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歸回如何切合神的計畫?
當神的應許和神的時機在過去歷史中交會時,便證實了神的信實。我們見證了猶太人歸回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信徒的興起,以及教會大能的中心點自西方世界轉向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當教會深入理解這些全面性的改變時,這現象便引發了許多議題……
聖經如何提到以色列國家的未來?「彌賽亞猶太運動」的正確與謬誤之處在哪裡?阿拉伯國家在何處符合了神的計畫?這一切又如何地影響教會,以及教會要如何在這末世的景況充分發揮她的角色?
本書將使你對將要再來的彌賽亞,以及祂對立約百姓的全然拯救有更深入的認識,也將激勵你、啟示你,讓你在末世的日子裡明白神的心意。
各界佳評: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這本書是我在坊間看到論述以色列在今日這個時代關鍵性地位最清楚的一本書!每個章節都如同暮鼓晨鐘般敲醒人讀經時一些模糊不清的理念!」——沈孝芬,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 媒體與公共事務官
「我極力推崇敦.薰陶這本《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它是一本卓越的著作,因為它將極深邃奧祕的真理,用清晰、簡明易讀的語法娓娓道來。……短短十二章,精要概括性地導覽聖經中關乎以色列應許的實現,還有以色列與萬國、以色列與教會之間的關係。我鼓勵你能閱讀此書,進入神透過以色列開啟我們人生命定的時刻。」——章啟明長老,以琳書房、和撒那事奉中心、大衛會幕禱告中心創辦人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的信息生動有力!這是一本佳作!本書以簡明、個人化的筆法,清楚明確地表達,讀起來饒富趣味;它會使你對將要再來的彌賽亞以及祂對立約百姓的全然拯救有更深入的認識。」——陶德.貝爾(Tod Bell),作者、豐收佈道團(Harvest Evangelism)中南部負責人、新異象網絡事工(New Vision Network)暨傳遞鹽商業界午餐會(Pass the salt Marketplace Luncheons)創辦人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是從這些信念醞釀而出的。本書提供了許多資訊,有助於基督徒了解神今日在彌賽亞猶太信徒和以色列地的作為。」——大衛.布肯納(David Brickner),猶太人歸主(Jews for Jesus)執行長
「假如你正參與世界性福音拓展,那麼《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是你必讀之書。在本書中,敦解釋並辯護神怎樣透過以色列而使列國認識耶穌的思想。你將會看到神如何在現今的以色列實現古代的預言,以及它對外邦教會的意義。」——麥克.法蘭克(Mike Frank),法蘭克顧問公司(Frank Consulting)總裁
「正當目前各界議論聲紛起,環繞著這些話題,諸如:以色列國家、猶太百姓、中東和聖經的預言,敦‧薰陶清晰、沉穩及富憐憫的聲音獨排眾議。敦以先知火熱的情懷、學者謹慎的技巧、牧者溫柔的關切,傳揚信息。在《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中,敦提出見解獨到的答案和問題,向凡是與這些時代性重要議題搏鬥的人─包括猶太人和非猶太人─提出挑戰。」——馬提.葛茲(Marty Goetz),彌賽亞音樂事工牧師(Messianic Music Minister)
「在《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中,敦‧薰陶提供了最有助益的路線圖,幫助人從聖經的觀點明白神在以色列百姓身上的旨意。他提供極為明晰、富洞察力的解答,解釋以色列在神心目中的地位。《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具有富穿透力的分析及平衡的教導。」——史蒂芬.福萊(Steven L. Fry),貝蒙特教會主任牧師
「敦‧薰陶以政治家的藝術,向眾人『鏗鏘有力』地傳揚神對以色列與猶太人的應許之相關信息。這本策略性書籍針對許多令人費解的問題,提供了可靠的答案。閱讀這本書會驅散你心中的疑雲!」——吉姆.歌珥(James W. Goll),際遇網絡事工(Encounters Network)創辦人之一、《真知灼見》與《為以色列的命定禱告》的作者
「隨著神對祂選民的心跳,《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在以色列民和以色列地的先知性旨意這方面,為基督的身體帶來更進一步的啟示。關於以色列和猶太人的常見問題,敦的解答為某些以色列人/阿拉伯人衝突的相關議題,提供見解和認識。」——珍.漢森(Jane Hansen),國際發光團契(Aglow International)主席
