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1982年,劉俠女士(杏林子)成立伊甸基金會,我接到劉俠姊的邀請,因從劉姊身上看見上帝豐盛的慈愛,與她為身障朋友服務的大愛,就義不容辭的答應下來,開始著手策劃成立由視障朋友們所組成的「瞽音詩班」,並積極展開有計劃的訓練。
在「瞽音詩班」成立之初,因著缺乏視障朋友的點字樂譜,因此必須口授教學,我請每一位「瞽音詩班」班員來練唱時,必須攜帶錄音機;上課時,第一輪由我先唱每一聲部的分段樂譜,再由各聲部班員跟唱,四部教完後,再一齊合唱樂譜;接著由我分段唱歌詞,班員分部接唱;第三輪再詮釋樂曲,帶領四部進入「音、樂、情」的境界。由於視障朋友需用背誦學習,幾乎每首歌都花了許多的時間練唱,才得以完成整首歌曲。
「瞽音詩班」的成員都熱愛唱歌,音樂素質平均優秀,雖然學習過程艱辛,但每位班員毅力堅強,均能認真練唱,終於在伊甸基金會成立周年的感恩禮拜中開始獻詩,並展開了視障朋友們演唱的服事。經過兩年充實的練唱之後,我發現有幾位男聲部的成員,音色優美並且學習認真,就積極訓練他們成立了「喜樂四重唱」。
「喜樂四重唱」首屆團員有第一男高音李繼吾、第二男高音曾國雄、男中音許秀柱、男低音林德昌,後來再加入音樂助教陳明輝;當時每週練唱兩次,上課內容包含了發聲、視唱、樂理、基礎合聲訓練、各種合唱樂曲詮釋。歷經半年的訓練後,我向劉姊建議,接納「喜樂四重唱」成為伊甸的兼職宣廣同工,於是「喜樂四重唱」就開始配搭劉俠姊出任務,再經一年後成為伊甸的全職同工,這應是當時第一支專職的視障者音樂事奉團隊。
「喜樂四重唱」成立之初,我就有計劃的教唱詩歌、民謠、藝術歌曲、世界名曲,這支音樂事奉團隊除了在各教會與機構演唱外,也展開全國的巡迴演唱,並積極的出版演唱CD、有計劃的出國演唱,以致喜樂的足跡遍佈許多國家,歌聲傳遍全世界。
本書是「喜樂四重唱」的第一男高音李繼吾敘述他精彩的傳唱人生:從艱辛的童年歷程,進入徬徨的少年時代,繼而啟明求學時期,再進入喜樂的時光;其中每一段歷史,都是感人的血淚經歷,令人動容,感人至深。繼吾加入伊甸基金會之後,他每一段的學習與服事,都豐富了他的人生經歷;更可貴的是,繼吾向神獻上感恩,並活出基督的樣式,成為榮神益人的見證!
願神賜福伊甸基金會,成為每一個世代的祝福;更願神賜福繼吾與他一齊服事的音樂團隊,成為這世代的明光照耀,彰顯神榮耀的作為。誠如〈約翰福音〉第九章耶穌醫好生來瞎眼的人的故事(1-3節):「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
深願神使用本書,成為為主發光的見證,更願神使用伊甸「瞽音詩班」、「喜樂合唱團」、「喜恩合唱團」、「讚美合唱團」成為榮神益人的音樂事奉團隊,靠主耶穌的引領,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用佳美的腳蹤,到世界各國各地,傳唱主的大愛與恩典,成為主手中貴重合用的器皿,更成為黑光中的榮耀!
榮耀神的傳唱人生/蔡長雄(本文作者為伊甸瞽音詩班暨喜樂合唱團創始指導老師)
推薦序2
聽李繼吾在電話中告訴我:「宇宙光」將為他出版「自傳」,讓我驚喜莫名。這是他三十年來,持之以恆的致力福傳。並努力突破「視障」的局限,成就自己,幫助盲友自立自強,應得的報酬和獎賞!作為他的「老師」,我與有榮焉!他提出要求:「我想請樸月老師為我寫一篇序!」
我沒有「謙辭」,立刻就答應了。若是他們的「劉姊」杏林子在世,這篇「序」當然是她捨我其誰的權利,也是當仁不讓的義務!她不在了,以我與她情同手足兼知己的關係,和我在「喜樂四重唱」成軍之初,就成為他們的「文學」(詩詞)老師,相交三十年的深厚情誼,都是「義不容辭」的!在欣慰中,時間快速倒退到三十年前……
「樸月!我在『瞽音詩班』裡挑了四個大男孩,成立了『喜樂四重唱』。想請你來給他們上詩詞課,為他們的文學素養打根基,好不好?」
天下,有些人的要求,是讓人無法拒絕的;劉俠就是這樣的人。自此,我每週到「伊甸」一次,給「喜樂」上兩小時的課。既然劉俠要求的是上「詩詞」,我就從最古老,也是文字最「直抒純樸」的《詩經.國風》開始,順著文學史的脈絡:漢詩、唐詩、宋詞、元曲一路講下來;當然,所選的都是「經典」作品。也不時挑出一些「經典中的經典」,要求他們背誦。
四個大男孩中,陳明輝資質最好,學歷最高。大學畢業後,卻還是不得不以按摩為業,心中充滿了「憤青」的不平之氣。兩位「原住民」,林德昌純樸率真、許秀柱憨直敦厚。李繼吾則聰明活潑、愛笑愛現愛耍寶,是花樣最多的一個!他們熱誠開朗,善體人意。是「伊甸」的「開心果」,被同工稱為「喜樂四寶」。
