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緊緊圍繞普惠金融背景下村鎮銀行在我國三農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對村鎮銀行相關內容作出了較為全面的闡述。首先梳理農村金融體系的相關研究文獻,總結出當下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村鎮銀行在整個體系中的地位是什麼並應該發揮什麼作用;其次分析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和三農的發展情況;然後分析村鎮銀行以及三農現狀;再次分析目前支援三農和服務三農的現狀與不足;接著分析村鎮銀行影響三農建設及三農發展的理論;然後分析村鎮銀行對三農建設影響的機理,包括村鎮銀行支援農業發展,推動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加強農村消費和吸引農業存款等途徑;*後對村鎮銀行對三農建設影響的理論分析結論進行實證檢驗,包括選取變數、資料處理、選擇計量模型,實證結果分析和穩健性檢驗。本書不僅研究村鎮銀行促進三農建設的整體影響,還著重分析村鎮銀行發展對三農影響的區域性差異。從農村金融的本身缺陷出發,分析不同地區的差異導致這種缺陷存在差異性影響,同時村鎮銀行分佈不是很平衡,使得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弱化的現象更加嚴重。另外,還有其他地區性因素也對村鎮銀行服務三農的地位和作用產生影響,比如正式制度,法律環境等,非正式制度,誠信環境,還有轉移支付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村鎮銀行在三農建設中地位的提升和作用的發揮。因此,本書主要從金融抑制、金融深化、農村金融市場、農村信貸補貼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等角度,分析在村鎮銀行對三農建設的影響。通過綜合分析村鎮銀行對三農建設的整體影響和區域差異,提出改善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弱化的具體路徑,為實現普惠金融背景下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村鎮銀行的支持能力,通過地區性因素的改善,從而為構築村鎮銀行和三農建設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的局面提供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