「若要尋求明白神今日對猶太民族或以色列國家的深刻作為,再沒有比敦‧薰陶的觀點更具洞察力的了。每一位讀者,無論你是猶太人或外邦人,都能從這本書受益;並且每一位基督徒領袖都應得著本書中坦承提出的問題之解答。」——傑克.海福德(Jack W. Hayford),國際四方教會(International Foursquare Church)總裁、君王學院和神學院(The King's College and Seminary)校長
「敦.薰陶的新書《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不但發人省思也合乎聖經教導。在這本書中,敦提供豐富的資訊,是他多年忠心事奉基督身體得來的,並且也透過他與以色列和以色列百姓相交的關係而得。」——麥爾康.海汀(Malcolm Hedding),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使館(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執行總監
「敦.薰陶是彌賽亞猶太人運動中許多領袖的父親。他為著神對以色列及列國得蒙救恩的心意而滿懷熱情。然而,敦的熱情調和了清晰、切合實際的理性思維。《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是一本激勵人心、實用且平衡的書。」——但恩.賈斯特(Daniel Juster),神學博士、國際和諧事工(Tikkun International)負責人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引人入勝、富教育性並且激發人心。這本書擁有全球復興、彌賽亞信徒肢體合一,以及明白末世的關鍵之鑰,而它與所有不同文化、世代、宗派的百姓息息相關。身為外邦人,他渴望看到大使命在列國中完成;敦透過這本書所分享的啟示是十分重要的。我由衷推薦這本書。」——陶德.麥道衛(Tod McDowell),燃火事工(Ignite Ministries)創辦人、青年使命團(Youth With A Mission)宣教士、夏威夷科納萬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Nations in Kona, Hawaii)屬靈長老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是人人必讀的好書。敦對神的心意有深刻的見解,並且對神向以色列和中東的心意有深入的認識。他是一位禱告的人,更是以色列地許多彌賽亞信徒的屬靈父親。身為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當地教會的牧師,我大力推薦這本書。」——艾維.米拉契(Avi Mizrachi),耶和華善牧教會(Adonai Roi Congregation)牧師、杜吉彌賽亞外展中心(Dugit Messianic Outreach Center)執行長
「神使敦.薰陶的心充滿了熱情,企盼看見基督身體進入完全的命定,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了解並參與神對以色列人和猶太人的旨意。敦寫的這本書詞意表達透徹、令人信服,一步步清楚地向我們闡述聖經的立場。任何一位願意敞開心懷看此書的人,將不再一樣。你會被激發而採取行動……冒險一讀此書吧!」——羅勃.史登思(Robert Stearns),鷹翅事工(Eagles' Wings Ministries)創辦人、《預備道路》(Prepare the Way)作者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這本書真的很有恩膏!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是由一位當代最重要的聖經學者所寫的。研讀這些話語,把這本書收存在你的圖書館裡,並且多買幾本送給親朋好友和教會弟兄姊妹。」——布魯克和芭蒂.提奧根(Brock and Bodie Thoene),撰有錫安之約系列(The Zion Covenant Series)、示羅傳承系列(The Shiloh Legacy Series)、紀元後編年史系列(The A.D. Chronicles Series)等書
作者簡介:
敦.薰陶(Don Finto)
曾在美國納許維爾市(Nashville)的貝蒙特教會(Belmont Church)牧會超過廿五年,於一九九六年創辦「迦勒同伴事工」(The Caleb Company)。他是禱告的人,更是以色列許多彌賽亞信徒的屬靈父親,持續地牧養其他牧者,活躍地參與在猶太信徒群體(包括美國和以色列)的復興當中。
敦經常分享教會與其猶太根源的關係,鼓勵基督徒祝福以色列和猶太人,並裝備他們預備榮耀君王再來。敦同時著有《祢民皆我民》(Your People Shall Be My People,暫譯)。他和妻子瑪莎(Martha Ann Finto)擁有三個孩子、七個孫子及一個曾孫,皆定居在田納西州(Tennessee)。詳情可參考網站:www.calebcompany.com。
章節試閱
持守應許
今天,我們站在另一個應許與時機的交會點上。在過去六十年內所發生的兩起歷史事件,不但促成聖經應許的成就,也改變了列國的進程。
