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經營一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一方面要參與十家日、美公司在生意上的成本管理,另一方面每天必須讀一至四本新書。即使非常忙的時候,也要一天讀一本;合計起來,一年總共讀了大約不下四百本書。
當然,我也和大家一樣有公事在身,絕對沒有多餘的時間。儘管如此,為什麼我還要這樣閱讀呢?
理由是,對我而言,讀書的本身就是一種投資活動。讀書是一種自我投資,而且沒有比這更划算的投資。比起投資任何報酬率好的金融商品來說,讀書所帶來的回報確實更多。
商業書的定價大概在一千二百至一千八百元(以下幣別均指日圓),假設以一本一千五百元來看,如果從這一千五百元的書當中學到的東西,活用在商場上,那麼,投資報酬率就有十倍,不對,是一百倍;這是我從自己本身和周遭成功者的實際績效中導出的數值。
所謂的一百倍就是一千五百元變成十五萬元;換句話說,在一千五百元的書本中,隱藏著十五萬元的價值。沒有東西像讀書那樣廉價的自我投資了。
話雖如此,但你一定會說:「我也知道閱讀很重要,但就是忙得沒空閱讀。」
然而,如果你要我說,我的回答完全相反;事實上,「就是因為沒讀書,才會沒有時間。」針對這點,讓我說明一下。
在商業書種中,有不少人把自己努力到最後成功的知識和訣竅寫成書。讀這些書籍,既然是要從書中學習成功者的作法,那麼,如果將這些知識和訣竅靠自己的方式融會貫通,而且對工作有所幫助的話,則做起事來就更有效率了。作者花了幾年,甚至幾十年體驗所得到的訣竅,你只要讀一本書就能垂手可得。而且,如果再下點功夫,你就能快速、在不花很多勞力的情況下,到達成功境界。如此一來,當然就會產生多餘的時間出來。
不過,儘管書本上寫出不錯的作法,但對不讀書的人來說,不但得一個人親自從頭開始從錯誤中嘗試摸索,而且還什麼都想自己去做。這就是不得要領。
換句話說,就好像「不勞而獲」和「辛勞而獲」一樣;不讀書的話,就像「辛勞而獲」一樣,自己本身每次從零開始,從各種錯誤中摸索學習和實踐,才能有所回報。但是,藉由讀書,你就能像「不勞而獲」一般,靠著累積起來的「個人資產」,用少少的力氣,就能得到大大的回報。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是生而平等的,不管是誰,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時。既然這樣,生活程度不平等,其中必有什麼原因存在。所以,如果下工夫但不得要領,無法提升效率的話,只是每天忙得團團轉,當然就沒有時間讀書,沒有精神,也沒有體力。
雖然這麼說,當然我也不是從小就有讀書的習慣。相反地,過去,我還很討厭書本;從小學到大學,除了教科書之外,其餘的書我幾乎都不會主動去碰。
這樣的我對讀書有所覺悟,是大學畢業,在外商公司服務三年後,為了取得企管碩士學位(MBA),而在美國商管系就讀的契機下產生的。
在商管系裡,不僅課程的步調快速,還有多到難以置信的課題。而且,理所當然全都是英文的。為此,不得不在短時間內,有效率地閱讀大量的書籍。當時,為因應需要,時勢造英雄的結果,就產生屬於自己風格的讀書方法。回國後,在技巧上,不斷改良,並結合商業實務;這就是接下來本書所要介紹的「槓桿閱讀術(即商業書的多讀法則)」。
這個讀書方法是為了有效率閱讀商業書籍的技法。雖然是這樣,但和所謂的「速讀」完全不同;它不像學習速讀一樣,要去補習班學、還要練習眼睛的移動方式,這些完全沒必要。不管是誰都能很容易學會,而且在不花費金錢和時間的情況下,學會這個方法。
如果學會「槓桿閱讀術」的話,你逐漸就能輕易地一天讀一本書,一年很快就能突破四百本書。最重要的是,把書本所得的精華當作養分,自己本身不僅能把事做好,而且成為會賺錢的生意人。
我一這樣說,可能會有人抱持反對的看法說:「稍微發現自己愛看的書,仔仔細細地多讀幾遍不是比較好嗎?」
但是,本書所強調的是「累積效果」。在我常光顧的書店裡,據說一個月重新排列上架的商業類新書超過五百本。當然,也有大量之前出版過的舊書刊。雖然要追上全部的書籍,是不可能的,但是,靠著讀幾本同樣主題的書籍,常常從新書中取得資訊,你就漸漸能掌握各種作者的想法。從這樣的過程中,你將會選出適合自己的讀物,這也是多讀的優點所在。
此外,本書的特色在於告訴讀者訣竅,也就是把多讀當作投資,就像股票、不動產等投資活動一樣,如果讀書也能有策略地去實行的話,就能得以回報。
本書不僅閱讀方法,還介紹有效搜尋「投資標的」(即指商業書籍)的方法、購買的方法、活用新聞、雜誌的書評和網際網路的方法,甚至讀完之後的後續追蹤,以及從這些書籍產生利益的活用方法等,一次將這些我每天實施的方法介紹給讀者。
