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修辭立誠,貞固幹事
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為中華文化中最深邃精密的思想體系,自古即備受尊崇。孔子晚年習易甚勤,行住坐臥都攜簡隨身,不斷翻閱以致綴簡的皮繩都斷裂多次。這是因為易經的卦爻有其息息相關的整體性,非得前後參考印證才能知其所以,進而融會貫通。古聖為何創作易經?習易的正確態度為何?《繫辭傳》中說明的很清楚: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易包羅萬象,道盡了宇宙人生之理,研習易經的功效,可廣結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奮鬥成就大業,解決各式各樣的艱困疑難。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機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機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習易要真正經世致用,必須下最深的功夫,以研究萬事萬物隨時變化的機微,從而超時因應而獲致最佳的成果。易經的理氣象數博大精深,善學善用皆為實學,誤學誤用盡成空談。
今日海峽兩岸的易學研究似乎很蓬勃,離經世致用之道卻相當遙遠。民間走江湖的習氣太重,各式術數都冠以易經之名炫眾流行,學界則多作繁瑣考證,與國計民生、社會實況關係不大。易通五經,而今日研易學者多無此識見與本事,道術為天下裂,難期一貫與會同。人文化成、振興華夏的大業,前路仍相當漫長。
忠胤學理工出身,從我習易近廿年,很早即能勤奮精思、發論為文,在台灣的學生中堪稱秀異特出。這回出版《易經解經》一書,洋洋廿萬言,令人欣喜。書中主張依經解經,通經致用,都是習易正路。尤見特色的,是從文字象入手,精析卦爻辭的豐富意涵,期於經義有貫通的理解。不少解義處亦引其他經典文句為證,相互發明,又合了易通五經的歷史事實。
《文言傳》解乾卦九三有云:「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釋卦辭則稱:「貞者,事之幹也…貞固足以幹事。」從修辭始,思路通達後以幹事終,易道如此,人生亦如是。讀者善會斯義,於忠胤書當起共鳴,對玄妙易理亦可平易待之。
劉君祖 序於夏曆癸巳年八月初十
作者序
能否為亂世找出一條可行的正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日月生生變化之理即是道,其事甚明至易!
我是自一九九五年開始,從劉君祖老師學習《易經》,大概以每兩週一次、每次二個半小時的方式,直至近年才因忙於工作而暫停課程。在此期間,除了完成整個《易經》經傳之課程外,同時還包括《四書》、《老子》、《莊子》、《孫子兵法》等其他眾經典的學習。而這樣的機緣,對我這個來自職場且非文科出身的學生來說,著實幫助我對於《易經》,乃至中華傳統文化的全貌,有了比較具體的認識與學習啟發。
過去對於《易經》這本經典雖學之者眾,但咸感其辭義之深奧難讀,一般若無老師的教授講解,僅憑自修並不易窺其堂奧。個人是在認識劉老師之後才開始接觸《易經》,剛開始也是深深困惑於卦爻辭義之難以理解,之後在經過一段時日的學習,才慢慢有些領悟和心得,甚至現在可以將所瞭解彙集成冊。而對於本書之能順利完成,主要當然歸功於劉老師的教導,但其中也包含了許多客觀因素的輔助配合,方能竟其事。
將傳統經典融入人生實務
劉老師上課的方式屬民間私人講學,而在講授《易經》或其他傳統經典時,內容則盡力強調如何化經典義理以成人生實務之利用。學習經典義理最後目的就是要求能「通經致用」,雖然這並非什麼新立論,但是從昔至今註易者雖眾,縱觀其內容說解而真能落實致用者,可說是少之又少。而當一部經典流傳這麼多年,其義理仍幾乎見不到其可「利用厚生」之處,則不禁令人感到懷疑,這經典真正價值到底所在為何?
《易經》之象義難以找到實務之可利用處,是其義理太深奧呢?還是因治學方法一直錯走了道路?經典義理用於進德修業之論述,須找得到其切實可履踐處,否則若只能談虛說玄、空講仁義道德,學之何用?或許就是因為循著學習經典義理必須「求其應用所在」這樣的理路,讓我在理解《易經》卦爻象義時,每每先思索的是─此一爻、此一象實務應用之可能所指,而非侷促在一些舊有註解的框架上打轉。事實上,這種先把一卦卦名當作是論述之主題,再循此主旨去找尋卦爻辭象之可能實務應用連結,從初始模糊,漸漸拼湊成約略輪廓,最後則實在的引領我,順利探索許多看似艱深難懂的卦爻辭象之幽徑。
「依經解經」,以《易經》做為思想總綱領
除了強調研讀《易經》卦爻象義,必須隨時不忘如何「用」之外,劉老師在講解其他如《四書》、《老子》或兵法等經典時,則不離以《易經》做為思想總綱領,然後以一種宏觀,也像是日光的輻射般,利用「依經解經」的治學方式,串聯起眾經典之義理。而諸經典義理彼此間之所以能援引相參、互發其微,實是因為眾華夏經典其學說立論,多源自於法天道自然,故處處皆可見其脈絡相貫通處。舉儒、道二家學說為例,雖稱「二家」,實乃「不貳」,一皆和順天地之道也!
此外,對於一部經典其內容精義的理解,不僅可與其他經典互參以發其要旨,更多時候幾可不假外求,只需從此部經典自身中尋去即能有得。就《易經》而言,雖然僅取一處卦爻辭象而觀,的確很難瞭解什麼是「位不當」或「位正當」?但若願意不厭其煩的理出每一辭象於經中之各相關連處,並加以用心比對與綜觀各處所被賦予之象徵,只要能先領悟其中之一象義,則其他處之意即可如巧解連環般一一順利解得。事實上,整部《易經》各辭象之內容,幾皆可藉由這種「依經解經」的方法而完全得其所蘊含之意。又,本書之所以取名為《易經解經》,主要亦寓意於此!
