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2個驚嘆號》之後,
又一扣人心弦的生命教育故事!
一本關於「勇氣」的好書!
一部關於「陪伴與愛」的智慧物語!
一系列充滿淚水、感動與微笑的真實社工故事!
曾有一段在網路上流傳多時的影片,是這樣的──
在印度某個大城市的街上,一棵路樹意外地傾倒、橫跨在馬路中央,附近的交通因而打結。
有人坐在車上駕駛座上,伸長脖子想一探究竟。
有人在塞爆的公車上,焦躁之餘拿起手機跟朋友抱怨:「今天真是有夠倒楣!」
有人在一旁圍觀,還跟路旁的小攤買了杯飲料,好整以暇的等著看「好戲」。
有人是那愁眉苦臉的交通警察,只能被困在車陣當中「等待救援」。
一位十歲不到的小朋友,剛下課路過這裡,只看到個頭小小的他,穿過車陣,走近傾倒的路樹……此時,陰暗的天空開始飄雨,且雨勢漸大,而他快速放下背上的書包,開始用力推著他絕對不可能推動的大樹。
慢慢的,一些孩子也看見了,加入了推樹的行列,雖然大雨打在他們的臉上、身上,但他們是笑著的!
漸漸的,原本只是叉著手圍觀的大人、打手機抱怨的大人、在車上張望的大人,也紛紛加入了「推樹」陣容,終於,他們將樹合力推到路旁。
接著,天晴了,車流順了,每個人帶著笑臉,往原本要前去的方向,繼續前進……
在台灣,社工就像是故事裡的孩子,沈默的,卻帶著溫暖無畏的笑臉,上山下海,甚至遠渡重洋,為貧苦無依者點燈,與家暴施虐者對抗。
本書由勵志暢銷書《12個驚嘆號──愛心小巨人的奇幻之旅》主筆李威龍,與一群優秀的文字工作者聯合全心撰文,分享你所不知的社工們的動人故事。
當天使走過人間,邀請你與我們一同見證人間的美好、愛與勇氣,以及紛亂媒體所獨漏的生命教育智慧!
(本書所得收入,將全數作為家扶基金會公益慈善基金)
作者簡介:
策劃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簡稱「家扶基金會」)於民國39年開始在台灣推動兒童福利服務工作,秉持著「及時的幫助、溫暖的關懷、基督的愛心、社工的專業」之精神,透過認養制度扶助18歲以下家庭遭逢變故貧困失親的孤苦兒童,提供經濟扶助、心理輔導、成長團體、育樂活動等,豐富兒童生活經驗,並協助改善家庭環境,助其早日脫貧。63年來,已幫助國內外超過37萬名貧童成長自立。
家扶基金會的扶助工作廣泛,從基本的弱勢兒童家庭急難救助、經濟扶助、獎助學金、團體輔導、營養改善、親職教育、才藝培訓、脫貧自立,到關懷受虐兒童的保護安置服務、心理創傷復原服務、家庭寄養服務及遲緩兒早期療育,以至推動民法繼承編修法免除揹債兒惡夢,並設置家扶專線0800-078585等,都是因應社會型態的變化所積極轉變、推動的兒童福利工作方案。
家扶基金會在全國各縣市設有23所家扶中心、31所偏遠地區服務處、附設11所身心障礙機構及兒童少年安置機構與大同育幼院,以及2所海外分事務所,持續為貧困的孩子提供協助。家扶基金會長期的服務也啟動了愛循環的力量,無數的希望暖流需要民眾一起投遞傳承,讓這股溫暖的力量能永轉不息,為社會建立最好的示範。
*家扶基金會網址:www.ccf.org.tw
文字
謝玲玉 (文字工作者、前聯合報記者)
李威龍 (飛行貓創意社總監)
蔡美玲 (家扶基金會前同工、翻譯作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名人感動推薦!
電影情節中,我們常常看到對軍人最大的考驗,是被丟到荒地,什麼東西都沒給,而要他依然能夠在時限內完成任務。本書的社工故事中,我也看到這一類的考驗在社工領域,比比皆是。所令人敬佩的是,這些社工同仁不輕言放棄──他們不臨陣退縮,他們不知道從那裡借了膽,不知誰給他們勇氣,居然能正面迎接任務,側面尋求支援,背面自力更生,不斷創造新局,社工專業更該以這些社工精兵為傲!
