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本書於2006年1月間,即十多年前,與恩師林國賢教授(前大法官)合著刑事訴訟法(上、下冊)初版,約百萬餘字;這十多年來的人事世局,滄海桑田,刑事訴訟法也歷經多次的修訂,從職權主義到目前「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宜稱改良式職權主義),甚至也被強烈的期待與回應「起訴狀一本主義」之改革;故本書已改寫達95%以上,也可說是重新改寫。
回顧刑事訴訟法的歷史與演變,遠比刑法的演變本身更為複雜,此乃涉及被告的地位,從被糾問的客體到程序主體的地位;所以,刑事訴訟法史本身就是一部人權的發展史,故曰:「刑事訴訟法的歷史,就是一部辯護權的擴張史。」同時,也使刑事訴訟法之目的,原從發現真實與保障人權間,朝向多元化、多樣化的轉變;例如傾向非刑罰轉嫁處遇之緩起訴處分,即取代傳統刑罰之制裁;或如認罪協商程序,或確立「沒收」的性質及執行程序;或裁判員制度、參審制度等等,均屬之;也都與司法改革有關之重要議題。
本書論述最新的學理、立法與實務見解,也引述大量的日文文獻之學說、實務;包括我國法所欠缺的強制處分定義與運作,以及日本已爭議十多年,利用GPS偵查之2017年3月15日日本最高裁判所判例的說明與評析;以及我國最新2017年第7、8、9次刑庭決議,與2017年7月28日釋字752號有關§376解釋與評析。同時,本書於每章節之後,都附有「演習問題」,使讀者能總攝該章全貌之要旨,期能自我練習或研究之用。
於書將付梓之際,在偌大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與書庫裡,就日文文獻與引註作最後之確認。本書之完成,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黃朝義恩師、楊奕華恩師,還有林國賢恩師、林東茂老師、鄧衍森老師、黃源盛老師、劉秉鈞老師,楊德輝老師、帥以仁老師;與學隸許愷哲、冉其昌、王志成等為本書協力;新學林出版公司毛基正總經理、副總編輯林靜妙女士及其團隊們細緻編輯與效率,深懷感謝。
同時,感謝京都大學法學部寺田浩明老師、鈴木秀光老師、張登凱學長及博士生木下慎悟等多方協力,還有法學部圖書館櫻井、岩田二位小姐給予方便。也感謝我們東吳大學法學院洪家殷院長的領導,讓東吳大學法學院有個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本書雖經數次細校,及學術能力有限,惟魯魚亥豕,誠所難免,尚祈惠予斧正。
李春福
2017年8月10日
序於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部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