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崑曲新美學
崑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自有一套完整精確的表演美學:抽象、寫意、抒情、詩化-這大概就是崑曲美學的基本內涵。但數百年來,崑曲美學的舞台呈現一定也會隨著時代的遞嬗而有所改變。
一種表演藝術,如能引起觀眾共鳴,必定與當代觀眾的審美觀相契合。我們在製作崑曲青春版《牡丹亭》、以及新版《玉簪記》的當下,最重要的一個命題便是:如何在傳統崑曲美學的基礎上,發展出一套具有現代意識的舞台呈現方式,而使得我們製作的崑曲,合乎二十一世紀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審美觀。「尊重古典而不因循古典、利用現代而不濫用現代」這便是我們製作崑曲的大原則。客觀環境變了,有六百年歷史的崑曲,呈現在現代劇場的舞台上,也必須有一套新的美學呈現方式。
青春版《牡丹亭》自二零零四年台北首演以來,歷經九年,演出兩百多場,觀眾共達五十萬人次,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皆為年輕觀眾,有大量的青年學子,我們製作崑曲的新美學似乎已廣為當今大學生接受。欲振興崑曲,必須培養大量的年輕觀眾,尤其是高校學生,於是「崑曲走進校園」便是我們這些年來推廣崑曲演出的主要目標,在兩岸三地、遠及美國,數十所高校巡迴演出,受到學生的熱烈反響,基本上達到了使大學生關注喜愛崑曲的目的。更進一步,我們開始在大學設立崑曲課程,使崑曲在學術上建立應有的地位,在校園內扎根,變成大學美育的重要科目。
二零零九年,我們在北京大學開設「經典崑曲欣賞」課程。二零一一年,在臺灣大學開設「崑曲新美學」,這是臺大首次成立崑曲課程,由趨勢科技教育基金贊助。崑曲課程十六講聘請學著專家、崑曲大師授課,案頭場上同時進行,並有三天折子戲示範演出,由蘇州崑劇院青年演員擔綱。本科目受到臺大學生熱烈歡迎。選課學生達二千四百人,後因教室容納不下,只能接受四百學生。作為大學美育中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課程,「崑曲新美學」,可算作成功範例。
「崑曲新美學」在課堂中講授時,全程錄影上網直播,影響頗大,現編輯成書,並附光碟發行,對於推廣崑曲教育,相信有一定的貢獻。
白先勇
推薦序一
臺大《崑曲新美學》課程DVD 序言
群師畢至
五百年前,湯顯祖以<牡丹亭>展現了人間的至情至美,開創出奼紫嫣紅的文學戲劇盛世。然而朝代更迭,天災人禍,不免也逐漸都付予斷井頹垣。或許也正應驗了『反者,道之動』的天理吧,繼起的大文豪白先勇老師先是以西方意識流的手法賦予《遊園驚夢》新血新力量,小說一出震驚文壇,接著又以舞臺劇演出,把那一折戲骨子裡的意涵融入現代舞臺上,彷彿要把<牡丹亭>脫胎換骨地重現。誰也料不到(恐怕連白老師自己也未料到),接著竟是回魂大戲,白老師全力投入『崑曲傳教士』的角色中,登高一呼,召喚組成了『崑曲義工大隊』,辛意雲、華瑋、張淑香老師投入劇本編整的工作,王童導演與曾詠霓女士擔任美術總監暨服裝設計,林克華、王孟超相繼擔任舞臺設計,而董陽孜老師以書法,奚淞老師以美人圖入戲,更提升了戲劇的美感層次。這些人都是臺灣當代藝文菁英,結合在白老師的領導之下,與大陸的崑曲名師如張繼青、汪世瑜等人,細心栽培蘇州崑劇院的小蘭花崑曲班,把青春灌入衰老的牡丹亭,原汁原味地呈現戲文之美,卻精準地以現代劇場的美學元素提升其戲劇效果,更突顯亙古不變的至情至性。
2004年在臺灣首演就造成大轟動,一票難求。此後巡迴大陸名校演出,星馬港澳各地,甚至遠征美國、英國、希臘,魅力橫掃東西。到了2012年已經演出兩百場以上。這樣的崑曲盛事,恐怕在明清兩代也未出現吧!
