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其特徵。
感冒又稱傷風、冒風,是風邪侵襲人體所致的常見外感疾病。中醫將感冒分為風熱型感冒、暑溼型感冒和風寒型感冒和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種類型。
方1 神仙粥治風寒感冒
【藥方】 糯米100 克、蔥白20 克、生薑20 克、食醋30 毫升。
【作法】 先將糯米煮成粥,再把蔥薑搗爛入粥內煮沸5 分鐘後倒入醋,即可起鍋。趁熱服下,上床覆被以發汗。15 分鐘後胃中熱氣升騰,全身微熱而出小汗。每天早、晚各服1 次,連服4 次即癒。
【功用】 驅風散寒、發表解毒。治外感初發渾身痠痛,怕冷無潮,脈緊,其療效最佳。
註:風熱感冒不宜服用。
方2 紅蘿蔔湯助發汗
【藥方】 紅蘿蔔。
【作法】 洗淨切碎,煎湯熱飲。
【功用】 發表解毒。治感冒,畏寒須發汗。紅蘿蔔發汗作用輕微而持續,無過度之弊。
方3 草魚湯治傷風鼻塞
【藥方】 草魚肉150 克、生薑片25 克、米酒100 克。
【作法】 將半碗水煮沸後,放入魚肉片、薑片及米酒共煮約30 分鐘,放少許鹽調味。趁熱食用後臥床蓋被發微汗。每天2 次。須注意避風寒。
【功用】 解表散寒,疏風止痛。用於治感冒,症見畏寒發冷、頭痛體倦、鼻塞不通等。
方4 蔥薑豆豉治療傷風感冒
【藥方】 淡豆豉20 克、蔥白5 根、薑1 片。
【作法】 將蔥白及薑片放入砂鍋內,再加一碗水煎煮。熱服後臥床蓋被發汗,注意避風寒。
【功用】 解熱透表,解毒通陽。用於初起感冒,主要症狀為鼻塞、頭痛、怕冷、無汗等。
方5 甘蔗蘿蔔湯治發熱咽痛
【藥方】 甘蔗和蘿蔔各500 克、金銀花10 克、竹葉5 克、白糖少許。
【作法】 將蘿蔔與甘蔗切塊,放於砂鍋內加水,放入金銀花、竹葉共煎煮,加糖飲服。可作花茶飲,每天數次。
【功用】 消積化熱,潤燥止痛。治感冒,症為發熱、咽喉疼痛及鼻乾等。
方6 金銀花山楂湯治風熱感冒
【藥方】 銀花30 克、蜂蜜250 克、山楂10 克。
【作法】 將銀花與山楂放入砂鍋內,加水燒沸,3 ∼ 5 分鐘後將藥液濾入碗內。再加水煎熬一遍後濾出藥液。後兩次藥液滲在一起,放入蜂蜜拌勻,溫熱時服用,飲用多次。
【功用】 清熱解毒,散風止痛。治風熱感冒,症狀為發熱頭痛、口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