——【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簡春安】
理性與感性、堅持與不捨、真誠與陪伴,一路同行交織而來的生命故事,不論現在或未來,相信都會是最令人刻骨銘心的精采篇章,也會是促成社會向上提升、世界更加美好的暖流與動力。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林柏榕】
就像是導引飛機起降的塔台一般,這群工作者從身後扶著受幫助的人們,可以順利揚起,高飛在追逐夢想的航道上。這群人共同的名字是:社工。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
名人推薦:各界名人感動推薦!
電影情節中,我們常常看到對軍人最大的考驗,是被丟到荒地,什麼東西都沒給,而要他依然能夠在時限內完成任務。本書的社工故事中,我也看到這一類的考驗在社工領域,比比皆是。所令人敬佩的是,這些社工同仁不輕言放棄──他們不臨陣退縮,他們不知道從那裡借了膽,不知誰給他們勇氣,居然能正面迎接任務,側面尋求支援,背面自力更生,不斷創造新局,社工專業更該以這些社工精兵為傲!
——【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簡春安】
理性與感性、堅持與不捨、真誠與陪伴,一路同行交織而來的生命故事,不論...
章節試閱
"之一/林秉賢:我的皮箱,裝了上帝的恩典
"
三位神奇先生,把我送到吉爾吉斯
「你太太好否?你囝仔好不好?」
眼前的王先生,說著台語,十分慈祥親切的跟我寒暄問候,接著又說:「嘸知你有信心否?啊……阿捏……實在講不出口……」
進到他辦公室前,我其實心裡也有個底,因為哪有一個機構的堂堂執行長,白天上班沒事,會突然把你找去他的辦公室,為的只是專程「問候」你的太太和小孩?
看王執行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那場面似乎有些尷尬,我知道他是個好人,從不會勉強別人,待人總是很溫暖。
但,我看得出,其實他眼神有些期待……
我說:「執行長您放心,上帝說可以成的事情,我們就交給上帝!我有信心!您也幫我禱告!」
「好!我幫你禱告,你就盡力!」聽到我一口答應,王執行長的眼睛,笑成一條線。
此時是二O一一年八月初,我連作夢都不會夢到自己會有這一天,要準備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去幫助一群我根本無法想像的孩子。
那個地名,我相信當時我們基金會絕大部份的人,即使把它唸十遍,都恐怕會記不住,更別說會知道,它的英文名字到底該怎麼拼。
當時,我之所以會比較熟悉那個地名,並且會和它產生關連,是因為家扶基金會覺得要去關懷國外貧童,有一天去問外交部,有沒有什麼國家,是比較需要我們去協助的?
「最近一個國家,正在鬧革命,叫吉爾吉斯……」一位大使隨口提到。
於是,我被家扶總會賦予一個新任務──先過去考查當地的貧窮狀況,評估海外認養,並且籌備設立服務據點。
可是,在去之前,我一個人坐在會本部的辦公室裡,看著牆上的地圖,腦中根本沒有方向,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
上網查那個國家,一看,還處於政變動盪中的吉爾吉斯,那裡的人拿火把、燒國旗、大家朝坦克車丟東西……天吶!這地方能去嗎?
雖然我是一個基督徒,因為聖經告訴我,應當做的事,就要義無反顧的去做;有能力幫助別人,是一種祝福,所以我願意接下這個任務,去吉爾吉斯!
可是,眼前有個「大問題」是──
那時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去!
我們台灣跟該國,完全沒有邦交,那邊聽說也不承認我們,可是外交部告訴我,他們願意補助我過去交流,只有二個條件:條件一,這個國家願意讓我入境,再來是要有設立在當地的非營利組織,願意讓我過去交流。
而且,以上要在一個月之內達成。
接下來的日子,我焦慮的每天晚上都睡不好,拚命的寄自己的英文履歷到當地非營利組織的E-mail信箱,可是寄了三十多封,全都石沉大海,沒人理我!
