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新--譯序
從故事瞭解心理治療
近十來年,自我成長與心靈探索的課程與活動在臺灣日漸興盛,我相信一方面是物質生活改善後,自然會追求精神生活的提升,另一方面,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龐大,人與人的互動頻繁,常見關係網路綿密,心靈卻仍是孤島的現象,所以探索內在世界與外在人際的需求理當日增。
可是提到「心理治療」,常有人說「我心裡又沒病」而予以排斥,也有人說「太艱深了」而不敢接觸,更有人雖然需要,卻怕丟臉而不願面對。其實自我成長也罷,人際溝通也罷,心理治療也罷,探索的範圍大多不脫人與自己、人與他人的關係,這種內在與外在的關係卻正是現代人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書的內容正是希望幫助人認識心理治療,從童年發展的過程談到性格的形塑,從適應的能力談到勝任感和自我價值感,從心理的缺憾談到自我的成熟。作者的專業背景是精神分析和自體心理學,所以內容相當深入,但力圖以淺顯明白的說法,佐以實際治療故事,好使一般大眾也能一窺心理治療的殿堂。譯者相信不只專業助人工作者讀來能有收獲,只要是對自我、對心靈、對人際關係有興趣的讀者,也都能有會心的收穫。
本書是巴史克第三本譯成中文的著作,巴史克的特色就是用大量治療實例來說明心理治療的過程,本書也不例外。全書共分十章,第一、二章以三個實例介紹心理治療的目標與理論背景,第三到六章詳述心理治療的重心,包括思考、情感、自我(系統)、心理防衛機轉和移情關係,並根據兒童發展的歷程,把常見的心理困擾大別為四類。第七到十章就以詳盡的治療故事,深入刻畫這四大類心理困擾的來源與治療。
雖然作者已經盡可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心理治療理論,但第三到六章讀來可能仍然稍顯艱澀。畢竟治療故事還是較為生動有趣,讀者可以讀完第一、二章後,直接跳到第七至十章,再回頭看其理論部分,兩相對照,較易融會貫通。貫穿全文的主軸可說是嬰兒和童年期的人格發展,作者也非常強調「預防性心理治療」,並鼓勵為人父母者能觀察小孩的情感需要,不只能避免小孩發展歷程不必要的傷害,甚至父母也能藉此面對自己的情感需要,而益發成熟。譯者以為,這種態度可說是心理治療功效的極致表現。
本書雖然力求淺顯易懂,但不可避免的會談及許多專業用語,各家翻譯或有不同,如self譯者譯為「自我」,transference譯為「移情關係」,affect attunement譯為「情感共鳴」,self esteem譯為「自我價值感」等等,譯者考量的前提是不扭曲原文的意思,也避免增加中文的陌生名詞為原則,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共同討論。原文書中故事人物的姓名,大多暗示當事人的特徵,譯者也多以意譯(而非直譯)的方式命名,如有雷同,必屬巧合。
深願本書能幫助讀者重視人格的發展與心理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