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弗朗茨·卡夫卡的大約一百五十幅畫作次在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公開。除了數量遠超此前為人所知的寥寥幾幅,這也是其繪畫作品次以獨立姿態,而非文學作品的附屬形式與世人見面。雖然卡夫卡以他的寫作而聞名,但這些畫作證明了他的文學執行人,也是其終生摯友馬克思·布羅德所說的“雙重天賦”——他筆下充滿了迷人的人物,從現實到夢幻、怪誕、離奇、狂歡化,他們照亮了這位現代主義作家不為人知的一面。近一個世紀以來,它們歷經戰亂、版權糾紛。這一次,四散於耶路撒冷、維也納、牛津大學、馬爾巴赫等處的163幅畫作及珍貴手稿終於結集成書,讀者無須遍走全球,只需翻開書頁,即可與K一起穿行夢境。
[奧]弗朗茨·卡夫卡(繪),1883年出生於布拉格。1901年進入布拉格德語大學,初習化學、文學,後轉習法律,獲博士學位。畢業后,在保險公司任職,利用業餘時間寫作。陸續出版《變形記》及《鄉村醫生》《飢餓藝術家》等小說。1924年因病去世。1925年《審判》出版,1926年《城堡》出版,引發世界文壇震動。
[瑞士]安德烈亞斯·基爾徹,自2008年起擔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文學和文化研究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文學、文化以及猶太文學和文化史。2022年,基爾徹主編的《卡夫卡的卡夫卡:弗朗茨·卡夫卡的163幅畫作手稿》一書面世,引發對於卡夫卡新一輪的討論。
曾艷兵(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卡夫卡與中國、文化之關係研究”主持者,著有《卡夫卡研究》《卡夫卡的眼睛》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