眼看離外交部訂的截止日,愈來愈近,直到有一天一大早,突然來了一位「神奇救兵」──我接到一位自稱是「楊嘉善長老」的越洋電話,他說有人轉給他我的履歷,而他在當地有個基金會,隔天也正好會過境台北,希望能約我一談。
「你想去那做什麼?」一見面,八十歲卻目光如炬的楊長老問我。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我只告訴他,我是基督徒,也是社工,直覺自己「應該」要去。
「我是不知道,你去那裡可以幹什麼,」他說:「但是我在那邊辦的大學,現在缺老師,你就來吧!」
於是,幾天後我帶著他發的「邀請函」,並且循著他告訴我的「先飛上海到烏魯木齊,再轉飛當地」的飛機路線,帶著我的行李上路了!
路途上,歷經一段在烏魯木齊,被那裡海關刁難的小插曲,我終於來到了吉爾吉斯的機場。
所有戴著大軍帽的海關,都向我行「注目禮」。
那時只剩我一位旅客,其他當地人都早已快速通關,在空盪盪的入境通關閘口,我被這群戴著大軍帽,而且又高又壯的傢伙,用一副「幹什麼」的眼神盯著。
「你確定嗎?」
簽證官看著我帶的「邀請函」,以及剛剛抖著手,好不容易才填好的落地簽證申請表,很不情願的打開他的櫃台玻璃窗口,問我。
然後他慢慢翻著我的資料,又刁難了一番,過了好一陣子,才說:
「你可以入境,但要繳錢。」
我給他三十塊美金,那是我打聽到辦觀光簽證的金額。
但他關上他的玻璃窗。
接著,我掏了七十元。
然後,簽證就馬上過了。
那個瞬間,是我在歷經種種不確定感的那個月之中,唯一感到高興的瞬間──
吉爾吉斯,我來了!
家訪震撼事件簿
在實地去到吉爾吉斯以前,我透過資料得知──
這個國家的人民很窮,平均所得每戶不到二百美金;
有高得離譜的販嬰比率,和四分之一以上沒有爸爸的家庭;
生育率高、小孩很多,但九O年以後,全國的幼稚園卻關掉一半!
雖然來到吉爾吉斯,看到這裡的風景,讓我十分驚艷,因為新聞從來沒有告訴我,這裡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五六千公尺高山,山上還積著雪;美麗的曠野上,有小麥,還有駿馬在奔跑;這裡的建築,讓人彷如置身歐洲……
但當我跑了一些地方,實地去若干貧困家庭訪視之後,內心感到十分震撼又激動!
將行李寄放在當地合作的基金會宿舍後,我搭車前往西部城市的育幼院,開始進行家訪,訪視的五戶,其中有四戶的父或母,都是被凶殺,而大人酗酒、失業的問題,也非常嚴重。
在家訪的過程,發生二個讓我十分難過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主角,是那裡育幼院裡的一位十三歲的女孩。
這家育幼院收到孩子,不是父母雙亡的那種,而是因為他們大多有「不稱職」的父母,所以來到這裡。
為什麼父母不稱職,小孩就得去到育幼院?當時我完全不懂。
後來跟著女孩一起回到她家,一進去看到她的媽媽,是個看起來年紀應有五十來歲的婦人,駝背,還有著一口爛牙,一聊天後,才知道這位媽媽其實只有三十多歲!
另外,房子裡還有二個喝得「醉茫茫」的男人。
女孩跟我介紹,一個是她「爸爸」,一個是她「叔叔」。
然後很開心的,拿出平底鍋說要下廚作菜給我吃。
她對於那天能帶我這個「外國人」回到家,引以為豪──因為對當地人而言,這似乎是件不得了的事!