1. 一九四八年五月以色列復國,這乃是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聯合國投票的結果。這件事是神向觀望的世人的宣告,宣布這世界將會發生重大的巨變──彌賽亞再來的日子近了。以色列回到了應許之地。神的應許和神的時機已在我們這個時代交會了。
2. 一九六七年六月的六日戰爭(Six-Day War),以色列復得耶路撒冷,這事件正是神的計畫按照預定時間進行的驚嘆號。大衛王的首都又回到以色列的手中,誠如耶穌祂自己所說的預言(參考路加福音廿一章24節)。
這兩起事件引發了其他三個現象,大大影響了我們的世界。
1. 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打開他們的心,相信耶穌的確是以色列的彌賽亞,正如以賽亞、何西阿、以西結,以及其他先知所預言的。從第一世紀以來,儘管初代教會全都是猶太人,卻沒有像當今有這麼多猶太人開始相信,耶穌就是以色列人等候已久、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
2. 對於這位猶太彌賽亞之信仰的擴張正觸及全世界,為要震動長久以來對這世界的救贖主一無所知的列國──正如保羅在寫羅馬書時所預見的、先知以西結所預言,並且也是過去四百多年來先知學生們所相信的。
3. 全世界的教會正逐漸察覺到她自己的猶太產業,以及她「接枝於」以色列家族的身分,並且正漸漸連結於她,成為保羅在以弗所書二章15節所說的「一個新人」。可悲的是,幾世紀以來,教會並沒有以溫和、寬容的態度來對待猶太人。不過,隨著我們信仰的猶太根源之新鮮啟示正觸及世界各個角落,以及教會愈發渴望肯定並祝福應許之地的百姓,昔日的光景在我們這世代正持續改變中。
在我們開始回答一些由他們所提出的疑問之前,讓我們先仔細查考每個神的應許與時機交會的事件。
……
多年來深受恐怖迫害的猶太人,怎麼會對他們的巴勒斯坦鄰居抱持如此侵略性、沒愛心的態度?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對他們的鄰舍阿拉伯人抱著和善的態度。對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雙方而言,多年生活在衝突之下的壓力深深地傷害他們之間的情感。然而,世界媒體並沒有正確報導衝突的真實面,往往很快地就把炮口對準以色列。以下幾個例子闡述這個不幸的事實。
西元二○○○年九月三十日,「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刊登一張以色列軍人手上拿著警棍,腳踩著一個顯然遭敺打的人。照片下面的標題是「一位以色列警察和一位巴勒斯坦人在聖殿山(Temple Mount)上」。來自伊利諾州芝加哥市(Chicago, Illinois)的亞倫‧葛勞斯門博士(Dr. Aaron Grossman)看到這張照片,寫了一封信給紐約時報的編輯:
我看過了你在A5頁所刊登的那張「以色列軍人和巴勒斯坦人在聖殿山上」的照片──那巴勒斯坦人正是我的兒子圖維亞‧葛勞斯門(Tuvia Grossman),他是來自芝加哥的猶太籍學生。他與兩位朋友在耶路撒冷旅行時,被一群巴勒斯坦阿拉伯暴民拖出計程車,然後遭嚴重敺打戳傷。
西元二○○二年春天,在尼坦雅(Netanya),巴勒斯坦人在逾越節慶典謀殺無辜的猶太人,以色列軍兵派軍隊進駐葉寧(Jenin),這是個以自殺炸彈攻擊聞名的港口。在未經調查的情況之下,世界媒體開始宣稱此事件為「葉寧大屠殺」(the Jenin Massacre)。之後當聯合國進行調查時,發現根本沒有屠殺事件發生,但是新聞媒體幾乎沒有報導任何更正的信息。
同樣在西元二○○二年春天,《今日美國雜誌》(USA Today)用了一整頁的篇幅報導耶路撒冷的哈達薩醫院(Hadassah Hospital)。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哈達薩醫院,人人享平等之醫療」,描述一名二十歲的以色列下士山米‧拿布尼(Sammy Nabuani)接受治療,從兩個月前他就被限制在醫院的病床上,是一個巴勒斯坦人趁他夜間在伯利恆(Bethlehem)城外聖經遺址拉結的墳墓站崗時射擊他,而導致他受傷住院。他的隔床躺著一名卅一歲巴勒斯坦人,在伯利恆城的主誕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被圍攻時,被以色列士兵射傷的。從一九一二年醫院開幕起,其一貫政策就是所有病人一律平等醫治,不管他們的政治信念、宗教信仰、種族地位。以色列士兵和其他的公民在這間醫院接受一樣的治療待遇,往往在同一間病房裡住的正是企圖謀殺他們的恐怖分子。
媒體很少刊登這類的故事(刊登在《今日美國雜誌》的這篇文章是特例)。並非每一個以色列人都是聖人,然而以色列軍隊從來不會惡意派遣自己的軍人進入阿拉伯領土,濫殺無辜的市民,而以色列政府也沒有進攻阿拉伯村莊,為要挑釁、引起爭端。
以色列和以實瑪利之間的和平之日必定來臨。先知們已經預見這個事實了。然而,這平安不是從妥協和條約而來的──那樣的做法不會帶來真正的和平。和平最終會靠著彌賽亞的再來和掌權而來到。而此刻,聖地的衝突會照樣火爆進行。
……
教會是否應當慶祝猶太人節日?
