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照護全書
抓出全家人的毛病
要保持健康,必須對疾病有些基本的認識。家庭醫師扮演著全家人的諮詢對象,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透過家醫師長期的觀察,從全家人的角度切入,抓出各個成員最常會碰到的毛病,以循序漸進的步驟做引導,如何處理意外和家庭的醫療狀況,是家庭必備的健康寶典。
家庭醫師guide
全家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新陳代謝症候群、痛風、過敏性鼻炎、氣喘、病毒性肝炎、泌尿道感染、流感……
爸爸篇:運動傷害、足癬、甲癬、接觸性皮膚炎、啤酒肚、脂肪肝、性功能障礙、雄性禿是不是男性荷爾蒙分泌過多造成……
媽媽篇:惱人的白帶、靜脈曲張、狐臭、富貴手、乳癌、子宮頸癌、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甲狀腺機能亢進、經期症候群、子宮頸抹片檢查……
小孩篇:正確的幼兒餵養方式、嬰兒猝死症、雷氏症候群、嬰幼兒熱痙攣、矮小症、過動兒、橫紋肌溶解症、痤瘡……
心情篇:過度換氣症候群、焦慮症、憂鬱症、鬼剃頭、激腸症候群、睡眠癱瘓症。
作者簡介:
張文華
學歷:
台大醫學士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經歷:
前彰化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總醫師
前苗栗西湖群體醫療中心主任
現任:
台中縣烏日鄉張文華診所 負責醫師
家庭醫師小站:http://home.pchome.com.tw/health/whchang/
章節試閱
高血壓
血壓(bloodpressure)這個名詞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可是你真的了解血壓是什麼嗎?我想未必。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血壓。
我們的心臟血管系統同時擔任營養供給及廢物排送的管道(說起來有點奇怪,竟然把大餐和餿水在同一個管道中運送!),它包含了心臟、動脈系統、靜脈系統、
及微血管系統。這整個運送系統的動力來源就是靠心臟這個唧筒來提供。當心臟收縮時,它提供了正壓把動脈血壓出心臟,往各個組織器官傳送;相反的當心臟放鬆時,則產生了一個負壓,將靜脈血重新吸引回心臟。養分和廢物的交換,則在微血管系統和組織器官之間進行。因此,血管中的血液要能循行不停,必須仰賴心臟所提供的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血壓。
血壓是維持血液循行的必要條件,可是當血壓長期過高時,一方面會使心臟這個唧筒的負擔長期增加,心臟的構造及機能因而受損;另一方面也會造成血管壁內膜細胞的傷害。這種傷害又會引發動脈血管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的進行性病變,然後造成各個終末器官的損害。
當心臟收縮時,動脈血管會感受到一個較大的壓力,這個壓力稱之為收縮壓(systolicpressure),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高壓;當心臟放鬆時,動脈血管感受到的壓力最小,此壓力稱為舒張壓(diastolicpressure),也就是俗稱的低壓。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十八歲以上的人口中約1/7有高血壓,其中男性略多於女性。隨著年紀的增加,高血壓的患者也跟著增加。四十歲以上的人口中,有高血壓者已達1/4。而在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更高達1/3。可見高血壓堪稱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和高血壓相關者就有五成之多。
但是,在這麼多高血壓患者中,卻只有約一半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而已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者當中,只有一半正在接受治療;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又只有一半控制良好。意即,在所有高血壓患者中,已得到良好控制的只占了八分之一!可見就高血壓的治療來說,醫界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以高血壓的成因來說,高血壓可粗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原發性(primary)高血壓(又叫作本態性高血壓),9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屬之,主要和體質因素有關,大多在三、四十歲以後才發病。剩下不到10%的患者屬次發性(secondary)高血壓,是因其他疾病而引發的高血壓。
比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腫瘤、腎動脈狹窄……等,都會引發高血壓。次發性高血壓患者只要把背後的原因矯治去除,血壓就會恢復正常。
