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以為,只有開心、快樂等積極情緒,才能獲得人生的圓滿。但為什麼人們始終無法擺脫憤怒、沮喪、焦慮、愧疚等消極情緒?為什麼我們越追求幸福快樂,卻只會越不幸福、不快樂?《消極情緒的力量》提出,一個圓滿的人差不多80%的時間是積極的,20%的時間是消極的。想要獲得人生的成功與圓滿,重要的並不是一味積極,而是有方法地消極。《消極情緒的力量》顛覆了人們對自我消極情緒的全部認知,告訴人們消極情緒也有強大的積極力量。書中提出的「追求幸福反而招致不幸」、「自戀的領導人更加成功」等很多反常識的論點,大大觸及了人們的思維盲區,非常值得讀者深思。學會從負面狀態中獲得正能量,這樣才能帶來真正的成就與成功。在《消極情緒的力量》中,作者分析了憤怒、尷尬、愧疚等消極情緒所能帶來的力量,並提出利用無念和泰迪效應兩大工具來管理情緒,為如何平衡生活中的各種狀態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看法。
托德·卡什丹(Todd Kashdan),喬治梅森大學社交焦慮與性格優勢實驗室主任、心理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家,美國空軍、世界銀行、荷美爾、通用磨坊、天聯廣告公司、蓋普和渣打銀行等各類組織機構與國際企業的商業顧問。十多年來,卡什丹教授一直將研究核心集中在如何培養和維持生活的幸福與意義,如何應對壓力與焦慮,如何保持正念,建立社會關係和進行自我調節等方面,目的在於運用更先進的科學幫助人們在生活和商業中達到更佳狀態。
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講師,《幸福研究》與《積極心理學》編輯委員會委員,知名積極心理學家埃德·迪納之子,被譽為「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印第安納·瓊斯」,曾與其父親合著《改變人生的快樂實驗》。羅伯特研究快樂的足跡幾乎遍及全世界。為了將快樂科學中的創新用於實踐,幫助弱勢的個人和群體發現併發揮自己的優勢,他與人共同創立了「優勢工程」項目,該項目現已獲得歐盟「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