我喜歡在滿月高掛的夜空下漫步。我總愛微笑地望著那一輪淺黃色的大圓球。神一年開三次大宴會:逾越節(Pesach)、五旬節以及住棚節(Sukkot)。逾越節和五旬節都是在月亮最明亮的時候,住棚節通常也是如此。神要確保有足夠的光來照明這些節慶。如果我恰好在猶太曆亞達月(Adar)觀看月亮,就會想──真好!再過一個月就是逾越節了。如果我是在以祿月(Elul)欣賞夜空,那麼我就知道下一個滿月會是猶太曆提斯利月(Tishri)第十五天,也就是住棚節的開始。
儘管外邦人在聖經節期這方面並沒有受到特別的教導,但是自初代教會他們就從希伯來聖經讀到這些節期(當時使徒的著作尚未被收集成冊)。因此,他們曉得猶太節期及其新約的意義;根據哥林多前書五章7~8節的記載,他們與猶太弟兄姊妹一起歡慶這些節期。保羅提到耶穌的復活是許多跟隨者的「初熟的果子」(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0節)﹔由此也可見哥林多信徒知道聖經(猶太人)的曆法。
先知撒迦利亞指示在未來彌賽亞掌權的時期,列國皆會出席耶路撒冷一年一度的住棚節,好確保他們的國土在下一年會有豐沛的雨水(參考撒迦利亞書十四章16~19節)。先知更進一步提到,那些不前來歡慶住棚節的國家將會遭受災害(參考第18節)。現在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基督徒遠從各國來到耶路撒冷歡慶住棚節,這對世人來說象徵了國際先知性的聲明,撒迦利亞的話語有朝一日必會全然應驗。
這些聖經的節期對眾信徒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耶穌在逾越節被釘十字架,並在初熟節復活。如同摩西律法是在第一個五旬節賜下,也就是以色列在埃及過逾越節後的第五十天;因此,在彌賽亞耶穌裡「生命聖靈的律」(羅馬書八章2節)也於另一個五旬節賜下了──就是我們的逾越節羔羊耶穌死後的第五十天(參考使徒行傳二章1~4節)。「Rosh Hashanah」的意思是「新年」,從這一天起便進入了秋季節期,其中包括住棚節。住棚節是在收割末了時舉行的,令人聯想起保羅提到在收割時最後的號角聲會響起,呼召神的百姓(參考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2節;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6節),以及耶穌提到神的號筒響起時,選民將「從天這邊到天那邊」被招聚前來(馬太福音廿四章31節)。
既然早期教會慶祝在彌賽亞耶穌裡所成就的聖經節期,末世的教會仍要歡慶這些節期;既然這些節期仍然具有意義,並宣告出關於耶穌的好消息,那麼我們外邦人現在理當更要留意聖經的曆法和節期。
……
為何你主張我們提到猶太人信主時不要用「改變信仰」這個詞?「改變信仰」這個詞不是有「轉變」的意思嗎?這不正是他們所做的嗎?
幾個月之前,我走進一家當地的糕餅店,坐在旁邊桌子的三位婦女向我打招呼。其中二位是猶太會堂的會友,另一位是我自己教會的會友。她們招手要我過去。當我走近她們時,其中一位猶太女士不懷好意地問:「你是否正試圖改變所有猶太人的信仰嗎?」
「喔,不是的!」我輕鬆愉快地回答她。「我只是要你們承認你們自己的彌賽亞!你們是對這位獨一真神堅守信仰的民族。若非你們如此,我們現在還是敬拜木頭和石塊呢!」
沒錯,這個字嚴格來說,當我們每個人透過耶穌來到神的面前,無論是猶太人或非猶太人都算是改變信仰。使徒保羅在成為信徒的那一刻,也改變了信仰。
然而,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向來對神抱持著信心的猶太人,並不是改變信仰,也不是轉變;他們只是回到他們先祖的信仰──開始相信自己的聖經(也就是我們外邦人從他們所承襲的),承認自己的彌賽亞。
假如你認為這個觀點似乎沒有足夠的立場去避免使用「改變信仰」(convert)這個詞,讓我向你解釋為何我個人避免使用這個詞的原因。這是由於幾世紀以來當猶太人相信耶穌是彌賽亞時,教會便要求他們必須放棄自己的「猶太身分」,並且融入外邦基督徒的世界中。這種情況若是完全成功的話,會造成猶太人的絕種──早期的使徒和信徒絕無此意,聖經和史實中有諸多的記載。
我們不說猶太人「改變信仰」的進一步原因,是由於這個詞在猶太人心中所喚起的印象。這個詞令他們想到昔日當教會強迫改變其信仰時,猶太人的孩子會從他們的家庭中被奪走、被迫受洗,然後送到「基督徒」家庭,因為小孩已成為「基督徒」,所以就需要「基督化」的教養。
猶太信徒為何極少提到「基督」(Christ)?