你一旦這麼想,縱然對於現在所讀的書的內容還不能融會貫通,但這些內容的累積會變成你的個人資產。接著,可自由運用的時間逐漸增加,最後得到一百倍的回報,並和你的「金融資產」增加連結在一起。
第一章以〈何謂多讀商業書?〉為標題,一方面提及和速讀的差異,另一方面介紹多讀的好處,以及把它當作投資手段,為了在商場上成功而和讀書有關的想法等。
從第二章〈找書就是挑選投資標的〉中,說明多讀的實施方法。首先,闡述關於書的找法。雖說多讀,但也應該避免隨便拿各種書籍,然後白費力氣去閱讀一些離譜的書籍;盡量多發現好書,並活用在商場上,這是必要的。本書由於不斷強調「讀書就是一種投資」,所以,這也可以說是找尋和篩選投資標的的訣竅。接著,本書說明符合一般書店、網路書店等各個特性的策略性活用方法。
在本書的後半部,說明讀書方法及其之後的後續工作。在第三章〈一日一本,有策略地讀通商業書籍〉中,整理出營造實踐多讀的環境,以及活用「80/20法則」的要點;也就是介紹這些有效而且不需要訓練的讀書方法。
不要讀完後就放著不管了,讀完之後所需要的,就是第四章〈不要讀完就算了!〉所要介紹的內容,也就是本書能成為活用在商場上的最終書籍的「槓桿效益筆記」製作方法,以及利用空閒時間反覆瀏覽這些筆記,讓自己學會能夠自然而然直覺反應的程度的方法,並且加以說明今後如何學以致用。此外,在各篇章最後都附上「摘要」有助於讀者之後能回顧其內容。
不好意思,這本書不是給熱愛閱讀的人看的書。雖然本書連否定以往「讀書常識」的方法也加以介紹,但本書是針對想在商場上成功的人而作的。事實上,在我週遭成功的商人中,也有不少人已經進行部分我所說的讀書方法並加以實踐、應用。但本書是根據我個人經驗以及從錯誤中的摸索嘗試,將其系統化、制度化,以較少的勞力,「創造一百倍的報酬」,因而製作出來的書籍。除了這個理念之外,也期望讀者能獲得同樣的成功。
雖然目標是一天一本,一年將近四百本,但讀者可以先從每週一本開始,一點一點的在自我能力範圍內做看看就可以了。之後,拿到我這本書的人如果為了得到更多的回報而有什麼指教,這是最令我高興的事。
槓桿效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執行長 本田直之
第三章 一日一本,有策略地讀通商業書籍(摘錄)
設定時間限制
忙碌的商人一邊工作一邊讀書,這是需要技巧的。技巧之一就是,在開始讀一本書之前,自己決定「這本書大概在這樣的時間內讀完。」
一般我們不太會在讀書上設定時間限制,對吧?也就是順其自然地把書讀完。然而,你想沒有時間限制,就連多餘沒用的部分也會去讀它,這樣終究沒辦法讀完一定的份量。所以,有必要設定「到幾點讀完」這樣的時間限制。
我在美國留學時,在短時間內必須讀完份量不少的英文資料。這我在前面就提過了。若要認真去唸,這些份量真的太強人所難。但如果挑重點來讀,就足以能理解書中的內容了。
如果沒有限期,「什麼時候讀完都可以」的話,恐怕連一半都讀不到。因為人沒有被逼迫時,很難發揮更大的潛力。
那麼,多長的限期是恰當的呢?基本上,不管什麼書,我大概訂一到二個小時讀完。雖然這麼說,但一本一個小時就綽綽有餘的情況下,大致上,限於下列的書籍:
讀這些書大概花一個小時就夠了。
然而,要挑戰全新範疇的書時,或是讀厚重的書本時,抽兩個小時左右,甚至再多一點的時間去讀。讀英文書也要花相當時間。
雖然設定了時間限制,但一讀得入迷時,不知不覺就超過了時間。或者,只顧著時間,一邊讀書一邊不時地看時鐘,既分心,讀書效率也低落。
剛開始,為了要掌握時間,或許先設定鬧鐘報時也不錯。
這之間,縱然專心在書本上,也能知道時間的流逝。通車時間如果剛好一個小時,其間,想要讀完一本書的話,就要能好好調配自己的速度。如果單程要花三十分鐘的話,我認為把書分為前半部和後半部也可以。
附帶一提的是,我決定在浴缸裡讀一本書,是因為我洗澡一旦超過一個小時就會頭昏腦脹的緣故。不管願意與否,遵守限制時間,也可說是一舉兩得。
掌握百分之十六就可以了
打算在限制時間內讀完的話,當然,一本書不用從頭到尾讀完。也就是相當份量的內容捨棄、不讀。
「假如捨棄的部分有寫到重點,怎麼辦?」
這麼想,就會感到不安。我非常了解這點。當然,有時會發生跳過重點的情況。然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最好這樣豁達地去想。
話雖如此,「不讀」才是重要的事。
因為一旦心不在焉地讀,就會花很多時間。而且,讀了好幾天,前面讀的地方忘得一乾二淨,效率變差。
舉例來說,你決定「把重要的一百個項目全盤掌握」如此一鼓作氣地去讀書。但在你讀完全部的一百個項目之後,一個也不漏地去實踐且對你有所幫助,天底下絕對沒有這回事。
總之,與其選出全部的一百項來讀,而沒有學到一項,還不如只選出重要的一項來實踐,才能有所回報。與其在意小遺漏,而使速度變慢,還不如把精力放在以較少的勞力創造大大的回報比較好。
