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氣虛體質
氣力不足,容易生病,要益氣健脾
氣虛體質的人急需補充營養和熱量。
中醫講五穀為養,
所以優質米麵和瘦肉就是體質虛弱之人最好的補養食物,
而且多吃溫性食物補養的效果更明顯。
1-1哪種人氣虛體質,又如何判斷呢?
形體徵兆:說話無力,經常出虛汗,呼吸短促,覺得渾身沒勁等。
性格表現:性格比較內斂,不愛講話,也不喜歡冒險。
易發疾病:極易患感冒,還很難痊癒,以及容易患上內臟下垂等疾病。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見這種人:他們即使什麼都沒做也流汗,所出的汗跟一般人也不一樣。一般人是受熱而出汗,但他們的汗是冷的;他們比較安靜,不太喜歡說話,一旦說起話來也是輕言細語,即使是叫喊聲音也不大,甚至多說了幾句話,就要好好地喘上一口氣。
氣虛體質者通常會比一般人瘦弱或者肥胖一些,只要稍微勞動,就會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也因為這個緣故,似乎對任何活動都提不起興趣。他們的皮膚缺少彈性與光澤,牙齒容易鬆動。其中有些人,雖然從表面來看與平常人一樣健康,但自己卻總是覺得渾身不對勁,常常心神不定。
以上這種狀態,都是氣虛體質的症狀。那麼,什麼是氣虛體質呢?簡單來說,氣虛體質是指因「一身之氣不足」,而導致氣息微弱,臟腑功能低下的現象。這種體質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稟賦的遺傳,也有後天因素的不良後果,如大病、久病而元氣大傷,過度用腦或經常體力透支,為了漂亮而頻頻節食減肥等,都是造成氣虛體質的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這種體質可以從病症中進行分辨。
時常落枕
在睡姿正確、沒有頸椎疾病以及脖子沒有外傷的前提下,如果經常落枕,那麼就是氣虛了。因為在晚上睡覺時,我們人體是陽氣衰弱、陰氣旺盛,一般正常人睡覺會氣血流暢,但如果氣虛了,氣就無法推動血脈正常運行,頸部就可能受到寒邪入侵,引起氣血淤滯、經絡痺阻,進而使脖子感覺到痠痛。由此可見,經常落枕就是氣虛的徵兆。
皮膚瘙癢
中醫認為「風盛則癢」,即指人體感染了邪氣。邪氣又分為內邪和外邪,內邪較為簡單,而外邪卻種類繁多,有些會讓我們患上感冒,有些會讓我們氣血不暢,並出現某個部位疼痛,或者讓我們陽亢、皮膚乾燥而瘙癢。但總體來說,我們之所以容易受到邪氣的侵襲,就是因為自己氣虛了。
月經提前
一般來說,女性的月經週期為28天,偶爾提前一次,或者提前時間不長,又沒有明顯的不適應,都屬於正常情況。但如果每次提前都在7天以上,甚至一個月來兩次,這就屬於「經期提前」了。中醫認為,造成月經不正常的原因有三點:腎氣虧損、肝氣鬱結、脾胃不調,而這些都是氣虛導致的結果。因此,女人月經不調之時,便是氣虛的徵兆,要補一補氣了。
反覆感冒
《黃帝內經》中記載著這樣一句話:「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它的意思是,人體氣血充足才能保證各項功能順暢運行,讓邪氣無法侵入,身體自然會很健康,不容易生病;而人體氣血不足,則無法與邪氣抗衡,外邪很容易就侵入體內,所以,稍微受點寒涼,身體就招架不住,一不小心就得病了。氣血不足是氣虛的一種,因此,反覆感冒也是氣虛體質的體現。
鼻咽癌患者
中醫認為,氣虛體質者體內氣的推動能力較弱,而血又是在氣的推動作用下運行全身的,因此,正常人大都氣血通暢、新陳代謝正常,不常生病;氣虛的人,卻因全身的血氣及津液不能在氣的推動作用下流動,而出現某些阻滯的現象,這種阻滯現象會使痰熱淤毒等長期阻滯聚集在鼻竅,堵塞經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鼻咽炎腫,進而患上鼻咽癌。由此可見,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多半也是氣虛體質者。
在現實生活中,患有上述這些疾病的人,應當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最好能在治療疾病之餘,再尋找一些能夠改善氣虛體質的方法,如飲食、睡眠、生活習慣等,使自己的體質越來越健康,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養生保健小叮嚀※
感冒是氣虛體質者最常見的疾病,藥物或許能暫時性地抑制疾病,卻不能從根本上杜絕疾病的發生,這也是氣虛體質者會反覆感冒的原因。若想徹底擺脫感冒的困擾,就必須注意飲食的調養,以及改正日常生活中某些不良習慣,並時常保持平和的心態。
1-2想改善氣虛,不妨試試藥膳粥