血壓到底該多高才算高血壓(hypertension)?不同學術機構及衛生組織的詳細定義皆不盡相同,那是因為不同地域的臨床資料略有不同所致。不過,以2003年最新的定義來說,可得到共識是:血壓在120/80以下為正常或理想血壓;血壓在120~139/80~89為高血壓前期;血壓在140/90以上即為高血壓(hypertension)。
高血壓危險因子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為何會無緣無故地高上來?沒有確定的答案,因為我們對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機轉仍不是很清楚。但是根據臨床觀察所得的統計資料,發現有下列危險因子的人較容易罹患高血壓:
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
抽菸的人。
肥胖的人。
血脂肪過高的人。
吃太鹹的人。
糖尿病患者。
A型性格,凡事力求完美,容易緊張焦慮的人。
高血壓患者常常是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患者往往是因其他不適症狀就診時意外發現,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半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的原因。高血壓的可怕就在這裡,沒有明顯的症狀,可是只要血壓持續偏高,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勢必會在七~十年之內為患者帶來一大堆併發症。
這些併發症包括:
心臟衰竭
血壓升高之後,心臟所需要做的工勢必增加。初期會以心肌變得肥大來因應,就好像經常運動的人,肌塊會比較大是一樣的道理。但是如果血壓一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在經年累月負擔增加的情形下,心臟終究會開始出現衰竭的徵候,心臟會開始被撐大,到最後只好屈服於長期高壓的肆虐,宣布罷工,心臟衰竭。
冠狀動脈心臟病
長期血壓過高會使動脈血管內膜受傷,進而引發粥狀動脈硬化,這種變化是全身的動脈血管皆然。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來源,它本身當然也需要血液來供給能源及養分,心臟的供給血管是冠狀動脈。當全身的粥狀動脈硬化開始發生時,冠狀動脈當然也不會例外。而且心臟時時刻刻不停的在運動,它對能源供給的不足會特別的敏感。所以,當冠狀動脈因粥狀動脈硬化而導致管腔變小,供血不足時,心肌很容易因缺氧而出現心狡痛的症狀。缺血厲害時,則發生不可逆的心肌壞死,即所謂的心肌梗塞。
腎功能異常
當腎動脈及腎絲球內的小動脈出現動脈硬化時,腎臟會因供血不足而開始功能失常。患者會先出現尿蛋白,慢慢地腎功能指數會開始拉高,最後導致腎衰竭,走上洗腎或換腎之路。
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
控制不良的高血壓會導致視網膜動脈的硬化及高壓,因而引起視神經乳突水腫及視網膜出血及滲出物增加,嚴重時導致失明。
腦血管病變
腦血管在粥狀動脈硬化之後,管徑會變小,彈性會變差,腦部供血會不足,當腦血管阻塞或是破裂,就會引起梗塞性或出血性中風。
以上這些併發症的發生,會使有高血壓而控制不良的患者的生命期望值,比一般人少十到二十年!
高血壓的控制
高血壓患者應該將血壓控制到多少,才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呢?一般我們建議要把血壓控制在140/90以下,但如果患者同時有糖尿病、慢性腎病等高危險因子時,血壓控制的要求就必須特別嚴格,要控制在130/80以下才算理想。根據統計,只要把血壓控制的理想,就可以使腦中風的發生機率降低35-40%;心肌梗塞機率降低20-25%;心臟衰竭降低50%!
高血壓的控制必須飲食控制、運動、及藥物治療三者並行。輕微的高血壓患者有時甚至只要經由飲食控制及經常運動,即可讓血壓穩定下來。
飲食控制原則是低脂、低塩、低熱量,及戒菸、少喝酒。經常運動可避免體重過重、降低血脂,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慢跑、游泳、快走、腳踏車、韻律舞……之類有氧運動的效果最佳,至少應該每週三次以上,最好天天。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強度以會流汗、微喘的程度為佳。但是在血壓仍在170/100以上時,應暫緩運動,請醫師把血壓控制到170/100以下之後才開始運動,以免發生危險。在規則運動約八~十周以後,運動的效果就會開始出現,大約可使收縮壓及舒張壓各降低10mm Hg。
藥物治療方面,高血壓藥的種類眾多,各有不同的優點、缺點及作用原理,因此高血壓藥的撰擇是很專業的問題,應該完全聽從醫師的指示、配合醫師,才能調出個人最低的有效劑量。
最後,想以臨床上最常碰到的四個服藥的錯誤觀念,來提醒高血壓患者應該規則地服用高血壓藥物:
不可服用別人的血壓藥
不可服用別人的血壓藥,也不可拿自己的血壓藥給別人服用。每個人的血壓高低不同,同時每個患者有不同的健康狀況,醫師會根據這些個別狀況,選用適合個別患者的藥物種類及劑量。吃別人的血壓藥是危險的行為,除血壓高低不同,劑量不適當的問題以外,有些藥物種類會讓某些特定患者產生不利的反應,甚至發生立即的危險。