基本上,重點大約只占書本內容的兩成(這我會在下一章節詳細說明),而掌握到重點的八成就可以了。也就是說,一本書裡,重點只占百分之二十,再抽出其中的百分之八十,也就是整本書的百分之十六;若以二百頁的書來看,總共只有三十二頁的份量。
請避免把時間花在鑽研剩餘的部分。這是因為針對新書,要找尋其重點中的八成較快,而且收穫較多。儘管多少有些漏網之魚,但由於讀懂許多書,因而掌握更多的東西,而且能得到更多的回報,因此,你不用擔心。
由於槓桿閱讀術終究是一種投資活動,不單只是讀懂很多書,就算對自己的課題、目的或目標而言,只能獲得必要的資訊,這也足夠了。捨棄完美主義,是第一步。
把「80/20法則」應用在讀書上
到目前為止的說明是有理論根據的,那就是「80/20法則」。這在提升讀書效率上,是非常重要的參考。
這是義大利的學者帕列托(Pareto Principle)提倡的「80/20法則」,也就是「20%的義大利國民創造全義大利80%的財富」這樣有名的法則。不可思議的是這法則適用於所有的事情。
例如,某個公司有一百名員工。分析他們的工作狀況後,其中真正優秀的竟只有一百人當中的二十人。這二十人創造公司營業額的八成。又例如,假如某家店的收入是一百,那麼,其收入的80%來自於20%(占全部顧客的比率)的顧客的消費。
適用於「80/20法則」的不止這些。舉例來說,做某件事時,把這件事做完要花的時間裡,以20%的時間就能夠得到80%的成果。
在讀書上,也適用這個法則。換句話說,把讀書視為投資來看,你從書本裡得到80%的回報,只要靠讀20%的內容就可獲得。所以,一本書就算沒有從頭到尾全部讀完,但只要讀區區的20%,就大致了解這本書作者真正想主張的東西。
一般人的觀念是「沒有全部讀完,就不能說讀了這本書」。但事實上,沒有必要理解整本書。由於讀了20%,就能理解這本書的80%,所以縱然跳著讀,也能充分了解。重要的是,挑選對自己有必要的資訊。
此外,這法則也是用在書籍的本數上。現在,我雖然一年大約讀四百本書,但其中想要推薦給別人的好書只有八十本左右。這的確占我讀過的書的二成。假如把其他的三百二十本,從第一頁開始就一直讀下去的話,會變怎樣?就算一星期讀一本,只這樣就要花上六年,而且幾乎沒有收獲。
那麼,還是會在意全部沒讀完的人,不妨試著一股腦地瀏覽整本書;之後,再從頭細讀這本書看看。可能看第二遍的時候,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重要的新發現。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書店站著看的時候,你覺得「這本書真有趣啊!」買回家再細讀一遍時,就覺得沒有那麼有趣。這或許在書店裡,你已經讀了這本書重要的八成內容。
原來的「80/20法則」當然不是適用於所有的書籍。
如果是學校考試或是資格考試的參考書,就必須從第一頁讀起。這是因為要考試得高分,就必須理解書中所寫的全部重點。
然而,讀商業書的目的全在於如何對實踐有所幫助。就算讀了自己已經知道的或是和自己的工作無關的內容,也不太有意義;把時間花在沒有什麼重點的書本上,像這樣徒勞無功的事要避免。
書籍當然是寫給上萬人看的,而不是只寫給你一個人看。書的內容也不只限於寫出百分之百對你有用的東西。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你在時間上要有所限制。對忙碌的商人而言,時間是寶貴的,這點不容諱言。
槓桿閱讀法不單單是讀書,也是投資活動。所以,越用有效率的讀書方法,回報就越多。多讀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要捨棄「把書本從頭到尾細讀」這種觀念。
另外,關於「80/20法則」的詳細說明,請參閱李察•柯克(Richard Koch)的《80/20法則(》(譯註:原書名《The 80/20 Principle: The Secret of Achieving More with Less》,大塊文化翻譯出版)、《80/20生活經》(譯註:原書名《Living the 80/20 Way: Work Less, Worry Less, Succeed More, Enjoy More.》,大塊文化翻譯出版)。
那麼,遇到很棒的好書時,該如何是好?「如果是好書的話,就特別花上五個小時細讀嗎?」才沒這回事。花在讀書的時間一樣,大概一個小時。像描寫原理原則這樣的好書,在配合自己的程度、情況下,有時也會讀好幾次,而這是例外。將重要的部分畫上線,之後,回過來只要讀畫線的地方,並實踐它,這表示確實學會(這在下個篇章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