每一種偏頗體質,都是不健康的,因此,必會出現諸多的病症,氣虛體質者也是如此。對於這類體質的人而言,最常見的疾病就是感冒,並且還會反覆發作,難以痊癒,嚴重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其實,想有效治療這種感冒並不難,可能幾碗美味可口的藥膳粥即可做到。
所謂藥膳粥,即指以穀類為主,再配合水果、蔬菜、魚肉蛋奶、藥物等,熬製成的稀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出現了藥膳粥療法,一直到清代,歷代藥膳粥理論都為中醫所青睞。古人認為,藥膳粥有強身延年、防治疾病的功效。而現代醫學也認為,服食藥膳粥是一種既方便,又頗具療效的食療方法。
儘吃藥膳粥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唯有對症下藥,才能使其更具療效。因此,在我們食用藥膳粥時,一定要根據疾病的類型,對症食療。中醫把感冒分為風寒型和風熱型兩種,下面,我就根據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感冒症狀,分別介紹幾種藥膳粥供大家參考。
風寒型感冒
這種感冒比較常見,多在冬春兩季發病,它的主要表現是惡寒和發熱。一般發熱的溫度都不高,同時還伴有頭疼、渾身痠痛、鼻塞等症狀;經常咳嗽有痰,痰為白色,舌苔也是白色的。患這種類型感冒的人,都喜歡穿很多衣服,或者晚上蓋厚被子。
豆豉薑蔥粥
準備20克淡豆豉、15克生薑和3根鮮蔥白,以及1碗(約250毫升)已經煮好的熱粥。將淡豆豉壓爛,生薑切成細絲,蔥白切碎,然後把淡豆豉、薑、蔥白一起放進粥裡,再加適當鹽調味後攪拌均勻即可。
注意,粥最好是趁熱食用。喝完粥後,儘量蓋上被子平臥在床上,等到出汗了,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薑蔥米醋粥
這道粥的做法很簡單:選5片新鮮的生薑,5條新鮮粗壯的蔥白,還有15毫升米醋、50克粳米;將薑、蔥白、粳米一起放入沙鍋中慢慢煮熟,最後再加米醋煮沸,調味後趁熱食用即可。
吃完這道粥後,多穿點衣服或睡覺時蓋上厚被子,只要稍微出點汗,就能減輕感冒的症狀了。
生薑粥
這道粥的做法也很簡單:準備一些材料,30 〜50 克生薑、50 克米飯,以及適量的紅糖;將生薑洗淨(注意不用去皮),並切成薄片,與米飯同時放
入砂鍋中,任其慢慢煮成粥狀;再加進紅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如果患上風寒感冒的人,不但有以上所提及的症狀,還會嘔吐或食欲缺乏時,不妨用這道粥來治療。
以上三種藥膳粥,對外感風寒型感冒頗具療效,因為它們都有發汗解表、疏散風寒的功效。而生薑粥還能止嘔化痰,所以,它對於既有風寒型感冒症狀,又有嘔吐現象的患者特別有效。
風熱型感冒
通常,中醫認為這種類型的感冒是受到風熱之邪而導致的病症,它的主要表現是發熱,並且是比較明顯的發熱。除此之外,也有微弱的惡寒表現,其症狀為頭痛、口乾、微口渴等。患這種病的人有汗,還經常咳嗽,咳出來的痰是淡黃色的,並伴有咽喉腫痛的現象,舌苔又薄又黃。
薄荷粥
這道粥的材料有:15克乾薄荷(鮮品需要30克)、100克粳米,以及適量的冰糖。將薄荷煎製成湯汁,不要煎得時間太長了,水開後兩分鐘即可,接著去渣取汁備用。將粳米放進薄荷汁內一起煮成粥,等到粥沸騰後,稍涼一會兒食用即可。
石膏葛根粥
做這道粥要準備這些材料:生石膏45克、鮮葛根100克(乾品30克)、淡豆豉6克、粳米100克,以及生薑3片、蔥白3根。做法是將石膏、葛根、豆豉、薑同時放入鍋中煎煮,然後去渣取汁,沉澱瀝清後備用;將粳米放進鍋裡,任其漸漸煮成粥狀,等到煮沸後,再加入藥汁、蔥白,煮成稀粥後,趁熱食用即可。
以上這兩種藥膳粥,都有疏風清熱、利咽解表的作用,能治療風熱型感冒。當我們食用這些藥膳粥時,最好能先看一下中醫,然後,盡量在中醫的指導下食用。當然,一般來說,藥膳粥只適用於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症狀不複雜的感冒。對於病情較重,並伴隨有其他較多的病症時,或者食用藥膳粥後,感冒症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的人,就應該立刻去醫院,請醫生做個詳細的診治,以免拖延了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後果。
※養生保健小叮嚀
藥膳粥的功效何其多,除了能治療感冒外,還有很多別的功效,如經常失眠的人,可以在煮粥時加蓮子;想自己皮膚好的人,可以用粳米紅棗一起煮粥;想養肝護肝的人,可以用枸杞煮粥;經常頭暈或有高血壓的人,可以試試胡蘿蔔煮粥;因便秘想補中氣的人,可以用蓮藕煮粥;想夏天預防中暑的人,可以在煮粥時加荷葉。此外,綠豆粥、紅豆粥、八寶粥等,也都很有營養,適合日常食用。