比如:血壓藥中的乙型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若給哮喘的患者服用,可能誘發厲害的氣喘發作;乙型神經阻斷劑也不能給同時在服用降血糖藥物的患者服用,否則萬一低血糖發生時,患者會無預警的陷入昏迷;利尿劑不能處方給同時有糖尿病或高尿酸的高血壓患者,否則他們的高血糖及高尿酸會控制不良,甚至惡化。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枚舉。所以,拿自己的血壓藥給別人吃,或吃別人的血壓藥,都是危險的行為。
應天天按時服用,不可高吃低停。
有些患者喜歡自作聰明,血壓藥拿回去後,不遵醫囑規則服用,卻在看到血壓高的時候吃一下,一降下來又馬上停藥。這種行為終究會出問題。因為醫師所處方的藥量是慢慢調出來,最適合患者的劑量,只有依處方規則服用,才能使血壓得到穩定的控制。吃吃停停一定會導致血壓高高低低,尤其是血壓高時經常沒有不適的症狀,血壓高了也不一定知道,日子久了,併發症一定會一樣一樣的出來。
不可擅自加減藥量
較神經質的患者,血壓藥雖然天天吃,卻把血壓記錄當成股票大盤,看到曲線往上攀高時就加碼,看到曲線往下走低時就減碼。這也是很危險的行為。我們的血壓本來就會隨著內在或外在的種種因素而起起伏伏,控制血壓的目的是希望將血壓控制在一個較穩定的範圍內變動,以減少對身體的危害。擅自加減處方將讓血壓呈現更大的波動,更不利於身體。血壓若有經常性地偏高,或者經常性地偏低的情形,應該立即回診,或者在下次回診時告知醫師,千萬不要自行調藥。
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需一輩子服藥
大部分的高血壓是不會痊癒的,所以需要終身服藥。不是因為吃了藥才停不得,而是因為血壓本來就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理論上,光就年齡因素來說,隨著時間的過往,高血壓藥只有添加劑量的機會,沒有停藥的可能。
小嘮叨大聲公
在降血壓藥發明之前,高血壓患者註定要比一般人少十~二十年的壽命。現在拜醫療科技的進步,高血壓藥能有效的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因此才有機會彌平這種先天的不平等。所以,高血壓患者若不珍惜這種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好處,好好服藥,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高血壓
血壓(bloodpressure)這個名詞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可是你真的了解血壓是什麼嗎?我想未必。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血壓。
我們的心臟血管系統同時擔任營養供給及廢物排送的管道(說起來有點奇怪,竟然把大餐和餿水在同一個管道中運送!),它包含了心臟、動脈系統、靜脈系統、
及微血管系統。這整個運送系統的動力來源就是靠心臟這個唧筒來提供。當心臟收縮時,它提供了正壓把動脈血壓出心臟,往各個組織器官傳送;相反的當心臟放鬆時,則產生了一個負壓,將靜脈血重新吸引回心臟。養分和廢物的交換,則在微血管系統和組織器官之間...
目錄
Welcome!家庭醫師小站 張文華
一、全家保健篇
◎常見的8種大毛病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血脂症
新陳代謝症候群
痛風
過敏性鼻炎
氣喘
病毒性肝炎
常見的8種小毛病
泌尿道感染
流感
病毒性腸胃炎
蠶豆症
蕁麻症
痔瘡
乳醣不耐症
尿路結石
二、爸爸保健篇
我家診療室
運動傷害
足癬
甲癬
接觸性皮膚炎
啤酒肚
脂肪肝
性功能障礙
家庭醫師有問必答
雄性禿是不是男性荷爾蒙分泌過多造成?
如何避免汗斑的復發
陰虱的傳染途徑
身體質量指數
足底筋膜炎
男性結紮後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男性女乳症
三、媽媽保健篇
◎我家診療室
惱人的白帶
靜脈曲張
狐臭
富貴手
乳癌
子宮頸癌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甲狀腺機能亢進
家庭醫師有問必答
子宮頸抹片檢查
經期中可不可以行房
陰道滴蟲及唸珠菌感染
長期服用避孕藥會不會有副作用?
事後避孕丸
經前症候群
經常經痛怎麼辦
何時驗孕較適當
四、小孩保健篇
◎我家診療室
正確的幼兒餵養方式
嬰兒猝死症
雷氏症候群
嬰幼兒熱痙攣
矮小症
過動兒
橫紋肌溶解症
痤瘡
家庭醫師有問必答
小寶寶可以吃蜂蜜嗎
厭奶期的餵食問題
寶寶該喝多少奶量
小兒慢性腹瀉怎麼辦
過敏體質小兒的副食品添加原則
小孩子流鼻血如何處理
嬰幼兒玫瑰疹
鵝口瘡
六、心情保健篇
◎我家診療室
換氣過度症候群
焦慮症
憂鬱症
家庭醫師有問必答
何謂鬼剃頭
激腸症候群
鬼壓床--睡眠癱瘓症
Welcome!家庭醫師小站 張文華
一、全家保健篇
◎常見的8種大毛病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血脂症
新陳代謝症候群
痛風
過敏性鼻炎
氣喘
病毒性肝炎
常見的8種小毛病
泌尿道感染
流感
病毒性腸胃炎
蠶豆症
蕁麻症
痔瘡
乳醣不耐症
尿路結石
二、爸爸保健篇
我家診療室
運動傷害
足癬
甲癬
接觸性皮膚炎
啤酒肚
脂肪肝
性功能障礙
家庭醫師有問必答
雄性禿是不是男性荷爾蒙分泌過多造成?
如何避免汗斑的復發
陰虱的傳染途徑
身體質量指數
足底筋膜炎
男性結紮後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男性女乳症
三、媽媽保健篇
◎我家診療室
惱人的白帶
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