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金融學是經濟學類的核心課程,也是金融專業的主幹課程。本書是基於原貨幣銀行學課程而編寫的教材,主要適用於應用型高等院校經濟金融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理論課學習。
隨著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提高,這些變化給金融學高等教育帶來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使得金融學的學習和教學內容處於不斷更新和變化中。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金融業的發展對金融教學的需要,我們編寫了這本«金融學»教材。
本教材在框架與結構上的安排力求能適應現代金融發展對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並在編寫的過程中力爭從以下幾個方面突出自身特色:
(1)與時俱進,突出實踐性。本教材盡可能地反應國內外金融理論和金融實踐的最新發展成果,使教學內容緊跟時代步伐,通過補充附錄的形式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金融實踐介紹給學生。同時,本教材注重介紹中國的實際國情和現實情況,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實踐,增強實踐性。
(2)系統精煉。本教材立足於金融學的基礎性內容,強調對金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內容體系的精煉概括,做到簡明扼要、重點突出。
(3)針對性強。本教材將金融理論教學、資料介紹和案例分析有機結合,促使學生在掌握金融理論的基礎上強化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應用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本教材共十三章,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章貨幣與貨幣制度;
第二章信用與利息;
第三章金融市場;
第四章金融機構體系;
第五章商業銀行;
第六章中央銀行;
第七章其他金融機構;
第八章外匯、匯率與國際收支;
第九章貨幣供求及其均衡;
第十章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第十一章貨幣政策調控;
第十二章金融發展與金融改革;
第十三章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ꎮ
本教材由王恒擬訂編寫大綱,並與參編人員共同討論后修改完善。本教材撰寫分工如下:第一、二、三、五章,王恒;第四章,陳靚秋;第六、八章,曾凡詮;第七、九、十章,鄭曉燕;第十一、十二、十三章,徐若瑜。全書最後由王恒修改定稿。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雖然花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由於編者水平所限,難免有紕漏和不足之處,還望廣大讀者和專家不吝指正。
金融學是經濟學類的核心課程,也是金融專業的主幹課程。本書是基於原貨幣銀行學課程而編寫的教材,主要適用於應用型高等院校經濟金融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理論課學習。
隨著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提高,這些變化給金融學高等教育帶來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使得金融學的學習和教學內容處於不斷更新和變化中。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金融業的發展對金融教學的需要,我們編寫了這本«金融學»教材。
本教材在框架與結構上的安排力求能適應現代金融發展對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並在編寫的過程中力爭從以下幾個方面突出自身特色:
(...
目錄
第一章貨幣與貨幣制度(1)
第一節貨幣的產生與發展(1)
一、貨幣的起源(1)
二、貨幣的本質(2)
三、貨幣形式的演進(4)
第二節貨幣的職能(6)
一、價值尺度(6)
二、流通手段(7)
三、貯藏手段(8)
四、支付手段(8)
五、世界貨幣(9)
第三節貨幣制度的形成及構成要素(10)
一、貨幣制度的概念及其形成(10)
二、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11)
第四節貨幣制度的演變(13)
一、銀本位制(13)
二、金銀復本位制(14)
三、金本位制(15)
四、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16)
五、中國的貨幣制度(17)
第五節當代信用貨幣的層次劃分(18)
一、信用貨幣層次劃分的意義和依據(18)
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貨幣層次的劃分(18)
三、中國貨幣層次的劃分(19)
四、貨幣的計量(19)
第二章信用與利息(24)
第一節信用的產生與發展(24)
一、信用的含義與特徵(24)
二、信用的產生與發展(25)
第二節信用制度及其主要形式(26)
一、信用制度概述(26)
二、信用形式(27)
第三節信用工具(30)
一、信用工具的特徵(31)
二、信用工具的分類(32)
第四節利息與利息率(34)
一、利息的含義及其來源(34)
二、利息率及其計算(34)
三、決定和影響利率水平的因素(35)
四、利率的種類(36)
五、利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38)
六、利率發揮作用的渠道(39)
第五節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40)
一、利率市場化的含義(40)
二、利率市場化的作用(40)
三、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40)
四、當前中國利率市場化的制約因素(43)
五、當前推進中國利率市場化的主要思路(44)
第三章金融市場(47)
第一節金融市場概述(47)
一、金融市場的概念與特性(47)
二、金融市場的分類(48)
三、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49)
四、金融市場的功能(51)
五、現代金融市場的特點(51)
第二節貨幣市場(52)
一、同業拆借市場(53)
二、短期借貸市場(55)
三、商業票據市場(56)
四、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市場(56)
五、國庫券市場(57)
六、債券回購市場(57)
第三節資本市場(58)
一、股票市場(58)
二、長期債券市場(62)
第四節金融衍生工具市場(65)
一、衍生金融市場概述(65)
二、衍生金融市場的功能(66)
三、金融遠期市場(67)
四、金融期貨市場(69)
五、金融期權市場(70)
六、金融互換市場(72)
第四章金融機構體系(77)
第一節國際金融機構體系概述(77)
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7)
二、世界銀行集團(79)
三、國際清算銀行(82)
四、區域性金融機構(83)
第二節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建立及發展(84)
一、中國歷史上的金融機構體系(84)
二、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建立與發展(85)
第三節中國現行金融機構體系(87)
一、中國人民銀行(87)
二、商業銀行體系(88)
三、政策性銀行(88)
四、非銀行金融機構(89)
五、外資金融機構(92)
六、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的金融機構(92)
第五章商業銀行(100)
第一節商業銀行概述(100)
一、商業銀行的起源與發展(100)
二、商業銀行的概念(101)
三、商業銀行的特殊性(102)
四、商業銀行的職能(103)
五、商業銀行的類型(104)
六、商業銀行的經營體制(104)
第二節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105)
一、負債業務(106)
二、資產業務(108)
三、中間業務(109)
四、表外業務(111)
第三節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112)
一、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原則(112)
