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托尼•朱特談論歐洲的時候,歐美各國政要、學者、社會精英都會認真聆聽!什麼是歐洲?歐洲將何去何從?歐洲統一將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翻開托尼•朱特《論歐洲》,更新我們對歐洲的認識、對世界的理解。
歐洲,經歷着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變革進程,正以毫不聲張的方式重塑着現代世界。目前,具備成為全球大國的實力或潛力的政治實體只有三個:美國、中國和歐盟。有樂觀者聲稱,21世紀將是歐洲的世紀。
但對於歐洲的未來,托尼•朱特持審慎的態度,甚至自稱為「歐洲悲觀論者」。通過明晰、理智和優雅的文字,他將這塊曾經分裂的大陸視為一個變化中的整體,梳理了「二戰」后歐洲的發展脈絡。他認為,西歐戰后復興和重新崛起的有利形勢將永遠不會重現;而接納夢想「回歸歐洲」的東歐諸國,給不再繁榮的歐洲帶來沉重的負擔;失業、老齡化、移民和地區發展不均衡等社會問題正在加劇,並到處掀起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的浪潮;作為歐洲政治安全閥的社會福利體系壓力倍增,面臨崩潰的危險……
以其敏銳的觀察和深邃的洞見,他指出,「歐洲」理念越來越浮誇和違背歷史事實,歐洲已陷入自我邊緣化的境地;歐盟只有對歐洲的前景做出恰當的評估,正視未來危機的征兆,停下擴張的腳步,完善「現實存在之歐洲」的制度,才可能走出困局。
清醒、坦率且極具說服力,托尼•朱特對歐洲歷史圖景的還原和未來前景的分析發人深省,因而深受歐洲領導人重視。對希望洞悉未來世界格局的讀者而言,《論歐洲》不可忽略;而對急於應對社會變革挑戰的讀者來說,《論歐洲》不可不讀。
托尼•朱特(Tony Judt),全球百大思想家,奧威爾終身成就獎獲得者,21世紀初最頂尖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著名歷史學家,以其對歐洲問題和歐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聞名於世。1948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先后執教於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紐約大學。其主要著作有《戰后歐洲史》《沉痾遍地》《重估價值:反思被遺忘的20世紀》《責任的重負:布魯姆、加繆、阿隆和法國的20世紀》《思慮二十世紀》等。其中,《戰后歐洲史》被譽為「關於戰后歐洲歷史的最佳著作」「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的偉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