雖然那鍋子上,有一層又黑又厚油垢,但我不忍心拒絕她的美意。
女孩用心煮好的馬鈴薯上桌,大家開始聊天,我透過翻譯幫忙詢問,才知道那個叫做「爸爸」的,其實是她繼父,叫「叔叔」的,則是她媽媽的情人。
而那二個男人,竟開始一再對女孩毛手毛腳,不管我的大聲制止。
我看了很憤怒,和他們有些推擠,還差一點就要打起來……
當下我可以預見,這個女孩和這二個男人,若待在這個家,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於是便決定將女孩帶回育幼院,並和院方叮嚀務必要保護孩子,避免被家長性侵的可能。
而另一位家訪認識的少女,則非常的溫柔賢淑,高中在校成績更十分優異,她不止拿到獎學金,還考上了醫學院。
那天,育幼院的院長很開心的帶著我,一起到少女阿姨的家去吃飯。
少女特別煮飯請我們吃,她說,很感謝我們的幫忙,她之前從沒想過,自己還有機會去實現當醫生的夢想。
那次家訪完,我們已確認要協助認養一些吉爾吉斯的孩子,也和當地公益組織簽好認養合約,而就在準備好給少女的獎學金,要助她讀書之際,卻接到那家育幼院的電話,說少女被綁架了!
原來是少女離開育幼院,到阿姨家住,還沒等到開學,竟被人在街上綁架,帶上山性侵後,強迫成婚……
我馬上坐車趕去她阿姨家了解狀況,阿姨說:「這女孩命不好!」
但後來我們才知道,實情是少女的阿姨拿了人家一筆錢,就把她給賣掉!
即使我們去報案,當地警察給我的答案是,「搶婚」是當地的民俗,完全合法,意思是男人可以在路上,隨便抓個女人,當他的新娘!
當下,我根本無法接受這荒謬的說法,心中充滿無力感,而且是憤怒多於感傷!
我氣憤的心想,這個家根本不值得幫忙!
可是我的社工專業訓練提醒我,你的存在不是為了發洩你的個人心情,而是被賦予任務,去發現需要幫助的人。
於是,我決定丟掉個人的情緒,繼續努力前進。
之二/向陽學園吳珮瑜:我與我的少年兄姊
社工員遇見道上大哥
敲敲那扇大門,沒回應。試著轉動門把,沒鎖,也沒人出聲。
既來之,則安之吧﹗話雖瀟灑,我其實緊張透了。要找的這孩子已經幾天沒來學園,我曾尋找但沒結果。前一天下班途中湊汅瞄到孩子從這間屋子進去。
第二天早上八點多仍不見孩子,我於是找到這屋子。進屋後先適應光線,地上有好幾個酣睡中的身形。我一一打量------有點提心吊膽,很怕房間殺出槍手。
找到了!孩子睜開睡眼:「你是誰?」認不出來?「我是你老師啊!快起來,走了啦,跟我去上學。」
孩子大概不想擅離居所吧﹗我只好撥打屋內牆上一個電話號碼,找到孩子們仰重的「大哥」。這位地方有名的大哥稍後親抵現場,粗聲問:「啊今仔日是啥代誌?……」我壯著小膽,好言向大哥說明狀況……。
大哥很給面子,終於同意孩子白天按時上課,結局圓滿,這是生平第一次與角頭「大哥」喬事情。那位大哥日後見到我,總說:「啊妳喔,我認識妳,妳就是那個白目老師。」
「白目老師」後來還碰上別的「刺青大哥」。因為學園孩子挑釁人家,惹得大哥開車載兩名小弟到家扶,在門口揮動傢俬,叫囂要那個「好大膽,敢向他們挑釁」的小鬼出來……。劍拔弩張的態勢也在「給老師一次面子」的勸說下,大事化小。
有一次,一個女孩困於感情事件在我們面前割腕意圖自殺。同工們緊張歸緊張,不忘通力合作,有的安撫,有的叫救護車,最後也解決了危機。孩子經過輔導,沒再割腕,畢業後讀外地的高職建教合作班,表現不錯,曾擔任學校的「招生代表」。
孩子教我們學會勇敢承認
89年起,宜蘭家扶接受教育局委託,在家扶成立合作式中途班「向陽學園」,幫助中輟生完成義務教育。第二年,辛苦打先鋒的主任派我接手。我於是從第二屆服務到目前第十三屆沒中斷,前後十一年。這期間,因服務卓有成效,曾有機會直接進校園以「青春學堂」方式就地預防中輟。服務量最高時除了家扶向陽學園,還在順安、三星、頭城等地的國中奔波。那段期間的忙碌緊湊令人難忘,常是開車等紅燈的時候,快動作扒一口擱在駕駛座旁的便當,綠燈一亮,繼續前進。儘管連用餐都必須這麼緊縮,回到辦公室忍不住哀聲嘆氣,但第二天總是振作精神再接再厲,因為捨不得讓喜愛我們課程的孩子失望。
