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開創者,也是第一個以“無意識-前意識-意識”這樣的心理結構,來確認“無意識存在”的人,這個心理結構對應到人格結構上,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的“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對無意識的假設,意味着人類的行為無論健康或病態,都有一個我們可以挖掘的意義。從此以後,那個不可捉摸的、有各種變形的慾望世界終於有跡可循了。
“無意識-前意識-意識”、“本我-自我-超我”,以及弗洛伊德試圖用來解釋推動世界運轉的“生本能-死本能”,這些重要的心理學概念,都是在《自我與本我》這部晚期作品中第一次出現的。這本書,是他第一次對人類心理結構及其運行模式做理論梳理,在心理學歷史上堪稱里程碑事件:如果說牛頓是第一個描述萬物的運行結構與動力的人,那麼弗洛伊德便是第一個描述了人類心理結構與動力的人。
《自我的探尋》這本書,是對《自我與本我》的發散性解讀,以期能夠讓讀者對弗洛伊德晚期的重要理論有入門式的理解。書中依次會談到弗洛伊德創作《自我與本我》的社會和個人背景,無意識研究的簡史,弗洛伊德如何通過對癔症、夢的研究確信了無意識的存在,他怎麼看待被壓抑的慾望,由此,他發明定義的心理結構“無意識-前意識-意識”和它的人格結構的變形“本我-自我-超我”有什麼含義。
在科普這些關鍵概念的同時,本書也試圖去回答或啟發讀者思考一些貼近日常生活的問題:心理結構產生於何時,它是否可以被調整?為什麼人的性格結構本身就暗含了一套無意識結構,而它引導着我們的命運?為什麼說自我是一個由自身慾望與外部他者共同形成的生成物,改變自我有哪些途徑?為什麼有的人特別有攻擊性,而有的人則特別順從,這和慾望有什麼聯繫?社會文明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說一切文明現象——政治、經濟、文化——都可以說是慾望的剩餘?
戴軍,精神分析實踐者,精神分析行知學派成員,作品有《左和右的精神分析》等。擅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讀弗洛伊德理論,在豆瓣寫有閱讀量10萬+的心理分析普及文章,分析與寫作之餘,在推動“精神分析文庫”項目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