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關於我的夢
有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
五、六節開得慢吞吞的老式火車,緩緩地往遠方的山崖前進。那是沒有車窗、車門封閉的載貨車,鐵軌懸空架在山海之間,像一道彩虹。
我坐在車上,左右張望。往右邊望去,是一片湛藍的大海;而從左邊看去,有一排小店,像是麵包店、修改衣服的裁縫店,還有一家舊舊的書店。
火車開得太慢了,讓我可以悠哉地下車逛逛。走進小書店裡,地上散落著好多書,蹲在書櫃前整理書籍的老闆回頭,我隱約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我站在書櫃前,看著書架上的書,有些是曾經看過的。隔壁的裁縫車傳來卡啦卡啦的聲響,書店裡還飄著淡淡的麵包香。小鎮很寧靜,卻又有一點點忙碌。我回頭跳上車,火車朝前方的高山繼續前進。
夢中的小火車像是遊樂園裡的探險列車,帶我回味了令人懷念的童年時光。於是,在一個陰天的午後,坐在返鄉的北迴列車上,看著霧氣迷濛的太平洋,我開始構思這個故事。
我的家鄉在花蓮,有著面對太平洋的美麗海岸。父母親以雕刻和販售玉石藝品維生。記得小時候,父親會帶我們到海邊去,指著立在海邊的石碑,說是他雕刻的作品。石碑上的文字,現在已不復記憶。不過,當時撫摸著石碑上的文字,望著父親,興奮和驕傲的心情還留在心底。
在網際網路還沒有興起的時代,花蓮位於所謂的「後山」,資訊算是相對落後的。小時候,父親經常幫我們郵購報紙上的童書,《魔衣櫥》、《二十個孩子的秘密》、《六十個父親》,任憑我們隨書名幻想隨意勾選,不曾剔除任何一本我們選中的書。
一兩個禮拜內,郵差伯伯送來新書包裹,我們就在騎樓下鋪著蓆子,在書堆中盡情享受著父親的溺愛和來自遠方的奇異幻想。
這些故事,豐富了我的童年生活;這些故事,也鼓舞了我長大後的日子。遇到挫折時,總有書中的角色溫暖著我,提醒著我自己是有人疼愛、有人栽培的孩子,再難過也要努力往前走才行。
《月芽灣的寶藏》一書中的孩子們,大多沒能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長,但也使得他們能夠更敏感而且更懂事地去面對他們的處境。我想說的是,與其看缺憾的一角,不如更珍惜現下所擁有的,我想鼓勵在艱苦環境下被淬煉長大的孩子們,你們更有機會被磨練出堅強的意志和偉大的夢想。
書中也描述了幾位堅持理想和愛的大人們,這是我的小小奢望。在這個價值觀變動急遽的社會中,如果有什麼是值得信仰的,我希望那是「愛」與「信任」,這是值得花畢生來追求的美好目標。
如果我的作品能夠傳達絲毫溫暖的力量,都要歸功於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我的母親讓我放心談論所有心事,成為我最重要的情感支柱;我的妹妹和弟弟,是兒時聆聽我編故事的最佳聽眾,給我最可靠的親情支持。我的先生元彥,縱容我任何天馬行空的夢想,盡一切努力協助我完成創作。好朋友慧卿,分擔了我的焦慮,鼓勵我記得自己的天賦。
而這本書在創作過程中,我常想起我的父親,雖然他仙遊已久。不過他所給予我的,讓我喜歡書、喜歡閱讀,在充滿幻想和故事的環境中幸福地成長,點點滴滴,我始終放在心中。
我卑微地希望,自己的創作能在冰冷黑暗的地方點燃微微光芒。我祈求自己能有溫暖別人的力量,那是父母親給我最大的財富,我也盼望有機會能給予其他的孩子們。
也希望我的小姪子宏杰,長大之後會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是阿姨幻想以他為聽眾而寫下的故事。
鄭淑麗 二○○八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