中輟服務初期,我們習慣用已知的模式直接灌輸給孩子。理想中覺得孩子應該適合那些作法。但我們慢慢發現每年進來的孩子都不太一樣,各種不適應的問題在過程中自己呈現了。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思考、不斷調整;不變的核心是:如何讓課程貼近孩子的需求。
這一點說來簡單,其實需要相當的「承認」------承認我們的方案可能不夠好,不夠符合孩子的需要,才會有狀況。而這份承認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讓我們適時低下頭來聆聽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這是孩子教會我們的。
多元課程及活動,促使孩子逐步轉化
向陽學園或青春學堂的課程,除了國中學科,特別應孩子需要添加實用課。技藝課比如:樂團、吉他、口琴、熱舞、魔術、陶藝、造型氣球、創意美勞、美容、烹飪、指甲彩繪、咖啡調製、水電及店舖實習……。
特別的是有個學期,孩子實際製作主持廣播節目「永遠的向陽Forever」。正聲電台主持人張翰揚先生認同家扶在青少年工作的部分,主動連繫我們,把每週一小時的節目交給孩子規劃主持,並實際播出。有一集節目,孩子分享他們去啟智中心和安養院服務的經過說,帶給別人歡樂使每個同學臉上煥發喜悅,並了解生命可貴,也懂得多關心周遭人。
孩子在節目中說,以前在學校上課很煩很無聊,日久變成老師同學眼中的壞孩子,最後只好翹課,迷迷糊糊過日子。有個孩子爸爸過世了,媽媽失蹤,之後阿公也過世了,就跟著阿伯生活,但因常挨打,就去汽車站找司機聊天,有時睡在車站,學校也不去了……。孩子說,幸好向陽學園的老師把他們從陷阱救出來。他們覺察過去的不成熟,都努力改變。該節目曾角逐廣播金鐘雖沒獲獎,但孩子更認識自己遠比得獎重要許多。
為了讓孩子體會「施比受有福」,我們安排孩子每週一次去員山「七賢國小」為低年級小朋友說故事,附帶一點DIY。服務前,孩子必須自己在學園找合適的故事書讀完,唸給我們聽,我們會提供一些建議。小朋友每星期都期待向陽大哥姊到來。我們也看見大哥姊一上場說故事都變得好溫柔,難怪小朋友愛聽他們說故事。已持續三年的這個活動帶給孩子不少成就感。
有些創意社區活動如「青春樂團」、「兒保夜市」、「拉莫風情」、「展翅上騰社區服務」等等,也安排學園孩子參與,讓他們多適應社會,多與社區互動,以達到預防中輟、疏忽或虐待情事發生。
體能課曾安排攀岩、溯溪、浮潛、拖曳傘、漆彈射擊,近年也舉辦鐵馬體驗與登山活動。
登山活動曾舉辦「雪山東峰行」。經過周全準備,組內兩位同工陪伴六位同學出發。起初,同學們只感到背包沈重,覺得不可能走完全程,後來卻抵達369山莊。從「只看見限制」到發覺自己也有「突破的可能」,他們重新認識並建構了個人能力,可喜。
歷年的鐵馬體驗活動,我都全程參與。98年的花東鐵馬騎蹟,完成挑戰的同學都獲贈一台數位相機,我們鼓勵這些同學在生活中取景拍照,學期末將最精彩的攝影作品加以命名,為孩子在縣府大廳舉辦屬於孩子的「美展」,是這一年的畢業典禮。孩子也將作品分享送給校長老師或家長,感謝大家的看見與掌聲。
帶走「向陽」的經驗,開發自己的人生
剛進學園時,滿口三字經七字經,污言穢語不離屎屎屁;經常遲到翹課,極盡挑釁能事的孩子,經歷了被接納與被重視的溫暖,終於能畢業時,有如脫胎換骨。所以我們每年舉辦別開生面專屬孩子的畢業典禮,讓孩子永留回憶。南澳溯溪、南方澳浮潛、外澳拖曳傘、畢業美展、奉茶感謝父母恩……等等,生動的花樣不勝枚舉。
