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亞太人文研究叢書的第五冊,一方面作為相關課程的教材,另一方面也是對某些特定主題研究的關注。此書選了八篇論文,包括樊善標討論香港作家十三妹的專欄及其時代、鍾怡雯對董橋散文在美學風格上的探討、陳德錦從文化的重塑和懷舊角度討論九十年代以降的香港散文、謝曉虹重新挖掘《我城》和七十年代文化語境、梁敏兒透過〈浮城誌異〉建構出來的想像軌跡、鄒文律分析「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中的城市與自然、陳大為經由「我城之戰」所呈現的香港故事、羅永生解讀香港臥底電影的情緒結構和變遷。從專欄、散文、小說、新詩,到電影論述,都是九七之後才發表的論述,大致上涵蓋了香港文學研究的各個層面。
作者簡介:
▌鍾怡雯 主編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教授兼主任。
著有論文集《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靈魂的經緯度:馬華散文的雨林和心靈圖景》、《馬華文學史與浪漫傳統》、《內斂的抒情:華文文學論評》、《經典的誤讀與定位》、《雄辯風景:當代散文論I》、《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II》、《永夏之雨:馬華散文史研究》、《馬華文學大系•鍾怡雯》。
▌陳大為 主編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
著有論文集《存在的斷層掃描:羅門都市詩論》、《亞細亞的象形詩維》、《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詮釋的差異:當代馬華文學論集》、《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思考的圓周率:馬華文學的板塊與空間書寫》、《中國當代詩史的典律生成與裂變》、《馬華散文史縱論》、《風格的煉成:亞洲華文文學論集》、《最年輕的麒麟:馬華文學在台灣》、《神出之筆:當代漢語詩歌敘事研究》、《鬼沒之硯:當代漢語都市詩研究》、《馬華文學大系•陳大為》。
章節試閱
▌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大為
「我城」之戰:文本內外的香港故事(1974-2020)
前言
1938年之前的城市研究通常是分工的,文學、藝術、歷史、經濟、生態、哲學、政治、地理、文化,每個領域的學者分別用本身的研究視野和治學方法來探討都市,研究成果不算豐碩,即使有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 1850-1928)的《明日的田園城市》(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1898),提出田園城市的擴散概念並引發了浪潮;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 1854-1932)在《進化中的城市:城市規劃與城市研究導論》(Cities in Evolu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own Planning Movement and to the Study of Civics, 1915)提出「集合城市」理念;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都市學》(Urbanisme, 1922)把工業化思維導入了都市計畫,並提出「城市集中主義」,但他們都偏向都市規劃,對城市的發生與演進缺乏歷時性的關照。城市史學研究的第一座里程碑,當屬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 1895-1990)的《城市文化》(The Culture of Cities, 1938),他將各家視野綜合起來,重新檢視一座城市及其文化之構成。這項方法學上的重大突破,大幅開拓了城市研究的範圍,也激活了一個全新學科的發展,此書很快成為歐美相關學科的指導性經典。後來,劉易斯•芒福德又有另一部劃時代的經典巨著《歷史中的城市》(The City in History, 1961)面世,奠定了西方城市史研究的基石。
劉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裡指出,經過無數的調查研究工作證明,城市不僅僅是一個大家原本認定的──純粹的物質事實,「就其完整意義而論,城市是一個地理叢結(geographic plexus)、一個經濟組織、一個制度過程、一個社會行動的劇場,以及一個美學象徵的集合體。一方面,它是一個為在地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服務的物質結構;另一方面,它是一個有意識的戲劇性場景,為那更重大的行動或更崇高的文化目的而服務。城市孕育出藝術,本身即是藝術;城市創造出劇場,本身也是劇場。就在這城市裡,這作為劇場的城市裡,某些較有目的性的活動經由名人、事件、群體的衝突與合作,被制定和編製成更為重大的高潮」,城市的身世由此而來。劉易斯•芒福德相當全面的界定了城市(及其研究)的範圍,五花八門的內容皆是構成城市的要素,藝術文化、政治事件、生態系統,社會政策、軟硬體建設,都是一座城市的零件,以致後來的城市研究或都市學越來越複雜。一旦城市詩或都市詩3,進入這個廣大的領域,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就更多了。
在整個華人世界,沒有比香港更複雜的城市,尤其政治上的僵局,讓這座歷經一百五十六年殖民之後,回歸到中國統治底下的「英式城市」,不斷與中共的治港政策產生磨擦,甚至發生「反送中」的激烈的衝突。在文學領域,香港作家展現了鮮明「懷舊」(英屬歲月)和「抵抗」(中共治理)的意識,城市的前世今生成了文學創作的重大主題,二十年來歷久不衰。本文嘗試從香港詩人切入,以新詩為主,小說、散文、隨筆為輔,兼及一些社論和報導文章,以更開闊的視野去探討這座文本城市的精神內核。
▌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大為
「我城」之戰:文本內外的香港故事(1974-2020)
前言
1938年之前的城市研究通常是分工的,文學、藝術、歷史、經濟、生態、哲學、政治、地理、文化,每個領域的學者分別用本身的研究視野和治學方法來探討都市,研究成果不算豐碩,即使有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 1850-1928)的《明日的田園城市》(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1898),提出田園城市的擴散概念並引發了浪潮;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 1854-1932)在《進化中的城市:城市規劃與城市研究導論》...
目錄
樊善標 案例與外─十三妹作為香港專欄家
鍾怡雯 帝國餘暉裡的拾荒者─論董橋散文
陳德錦 文化的重塑和懷舊─1990年代以降香港散 文的化背景
謝曉虹 城市漫遊者及「我-們」的「本土」:重讀西重讀西西《我城》
良敏兒 西西〈浮城誌異〉的想像軌跡
鄒文律 「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中的城市與自然
陳大為 「我城」之戰:文本內外的香港故事( 1974-2020)
羅永生 解讀香港臥底電影的情緒結構和變遷
編後記
樊善標 案例與外─十三妹作為香港專欄家
鍾怡雯 帝國餘暉裡的拾荒者─論董橋散文
陳德錦 文化的重塑和懷舊─1990年代以降香港散 文的化背景
謝曉虹 城市漫遊者及「我-們」的「本土」:重讀西重讀西西《我城》
良敏兒 西西〈浮城誌異〉的想像軌跡
鄒文律 「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中的城市與自然
陳大為 「我城」之戰:文本內外的香港故事( 1974-2020)
羅永生 解讀香港臥底電影的情緒結構和變遷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