誠如我們所知,最初相信耶穌的信徒是猶太人;如果希伯來語是他們的母語,提到耶穌時他們就會用祂的希伯來名字「Yeshua」,用希伯來文意指「受膏者」的「Mashiach」(彌賽亞),而不是希臘名字「Iesous」(耶穌)以及「Christos」(基督)。因為新約是用希臘文寫的,所以我們似乎很自然地提到「耶穌」和「基督」。然而,猶太弟兄姊妹及我們當中許多與猶太信徒關係親密的人,想把好信息放回原始的經文中;於是,提到祂是「彌賽亞」,而不是「基督」,有時甚至大聲朗讀聖經也會用彌賽亞這個詞。
猶太人為何不稱自己的會眾為教會?這是文化因素嗎?
對猶太信徒來說,「教會」這個詞就像「基督」、「基督徒」和「改變信仰」一樣,讓他們想到媒氣室、大屠殺、中世紀宗教審判(Inquisition)以及十字軍東征,有幾百萬猶太人在這些事件當中遭受痛苦,甚至死亡。猶太人的聚會,無論是彌賽亞信徒聚會或是更傳統的聚會,都選擇自稱「會眾」,甚至是「會堂」。
同時,我們要記得用「猶太」(Jew)這個詞可能會冒犯他們,聽起來彷彿猶太人即將成為受迫害的餌。「猶太人」(Jewish)這個詞就比較溫和,也更為合宜。你會注意到我極少用「猶太」(Jews)的說法,多半說「猶太人」(Jewish people)。
持守應許
今天,我們站在另一個應許與時機的交會點上。在過去六十年內所發生的兩起歷史事件,不但促成聖經應許的成就,也改變了列國的進程。
1. 一九四八年五月以色列復國,這乃是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聯合國投票的結果。這件事是神向觀望的世人的宣告,宣布這世界將會發生重大的巨變──彌賽亞再來的日子近了。以色列回到了應許之地。神的應許和神的時機已在我們這個時代交會了。
2. 一九六七年六月的六日戰爭(Six-Day War),以色列復得耶路撒冷,這事件正是神的計畫按照預定時間進行的驚嘆號。大衛王的首都又回到以色列的手中,誠如耶...
作者序
來自各界對本書的佳評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這本書是我在坊間看到論述以色列在今日這個時代關鍵性地位最清楚的一本書!每個章節都如同暮鼓晨鐘般敲醒人讀經時一些模糊不清的理念!這是非常難得的一本書,極力推薦每位關心神末世計畫與以色列的人來讀這本書,當然不可少的是邊讀聖經邊讀這本書!