一位女同學畢業致詞說:「在向陽我經歷了生命中不可能的挑戰。一○○年十一月,我背著二十公斤裝備,與同學挑戰雪山東峰。風雨很大,不知為什麼就是堅持要走完。結果我真的挑戰成功了。一○一年五月,我和同學騎腳踏車挑戰花東綠島,一樣風雨很大,累到不想講話,累到分不清臉上是雨水汗水還是淚水。現在想起來,覺得自己很厲害,騎完全程……」
綽號可樂的同學致詞說:「之前不懂事,讓我錯過很多機會,還好有向陽學園這個大機會,讓我學好多好多……,我想跟所有關心我的老師說謝謝……也跟愛我的媽媽和姊姊說謝謝……因為有你們,我才沒有去當檳榔西施,因為有你們,我才沒有繼續放棄自己……」
因為孩子,我不斷認識生命並學習
畢業後,孩子常回來看我們,哈拉不完的往事和話題讓大夥兒笑聲連連。那種看著孩子成長的感動,無法言喻,只能說「就是開心」,其中滋味只有一起經歷過、打拚過、付出過的夥伴才能體會。
孩子來學園之前經歷過太多不適應、甚至是不堪的辛酸。敏感又個性獨特的孩子在家在校得不到溫暖與支持,只好武裝起來,變得凶悍火爆霸氣以求生存。其實只要用愛擁抱,一起找到生命中可以改變的那個點,讓孩子心中柔軟的區塊被看見被了解,之後就必定能發現他們真是一群討人喜愛的孩子。
在向陽十一年,輔導孩子超過百位。孩子們那有如長篇小說般的過去,我們未能參與;一旦進了學園,除了竭力讓孩子感受我們跟他們同一陣線;離園後,更不希望孩子感覺彼此的關係就此結束。我們要用「不離不棄」,把他們原本辛酸的故事轉變成沾了糖蜜的故事。所以,只要收到任何一個畢業孩子來信,我們全組同工必定一人一信聯合回覆,這已是多年的習慣。
為孩子服務的感想,在接觸家長方面,總會讓我們有「踢到鐵板」的小挫折,雖然努力溝通,每學期舉辦親師座談,設法讓家長重新看見孩子的可能,還是會遇到比較難肯定孩子的家長。但孩子不同,雖然不好教,只要堅時,一切都將值得。記得有個孩子因家庭環境而低自尊,白天關在家裡,晚上外出去網咖。我們每兩天到家跟他聊天,希望建立關係,卻連續一個月沒得到孩子一句話的回應,正與同工討論有無其他輔導辦法時,學校打來了鼓舞的電話:「孩子來上課了!」
也曾為了讓孩子不缺課,每天親自到家接送孩子,孩子的爸爸深受感動。畢業後,每年中心舉辦「寒冬送暖」活動,總不忘開貨車協助搬運物資。
孩子讓我有各種不同的學習機會,孩子是我最大的貴人。
「相信孩子」是我的信仰 感謝各方協助澆灌這個信仰
《心花朵朵開》是我們常利用的一本書,用裡面的詩句與輔導的孩子對話,或做成祝福卡貼在孩子座位上。其中一首小詩說:有個空碗。/一位小朋友在碗裡裝水,碗就變成水杯。/隔天,另一位小朋友在碗裡丟了垃圾,/於是,碗就變成垃圾桶。/後來,又有一位小朋友清掉碗裡的垃圾,/並在碗裡種了漂亮的花朵,結果,/碗就變成美麗的花盆。
我希望孩子在心裡種漂亮的花,天天心花朵朵開。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辦得到。
工作遇到挫折時,種種東西是我的調適管道,可以幫我找到出口和轉念方法。以前我習慣自己默默悶著,開始栽植綠色植物之後,挫折變少了,學園的空間也變得更柔軟更富於生命,加上有孩子的美勞和繪畫點綴,這裡成了孩子愛來的空間,也是我們喜愛的環境。在這裡,社會工作變成不只是工作,它就是生活,讓人甘之如飴。
"之一/林秉賢:我的皮箱,裝了上帝的恩典
"
三位神奇先生,把我送到吉爾吉斯
「你太太好否?你囝仔好不好?」
眼前的王先生,說著台語,十分慈祥親切的跟我寒暄問候,接著又說:「嘸知你有信心否?啊……阿捏……實在講不出口……」
進到他辦公室前,我其實心裡也有個底,因為哪有一個機構的堂堂執行長,白天上班沒事,會突然把你找去他的辦公室,為的只是專程「問候」你的太太和小孩?