透過文字象的輔助,掌握卦爻辭意涵
在學《易》的這段期間,個人則有一深刻體會─那就是想要清楚掌握卦爻辭的象徵意涵,透過文字象的輔助實為重要。由於漢文字意象的豐富多藏,能僅以簡單符號象徵,就適切表達出人們的思考邏輯與認知概念,所以許多卦爻辭之精妙象徵含意,即是藉由漢字這種特性而得呈現出來。也因此,在研讀《易經》時,對於卦爻辭中的每一字象皆應好好細思推敲,不但要溯其源頭,以瞭解字象初始創造時所被賦予的意思,同時也應多注意同一字象,於經文中所出現的位置不同,其代表的意思是否也隨之改變,如此才能讓易理象義的學習,獲致事半功倍之效。
舉例來說,若能先明白「事」字成象之因,並知道其象含有「事情」與「律則」這兩種含意,接著也就不難區分出卦爻辭中的「小事」、「大事」、「有事」或「王事」等諸象之差別,以及明白「事」字象於經文中各不同處意思之所指。另外,個人在學《易》的過程則感謝有陳樹藩先生所編著《正中形音義大字典》的輔助參考,此書幫助我快速掌握許多難解卦爻辭中的文字意象,並因此得以免去許多迂迴摸索。
台灣儼然成為習《易》的最佳道場
就個人學《易》經驗還有另一個感觸,或許是因為台灣這種自由開放、「教思無窮」的社會,讓易理象義的學習有了豐富的實務事例可供援引相參,再加上台灣在文化傳承上的特殊機緣,因而累積出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台灣儼然成為習《易》之至佳道場。解釋或理解易理象義時,不可流於憑空想像,須多尋求實務應用之事例的互證,才能對整個卦爻象義形成系統性的認識,尤其這對於如何解得一卦六爻時位之變化應用更有助益。由於六爻之義是在講述一卦之本末常變、近內遠外等事理變化,所以當在探索六位爻辭時,一開始雖尚無法完全掌握其義,但是在先循著一卦卦名所欲探討之主旨,並再找到實務事例之連結,這時只要套進六爻不同時位之對應發展,則各位爻辭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涵,可說是幾已躍然於前。
舉《睽》卦為例,《睽》卦象之旨是在講合睽之義,而其取象之事類,小可指相睽疑二人心中起伏變化之情狀,大則亦能以通黨派,或族群間缺乏信任時的競爭互動。而觀六位爻辭之取象,乍見之,雖猶如「光怪陸離」,但待大致掌握《睽》卦爻象所欲表達之旨後,只要再援引周遭實務事例與之互證,這時對於爻辭之象是在說些什麼,不但能立刻心領神會,且也會讚嘆於爻辭取象之精妙,能完全洞悉人性之機微。
看似令人難解,其實道理卻很簡單
回想當初開始學《易》的時候,總是繞著那些承乘應與、當不當位或錯綜其卦等理路上打轉,認為惟有藉由諸此方法,才能窺得隱藏於《易經》之內的大祕密。而在此同時,心底則又一直深信著整部《易經》一定蘊藏極為「高深的智慧」,所以就一般人智根本難以窺其奧妙。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易經》卦彖辭雖看似令人難解其象,但其實內容所講述之道理卻很簡單,不外是乾健坤順、日月陰陽往來更迭、剛健中正二德和合互濟,如此而已。而且只要先能弄清楚何謂「乾天剛健中正」之義,則對於瞭解各卦卦辭是在講些什麼,可說就已掌握入門之鑰。至於,何謂乾天之義?合元、亨、利、貞諸德之義即是。又,如何經由「元亨利貞」諸象而以窺乾天之德?其實只要觀各卦卦辭中凡出現與「元亨利貞」主要相關連者,再綜合諸卦稱名之義,則何謂乾天之道,庶幾乎思過半矣!
例如,《大有》卦辭稱「元亨」,《大壯》卦辭曰「利貞」,而若觀此二卦卦辭與稱名,就猶如是在講乾天元亨之德是「大有」一切處,以及乾天之動進,剛健結合中正,故其勢「大而壯盛」。此外,卦辭之中同時出現「元亨利貞」之象,除了乾坤之外,計有屯、隨、臨、无妄、革這五卦,而事實上,合這五卦稱名之義,即是乾天之德的呈現。
《易經》之所以稱為「易」經,除了指其內容乃日月生生變化之理外,難道不也同時隱喻其理乃甚明至易?然而,長久以來,治學《易經》者如此多眾,卻多難以明其道理,是因誤於捨本逐末、捨近而求遠呢?還是其中另有不可窺知的原因在裡面?或許這才是令人更感到費解之處。
萬事萬物變化之理盡在其中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卦雖僅六十有四,但若將諸卦象之義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地間萬事萬物變化之理則盡在其中矣!而觀《易經》義理所示之智慧,讓我們深信於傳統文化的價值,以及其易知簡能之德,除了近可做為個人安身立命引領之方,遠則更能幫助解決今日時代的困境。昔來,《易》道不能興,非其書不能用,實是多囿於其理之尚不能明,而一旦易理之義得解,個人深信孔門學說光大發揚之日將不遠矣!
為文至此,則不禁讓我想到《繫辭傳》裡的一段話:「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易經》之創作就只能適用於古時而已嗎?還是事實上其德能偕時俱進,可以為當今這個憂患紛擾的世界,指引出一條正而可行的大道?
李忠胤 序於台北大直‧二○一三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