沈孝芬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 媒體與公共事務官
(Israel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Taipei, ISECO)
有許多論述及關懷以色列的書籍,我極力推崇敦.薰陶這本《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它是一本卓越的著作,因為它將極深邃奧祕的真理,用清晰、簡明易讀的語法娓娓道來。作者的學養深厚,閱歷豐富,充滿熱情與智慧,並且對於經文及時事具有先知性的洞察力,所以能用短短十二章,精要概括性地導覽聖經中關乎以色列應許的實現,還有以色列與萬國、以色列與教會之間的關係。書中關於神的應許和神的時機「交會」的解讀,使我們能如以薩迦支派一般通達「時」「務」,知道以色列人所當行的。我鼓勵你能閱讀此書,進入神透過以色列開啟我們人生命定的時刻。
章啟明長老
以琳書房、和撒那事奉中心、大衛會幕禱告中心創辦人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的信息生動有力!這是一本佳作!本書以簡明、個人化的筆法,清楚明確地表達,讀起來饒富趣味;它會使你對將要再來的彌賽亞以及祂對立約百姓的全然拯救有更深入的認識。敦‧薰陶是我生命中對我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每個遇見他的人都可感受到他與神同行的活力、親密且充滿生命。在這本書中你將會發現原因。
陶德.貝爾(Tod Bell)
《你可以做得到:為神國拓展商業市場》(It Can Be Done: The Marketplace Maximized for the Kingdom of God,暫譯)作者
豐收佈道團(Harvest Evangelism)中南部負責人
新異象網絡事工(New Vision Network)暨傳遞鹽商業界午餐會(Pass the salt Marketplace Luncheons)創辦人
敦.薰陶是少見的基督徒領袖,在那什維爾市(Nashville)貝蒙特教會(Belmont Church,我初次遇見他的地方)成功地牧會。敦退而不休,他「退休」而進入了完全不同且極為重要的事工─推動神在今日猶太人中間的作為。敦對以色列持久的愛並沒有減少,他對猶太人相信基督的渴望,也沒有使他遠離那些相信彌賽亞的猶太基督徒。相反地,敦與彌賽亞猶太人運動發展了密切的情誼。《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是從這些信念醞釀而出的。本書提供了許多資訊,有助於基督徒了解神今日在彌賽亞猶太信徒和以色列地的作為。
大衛.布肯納(David Brickner)
「猶太人歸主」(Jews for Jesus)執行長
假如你正參與世界性福音拓展,那麼《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是你必讀之書。在本書中,敦解釋並辯護神怎樣透過以色列而使列國認識耶穌的思想。你將會看到神如何在現今的以色列實現古代的預言,以及它對外邦教會的意義。身為商業界的牧者,在閱讀本書之後,我對從事以色列商業界事工十分感興趣。讀讀本書吧!你將會明白。
麥克.法蘭克(Mike Frank)
法蘭克顧問公司(Frank Consulting)總裁
加州聖塔芭芭拉(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正當目前各界議論聲紛起,環繞著這些話題,諸如:以色列國家、猶太百姓、中東和聖經的預言,敦‧薰陶清晰、沉穩及富憐憫的聲音獨排眾議。敦以先知火熱的情懷、學者謹慎的技巧、牧者溫柔的關切,傳揚信息。在《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中,敦提出見解獨到的答案和問題,向凡是與這些時代性重要議題搏鬥的人─包括猶太人和非猶太人─提出挑戰。
馬提.葛茲(Marty Goetz)
彌賽亞音樂事工牧師(Messianic Music Minister)
在《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中,敦‧薰陶提供了最有助益的路線圖,幫助人從聖經的觀點明白神在以色列百姓身上的旨意。他提供極為明晰、富洞察力的解答,解釋以色列在神心目中的地位,為何選民仍然是選民,以及為何我們必須祝福以色列。《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具有富穿透力的分析及平衡的教導。
史蒂芬.福萊(Steven L. Fry)
貝蒙特教會主任牧師
田納西州那什維爾市
敦‧薰陶以政治家的藝術,向眾人「鏗鏘有力」地傳揚神對以色列與猶太人的應許之相關信息。這本策略性書籍針對許多令人費解的問題,提供了可靠的答案。閱讀這本書會驅散你心中的疑雲!
吉姆.歌珥(James W. Goll)
際遇網絡事工(Encounters Network)創辦人之一
《真知灼見》(The Seer,中文版由以琳書房出版)與《為以色列的命定禱告》(Praying for Israel's Destiny,暫譯)的作者
隨著神對祂選民的心跳,《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在以色列民和以色列地的先知性旨意這方面,為基督的身體帶來更進一步的啟示。在本書當中,敦針對聖經中改變歷史的事件加以追溯,而這些事件都是發生於神的應許與神的時間交錯的時刻─「突然間」改變了列國的走向─並且清楚地概述且揭示當今所發生的「突然」事件,以及這些事件在神計畫中的重要性。關於以色列和猶太人的常見問題,敦的解答為某些以色列人/阿拉伯人衝突的相關議題,提供見解和認識。
珍.漢森(Jane Hansen)
國際發光團契(Aglow International)主席
若要尋求明白神今日對猶太民族或以色列國家的深刻作為,再沒有比敦‧薰陶的觀點更具洞察力的了。每一位讀者,無論你是猶太人或外邦人,都能從這本書受益;並且每一位基督徒領袖都應得著本書中坦承提出的問題之解答。
傑克.海福德(Jack W. Hayford)
國際四方教會(International Foursquare Church)總裁
君王學院和神學院(The King's College and Seminary)校長
加州洛杉磯(Los Angeles)