看王執行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那場面似乎有些尷尬,我知道他是個好人,從不會勉強別人,待人總是很溫暖。
但,我看得出,其實他眼神有些期待...
作者序
向家扶社工精兵致敬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簡春安
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一個年輕人苦學武功,學成時告別師父獨自下山闖蕩江湖。那知不下幾個禮拜就敗興回師父之處,師父問道,你資質不錯,學習亦算認真,為何這麼快就敗戰而回?徒弟答道,那些人都沒有按照師父所教的武功招式與次序跟我打,我從師父所學習的武功與招式完全沒法使用出來....
社工教學多年,畢業生當然不計其數,看學生離開校園,不免焦慮擔心,忐忑不安,生怕學生在校所學不敷社會所用,生怕學生光懂理論,在實務工作上卻不堪一擊。花了一兩個下午,看完家扶社工的故事,感觸澎湃,心裡不少安慰,這些社工把工作作得真好,有這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更震撼我的是:這些社工同仁所做的,不只是學校理論的應用,(其實比例不高),更多在職場表現的是他們內心對助人與服務的熱誠,超乎常人的愛心,以及在服務上的智慧與創造,才能造就他們在工作上的傑出表現。
從這些社工的故事中,我們必須承認,社會問題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求助者與需要關懷者比我們能估算的要多,弱勢者的心酸血淚比我們能理解的要慘烈。有些感觸不吐不快:
一、案主的問題需要綜融性的社會工作(Generalist Social Work)來處理
社會問題很複雜沒錯,家庭問題很難介入沒錯,但案主的困境並不一定需要經年累月的精神分析才能了解案主問題的所在,不見得非用高深的心理測驗來評定案主的心理困境究竟為何,也不必要急著用盡各種增強物才能逐一解決案主的問題。這些社工故事裡所呈現出來的不是理論與技巧的登峰造極,而是社工同仁們對案主的關心,對問題處理的主動與積極,是鍥而不捨的人性關懷,換句話說,是綜融式的社會工作實務智慧所產生的效果所致,社工同仁們把人性的光明面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動。
二、社工專業的特色是社會資源的連結與運用
資源連結本來就是社會工作與其它行為科學之間最大的不同。台灣的家扶五六十年來最被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它對社會資源的開發力。當國外的資金來源減少的時候,各地的家扶中心同仁們認真的尋求國內的認養人,不分職業,不分宗教,不分貧富,大家有志一同的嘗試自己來認養國內的兒童,成果相當豐碩。這本社工的故事中,我們看到同仁們展現了超人般的資源開發與連結力,明明彈盡援絕,卻又能絕處逢生;明明困難無法克服,卻又枊暗花明;社工同仁們這種能力,真令人喝采。
三、面對困境的"野地求生力"是社會工作實務工作者所面臨的嚴峻考驗
從電影情節中,我們常常看到對軍人最大的考驗是被丟到荒地,什麼東西都沒給,而要他依然能夠在時限內完成任務。本書的社工故事中,我也看到這一類的考驗在社工領域中比比皆是。所令人敬佩的是這些社工同仁不輕言放棄,他們不臨陣退縮,他們不知道從那裡借了膽,不知誰給他們勇氣,居然能正面迎接任務,側面尋求技援,背面自力更生,不斷創造更新,也因此創造了新局。家扶中心能以有這些優秀的資深同仁為榮,社工專業更該以這些社工精兵為傲。
