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含括〈歷史〉、〈建築〉、〈藝術〉、〈博物館〉、〈文化〉等五個篇章,嘗試從五大面向,亦即以多元的視角觀看佛陀紀念館的身分;思考它在佛光山大叢林、台灣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發展脈動中所演示的角色。
首從〈歷史篇〉開宗,意從星雲大師以藝弘法的思想溯源,探究佛陀紀念館建立的歷史源流與發展脈絡。不管在大陸或渡海來台,「人間佛教」的推動始終是大師弘法的實踐要務,而佛陀紀念館是座完整落實其理念的重要場域。而建蓋後的佛館,至今營運十年間,如何從本土走向國際。其間,佛光山本山長期經營與國際佛光會的世界性網絡能量,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基石,不僅建構與台灣社會的連結,更將觸角延伸至世界各地,促進了佛教的現代化與國際化。
其次〈建築篇〉,主要討論佛館建築群之建築特質。透過地形圖與文獻回顧,掌握佛光山所坐落自日治時期以來之地形、地貌特色。本篇藉由回顧佛光山自開山以來之相關建築表現,包含建築過程中與原有地形、地貌之互動,並以「接引大佛」類比佛館「問道堂阿育王柱」及「大佛」、「朝山會館」類比「禮敬大廳」、「大雄寶殿」類比佛館「本館」,說明巨大而外顯的視覺效果。建築計劃經過多次變遷,僧團曾委託建築專業團隊設計多個方案未達理想,最後回歸星雲大師主持大局,始確立佛館建築群的最終樣貌。最後以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見解,綜評佛館建築群,就建築計劃如何給人方便、為人所用、就尺度美感如何呼應人體之視覺感受,以及在永續生態之對應手法,提出佛館建築群之殊勝性。
〈藝術篇〉,旨在討論佛館的藝術特質,呈現跨學科、多元性的樣態。從佛陀本懷思想,談藝術源於生活。佛館的園林場域、建築、植被,其以人為本、以眾為念的利他精神,以佛法義理命名的空間,呈現三寶具足的多重意象空間。再以人間佛教的現代化觀點,闡述佛館藝術的革新思維。將過去的佛經教化,以現代人可以接受、理解的形式,藉助現代化的藝術手法創新佛教藝術,達到藝術「淨化、陶冶」的功能,體現人間佛教對眾生與社會的關懷和擁抱。星雲大師開創有別於以往山林寺院的傳統弘法方式,形式上更具包容與實用。佛館運用人世間的實體建設,推行「人間佛教」,將視覺、聽覺、表演等多元藝術呈現其中,透過更生動、更具深度的美感說法。在非佛不作的理念下,佛館具體落實人間佛教,不斷積極開創多元的藝術結合,成就人間佛國的藝術價值與精神。
〈博物館篇〉,主要探討佛館開館十年來所呈現「博物館技藝」的普世性與獨特性。從人間佛教理念與當代博物館學的發展趨勢對話中,體現佛館於開館之際即已強調「以人為本」的顧客導向、服務先行的博物館思維,讓佛館跟其他博物館顯得有所不同。而佛館如何建立其「博物館品牌」,則透過佛館的公共服務與教育、展覽及典藏等博物館基礎工作,以顯示佛館博物館經營的特殊性。至於佛館的博物館空間與博物館人,從空間角度切入,則佛館內部空間,營造出友善服務及多元包容的特質;外部空間的接連與擴充,於國內積極與各界「結緣」,持續推動「跨界」的網絡連結,從博物館到學術界、教育界、表演藝術界等。
〈文化篇〉指出,佛館的成立與營運揭示了佛光山教團成功步入另一嶄新的現代化文化事業領域,是佛光山文化事業發展史上新的一座里程碑。回首其十年苦心經營的歷程,佛館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必要進行階段性的檢視。在世學博物館專業領域上,佛館取得空前的成績,達到國際級的水準。佛館的出現,重新調整、強化了佛光山與佛館的各自定位。佛光山教團在文化活動的推展上,在佛館此場域有了更寬廣的揮灑空間。佛館的營運為佛光山帶來更龐大的人潮,進一步促動了高雄旅遊觀光的發展。根據過往的經驗,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的文化事業,很能掌握時代的脈動、發展趨勢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與調整。十年經營,佛館可說繳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使佛館成為佛光山文化事業體中一顆耀眼的明日之星。
整體而言,佛館雖是年輕的博物館,但它的出現,基本上立基於人間佛教發展長達百年的豐厚底蘊,以及佛光山自1967年開山以來所逐步推展文化弘揚佛法的實踐集大成。佛館雖承接佛光山開山50多年的深厚佛教藝文推廣發展的基礎,但已逐漸開創著自身新的博物館價值,甚至一定程度開始成為世人認識佛光山的重要起點及入口,也可能成為佛光山體系內最具行動力且社會效益最大的單位,是佛光山弘法邁入新階段與新紀元的重要標誌。