然而白老師真正的志願是要復興中華文化,絕不會以此為足,也不會僅僅停留在演戲的層次上。他希望繼崑曲走入校園之後,要把崑曲新美學扎根在大學教育中。於是又奔走各方,帶領藝術菁英們走入大學授課,推動大學正式設立崑曲藝術的課程。
我有幸於2005年得以親見白老師,開始參與崑曲義工大隊的行列,贊助南京、臺灣、美國、英國等多場演出,也與多位老師和崑曲演員結下不解之緣。白老師拋出崑曲的水袖,將我從網路防毒的雲端帶回中國古典的文學境界,從此我的人生又回到初心本志,回到臺大文學院裡。感念母校的化育,也希望學弟學妹有幸得以親近大師,我以個人名義捐贈一百萬美元,成立『白先勇文學講座』,由柯慶明老師主持,希望藉由兩位老師豐沛的海外人脈,敦請文學大師駐校講課。其中當然希望白老師也能夠親自授課。
成立講座的第三年,馬不停蹄的白老師終於排除萬難,停留在臺灣一整個學期,策劃完整的『崑曲新美學』課程,除了親自授課坐鎮,更邀請所有參與<青春版牡丹亭>的創作團隊,一一現身臺大授課。消息一出,網路報名秒殺,只能收四百個學生,卻有兩千多人報名,遑論校外蠢蠢欲動的旁聽生了。
我深知這空前盛況難以再現,一時菁英很難再次集結,因此與柯老師商議,充分運用我們的網路科技,每堂課網路現場直播,以免好學者向隅。白老師很興奮,告訴每堂課的老師們要充分準備,彷彿要他們在鏡頭前各顯神通,網路競技一般,老師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師,一聽到網路直播,個個精神抖擻,重新備戰。我也請趨勢基金會同仁協助他們準備畫面美麗的教學幻燈片,以增進直播效果。
那真是豐富的一學期! 我每個禮拜去臺大上課,彷彿回到學生時代的求知若渴,每個禮拜見到白老師和柯老師,深感有恩師教導的幸福。而每週一師,堂堂精彩, 彷如各門各派輪流灌輸功力一般,真正令人受益無窮。
這套完整的教學錄影,網路直播之後,繼續留在趨勢教育基金會的『所有格』網站上,海內外已有五千多人上網聽講,時常有人給予回饋,讚美課程策劃的完備。
如今臺大出版中心又進一步將課堂錄影,經過用心剪輯整理,加上字幕,正式出版影碟,讓『崑曲新美學』留下更完備的紀錄,不僅在雲端,更在人手中,讓人能實際擁有,隨時學習觀賞,真是功德圓滿了!
陳怡蓁
推薦序二
《崑曲新美學》序
中華文化,就我個人的理解,顯然具有三種特性:一是廣大的散播性,除了東亞大陸,影響遍及越、韓、日、臺,並且隨著華僑所在,傳揚於東南亞,以至西歐、北美…諸國。
二是長久的延續性,由於漢字與漢語為可分可合的符號系統,迄今地不分南北,以至海內海外,今天我們仍可直接閱讀春秋、戰國時代的《論》、《孟》、《老》、《莊》…等的原典,而且未必需要使用漢語或官話,這無疑使得中華文化的精神,容易形成不斷返本溯源的長久延續;容有踵事增華之舉,但如《老子》所謂:「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而不致斷裂滅絕。因為存亡續絕,即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三是融會並蓄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一方面來自中華文化的形成本就出于東、西、南、北各種族文化的融會,因而遂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思維;一方面來自以「變易」為「不易」之常態;由「因時制宜」思維所蘊生的「通變」智慧,而出以「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創新表現。
崑曲無疑是傳統文化高峰的產物:由元雜劇短短的四折小製而發展為動輒五、六十齣的鉅作,因而足以傳塑世間百態與曲折多變的人生。不但其戲劇體製漸趨完備,尤其重要的是其文字詞彩的表現,既在曲文上重返唐詩宋詞的優美深邃;敘事說白上亦雜採了話本小說以至部分元曲的潑辣勁健,遂形成一種極為繁富豐美的文體。即使只是「案頭之書」亦足以賞心悅目;況且是「場上之曲」的精彩演出!