四、社工的實務智慧需要同仁們彼此打氣,彼此分享,彼此學習,彼此連結
社工專業有不少領域,各有不同的案主,各有不同的資源系統,不同的任務與使命。但我深信,不同領域的實務智慧應該可以串聯,大家彼此打氣。我更期待,這些實務智慧應該被概念化,理論化,學術化,好讓未來的社工專業教育的內涵中,有這些由事蹟所引發出來的模型,可以被學校的老師所教導,可被更多社工同學傳頌,更因此激勵更多年輕朋友願意從事社工,願意投入這個專業,在未來的服務中,顯露更多的人性善良面,讓社會更美好。
社工專業成立至今也不過百餘年,社會福利制度中,我們師法英國;在社工的技巧與輸送體系中,我們以美國為依歸。如何創造台灣本土化的社工服務模式?個人覺得最基本的方法是從實務智慧中,展現出台灣同胞的認真善良,展現出社工同仁的努力與創造,一步一腳印的從成功的實務中形成理念,發展出模式,建構成理論,然後我們才能毫無愧色的說這就是我們台灣的社會工作。
向本書中的優秀社工同仁致敬,向家扶的執行長及幹部們說恭喜,台灣的社工們會以你們為榮。
向家扶社工精兵致敬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簡春安
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一個年輕人苦學武功,學成時告別師父獨自下山闖蕩江湖。那知不下幾個禮拜就敗興回師父之處,師父問道,你資質不錯,學習亦算認真,為何這麼快就敗戰而回?徒弟答道,那些人都沒有按照師父所教的武功招式與次序跟我打,我從師父所學習的武功與招式完全沒法使用出來....
社工教學多年,畢業生當然不計其數,看學生離開校園,不免焦慮擔心,忐忑不安,生怕學生在校所學不敷社會所用,生怕學生光懂理論,在實務工作上...
目錄
貧童家庭經濟扶助篇
.在他心裡播下一顆愛的種子 莊淑惠
.這真是一份很棒的工作 陳惠姿
.在他們心中搭起一道彩虹 魏宗胤
.搭起舞台,陪伴翱翔 黃瀞瑩
.太陽公公出來了 洪嘉玲
.讓我們一起為愛存款 曾苑真
.做事或做人?這門課我竟修了這麼多年 吳宜菁
.比公主童話好聽一百萬倍的故事 陳佩君
兒童少年保護篇
.原來,我從不孤單! 廖安晞
.點一盞燈,幫他們找到生命的出口 劉淑惠
.愛,是故事的開始 陳玉燕
.永不關機的服務與關懷 蔡志榮
.愛,永不止息 曾欣盈
.你只要問自己,是否盡力了? 陳美卿
.上面風景這麼漂亮 林瓊怡
.我與我的少年兄姊 吳珮瑜
.這些年,家扶教我的三堂課 劉士伶
國際服務篇
.分享探視國外兒童的幸福旅程 洪健胤
.英雄力量──國際服務在蒙古 江銘昌、李桂平
.熱血青年大冒險(吉爾吉斯服務拓展) 林秉賢、蕭舜鴻
其他類型服務篇
.打造遊戲魔法城的追夢人(社區服務) 王芯婷
.迢迢重建路,深深感恩情(災區重建) 林平烘
.我與天使一起飛行的時光(志工帶領) 張如萱
.面對危機,我不曾停下腳步 傅敏峰
貧童家庭經濟扶助篇
.在他心裡播下一顆愛的種子 莊淑惠
.這真是一份很棒的工作 陳惠姿
.在他們心中搭起一道彩虹 魏宗胤
.搭起舞台,陪伴翱翔 黃瀞瑩
.太陽公公出來了 洪嘉玲
.讓我們一起為愛存款 曾苑真
.做事或做人?這門課我竟修了這麼多年 吳宜菁
.比公主童話好聽一百萬倍的故事 陳佩君
兒童少年保護篇
.原來,我從不孤單! 廖安晞
.點一盞燈,幫他們找到生命的出口 劉淑惠
.愛,是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