1-3多吃五穀糙米幫你益氣健脾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拋棄了祖先留下來的天然養生聖品——五穀糙米,而漸漸愛上了漢堡、薯條等西式速食。於是,肥胖者的人數呈上升趨勢。雖然引起肥胖的因素並不只有這一個,但速食與肥胖之間的關係,毋庸置疑。中醫有云:「五穀最養脾,萬生萬物,獨厚五穀。」由此可見,最有利於自身健康的食品,還是五穀雜糧。
提起西式速食,很多人都會想到它的一個別名——垃圾食品。儘管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速食的危害,但當全球都在抵制速食之時,東方人還是排隊購買。在某些特定的時刻,還有不少家長以此來獎勵孩子。有些白領小資族,也迷戀於那些漢堡、薯條名店的美味。事實上,這些東西都在危害著我們的健康。
速食對於脾臟不好的氣虛體質者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因為這些難以消化的食物,會堵塞主管運輸的脾臟,阻礙我們人體「管道」的正常運行,進而增加脾臟的工作負擔,並引發諸多的疾病。中醫認為,氣虛體質者想益氣養脾的話,最好多吃一些五穀雜糧,並且,以糙米為首選。
糙米是稻米經過加工後,所產生的一種米,又指除了外殼之外都保留的全穀粒,即含有皮層、糊粉層和胚芽的米。糙米的外層組織裡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它比起我們日常食用的白米,更富含諸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所以,糙米一向都被視為健康食品。而中醫學也認為,糙米味甘、性溫,能夠健脾養胃、補中益氣、調和五臟、鎮靜神經,以及促進人體的消化吸收。
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就已經發現了糙米的養生之效,如唐代著名的中藥學家孟詵,就曾在自己的著作《食療本草》中說,糙米有「止痢、補中益氣、堅筋骨、和血脈之功」。明代的藥物學家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中稱,糙米具有「和五臟、好顏色」的妙用,他指出,常食糙米不僅可以安和五臟、益氣延年,還能潤澤容顏,使青春常駐。
由此可見,糙米不僅具有食用價值,還有益氣健脾、養生延年的神奇效用。然而,在諸多古代經驗的提示下,我們沒有重視糙米,反而是日本,對糙米青睞有加。日本人稱糙米為玄米,他們極力提倡吃玄米飯(即糙米飯)。那麼,這種米飯是怎麼做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只需先將糙米用冷水浸泡一夜,第二天用高壓鍋煮燜1小時,即可。
這裡再為大家推薦一種糙米的做法,即營養豐富的羅漢果糙米粥,做法也很簡單:取羅漢果2個,糙米180克,鹽1小匙作為原料;將兩種食材同煮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這道粥最好能在早餐時食用,以避免因熱量攝取過多而形成脂肪堆積。還要謹記一點,吃了這種粥後,一定不能再吃消夜,否則,會引發消化不良。
這道粥不但美味,還可以起到益氣健脾與潤腸、涼血、通便的功效。當然,除了糙米以外,還有不少五穀食物,也能達到益氣健脾的效果。
粳米
《食鑒本草》中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瀉痢,唯粳米之功為第一。」粳米性平,味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有益於身體的發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將它熬成粥後,更能補脾、和胃、清肺、益氣、養陰和潤燥。可以說,凡是虛弱之人,都應該多吃粳米,尤其是脾虛者,更應該多吃。
糯米
唐朝醫藥學家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瀉。」糯米又叫江米,是稻米的一種,我們經常用它包粽子或熬粥,是家庭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其性溫、味甘,能夠補養人體的正氣,吃了以後會周身發熱,達到禦寒、滋補的作用。由此可見,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是氣虛體質者的最佳食物。
※養生保健小叮嚀
從中醫保健的角度來看,我們的飲食結構比例,如此才能算得上健康:五穀占到約50%,蔬菜類至少占25%〜30%,豆類、堅果類及海藻類占10%〜15% ;湯占最後的5%〜10%。但需要注意的是,癌症患者與腎臟病患者,儘量不要吃豆腐等蛋白質類食品,因為攝取後,腎臟的負擔會非常重。這裡指的湯,可用蔬菜或海帶、紫菜等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