崑曲之稱名,固然來自「崑腔」在度曲轉唱上的超絕成就,但整個「明傳奇」,不但創作戲文的往往是當時上層的文人才士,由於多為家班,豪門貴紳競相較勝,名家如張岱、阮大鋮等亦往往親自教戲,指導演出。因而包括身段、場面、聲曲…反映的都是唐宋以降,高層文人雅士的精緻文化與超逸美學。是以觀照廣大、感慨深刻、運思細膩而氣象風格則呈現為高華典雅,既含蓄亦淋漓,其實正與唐詩宋詞一脈相承,而增益以多媒體多角度的具體表現:確實正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但隨著西風東漸,富裕有閒的傳統士大夫文人階層末落,崑曲亦如種種傳統文藝,不但風光不再,甚至因其陽春白雪的高逸素質,而面臨格外嚴重的存續危機。誠然令知音的有識之士心憂。但大半的愛好者卻只有無奈的懸念,不能有所作為。
2001年夏日我們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研究,和西岸的白先勇電話連繫,先是驚訝於白先勇因心臟疾病緊急住院開刀;漸次恢原後,復又解頤於他,對同是崑曲愛好者的淑香,宣稱: 「感謝老天,留我繼續觀賞崑劇!」但回臺不久,令我們更加驚奇的,卻是白先勇一不作二不休的獻身於再造崑劇的活動:他邀集同好,籌募基金,慎選演員、劇團,打破建制,敦請名師,施以嚴格的訓練,並且改編劇本,融入書法、繪畫、舞蹈,設計服裝、燈光、舞臺,輔以導演,親加監製,終於有《青春版牡丹亭》的精彩製作,其廣受臺、港、澳、星、大陸、歐、美等地歡迎的演出,已過二百場;其後更有《新編玉簪記》的製作。
因為《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白先勇亦與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怡蓁結緣,陳董事長以同為臺大校友,遂捐款母校創設了「白先勇文學講座」,禮聘國外知名作家、學者來臺教授文學課程,執行工作則落到我頭上。
2009年7月25日白先勇宴請董陽孜與我們夫婦,席間談起若要請國外學者擔任「白先勇文學講座」來講授崑曲,恐怕最合適的還是他自己,若他雅不願收受講座薪資,他還可以用它來邀請各項專家主講、與談,終於敲定由他親自擔任「白先勇文學講座」,在臺大主持開設「崑曲新美學」一課,他除了規劃全課,親自主講,並主持相關的學者專家的主講、與談。
該課盛況空前,選課人數遠遠超過臺大最大的博雅教室所能容納。為了彌補眾多的向隅同學,我請求臺大出版中心項潔主任加以錄影出版,獲得首肯;趨勢教育基金會則將課程掛上網站,因而傳播海內外。陳怡蓁董事長並出資,協助邀請蘇州崑劇團來作了三場精彩的示範演出。以課程而言,這真是極盡教學效益的豪舉。
臺大開放課程網設立之後,「崑曲新美學」以未加後製的型態,先掛其中,點閱率始終名列前茅。或許是由此契機,臺大李嗣涔校長向教育部提出「新百家學堂」的構想;因而我們亦將其後製而列入「新百家學堂」系列,並依我們的原始構想出版為整套的DVD與專冊。
《崑曲新美學》不論是作為課程,或是作為著述,其實都可以說是白先勇及其團隊,投身製作新型態崑曲演出的夫子自道與金針度人。他們的成功與成就,我以為正是掌握了中華文化精神的延續性、包容性與創新性。希望我們的將它列入「新百家學堂」以及多媒體與平面的出版,亦能多方面的滿足中華文化的散播性需求。
臺大新百家學堂執行長柯慶明
2013年清明於思源路澄思樓3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