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青洲山在澳門半島之西北。一條小小的鴨涌河,分隔了澳門和珠海兩陸。歷史遺留下來兩地邊防的鐵絲網(後改為水泥柱圍欄)和網鐵欄長達2300米。在青洲山的東面,有一座新建的、於2021年9月8日啟用的青茂口岸海關,實施24小時通關。再往東約800米的關閘,就是歷史悠久的拱北口岸海關。而青洲山的西面約1800米,是於2003年12月5日啟用的珠澳跨境工業區海關站,也實行24小時通關。換言之,在2600米的路上設立了三條進出境海關通道。這在中國邊防線上是罕見的。
事實上,青洲山是澳門一座隱埋著豐富文物寶藏的綠山。2014年3月1日,澳門特區政府施行《文遺法》、《城規法》以及《土地法》(統稱“三法”)。而在澳門文化遺產名錄中,澳門半島屬受保護場所的山體共有六座:媽閣山(代號SM002)、西望洋山又稱主教山(代號SM003)、東望洋山又稱松山(代號SM004)、馬交石山(代號SM005)、望廈山(代號SM006),以及青洲山(代號SM007)。
早在1976年,澳葡政府已把青洲山列為“特別值得注意的風景地帶”,即列在保護名單之中,屬於“已評定之地點”。所謂“場所”或“風景地帶”,指青洲山是受保護的文化遺產,不過法律文件上並沒有訂定具體限制內容和保護細節。
筆者之所以說青洲山是“隱埋著豐富文物寶藏的綠山”,是因為其有以下功效或屬性:
綠色環保——青洲山是個仙島,由石島變綠島,現在是一個半原始的山體,有“活文物”的古樹、原生態的植被,是澳門北區的“市肺”。
宗教足跡——蘊藏著四百年間天主教踏足青洲島的宗教活動史,懷抱著有二百年歷史的修道院/避靜院現址和聖若瑟大學。
軍事要塞——碉堡、瞭望台、崗亭、防禦陣地、隧道、山洞、軍火庫等十多座軍事設施的遺址。
歷史遺產——四百多年來的明朝、清朝歷史文化遺產(尚未尋獲的明朝石碑)、青洲島修堤築壩時期的葡英之鬥和教會與澳督角力的過往、青洲收容所救濟難民和施粥施茶的青洲粥場遺址。
填海造地——澳葡政府開展填海造地,把青洲島變為青洲區(北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花地瑪堂區的發展史;民國政府制止澳葡在青洲填海拓陸的對峙史。
孤島戰爭——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權的戰鬥史(1840年8月19日的中英“關閘之戰”);見證鴉片戰爭、辛亥革命、抗日戰爭、朝鮮戰争的歷史進程;澳門第四尊孫中山先生立身銅像。
愛國愛澳——1939年廣州著名的“知用中學”遷到青洲山辦校;抗日時期的愛國知識青年利用“三不管”之地進行抗日救國活動。
工業遺址——1886年中國第一個水泥廠遺址和百年水池;澳門工業發展時期的歷史和遺址(炮竹廠、火柴廠、鑄鐵廠、橡膠製品廠、製冰廠、光學廠、化學原材料加工廠等)。
文化傳承——百年以來文人雅士留下的大量詩詞歌賦和藝文作品。富有文化創意、藝術創作、產業管理、文化管理、發展旅遊經濟的新元素等。
救災愛民——三次青洲大火和石油氣中途倉爆炸的災難史。同時,體現澳門同胞血濃於水的互助精神,他們捐款救災,籌建青洲小學、青洲坊等。
小小青洲山,因為經過四百多年來的歷史沉澱,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獨有的自然資源,可堪稱是個“寶山”,所以沒有任何理由輕視它、丟棄它、破壞它。
過去長期被稱為“軍事禁區”的青洲山,令大多數澳門市民不敢接近。近年來,市民對“青洲山之寶”都有了認識和了解,開始深入尋“寶”。本書試把青洲山的精彩故事介紹給讀者,揭開那神秘面紗背後的一些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