著各種資訊和許多聲稱可以開展智慧的老師。
然而,這些教導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我們如何將它們與繁忙生活的需求和壓力(與家人的相處、賺錢維生、處理重要的事等)相互協調?過去,一個相同的價值觀、目標和命令,就可以應付種種的生活問題;但今天,一個想要追尋真理的人,在個人和社會上,都會面臨令人不知所措的衝突,這些外在的義務、壓力和不確定性,似乎讓我們無法決定合適的心靈修鍊方法。
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過「精神」的生活?比方說,就是我們如何在城市的塵囂中,找到心靈的蓮花(精神的終極悟道)?我們能夠在撫養家庭、與同事相處和謀生的同時,找到堅忍的毅力嗎?就像基督教的「十誡」和佛教的教義,在現代物質社會中能夠維持多久呢?教導我們自我超越的宗教,能夠與現代自我追尋和自我膨脹的文化相等嗎?我們應該運用哪一種心靈修鍊法?哪一種信仰最有幫助?是什麼造就我們現在的樣子?我們又如何深入自我的本質呢?是否真有來生,而今生要及早做準備呢?
要找一位上師,到東方去旅行,或是退隱於修道院中?或者在城市中就可以找到老師,或是內在的導師就能提供我們獲得內在智慧的方法?相對於隱居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工作是否能夠帶來精神上的益處?冥想、獨處、寧靜、避靜和朝聖的重要性又如何?我們又如何找出時間來從事這些活動呢?
蓮花象徵內在世界,以及內在的進步和開展;城市的塵囂和紛亂,則象徵了外在世界。但是蓮花與城市,實際上是彼此不可分離的;蓮花也象徵個人帶給城市的創造力和美,城市象徵供給蓮花養分的土壤。更深入來說,蓮花象徵了靈魂,而城市象徵現實的自我;他們的結合象徵精神和現實共同運作,因為其實最終蓮花和城市是一體的兩面。這正是凡事最終都是一個創造性整體的一部分,是深入教誨的具體化表現。
既然心理和精神的成長是攜手並進的,那麼尋找蓮花,其實就是尋求解決我們心理困難及個人優缺點的方法,也是尋求步上精神之旅的方法。精神的成長,也就是心理的成長,去了解自我的每一部分(包括身體),如何被帶領到尋求完整的過程中。所以本書是關於心理,也是關於精神,同時也說明這兩者是相關,而非分離的(或甚至相對立)兩個方向。
讀者可能會發現,我在書中對於佛教著墨較多。我並沒有認為佛教優於其他精神路徑,而是因為佛教所提供個人的成長,及探索真實本性的教導,通常比其他宗教來得特定和立即實用。佛教就像一些東方宗教,是一門很實用的心理學,也是一條精神開展的路徑。從多方面來看,它所教導的心理學比西方還來的先進,也更能夠表現出心理學和心靈學,其實是同一個連續過程中的兩面。
我寫這本書的原因,是我從童年就感覺到,一種尋找「心靈蓮花」的深層的內在渴望。在書中,我提到一些簡短的自傳,指出早年我因為這種渴求而遭遇到的一些困難。長大後,除了研究心理學多年,也曾經遊歷過希臘、埃及、印度及美洲境內的聖地,也就是一些精神的搖籃之處。我曾經進入和攀爬過金字塔,拜訪過許多聖山,也曾到過許多西方聖地,像是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西班牙聖地牙哥的康波思特拉、英國的華勝翰、葡萄牙的法提馬等。我曾經得到達賴喇嘛和其他高僧的指導,被傳授各種西藏的精神修鍊方法。我也曾經拜訪過瑜珈修行者和禪師的隱居處;與禪師共修;聆聽過蘇菲教派的智慧。我也曾體驗過美洲印地安人的蒸氣浴室儀式,和印度教的拜火儀式,並且接受過猶太祕教的指導。我曾經跟隨過西方的諾斯諦教徒(Gnostic)到法國朝聖;拜訪過希臘正教的修道院、猶太寺廟,和歐洲宏偉的哥德式教堂。我曾經接受過《吠陀經》的教導,研究和修鍊過調息、瑜伽氣功、太極。我對西方神祕宗教略知一二,與一些靈煤共事過,也聆聽過許多宗教聖者的智慧。
這些都沒有讓我成為一個專家。但對於這些老師和指導,我都懷有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無論我在尋求蓮花的路途上,獲得多大的進展,都要歸功於他們。他們教我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通向蓮花真理的線索,佈滿在所有偉大的宗教之中;另外,不管我們到那裡旅行,不管我們聽誰說話,所有的教導都是要幫助你,安靜地坐在自己的房間中。所以在我尋找蓮花的過程中,我從不曾背離城市。不論好或壞,這裡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的道路所在。我希望能夠幫助其他人,也能在城市的混亂和紛擾中,坐在他們自己的房間裡。抱持著這樣的願望,我寫下了這本書。
新世紀的觀念顯示,很多人希望過一種「精神」的生活(雖然並不一定和宗教有關),他們想要發掘內在,想要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想要體驗與自然界的和諧,最終想要找到人類生存的意義與目的。
幫助他們開展內在的方法不虞匱乏,從東方的宗教到西方的神祕傳統;從基督教到心理分析;從瑜伽到太極;從武術到密教;從人道主義和人格轉換心理學,到再生的理論、基本治療法、催眠治療法、前世治療法、自我訓練,以及各種禪修和視覺練習,充斥著各種資訊和許多聲稱可以開展智慧的老師。
然而,這些教導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我們...
目錄
第1章 城市外的旅程
第2章 誰建造了這個城市
第3章 人格與心靈
第4章 尋找蓮花:神話、傳說和原型
第5章 不受羈限的心:以清靈雙眼看世事
第6章 專心、平靜、洞察:禪坐的價值
第7章 看清你的方向:專注的重要
第8章 我是誰,Ⅰ:存在的問題
第9章 我是誰,Ⅱ:覺悟心的閃現
第10章 朝聖與閉關
第11章 夢的心靈
第12章 生活在城市中:修鍊的要點
第13章 魔鬼與受苦的問題
第14章 精神的殿堂
第15章 路徑的選擇
第16章 旅程的終點
結論
第1章 城市外的旅程
第2章 誰建造了這個城市
第3章 人格與心靈
第4章 尋找蓮花:神話、傳說和原型
第5章 不受羈限的心:以清靈雙眼看世事
第6章 專心、平靜、洞察:禪坐的價值
第7章 看清你的方向:專注的重要
第8章 我是誰,Ⅰ:存在的問題
第9章 我是誰,Ⅱ:覺悟心的閃現
第10章 朝聖與閉關
第11章 夢的心靈
第12章 生活在城市中:修鍊的要點
第13章 魔鬼與受苦的問題
第14章 精神的殿堂
第15章 路徑的選擇
第16章 旅程的終點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