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原理(115)
三、資產負債管理的主要內容(116)
第六章中央銀行(123)
第一節中央銀行的產生與發展(123)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123)
二、中央銀行的發展(124)
三、中國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125)
第二節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126)
一、中央銀行的性質(126)
二、中央銀行的職能(127)
三、中央銀行的獨立性(129)
四、中國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131)
五、中央銀行的類型(132)
第三節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134)
一、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134)
二、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135)
三、中央銀行的清算業務(136)
第四節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138)
一、金融監管及監管體系(138)
二、中國金融分業監管的現狀(141)
三、中國現行金融分業監管體制的發展前景(144)
第七章其他主要金融機構(147)
第一節政策性金融機構(147)
一、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主要特點(147)
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主要類型(148)
三、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性質(149)
四、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特殊職能(150)
第二節投資銀行(151)
一、證券承銷業務(152)
二、證券交易業務(152)
三、公司併購業務(153)
四、項目融資業務(153)
五、風險資本投資(154)
第三節保險公司(155)
一、財產保險(156)
二、責任保險(156)
三、保證保險(156)
四、人身保險(156)
第四節投資基金(156)
一、投資基金的類型(157)
二、投資基金的特點(158)
三、投資基金的交易(158)
第五節信託基金與養老基金(159)
一、信託基金(159)
二、養老或退休基金(159)
第八章外匯、匯率與國際收支(162)
第一節外匯與匯率概述(162)
一、外匯及其種類(162)
二、匯率(162)
第二節匯率的決定因素與影響(164)
一、匯率的決定因素(164)
二、外匯的作用與影響(165)
第三節國際收支及國際收支平衡表(166)
一、國際收支(166)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167)
三、國際收支的失衡與調節(169)
第四節國際儲備(170)
一、國際儲備的概念(170)
二、國際儲備的構成(170)
三、國際儲備的作用(171)
四、國際儲備的管理(172)
第九章貨幣供求及其均衡(180)
第一節貨幣需求概述及其理論(180)
一、貨幣需求的概念(180)
二、貨幣需求量(180)
三、貨幣需求的主要決定因素(181)
四、西方貨幣需求理論(182)
第二節貨幣供給概述及其理論(192)
一、貨幣供給的概念(192)
二、貨幣供給量(192)
三、商業銀行的存款貨幣創造(192)
四、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194)
五、貨幣供給的外生性和內生性(196)
第三節貨幣供求均衡(197)
一、貨幣供求均衡的概念(197)
二、貨幣供求均衡的實現機制(197)
三、貨幣供求均衡與社會總供求平衡(198)
四、貨幣供求失衡(202)
第十章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208)
第一節通貨膨脹概述(208)
一、通貨膨脹的概念(208)
二、通貨膨脹的類型(210)
三、通貨膨脹的度量(211)
第二節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對經濟的影響(212)
一、通貨膨脹的成因(212)
二、通貨膨脹對經濟運行的影響(214)
第三節通貨膨脹的治理(216)
一、控製貨幣供應量(216)
二、運用宏觀經濟政策調節和控製社會總需求(217)
三、調整經濟結構,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218)
四、其他政策(218)
第四節通貨緊縮概述(219)
一、通貨緊縮的概念(219)
二、通貨緊縮的類型(221)
三、通貨緊縮的度量(222)
第五節通貨緊縮的成因及其對經濟的影響(222)
一、通貨緊縮的成因(222)
二、通貨緊縮對經濟運行的影響(225)
第六節通貨緊縮的治理(226)
一、調整宏觀經濟政策(226)
二、擴大有效需求(228)
三、調整和改善供給結構(228)
第十一章貨幣政策調控(232)
第一節貨幣政策的目標(232)
一、貨幣政策(MonetaryPolicy)與貨幣政策目標的內涵(232)
二、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232)
三、貨幣政策的仲介目標(237)
第二節貨幣政策工具(239)
一、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239)
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243)
三、其他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244)
第三節貨幣政策傳導機制(245)
一、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兩種理論(245)
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一般運轉過程(247)
第四節貨幣政策效應(249)
一、西方對貨幣政策總體效應理論評價的演變(249)
二、影響貨幣政策效應的主要因素(252)
三、貨幣政策效應的衡量(253)
第五節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254)
一、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關係(254)
二、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255)
三、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255)
第十二章金融發展與金融改革(261)
第一節金融發展理論(261)
一、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261)
二、金融結構與經濟發展(263)
三、金融發展理論(265)
第二節中國的金融改革(266)
一、金融初始化改革(1979—1984年)(266)
二、發展金融和整體推進金融改革(1985—1993年)(268)
三、完善金融和全面深化金融改革(1994—1998年)(269)
四、現代金融制度建設時期(1999年至今)(271)
第十三章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276)
第一節金融創新(276)
一、金融創新的概念(276)
二、金融創新的分類(277)
第二節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係(277)
一、金融監管的概念(277)
二、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係(277)
第一章貨幣與貨幣制度(1)
第一節貨幣的產生與發展(1)
一、貨幣的起源(1)
二、貨幣的本質(2)
三、貨幣形式的演進(4)
第二節貨幣的職能(6)
一、價值尺度(6)
二、流通手段(7)
三、貯藏手段(8)
四、支付手段(8)
五、世界貨幣(9)
第三節貨幣制度的形成及構成要素(10)
一、貨幣制度的概念及其形成(10)
二、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11)
第四節貨幣制度的演變(13)
一、銀本位制(13)
二、金銀復本位制(14)
三、金本位制(15)
四、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16)
五、中國的貨幣制度(17)
第五節當代信用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