敦.薰陶的新書《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不但發人省思也合乎聖經教導。在這本書中,敦提供豐富的資訊,是他多年忠心事奉基督身體得來的,並且也透過他與以色列和以色列百姓相交的關係而得。我深深欣賞敦把以色列之旅和列國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來的方式。我們總是要以列國從以色列而生的觀點來看世界,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未來就是如此。
麥爾康.海汀(Malcolm Hedding)
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使館(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執行總監
敦.薰陶是彌賽亞猶太人運動中許多領袖的父親。他為著神對以色列及列國得蒙救恩的心意而滿懷熱情。然而,敦的熱情調和了清晰、切合實際的理性思維。《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是一本激勵人心、實用且平衡的書。
但恩.賈斯特(Daniel Juster)
神學博士
國際和諧事工(Tikkun International)負責人
敦.薰陶有辦法捉住你的心思、點燃你的熱情、驅策你的腳步,使你行在「一個新人」的路上,並擁抱猶太人的王和列國的王。《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一書引人入勝、富教育性並且激發人心。這本書擁有全球復興、彌賽亞信徒肢體合一,以及明白末世的關鍵之鑰,而它與所有不同文化、世代、宗派的百姓息息相關。身為外邦人,他渴望看到大使命在列國中完成;敦透過這本書所分享的啟示是十分重要的。我由衷推薦這本書。
陶德.麥道衛(Tod McDowell)
燃火事工(Ignite Ministries)創辦人
青年使命團(Youth With A Mission)宣教士
夏威夷科納萬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Nations in Kona, Hawaii)屬靈長老
五年前,在前往賓州哈里斯堡(Harrisburg, Pennsylvania)的飛機上,敦向我分享了本書中的許多教導,這些啟示令我大為震驚。雖然當時我已經獲得聖經研究方面的兩個學位,但彷彿我是第一次閱讀聖經中某些經文。我無法相信自己過去竟沒有看見神與猶太人立永約的應許。從那一刻起,這些話語成為我和我所事奉的教會之生命源頭與祝福。我由衷向你推薦《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這本書,因為我深信在過去五年中我們教會領受了極大的祝福,主要就是因為我們尊重「先向猶太人,然後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先知性原則。
大衛.麥奎恩(David McQueen)
環城公園浸信會(Beltway Park Baptist Church)牧師
德州艾柏林(Abilene, Texas)
敦,謝謝你撰寫這一本詳盡、令人耳目一新的手冊,探討有關以色列真正「熱門」的問題。你多年來熱誠地牧養事奉,結合了你對聖地百姓委身的愛,為關於以色列最重要卻往往被誤解的議題,帶來了極佳的見識與體諒。我們深愛你。
大衛和瑪雪拉.拉撒路(David and Michaella Lazarus)
貝特以馬內利會堂(Beit Immanuel Congregation)
以色列尼坦亞巿(Netanya, Israel)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是人人必讀的好書。敦對神的心意有深刻的見解,並且對神向以色列和中東的心意有深入的認識。他是一位禱告的人,更是以色列地許多彌賽亞信徒的屬靈父親。身為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當地教會的牧師,我大力推薦這本書。這本書會激勵你,並且提供啟示,讓你在末世的日子裡明白神的心意。這本書確實是「當代」的及時好書。
艾維.米拉契(Avi Mizrachi)
耶和華善牧教會(Adonai Roi Congregation)牧師
暨杜吉彌賽亞外展中心(Dugit Messianic Outreach Center)執行長
以色列特拉維夫市(Tel Aviv)
身為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信徒,我強力推薦這本書。敦‧薰陶並不是以神學的角度來寫這本書。他奉獻自己的生命,與我們在彌賽亞運動中攜手同走,是我們所摯愛的父親。他的熱情與耶穌的外邦及猶太門徒們緊緊連結。在此你會找到迫切渴求的見解,這些見解是根植於謙卑的。
伊坦.許克夫(Eitan Shishkoff)
憐憫帳幕事工(Tents of Mercy)
多年前,我錄製了一首樂器歌曲,曲名為「以色列的希望」(Hope of Israel)。許多聽過這首樂曲的人都說,音樂中的每一個音符背後皆隱藏著意義。要不是我愛上了以色列這個國家和猶太人,我的情感是言語無法表達的。敦‧薰陶─多年來是我的牧師和屬靈導師─在你手中的這本書中已抓住了以色列的希望之本質。他從來不會只是輕描淡寫,而是單刀直入、切中核心。在本書中,他的風格再現,挑戰了我(以及每一位基督徒)。從敦‧薰陶那裡我學到最多大概是敬拜。而現在,我向他學到最多的,就是對猶太民族的熱愛,並以基督的愛來愛他們。
麥可.史密斯(Michael W. Smith)
敦.薰陶是我所認識最獨特的神僕之一──富極深的憐憫、正直,並且擁有非凡的策略性智慧。要是每一位基督徒領袖和委身的平信徒都能閱讀這本書,該有多好啊!它解開了重要的末世徵兆,以及它們對你和你一生事奉的重大影響。若是明白本書所揭示神的策略和時機,你個人和群體的屬靈豐收將會大大改觀。
艾雷.索克雷(Ari Sorko-Ram)
馬歐茲以色列事工(Maoz Israel Ministries)總裁
神使敦.薰陶的心充滿了熱情,企盼看見基督身體進入完全的命定,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了解並參與神對以色列人和猶太人的旨意。敦寫的這本書詞意表達透徹、令人信服,一步步清楚地向我們闡述聖經的立場。任何一位願意敞開心懷看此書的人,將不再一樣。你會被激發而採取行動……冒險一讀此書吧!