相處日久,我發現他們對大自然充滿了嚮往,因而我也嘗試帶領他們「戶外教學」。帶他們去植物園賞荷、去中正紀念堂遊春。請他們到新店,在我家吃午飯。飯後帶他們到碧潭,租了一艘大船。老船夫搖著槳,徜徉在青山綠水間,讓他們感受清風的吹拂,水波的盪漾。他們都非常開心!我也在他們歡欣的笑容中,分享了他們「感受」大自然的喜悅。
成軍兩年後,他們開始跟著劉俠「東征西討」到處宣教傳福音,也結束了我們的「詩詞課」。但我們的師生情誼,並沒有因而畫下句點。二十多年來,每當「喜樂」有重大的演出,都會來電話誠懇邀請「樸月老師」出席。當出國留學,定居美國的明輝回到台灣,我也必會接到「喜樂四寶」中某一位的電話:「樸月老師,明輝回來了!我們要約老師一起聚聚!」
尤其是在劉俠去世之後,我感覺,他們多少有一點移情;或許,在經過多年人事代謝之後,我是最能跟他們一起分享往事,並「遙想劉姐當年」的人了!
當年,「文經社」曾請我以他們的成長歷程寫了一本《喜樂之歌》,故事結束於他們進入「喜樂」。而他們真正精彩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呢!
他們後來各有發展;明輝出國,兼修音樂和神學。德昌進神學院進修,如今兩位都成了有名的「盲牧師」。繼吾和秀柱則繼續為「伊甸」效力,也繼續在「喜樂四重唱」唱歌。經過歲月的洗禮,他們已非當日的「吳下阿蒙」了;他們作詞、作曲,並以他們本身的際遇和心路歷程做見證,為「福傳」事工走遍世界各地,引領「眼明心盲」的人,進入耶穌基督的信仰。
不僅如此,繼吾並在廣播、錄音、製播影音節目的領域中發揮所長,獨當一面;我後來應邀到「伊甸」錄音或上節目時,負責音控的,常是繼吾!他不但開拓了自己的潛能,還成為「名師」,帶領學生闖出屬於他們的一片天!
這本書的執筆者游紫玲,以「第一人稱」細膩的傳述了繼吾坎坷艱辛的成長歷程,幽深細微的情懷心聲;從痛苦恐懼的幼年、孤寂悲傷的童年、自暴自棄的少年,直到因著神恩和劉俠的感召,從宗教和音樂中得到的重生與救贖。
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谷底攀登高峰,繼吾這本書,正是現代迷惘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明燈和典範!
從生命谷底走向高峰/樸月(本文作者為名作家)
自序
看不見的看見
《看不見,一樣能發光──李繼吾的傳唱人生》這書在講什麼啊?李繼吾是誰啊?
李繼吾是一個眼睛看不見影象,只有一點光覺的視障者,是喜樂四重唱的男高音,福音歌手。
李繼吾就是在下我。
我寫這本書,不是想出名,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和大家分享我的人生故事,見證上帝在我身上的奇異恩典。
我三歲左右被診斷出眼疾,五歲被父母偷偷送到育幼院,十五歲兩度自殺不成,生活充滿挫折和無奈,直到認識了耶穌,我才看見希望的曙光。後來進了盲校,我發現還有人比我更不幸,除了眼睛看不到,行動也不方便,我開始知道要感恩,知道自己有能力去幫助別人。認識劉俠(劉姊),進入伊甸是我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我接受專業的訓練,開始用音樂來服事上帝,我的缺陷竟變成一種祝福,鼓舞著那些和我有相同遭遇的人,以及生活在愁苦中的人。
不要看我現在這麼喜樂,其實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學會接納自我、接納恩典。多年以後的今天,回顧我的成長之路,上帝的美意與恩典處處可見。如果我的父母沒有把我送到育幼院,我沒有機會受到好的教育,可能天天被關在家裡,自暴自棄,甚至早已不在人世了;如果沒有認識耶穌,我仍是眼盲心盲的人,活在黑暗的苦難中;如果沒有認識劉俠,我絕不是今天喜樂的我!我衷心感謝在我人生各個階段陪伴我成長的師長、朋友、弟兄姊妹及陌生人,上帝透過他們的手拉了我一把。
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我的身世和經歷,而是上帝在一個視障者身上的恩典與塑造,我希望讀者從中看見人生有無限的可能,看見生存的意義與價值,看見透過信仰,生命可以在逆境中成長、在挫折中淬煉,最終活出亮麗的色彩,並且擁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