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紀文鳳
我信緣,也信宿命。
我是個敦煌迷,十年去了敦煌十四次。可惜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內地和香港長時間有兩年多未能通關,沒法年年去朝聖!
迷上敦煌,除了覺得敦煌是香港的前世今生,感到十分震撼之餘,深深吸引着我的是創意無限的敦煌壁畫。作為一個創意人,我佩服古人的超現實想像力、深厚的文化底藴和睿智的藝術修養。
只是每次踏上歸途我都有點失落,因為敦煌洞窟的壁畫內容豐富,涵蓋範圍十分廣泛,包括:文化、社會、藝術、歷史、政治、宗教、建築、設計、時裝、生活、舞蹈和音樂等,包羅萬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音樂舞蹈場景在敦煌洞窟裏的三維空間,卻只停留在畫工猶如捕捉攝影快門的一剎那,即是二維畫面,無聲又無息,未能以音樂觸動人心,動之以情。
敦煌洞窟壁畫內的樂舞場景十分細緻傳神,藏經洞內有所發現的相關文獻,後世稱為「敦煌遺書」,對這方面的資料,卻是十分匱乏。中國古代音樂史的文字記載留存不多,古時更沒有錄音設備,更遑論有聽得到的歌、舞、曲流傳後世。
然而冥冥中一次海外的奇遇,我竟然和素未謀面的香港演藝學院學生,在芬蘭異地相逢。見面那一刻,我無端給了他們一個提議,要他們幫我組織一個中樂團去演繹敦煌壁畫內失傳了的音樂,真的好像「如有神助」,很快我和演藝的同學就共同創立了「香港天籟敦煌樂團」。
我不是個音樂人。雖然過去不時做義工製作了不少大型舞台表演,但對這個新挑戰,開始時我抱着不妨以實驗樂團試試的心態,反正將敦煌音樂帶回人間是我的心願。誰知這班年青的音樂家卻是十分認真和投入,我們為敦煌壁畫演繹的原創音樂,得到很多人的讚賞和支持,被譽為音樂界的一股清泉。
所以我為樂團做了個新定位,希望我們是一個有文化底藴的樂團,透過音樂去普及和弘揚敦煌文化和藝術。
自2018年成立以來,我們舉辦了大大小小超過十五場現場和線上音樂會,我們兩位天才橫溢的作曲家也十分熱愛敦煌,參考敦煌遺書二十五個古譜,實行「古譜入音,古曲新詮」,四年來累積了二十多首原創音樂去推動敦煌壁畫和藝術文化。
去年我們舉辦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導賞音樂會」,一邊介紹敦煌壁畫和樂器,一邊解讀作曲靈感,結合了視覺和聽覺藝術,產生共鳴,反應十分熱烈。這個視聽兼備的音樂會,讓大家對敦煌文化和藝術,理解更多,感受更深。
一直以來,我想出版一本有視聽雙重功能的書籍來介紹敦煌壁畫及其音樂,加強大眾對敦煌文化藝術的認識。我為此書取名《洞之以情》,第一部分介紹敦煌洞窟壁畫和音樂的來龍去脈,並且邀請樂團兩位年青作曲家,甘聖希和朱啟揚在書的第二及第三部分介紹他們的創作靈感,以及導賞自己的作品,演繹如何透過音樂賦予敦煌壁畫生命和靈性!
有音樂場景的敦煌壁畫由唐朝開始盛行,而且集中在佛教經變畫中,當然描繪民間音樂的場景亦有不少,不過本書的取材只集中在佛教和唐代的壁畫。我選了自己最喜歡的三個洞窟:莫高窟第112窟「反彈琵琶」、莫高窟第321窟「不鼓自鳴」和榆林窟第25窟「舞伎打腰鼓」,分享佛教和唐朝音樂的時代背景,以及畫工永垂不朽的工匠精神。
顧名思義,《洞之以情》是以人為中心,「情動於中,故形於聲」。因為有人,才有情,曲由心生。音樂能影響人的心情,填補現代人精神和心靈的空虛,同時豐富人們的幻想、浪漫和情懷。
鼓勵大家透過音樂去欣賞敦煌文化的美!更呼籲大家一起肩負「文化守護者」以「保護、承傳和創新」的使命,為中國最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敦煌出一分力。
最後,我謹以《洞之以情》這本書獻給所有的「文化守護者」,特別是敦煌研究院的朋友們,感謝他們為「人類的敦煌」奉獻了個人一生的時間!
紀文鳳
2022年4月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