羅勃.史登思(Robert Stearns)
鷹翅事工(Eagles' Wings Ministries)創辦人
《預備道路》(Prepare the Way,暫譯)作者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這本書真的很有恩膏!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是由一位當代最重要的聖經學者所寫的。研讀這些話語,把這本書收存在你的圖書館裡,並且多買幾本送給親朋好友和教會弟兄姊妹。
布魯克和芭蒂.提奧根(Brock and Bodie Thoene)
撰有錫安之約系列(The Zion Covenant Series)、示羅傳承系列(The Shiloh Legacy Series)、紀元後編年史系列(The A.D. Chronicles Series)等書
來自各界對本書的佳評
《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這本書是我在坊間看到論述以色列在今日這個時代關鍵性地位最清楚的一本書!每個章節都如同暮鼓晨鐘般敲醒人讀經時一些模糊不清的理念!這是非常難得的一本書,極力推薦每位關心神末世計畫與以色列的人來讀這本書,當然不可少的是邊讀聖經邊讀這本書!
沈孝芬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 媒體與公共事務官
(Israel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Taipei, ISECO)
有許多論述及關懷以色列的書籍,我極力推崇敦.薰陶這本《神的應許和以色列的未來》。它是一本卓越的著作,因為它將極...
目錄
敦.薰陶的個人分享 1
致謝 5
簡介 7
第一部 「時候到了﹗」
耶穌被賣的那夜,祂與自己的門徒擘餅、禱告:「父啊,時候到了!」猶太人回歸故土,重新立國登上世界舞台的時候也到了。這是一個影響我們世界的史實。
第一章 當應許與時機交會時 15
第二章 以色列復國 25
第三章 耶路撒冷重回以色列的懷抱 37
第四章 猶太人的眼要看見 51
第五章 萬國的復興 65
第六章 喚醒教會對以色列的關愛 81
第二部 有關以色列和中東常見的疑問
猶太人回歸以色列地和耶路撒冷、他們更加相信耶穌是應許中的彌賽亞、基督徒世界的復興,以及教會對她猶太根源的覺醒……等,皆為猶太人和外邦人引發出無數的問題。
第七章 阿拉伯人的景況又如何呢? 95
第八章 應許之地仍然屬於以色列嗎? 111
第九章 耶穌真的會在地上作王掌權嗎? 121
第十章 彌賽亞猶太信徒所持的信念是什麼? 151
第十一章 為何教會應當擁抱她的猶太根源? 171
第十二章 基督徒應當作何回應? 189
附錄一 讀經計畫建議 211
附錄二 過去歷代聖徒對以色列和猶太民族的語錄 213
附錄三 本書提到的事工聯絡資訊 221
附錄四 參考書目 225
附錄五 迦勒同伴事工 227
注釋 229
敦.薰陶的個人分享 1
致謝 5
簡介 7
第一部 「時候到了﹗」
耶穌被賣的那夜,祂與自己的門徒擘餅、禱告:「父啊,時候到了!」猶太人回歸故土,重新立國登上世界舞台的時候也到了。這是一個影響我們世界的史實。
第一章 當應許與時機交會時 15
第二章 以色列復國 25
第三章 耶路撒冷重回以色列的懷抱 37
第四章 猶太人的眼要看見 51
第五章 萬國的復興 65
第六章 喚醒教會對以色列的關愛 81
第二部 有關以色列和中東常見的疑問
猶太人回歸以色列地和耶路撒冷、他們更加相信耶穌是應許中的彌賽亞、基督徒世界的復興,以及教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