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偉勳序 神話學探索的文化啟蒙意義
- 李豐楙序 我們需要重新喚醒創造神話的活力
- 喬瑟夫.坎伯簡介 written by 朱侃如
- 原著編輯說明 written by Betty Sue Flowers
- 導論 written by Bill Moyers
- 神話與現代世界
- 內在的旅程
- 第一個說故事的人
- 犧牲與喜悅
- 英雄的冒險
- 女神的贈禮
- 愛情與婚姻的故事
- 永恆的面具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朱侃如編者的圖書 |
![]() |
$ 90 ~ 317 | 神話
作者:Joseph Campbell,Bill Moyers/著 / 譯者:朱侃如編者:Betty Sue Flowers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1997-05-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91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 |
|
文/文字工作者2009年09月02日
[b]葉錦添推薦:[/b] 當初看到神話一書時,正值首次遠赴歐洲各劇院設計歌劇服裝,當時候對於文化人類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不管是原來的中國,亞洲如日本、印度、印尼、泰國、澳洲等地以及埃及、希腊、南美洲與非洲、中東等地的神話及歷史背景,均做了深入的研究。 喬瑟夫o坎伯(Joseph Campbell)所寫 more我們需要重新喚醒創造神話的活力
李豐楙
在神話學界中,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及其著作是頗受重視的,他以豐贍的世界各民族神話素材,經由淵博的學養加以觀察後,建立了自己的神話世界。不過神話在現代社會中,到底只是屬於學者專家所建構,一種理解宇宙、人生的思維方式,或是仍由廣大民眾所創造、擁有?類似的疑問自是普遍存在著。而這種答案最好也由專業的神話研究者來回答,終究他們正是常要面對質疑,也有能力解惑的一群。莫比爾和坎伯的問答錄就是這種模擬的情況,且是相當稱職的對談紀錄。
整個對談的策略是莫比爾在熟讀相關的神話書之後,採用既有腹案卻又隨機啟發的方式,面對坎伯這座礦山進行挖掘,一呼一應,如響斯應,確是一場場充滿了機鋒的精彩問答錄。由於坎伯的神話論著既多又廣,所探討的問題又連貫了傳統與現代,因此莫比爾所設計的,其實也可代表了所有不同領域的讀者。其中除了一再涉及西方社會所常閱讀的聖經,應該如何從神話的角度來解讀外,所集中提問的就是一些根本問題:現代人如何從當前的文化情境中,解讀神話中的宇宙觀、人生觀,尤其是生死的終極問題。到底現代社會是否為失去創造神話的時代?神話是否有助於解答現代人所遭遇的難題?類此問題在各民族的較早階段都曾採用神話思維加以解說,現代人應該如何?
坎伯針對這些疑問,展現了他的睿智和詩意的浪漫情懷:他所有的回答雖在以往的專論中多已提出,不過由於是要就問題作答,因而顯得扼要而集中。因此它不僅適合於一般閱聽人(原本足出電視頻道播出),也對專業的學者提供了傾聽一位老經驗妮娓道來的機智。他從心理學、從東方哲學:老子的道德經及佛陀的大乘哲學、從文化人類學及宗教學,針對不同的問題適切地作答,但又有他一致的論點一以貫之。面對同屬西方傳統文化的觀眾,他常引用本身實際的經驗,顯示出一種坦誠而自省的態度。這一點將有助於東方世界讀者的反思:如何重新解讀自己的經典,從中發現屬於東方人的智慧!
中國人曾一度被質疑為:一個沒有神話的民族:而儒家傳統也一貫採用合理主義、歷史主義的立場對待神話,然則這些神話果頁如大史學家司馬遷所評的:都是一些荒誕不經的迂怪之言嗎?坎伯告訴我們一種研讀神話的態度和方法,對於神話語言、宗教語言所具有的隱喻特質有根本的瞭解之後,就可發現所有的隱喻都和集體的心靈需求有關,問題只在如何解讀?坎怕一再示範他的方法,深刻進入隱喻的深處,就會發現其中所隱藏的意義。當然也許有人會批評他太偏於從心理學解說,不過神話作為民族集體的夢,在這些符號下所隱含的,確實也是許多民族心靈的呈現。
當前的台灣是一個凡事講究務貿、功利的工商社會,因此我們更需要詩和神話,需要重新喚醒一種創造神話的活力。因此坎伯和莫比爾的神話對談錄將是一種良好的示範,讓我們再度體認神話中所閃爍的智慧,這應是道家哲學所揭示的「無用中的大用」。如果讀者能從這一場場對談中,體會到古老年代的先人,已會聰明地使用神話表達自己的夢,其中自有一種活潑潑的生命力;然則現代的中國人是否可以同樣地去解讀中國古神話,也重新創造台灣新神話,這將是這部神話間答錄所啟示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