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教養模式
這本書中我們要論述的孩子特性,是從孩子的成長發展及教育和教養角度來看,並以蒙特梭利教育模式為主要參考。書中無意也無法網羅所有成長發展或教育理論,而是試圖從比較實務的角度來解釋這些實際作為其背後的理論和原則依據,也就是說,我們論述的是「實務上的理論」而不是「理論上的理論」。我們希望的是,父母在參考本書後,能依據這些原則,蘊釀成適合自己孩子的一套教養和親子教育模式,並以此模式陪伴孩子成長發展。也就是說,本書不是在提供教養上的「標準答案」,而是試著建構一種教養上的「架構」。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成長環境也不盡相同,嚴格來說教養本就沒有「標準答案」。不過,一些基本原則確實是存在且有用的,善用這些原則並加以組合應用,自然可以成為一套架構。
其次,作者提出這樣一個「了解孩子,準備環境」的模式,讀者會發現並非僅適用0到6歲孩子,而是能適用直至孩子長成青年人。這樣的動態架構,可以隨著孩子成長而漸次加入適齡的作為於架構中並延伸,我在書中會加以闡明。
再者,「落實實踐」是這些原則是否有效的最好檢驗。明儒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真知來自實踐,實踐是最佳的檢驗。教養對父母而言是一種實踐,不只是理論探討而已。「起而行」是我給年輕父母最強烈的建議,此外,也因為行動所以將更強化自己求知的需要。
長年作為一位蒙特梭利教育的工作者,經常會遇到家長問這樣的問題:「你可以簡單地說明什麼是蒙特梭利教育模式嗎?」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許多年,我的體會是:「蒙特梭利教育是以孩子人格發展為主軸從而帶動其知識發展的一種教育模式。」另一句我常用的是:「了解孩子,準備環境。」更難懂了是嗎?如果上面兩句無法讓你滿意,那麼,我還真不知如何簡單回答你了,只能邀請你耐心地看完這本書。的確,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如果希望不斷章取義的了解,並且搭配具體的實例,通常我會邀請家長來參加我的親職講座,並且請家長安排出至少10個小時給我。對於我個人來說,我喜歡簡單明瞭的第二句:「了解孩子,準備環境。」從理論到實務,這句話是我的核心觀念。由這八個字可以從指導原則往下鋪陳出一間蒙特梭利教室,或在家庭中營造出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發展的蒙特梭利環境。「了解孩子」指的是了解孩子的階段特性(天性),這是隨著孩子的年紀成長而改變的(參考第一章〈成長四階段〉),這是「理論」或「知」的部分。「準備環境」指的則是根據對孩子天性的了解,去營造孩子適性的成長環境。這是「實務」或「行」的部分。看!理論及實務都有了的一個架構。繼續往下鋪陳延伸,我們就知道該做些什麼,這本書就是以這架構來安排的。所以,我的第一章就從「了解孩子」開始。
在實務上,首先我們要先提出如何建立一個模式。如前所述,教養模式從實踐開始,要能落實「實踐」則以對孩子的「了解」為基礎。因此,一個動態的教養模式的形成,可以從「了解孩子」啟動,接著是藉由對孩子的了解而準備環境,在這「準備的環境」中實踐教養,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將更了解孩子,並修正我們的「準備的環境」。因此我們看到了一個動態(隨著孩子成長)而且不斷改良(如果我們對孩子的了解不斷精進)的教養模式,它將成為一個良性循環,如圖一所示。
這就是我以蒙特梭利教育原則為基礎所提出的動態教養模式。
顯然的,模式的有效性第一步在於正確的「了解孩子」的特性。蒙特梭利在她的著作中,不斷的強調了解孩子的重要,而且直到去世前她仍認為我們對孩子的了解不夠。隨著時間及相關教育研究與科技的進展(例如大腦發展與教育的關係),我們對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如何將這些了解落實在準備的環境與教養實踐中,正是蒙特梭利與有識的父母們未竟的大業。
蒙特梭利談了解孩子,是指了解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不分種族、不分地域,只要是同樣年齡層就有相同的天性,也正是如此才足以稱作天性。在書中我們先不談孩子的「個別」特性,個別特性會因成長情境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有時並非正面的。如果把孩子的階段天性看作是基準,那麼孩子的個別特性差異,可以視為是架構在天性上的「波動」。天性與生俱來,而且在正常呈現的情況下是有助於孩子成長發展的,我們在下面的章節中會說明。教養模式容或有百百種,但本書所闡述的模式,若要見其實效,必須先建立一些信念,我不會在書中去證明或甚至辯護這些信念,因為這些信念有些不辯自明,有些是前提,少了它們,模式則難以成立。這就像在人類的現代工業文明中,所有以熱能為操作基礎的熱機(如鍋爐、發電機、飛機引擎等等)都是以熱力學三個定律為前提,沒有科學家要求理論證明熱力學三定律,因為純理論上它無法證明,實務上三定律卻是完全有效(至少在地球上是如此)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